据网易汽车报道,从相关渠道了解到,特斯拉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在国内布局 V3 超级充电桩,这使得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引入 V3 超级充电桩的国家。特斯拉将于 5 月 31 日正式对外公布此消息的详细信息。
(举报)
据网易汽车报道,从相关渠道了解到,特斯拉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在国内布局 V3 超级充电桩,这使得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引入 V3 超级充电桩的国家。特斯拉将于 5 月 31 日正式对外公布此消息的详细信息。
(举报)
快科技5月1日消息,每次节假日高速服务区几乎都会上演电动车排队充电的场面。但车主在等桩充电过程中,一旦有人不守规矩插队或者抢桩,很容易引起车主间的纠纷。今日,有网友上传视频显示,在五一假期出行期间,一高速服务区只有4根充电桩,20多辆车在排队,一辆车一等就是2到4小时才能充上电。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企图插队,这也引起了其它排队车主的不满,双方发生争执后报警处理,民警赶到现场也开始教育插队车主。事实上,此类场面几乎每年都会发生,除了插队外,还有车主因争抢同一根充电桩大打出手,本来一个好好的假期,因为充电问?
快科技4月16日消息,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截至2025年3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保有量达1374.9万台,同比增长47.6%。其中,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390.0万台,包含178.5万台直流充电桩与211.4万台交流充电桩。与此同时,随车配建充电桩保有量为984.9万台。截止2025年3月,全国累计新增公共充电桩32.1万台,去年同期新增18.3万台,同比增幅达75.3%。依据各地方政府的规划及已出台政策,预计2025年公共充电桩的增量与增速相较于2024年均将显著提升。各省市方面,广东省以70万台的保有量位居榜首,江苏省(32万)、浙江省(30万)和上海市(23万?
算上常规交易和盘后交易,特斯拉股价一天内累计上涨了约 10%……
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公司计划年底前推出面向个人用户的全自动驾驶功能,并预计明年下半年实现数百万辆汽车完全自动驾驶。特斯拉已实现从生产线到停车场的全程自主驾驶,展示其自动驾驶技术积累。同时,特斯拉正扩展业务模式,包括为客户和工厂提供基于AI技术的自主机器人Optimus。预计年底前数千台Optimus将投入工厂工作,助力生产自动化。公司计划到2029或2030年实现Optimus年产量达100万台,开启机器人技术新纪元。
快科技5月1日消息,每年节假日期间,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都是车满为患,充电车辆还要排队等桩,电动车也就成了电动爹。日前,一位女车主发布视频称,自己五一假期驾车外出,提前一天就走了,结果高速没堵车,服务区的充电桩却在线排号。车主拍摄的视频中,充电区全是电动车在排队等桩充电,现场有工作人员发号并维持排队秩序,女车主也排到了21号。按照一辆车充电40分钟来计算,即便充电桩一次能充10台车,女车主仍需要等1个多小时才能充上电。如果是短途出行的话,油车在这一个多小时可能就到家了。此事也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节假?
京东汽车与国家电网旗下"e充电"平台达成合作,双方将实现充电服务互通。用户可通过京东APP查询全国近20万个国家电网充电桩,并使用京东E卡支付。e充电已接入国家电网运营的20万充电桩,覆盖261条高速线路和3800个服务区。未来双方还计划在京东养车门店布局充电设施,打造双品牌服务门店。此次合作将提升新能源车主充电便利性,完善充电网络布局。
快科技4月15日消息,据报道,特斯拉或将在4月22日公布一季度财报后披露全新入门车型的详细信息。而当前,这款被称为Model Q”最便宜的特斯拉车型假想图已流出,车辆采用Model Y同款贯穿灯,车身更为圆润,车身长度也有所缩短。此前报道显示,特斯拉首席财务官Vaibhav Taneja今年1月29日明确表示,这款经济型电动车仍按计划推进,预计2025年上半年正式推向市场,有媒体猜测发
快科技5月3日消息,近日深圳一打工人在网上火了,其放弃租房每天在自己的特斯拉车内睡觉,感觉又爽又自由引来网友围观。在最新接受采访时,这位男主角坦言,现在即便有免费的出租屋提供给他,他也不愿意回到逼仄的小空间里去了。这种非常规的生活方式引发舆论热议,有观点认为这是一场对抗房价和通勤的生存实验”。但张运来自己觉得,现在这样更舒适自在。三年前,张运来购买了一辆特斯拉Model Y,他发现后座可以放下一张床垫,电车又可以开空调,又有床垫,那就可以在车里面睡觉,感觉还挺舒服的。”他每天下班后,会将车停放在深圳公园?
小米汽车将在外高桥新展城Xin Park三期园区设立小米汽车旗舰中心。 该项目建筑面积超15000平方米,集小米全系在售车型展示、试乘试驾、车辆交付、售后维修、直营钣喷等功能于一体。
在对比中美科技企业时,李想强调苹果、特斯拉等头部公司始终将底层技术研发置于战略核心。他指出,当前汽车行业面临市场竞争加剧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双重挑战,企业更需回归技术本质,通过强化基础能力构建竞争优势。他特别提到,人工智能时代的竞争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