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云上盛惠!海量产品 · 轻松上云!云服务器首年1.8折起,买1年送3个月!超值优惠,性能稳定,让您的云端之旅更加畅享。快来腾讯云选购吧!
小米集团今日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多项核心指标创历史新高。二季度实现营收11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5%,较上年同期的888.9亿元显著提升;经调整净利润达108亿元,同比激增75.4%,毛利率22.5%亦超市场预期(预估22.3%)。 智能电动汽车及AI创新业务成为新增长极。该板块二季度收入213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206亿元,毛利率达26.4%,尽管经营亏损3亿元,
2025年第二季度,自动驾驶行业迎来商业化加速拐点。小马智行Robotaxi业务收入达1090万元,同比增长157.8%,毛利率提升至16.1%;文远知行表现更突出,营收4590万元同比激增836.7%,毛利率达28.1%。行业增长得益于技术迭代:文远知行与联想合作推出HPC3.0计算平台,算力达2000TOPS,成本降至前代1/4,推动自动驾驶套件成本下降50%,全生命周期总成本降低84%。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规模化运营,标志着Robotaxi行业正式进入商业化快车道,智能出行时代加速到来。
腾讯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营收1845亿元,同比增长15%,不仅稳住了增长曲线,还在核心业务上打出了“加速度”。 从具体业务板块来看,如增值服务业务持续发力,第二季度收入达914亿元,同比增长16%。营销服务业务增长势头强劲,第二季度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20%。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第二季度收入555亿元,同比增长10%。 用户数据方面�
迅雷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总营收1.04亿美元,同比增长30.6%,主要得益于会员、直播及广告业务增长。毛利润5120万美元,同比增长25.9%。净利润方面,GAAP准则下7.274亿美元(含影石创新IPO投资收益),Non-GAAP下830万美元。会员数达640万,同比增长12.1%,每会员平均收入增至40.8元人民币。直播业务营收3760万美元,同比大增85.5%。公司现金储备2.756亿美元,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17.7%。CEO李金波表示,完成虎扑收购和影石上市是季度亮点,预计第三季度营收1.16-1.24亿美元,环比增长15.4%。
今日,腾讯控股正式公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腾讯在该季度实现营收184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达556亿元,同比增长17%;即便是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也达到了631亿元,同比增长10%,整体业绩呈现出稳健上升的良好态势。
苹果公司今日公布了截至6月28日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该季度苹果总营收达940.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创下自2021年12月以来的最大季度涨幅;净利润为244.3亿美元,同比增长9%,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苹果在中国市场实现业绩回暖。本季度中国区收入达153.69亿美元,同比增长4%,一举扭转前两个季度下滑态势。苹果CEO库克在财报电话会�
今日晚间,蔚来发布2025年一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蔚来公司一季度营收超120亿元,同比增长超21%,一季度整车毛利率10.2%。一季度新车交付42,094台,同比增长超40%。 新车型方面,蔚来2025款ES6、EC6、ET5、ET5T已于上月发布上市,全系车型加量不加价,市场竞争力猛增。 而蔚来第三品牌firefly萤火虫首款车型,已于4月19日发布上市,4月29日开启交付。至此,蔚来已完成三大品牌�
欧洲最大旅游集团德国途易集团公布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达37.1亿欧元,在全球经济复杂环境下表现亮眼。CEO Sebastian Ebel表示,得益于"欧洲深耕+全球拓展"的多元化商业模式,旗下酒店、邮轮及主题活动业务均表现强劲。集团正积极备战夏季旅游旺季,并计划将全球酒店数量从433家增至600家。亚洲作为重要战略市场,已在7个国家开设20家酒店。途易通过业务转型�
极光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总收入89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毛利润5880万元,增长27%。金融风控业务表现突出,收入同比增长64%至2220万元。EngageLab业务签约额超6300万元,累计签约额突破1.1亿元。公司现金储备达1.136亿元,预计第二季度收入将在8750万至9050万元之间,同比增长10%-14%。CEO罗伟东表示将持续投入AI Agent平台开发及全球扩张。
小米集团2025年Q1财报显示,SU7系列新车交付75,869辆,累计交付超258,000台。智能电动汽车及创新业务收入186亿元,其中汽车业务收入181亿元,毛利率23.2%,经营亏损5亿元。按此计算,单车平均亏损0.65万元,较2024年单车亏损4.5万元大幅收窄。小米高管表示,汽车业务仍处早期阶段,随着交付量提升和SU7 Ultra等高售价车型热销,规模效应将逐步显现,预计2025年Q2有望实现盈亏平衡或开始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