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轨道式移动充电机器人落地南京金基尚书里 破解新能源车“充电焦虑”新方案

2025-06-26 17:20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2000万辆的中国市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革命性突破。近日,南京金基尚书里社区率先启用地下停车场轨道式移动充电系统,两台7kW移动充电机器人依托创新性"轨道+滑触线"技术,在25个车位间自由穿梭,以"桩找车"模式开启城市空间充电服务新纪元。

科技创新破解充电困局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30%,充电设施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传统固定充电桩存在"油车占位""闲时资源浪费""高峰期排队"等痛点,尤其在地下车库等空间受限场景,充电车位利用率极低成为行业难题。

金基尚书里项目引入的"天机充"移动充电机器人,通过模块化轨道部署和智能调度算法,成功实现充电资源动态分配。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两条银色铝合金轨道沿车库顶棚延伸,距地面2.5米的安装高度既不影响车辆通行,又能通过滑触线持续供电。当车主通过小程序扫码召唤,充电机器人即沿轨道精准移动至目标车位,自动释放充电枪完成对接,全过程响应时间不超过3分钟。

"这套系统相当于让充电桩'长腿走路'。"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每台移动充电机器人可覆盖6-12个车位。相较于传统充电站,同等服务能力下设备投资大大减少,车位利用率提升300%,运维成本下降50%。

智慧运营重构补能生态

值得关注的是,该系统的模块化设计为后续扩展留有空间。轨道网络支持"搭积木式"延伸,可根据需求增加设备数量,适应新能源车增长趋势。目前项目已接入"宁易充"市级管理平台,未来可实现与周边商业体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

安全体系方面,机器人配备双重定位系统和急停装置,充电过程中实时监测温度、电流等20余项参数,异常情况0.1秒内自动断电。

城市更新注入绿色动能

作为南京首个落地移动充电机器人的高端小区,金基尚书里的实践为城市更新提供了样本。物业管理中心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传统方案需改造25个车位,电力增容费用超过百万。现在仅架设75米轨道,利用现有电缆线槽就完成部署,施工周期缩短至7天。"

这种"轻量级"改造模式引发行业关注。中国充电联盟专家指出,我国约有80亿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空间,移动充电技术若能推广,相当于新增千万个智能充电位。特别是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无需大规模土建的特点使其更具推广价值。

据悉,项目供货方提供全套运维保障,包括48小时驻场培训、12小时故障响应机制,以及年度预防性维护服务。

从"车找桩"到"桩找车"的转变,不仅是技术路径的创新,更是城市能源服务思维的升级。随着住建部《关于推进城市充电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出台,金基尚书里的创新实践或将成为行业风向标。这种兼顾效率与效益的解决方案,正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智慧城市建设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新时达人形机器人新达“入职”海尔工厂,机器人真的开始进厂打工了?

    人形机器人新达在重庆海尔冰箱互联工厂成功落地,标志着具身智能机器人从实验阶段迈向场景实训。相比传统工业机器人,新达具备更高场景适应性和工序协同能力,能完成涂润滑油、物料搬运、智能巡检等复杂任务。其核心技术“大脑-小脑-本体”深度协同,通过视觉语言模型实现自主决策,全栈自研运动控制系统确保精准操作。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验证了工业制造从自动化向智能化升级的可行路径。

  • 累活、脏活让机器人干!海尔智家一工厂用上“人形机器人”

    海尔重庆冰箱互联工厂引入人形机器人“新达”,标志着制造业智能化进入新阶段。该机器人具备人类外形与智能内核,承担涂油、巡检、搬运等高强度作业,通过三大核心技术实现高效精准操作:基于视觉语言模型的“超强大脑”实现任务理解规划;自主研发的“灵活小脑”保障毫秒级实时响应;仿人形双臂与多模块感知系统构成“全能身体”。工厂通过机器人解放人力,践行“以人为本”理念,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高效化与可持续发展迈进。

  • “超脑+机器人”重构物流新生态!京东物流“狼族”机器人全阵容亮相世界物联网博览会

    10月31日,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无锡开幕,京东物流"狼族"智能机器人军团成为焦点。展会首次完整呈现"超脑+狼族"智能系统,展示天狼四向车、智狼扩展版、自动分播墙等新产品及成熟产品矩阵。系统实现全流程智能作业,分拣准确率超99.99%,存储坪效提升240%,作业人员减少58%。通过仓-站-人高效协同,昆山亚一智能物流园已实现近半数订单由机器人处理。京东物流计划未来5年采购300万台机器人,持续强化智能供应链技术底座,推动行业向科技驱动转型。

  • 从“喂饱”到“喂好”:揭秘小分子奶粉如何破解新生代育儿“吸收焦虑”

    当代育儿焦点从“吃饱”转向“营养吸收”。调查显示84.2%的宝宝存在肠道问题,近三成长期受困,核心痛点在于营养吸收效率。在此背景下,小分子奶粉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以佳贝艾特悦白为代表的羊奶粉凭借天然小分子结构(脂肪球颗粒比牛奶小1/3、含天然A2蛋白)与科研实力,通过创新OPL结构脂提升吸收率近一倍,配合双重低敏配方降低过敏风险42%。临床数据验证其喂养效果:腹胀减少87%、腹泻降低80%、便秘改善84%。该产品连续7年占据中国进口婴幼童羊奶粉市场超60%份额,展现精准吸收喂养理念的成功实践。

  • 从全球充电技术领先者到苏超赞助商:酷态科的跨界“赋能”之路

    2025年10月31日,南京举办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主题为“青奥赋能,文旅融合”。大会聚焦释放高质量户外运动潜力,推动“苏超”联赛带来的文体商旅融合发展。本土科技企业酷态科技作为苏超赞助商亮相,其凭借创新产品实现爆发式增长,在国内外市场表现亮眼。此次合作是科技与体育的跨界融合,共同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助力南京建设世界体育名城和全国足球重点城市,展现本土企业支持家乡体育事业的担当。

  • 超800台无人车落地全国105城,顺丰同城再拓校园无人车餐配场景

    顺丰同城与数字化门店服务商“收钱吧”合作,在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推出无人车校园智能餐配服务。该服务通过“无人车+骑手”协同模式,重点解决午晚高峰集中送餐需求,提升校园配送效率。无人车负责食堂至宿舍区的定点批量转运,骑手负责两端接驳,形成三段式配送闭环。顺丰同城已在全国布局超800台无人配送车,覆盖105个城市,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拓展校园等半封闭场景的无人配送应用。

  • 触觉增强世界模型引关注,一目科技IROS首秀定义机器人感知新维度

    在2025年IROS大会上,中国AI企业一目科技凭借触觉感知与具身智能领域的突破成为焦点。公司展示了全球最薄仿生视觉触觉传感器,厚度大幅缩减,实现0.005N三维力分辨率和120fps输出帧率。CEO李智强提出"视觉-触觉-语言-行动"新范式,指出触觉能捕捉物理世界的隐秘维度。通过创新仿真平台和生成式AI技术,突破传统数据收集限制,显著提升机器人操作技能训练效率。现场机械臂成功演示易碎品抓取等复杂任务,验证了触觉感知在精细操控中的核心价值,为"操控即服务"产业愿景提供技术支撑。

  • 千匠福利商城解决方案:破解企业福利管理难题

    传统企业福利管理面临流程繁琐、成本高昂、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等痛点。千匠福利商城通过构建开放共享的数字化平台,实现企业、员工与供应商三方共赢: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并优化税务结构,员工获得多样化福利选择提升满意度,供应商扩大市场覆盖。该方案以轻资产运营模式,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和个性化福利配置,有效提升管理效能与人才吸引力。

  • REDMI K90同尺寸电池最大、充电最快 非常扛打

    10月23日,Redmi K90正式发布。该机采用8毫米纤薄机身,配备7100毫安时大电池,号称中尺寸机型中的"天花板"。其核心亮点在于6.59英寸黄金尺寸下实现同尺寸最大电池容量,并突破充电技术:支持100瓦有线快充(45分钟充满),兼容百瓦PPS通用协议,还具备22.5瓦有线反充功能。产品经理胡馨心强调,这套"大电池+快充电"组合通过软硬件协同优化,彻底解决续航焦虑。

  • 华文众合携国内首款中小学具身教育智能机器人亮相第86届中国教装展

    10月24-26日,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在青岛成功举办,聚焦“人工智能引领教育装备高质量发展”。华文众合展出智慧书法教室、智慧粉笔教室等创新产品,并发布国内首款中小学具身教育智能机器人“华文小弈”。该机器人融合AI语音交互、智能运动控制等功能,旨在通过寓教于乐方式提升课堂互动性。展会现场还通过经典古文背诵、AI书法教学等互动环节,展现科技与传统教�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