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脸书创始人炮轰马斯克夸大续航里程:他的成功靠欺骗、吹牛

2023-07-29 10:30 · 稿源: 凤凰网科技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29日消息,针对特斯拉夸大续航里程的报道,脸书联合创始人达斯汀莫斯科维茨(Dustin Moskovitz)周四炮轰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称,所谓的成功公司特斯拉、SpaceX是马斯克侥幸蒙混过关的骗局。

除了脸书联合创始人身份外,莫斯科维茨还担任团队协作公司Asana的CEO。和脸书另外一位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一样,莫斯科维茨也提防着马斯克。此前,扎克伯格曾在人工智能等话题上与马斯克发生争执,双方甚至要约架来一场格斗赛。

成功非法?

莫斯科维茨表示,人们常说马斯克通过特斯拉和SpaceX给世界带来的价值,足以弥补他的古怪行为产生的过失,但是他不确定马斯克的成功是否合法。

“关键是,我不认为这些公司在发挥影响力,或者至少我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给予他这么多信任,”莫斯科维茨在Threads上写道,“如果这些公司真的建立在外部谎言之上,而不仅仅是自欺欺人(只看到好的一面),那么我们真的应该将它们视为马斯克侥幸逃脱惩罚的骗局。”

他认为,马斯克最多将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加快了一到两年,甚至可能因为“过度承诺”而拖慢了该行业的发展。莫斯科维茨表示,马斯克对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自动驾驶和自动化装配厂做出了过高的承诺,借此吸引客户、工人和资金。

莫斯科维茨称马斯克通过说谎来消除“里程焦虑”

莫斯科维茨称马斯克通过说谎来消除“里程焦虑”

路透社在周四报道称,马斯克亲自下令,要求特斯拉夸大汽车仪表盘上的续航里程预期,以吸引顾客。但实际测试显示,特斯拉汽车的续航里程无法达到它所宣传的水平。

莫斯科维茨对此表示,更高的续航让特斯拉汽车看起来“远远超过竞争对手,但事实并非如此”。

莫斯科维茨从未在汽车行业工作过,但他表示,他是从软件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他说,马斯克对全自动驾驶汽车的“空口承诺”,有助于该公司以牺牲潜在竞争对手为代价,吸收资源。他指出,马斯克多年来一直在承诺推出自动驾驶系统,但是特斯拉目前依旧只是提供一个公认存在缺陷的全自动驾驶系统(FSD)测试版,还需要有执照的驾驶人来操作汽车。

“我在软件行业工作,知道会发生跳票。然而,这种迟迟兑现不了的承诺却成了一些人相信马斯克的理由,让他们认为特斯拉在竞争中遥遥领先,并制造出马斯克可以凭借纯粹的勇气和独创力引领未来的信念,”莫斯科维茨写道,“人们抱持的这种信念使得特斯拉迅速地看起来像一个领导者。然后,特斯拉利用这种声望筹集资金,把它转化为实际资源。如果预测准确,就不会显得那么具有革命性了。”

莫斯科维茨认为,马斯克倾向于过度承诺,但兑现不足,这让特斯拉从比亚迪、丰田、Nikola、Rivian等其他公司那里吸走了资源。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汽车制造商在特斯拉开始销售汽车几年后才开始生产电动汽车。特斯拉在2003年成立,2008年才开始销售第一款汽车。相比之下,比亚迪直到2010年才开始生产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创业公司Nikola直到2014年才成立,Rivian直到2009年才成立。

莫斯科维茨还指出,他对马斯克在SpaceX的工作持有类似看法,但他表示,自己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尝试列举马斯克的空口承诺”。SpaceX在私募市场的估值约为1500亿美元。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莫斯科维茨的看法。一些Threads用户对莫斯科维茨的评论进行了回击。“我不是马斯克的粉丝,但有人可能会说,如果没有特斯拉的引领和推动(即使只是虚假和浮夸的广告),现有汽车制造商都不会像如今这样尝试更新已有的车型阵容,这些车型给他们带来了丰厚收入。”

马斯克已表示,他不想通过特斯拉的价格战或者他把推特更名为X来阻碍竞争。“我的公司目标只是尽可能地有用,永远不要扼杀竞争,”马斯克周四在回应一个关于X的表情包时发布推文表示,“争相为人民服务是一件好事。”

特斯拉、SpaceX以及马斯克尚未就此置评。

举报

  • 相关推荐
  • 马斯克称若发现外星人证据就公开

    近日,特斯拉与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一档热门播客节目中,就近期引发科学界与公众广泛关注的神秘天体“3I/ATLAS”发表看法,并针对外星生命是否存在这一永恒话题作出明确表态。 当被主持人问及是否相信宇宙中存在外星生命时,马斯克直言不讳:“如果我有任何关于外星人真实存在的确凿证据,我保证会再次登上这个节目,向全世界公开这一发现。”为表诚意,�

  • 特斯拉股东批准马斯克万亿美元薪酬包

    特斯拉股东大会通过马斯克价值超万亿美元的薪酬计划,成为全球企业史上最大高管激励方案。该计划授予其42.37亿股股票(占公司总股本12%),分12批解锁,每批需达成特定业绩目标:包括推动市值从当前约1万亿美元增至8.5万亿美元,交付2000万辆汽车、实现FSD订阅用户超千万等运营目标,以及调整后EBITDA达4000亿美元。若全部目标达成,马斯克持股价值将超2.4万亿美元,有望成为首位万亿富豪。方案同时要求其未来7年半持续担任CEO,且解锁后需持股5年以保障长期稳定。

  • 马斯克称未来人类意识能上传至机器人 可用于月球和火星基地建设

    在2025年11月7日举行的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上,埃隆马斯克系统阐述了公司在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芯片研发与生产扩张等方面的战略规划,并更新了企业使命,展现出将技术愿景转化为现实应用的清晰路径。 马斯克指出,随着Neuralink等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人类有望在20年内实现将意识快照”上传至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使其具备类人意识。 人形机器人将被部署于月球与火�

  • Hugging Face创始人x小红书技术副总裁对谈:开源、AI与技术人的成长

    小红书科技与Red++ Academy在1024程序员节举办直播,技术副总裁凯奇、语音模型负责人风龙与Hugging Face联合创始人Thomas Wolf围绕三大核心观点展开AMA对话:AI编程正成为基础能力;开源是技术发展的核心引擎;实现有"人味"的AGI路径清晰但仍需攻克创造力、复杂环境感知等难题。讨论覆盖开源价值、AGI发展瓶颈、AI人味化实践,强调技术人需提升问题定义与框架性解决能力,并分享了AI编码提效、学习新技术的方法。直播展现小红书从文本模型到语音模型的开源布局,旨在降低技术使用门槛,推动社区共进。

  • AI日报:Hailuo 2.3发布;豆包AI编程史诗级升级;马斯克推出AI百科全书Grokipedia

    本期AI日报聚焦多领域突破:海螺AI 2.3实现视频生成技术跃升,支持双模式免费试用;豆包AI编程工具实现零基础可视化开发;马斯克推出AI百科Grokipedia;Mistral发布企业级AI开发平台;Anthropic推出金融版Claude,显著提升分析师效率;Pinterest升级AI购物助手功能;英伟达推出全能模型OmniVinci刷新性能纪录;DeepSeek模型在港大美股交易竞赛中以10.61%年化回报率夺冠。

  • 又一明星创始人入局AI播客、红杉中国押注,这次能翻出水花吗?

    前字节智慧教育CEO李可佳推出AI播客产品Aibrary,通过将书籍转化为个性化播客服务个人学习场景。产品核心功能包括:1)智能推荐书单和两段式音频(8-10分钟摘要+对话解析);2)创新"分身播客"功能,用户可生成与AI对话的定制播客。该产品定位成人终身学习赛道,与NotebookLM等工具形成差异化,通过播客形式降低学习门槛。目前采用订阅制(年费89.99美元),已获红�

  • 直播下半场,美链MCN机构创始人张睿重构增长新路径

    在直播行业进入下半场的背景下,美链MCN创始人张睿峰提出:流量成本攀升,多数品牌直播亏损,需立足公域基础,将私域作为用户深度服务补充。核心是理解算法底层逻辑——标签系统、画像匹配和效率分配,构建PCP模型(直播间标签、团队能力与优质内容匹配)。强调“产品-主播-用户”三象合一,避免人货场概念模糊。私域实践应聚焦售后、测品及信息获取,提升IP竞争力。直播下半场竞争归根结底是认知与效率的比拼。

  • 他提前马斯克7年就提出了硅基生命的概念

    中国创业者司马华鹏于2017年首次系统提出“硅基生命”概念,比马斯克公开讨论类似理念早七年。他构建了完整理论框架,强调硅基生命与碳基生命的“共生进化”关系,体现东方“天人合一”哲学。相比之下,马斯克2024年提出的概念更侧重“竞争进化”与风险意识。七年来,司马华鹏带领团队专注技术实践,从数字人研发到多模态AI系统,逐步推出拟人化数字生命体。尽管其贡献因语言壁垒和低调作风未被国际广泛认知,但技术积累与东方智慧正日益获得认可。

  • 谁是真正续航高的电动车?雅迪凭借“TTFAR”成功上榜

    2025年电动自行车已成为主流出行工具,消费者最关注续航能力。雅迪冠能S白鲨搭载TTFAR增程系统,通过电池、电机与控制器协同工作,实现动力与续航双向提升。其石墨烯电池纯度达99.99%,高能锂电版配备48V30Ah容量。电机采用加粗铜线设计,控制器可智能回收能量。经历三万公里骑行测试,成功应对复杂路况,验证系统稳定性。雅迪还推出"三年质保"方案,保障电池寿命,并升级安全性与智能化体验,以技术实力诠释"高续航电动车"的真正内涵。

  • 著名文化学者于丹确认出席全球创始人IP+AI万人高峰论坛

    知名文化学者于丹教授将出席2025年11月22-25日在厦门举办的全球创始人IP+AI万人高峰论坛。作为国学传播者,她以通俗解读经典著作推动传统文化普及,作品销量超千万册。本次论坛以"IP+AI"为主题,于丹将分享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融合的见解,为创业者、企业家提供人文视角的思考启发,促进科技与人文的深度对话。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