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14年是O2O的元年,那么2015年将是各类O2O行业初定格局的一年,而O2O行业中最为热门的按摩推拿O2O垂直细分领域更是风起云涌,“解放手艺人”和“门店会不会被消灭”这两个争议话题,似乎渐渐有了答案,到店无法战胜上门,上门也取代不了到店。据了解,大拿加专业推拿服务平台推出了“到店”系统,曾经被预言“上门”“到店”通吃的巨头,初露峥嵘。
“上门”还是“到店”?
伴随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各类O2O服务纷纷上线,O2O似乎一夜之间火遍大江 南北。但在这样对O2O进行热捧的同时,市场上也有着一些不同的声音。“确实,用户需求是有的,但因为受限于技师的数量,每天所做的单子是有限的,每天做两三单撑死,每天一万单就要三千个技师,这是很困难的。”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近日就公开表示不太看好上门经济。
单纯的上门按摩服务,会产生以下一些问题:
1、安全、信任问题。对于所有的上门推拿按摩服务来说,如何能最大程度上消除顾客与推拿师之间的信任危机,保证顾客与推拿师双方的人身安全,仍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机制。
2、时间成本、客单量问题。据了解,90%以上的推拿师抱怨过在交通上花费的时间太长,交通时间长抵消的是每天可工作订单减少,有一个从上门平台离职推拿师大倒苦水说太辛苦,多的时候一天跑140多公里,他感叹道:“我不是刘翔,做半年的话怕人都要废了。”
3、服务质量、场所问题。受限于场所、人力等,诸如艾灸、拔罐等店面常规项目并不适于上门,而很多顾客极为看重的清幽静心的环境、舒适的按摩床等,更是上门服务很难跳过的一个难题。同时,专注上门服务的平台,大多走自有技师的模式,不同于能够自己开店经验丰富的推拿师,很多招募来的自有推拿师在经验、服务质量等方面并不能保障。
而单纯的到店服务,也会产生各种各样新的问题,其中最大的一点,无疑是对懒人经济以及行动不便的老人、患者等群体需求的忽视。单纯的到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能满足一部分用户群体的迫切需求。
“上门”“到店”通吃,推拿O2O平台加速洗牌
早在2015年初,就有业内人士曾预言,在不久的将来,推拿O2O这一垂直细分领域一定会出现上门、到店通吃的“巨头”。据笔者了解,2015年4月上线的“大拿加”推拿服务平台已于近期上线了“到店”功能,这或许意味着推拿O2O平台正在加速洗牌。
“大拿加”所推出的“上门+到店”模式,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优势:
1、基于LBS定位系统,提高效率。通过大拿加推拿服务平台,顾客可基于自身地理位置,选择2公里以内的技师上门,这极大地提高了技师的接单效率,也避免的顾客等待时间过长。与店铺合作的高密度供给带来规模经济,真正能做到快速响应及效率提升。
2、自由选择上门、到店。以用户最需要的形式提供服务,上门是一部分顾客的刚需,而去店面享受服务项目是大部分顾客更能接受的。在大拿加推拿服务平台上,顾客可以方便的切换上门、到店两种预约方式,并且都能看到每个推拿师身上的单量、好评数、距自己所在距离等。而在到店模式下,顾客还可看到店面环境、店面评价等多个维度的信息,方便顾客更容易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
3、盘活存量。用O2O做推拿未必是对行业的颠覆,而应当深入到产业链中,用线上的方法,对于线下空闲资源有效的整合,进而对产业链进行深度的变革。
4、传统行业的升级。大拿加推拿服务平台给自己的定位并不是传统行业的颠覆者,这是给门店“发枪”,希望能推动整个中医推拿行业市场化的良性发展。在店铺看来,与大拿加合作,能获得“互联网+”的宣传曝光,在盘活存量的同时,降低了中医推拿的体验门槛,给门店和推拿师带来增量,可谓名利双收。
总体来看,大拿加这种新型O2O模式的确解决了一些上门推拿平台的硬伤,是否能够在推拿O2O热潮中弯道超车,让我们拭目以待。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