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人形机器人最新资讯  > 正文

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投资热度攀升,阿里/京东/微美全息齐上阵探寻长期发展潜力

2025-08-11 11:54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可以说,进入2025年,人形机器人行业迎来一波罕见的融资洪峰。5月末,京东(JD.US)被曝B+轮融资进入智元机器人股东名单;6月下旬,腾讯(TCEHY.US)、阿里(BABA.US)等纷纷入局参股宇树科技。

相较之下,资本市场热度也持续攀升,根据摩根士丹利5月份的一份报告,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5万亿美元。国内,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该行业目前处于发展的前沿。

产业链投资机遇凸显

事实上,今年以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技术与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产业升级进程不断加快。据最新数据,我国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率已超70%,今年产业规模有望达到379亿元以上。

目前,全国已在50多个细分领域开放应用测试场景。在实际环境的打磨中,类似“关节”这样的技术突破不断出现。在养老服务中心,保姆机器人能完成叠衣服、端茶倒水等工作,部分还可提供精准的健康监测服务。

政策层面也相继颁发,如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人形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并细化了技术路径、场景应用和发展目标。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配套扶持政策,为行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值得一提,日前,众多智能机器人亮相上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成为吸睛焦点。除了会格斗、书法等“能文能武”的机器人外,大会现场还展示有多款在生产、生活多样化应用场景中“会干活”的机器人,呈现机器人从“动起来”到“用起来”的创新突破。

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当前来看,人形机器人正处于“技术验证向产品迭代”的关键期,短期需理性看待商业化进度,长期应关注技术积累与场景适配能力。随着资本助力与政策引导,行业有望在未来3-5年实现质的突破,逐步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生活圈”。

微美全息挖掘长期空间

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前沿领域,正逐步从概念走向商业化落地。资料显示,微美全息(WIMI.US)凭借技术研发与场景拓展的双重优势,积极布局这一赛道,完善产业链协同、扩大产能布局,已跻身人形机器人赛道头部,旨在挖掘长期市场空间。

目前,微美全息加速突破机器脑、AI视觉、机器算法等关键核心部件,并成立高标准智能机器人创新研发中心,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微美全息积极推动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创新,垂直整合具身智能产业链,目标助推人形机器人迎来商业化量产元年,有望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关键位置,分享万亿级市场红利。

结尾

随着科技的不断整合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机器人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无论是自主研发的技术突破,还是产业链的升级,都令人振奋,彰显出“前沿科技未来已来”的坚定信念。因此,可以相信,未来,伴随科技的不断革新,机器人将成为人类生活的“伙伴”,为人类带来更高效、更智能的生活体验。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