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3D感知最新资讯  > 正文

既能读懂情绪,还能多模态交互!INDEMIND用空间智能重新定义陪伴机器人

2025-09-26 16:13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从2D感知到3D感知,从单一语音到多模态交互,解锁陪伴机器人能力新边界。

TCL x INDEMIND合作产品「Ai Me」

一直以来,陪伴机器人在人们眼中多是“昂贵的玩具”,功能同质化、交互机械、环境适应能力弱,难以满足真实家庭场景的复杂需求。但即便如此,陪伴机器人的行业关注度仍越来越高,市场期待一款真正实用、智能、懂情感的伙伴。

INDEMIND凭借其创新的软硬件一体化机器人全局空间智能平台,正致力于改变这一现状。通过“端侧+云端”低算力混合模型和视觉多模态感知架构,为陪伴机器人赋予全新能力。

以空间智能技术重构“环境理解”

传统感知方案由于存在缺陷,仅能让机器人感知“哪里有障碍物”,却无法理解“障碍物是什么”。在它们的“认知”里,家庭环境只是由墙壁与障碍物构成的几何迷宫,缺乏对空间的深层语义认知。

而空间智能技术,恰恰为机器人赋予了真正的“环境理解能力”。借助先进的视觉算法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机器人能够精准构建周围环境的三维地图,并实时定位自身位置与姿态,这不仅让机器人在移动时能更灵活地避开障碍、规划最优路径,更能在复杂的客厅环境中,准确识别沙发、茶几、电视等家具的属性与位置,轻松穿梭于家庭空间。

为实现这一突破,INDEMIND以立体视觉为核心,构建起视觉多模态感知架构,推动机器人从传统2D感知向3D语义感知跃升,并实现多方面技术突破。

动态语义建图:首次入户即“摸清家底”机器人首次进入家庭,便能通过立体视觉快速构建全屋3D地图,同时实时标注“客厅沙发”、“卧室衣柜”、“厨房插座”等语义信息。不同于传统激光方案仅能绘制“轮廓图”,它能精准区分“茶几”与“孩子的玩具区”,真正实现对家庭空间的“语义化认知”。

实时环境适应:家具变动也能“实时更新记忆”当沙发移位、地毯收起等家庭环境变化发生时,机器人通过“视觉闭环检测”技术,可实时更新空间地图,避免因环境变动导致的“卡壳”问题。这种类似人类的“空间记忆”能力,让机器人能像家人一样熟悉家居布局,无需每次进入空间都“重新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空间智能的落地离不开大模型。INDEMIND依托真实家庭场景数据驱动模型训练与持续优化,自研“端侧+云端”低算力混合模型,实现了从冗杂算法到统一模型的整合控制,最终打通了“高精度导航—视觉-语音-动作多模态识别—三维空间理解与记忆—任务推理与决策—持续对话”的全链路能力闭环。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的转变,也正源于这一技术突破,真正从“工具”逐渐升级为有温度的“家庭伙伴”。

此外,针对行业“机器人运行算力要求高”的核心难题,INDEMIND从算法与硬件双维度发力优化:在性能适配层面,端侧模型同时支持高性能平台与消费级平台,算力需求仅为5-10TOPS;云端大模型则采用INDEMINDMCP传输模式,具备数据量小、高速低延迟的特点,显著提升模型同步效率。

目前,基于空间智能技术的整合创新,INDEMIND已正式推出家用具身陪伴机器人AI平台,并与TCL、文达通等多家知名厂商达成深度合作。

文达通 x INDEMIND合作产品

情感交互+安全防护:家用场景的“刚需保障”

除了 “懂家”,INDEMIND 还在 “懂人” 和 “安全” 上做足功课,贴合家庭真实需求。

多维度情感交互:让机器人“读懂情绪、记住偏好”

INDEMIND通过海量机器人数据对感知模型进行了针对性训练,能够为机器人提供包括语音、图像、文本等多模态的输入,实现情绪感知(面部表情)、表达感知(人脸识别)、行为感知(手势识别)、环境感知(构建家庭环境)、命令输入(语音指令)等多模态交互关键能力。

在技术实现上,平台已实现全自由度语音交互;支持识别6种基础情绪(高兴、悲伤、愤怒等)及25种以上微表情,精准感知用户情绪状态,提供更人性化的陪伴策略;支持识别数十种手势(静态手势如“OK”,动态手势如“挥手”),交互方式更加人性化。相比单一语音交互更具情感温度。

同时,通过学习用户数据(如孩子常问的“数学题”、老人的用药时间),构建专属知识网络——例如孩子反复询问“恐龙种类”,机器人会优先推送相关科普内容;老人临近用药时间,会主动提醒,实现“越用越懂用户”的个性化体验。

商用级安全保障:守护家庭安全

INDEMIND将商用机器人的安全标准引入家庭场景,打造360°全方位安全防护机制。

平台搭载“动态障碍物预判算法”,让机器人具备“未卜先知”的避障能力。面对突然跑出的孩童,机器人可提前预测其运动轨迹,大幅提升避障成功率,彻底摆脱传统方案“被动躲避”的局限性。

同时,安全防护机制还包括跌落预防、碰撞避免等多项安全措施,确保机器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对家庭成员造成伤害。

而针对家庭中的特殊群体(如老人、孩子等),平台提供专属安全监护功能,保障老人与儿童的家庭安全。

此外,平台支持结合机器人业务逻辑,设计专属安全策略,既能避免极端情况发生,也能在突发状况下快速响应处理,为家庭安全兜底。

实用功能重构,从“玩具”到“助手”

INDEMIND家用具身陪伴机器人AI平台赋予机器人一系列实用功能,使其真正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智能跟随功能让机器人成为用户的“小尾巴”。基于立体视觉技术,机器人可稳定跟踪家庭成员,保持安全距离,即使在多人环境中也能准确识别跟踪目标。

找不到人了?试试物品与人员定位,轻松找到人或宠物。依托独有的AI识别算法与三维语义地图,机器人不仅能帮用户找回遗落物品,还能快速定位家人或宠物位置,对有老人、儿童的家庭尤为实用。

此外,还支持厂商或用户自定义交互策略,拓展宠物看护、智能安防等场景化功能,以开放性大幅延伸产品的应用边界。

通过空间智能对机器人能力的重构,INDEMIND正在将陪伴机器人从概念性的“玩具”,转变为能真正融入家庭、提供价值与情感的智能伙伴。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慧辰股份的AI应用破圈 发布机器人智脑“X”平台赋能让硬件更智能

    慧辰股份发布AI战略,聚焦垂直领域打造“专才”而非“通才”AI产品。其四大智能体包括:Data Agent重塑数据分析交互,让业务人员用自然语言分析内外数据;垂直行业数据洞见智能体,专攻非结构化数据价值挖掘;市场需求研判智能体,辅助销售团队把握商机;数字员工管理平台,规模化部署AI应用。通过将AI技术与行业Know-How深度结合,该公司推动AI从“炫技”走向“赋能”,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

  • 智元×火花机器人攻克复杂环境集群控制,机器狗方阵演绎精准协同闪耀广州灯光节

    2025年广州国际灯光节上,智元机器狗D1+EDU方阵完成行业首次大型文旅活动机器狗集群协同展演。通过精准步态控制实现方阵变换、同步舞蹈等高难度动作,智能灯带与光影实时联动形成"光河""星空"等视觉效果。该方案攻克了开放场景下多机协同控制技术瓶颈,形成可复制的标准化解决方案,为机器狗在开业典礼、主题展会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路径,有效破解集群协同难、环境适应性差等行业痛点。

  • 从“主动预防”切入,首款家庭具身机器人开启一场大规模社会实验

    星动力公司推出首款家用具身智能机器人星动力H1,通过“千台臻享计划”招募1000个体验家庭,开展大规模用户共创活动。该产品定位“主动预防”健康管理,集自主移动、精细操作、环境感知与人机协同于一体,致力于成为家庭智能伙伴而非单一功能设备。此举旨在探索具身智能在非标准化家庭场景中的可行性,通过真实用户反馈持续优化产品,为人机协同模式提供实践样本。

  • 人形机器人让小鹏走上了神坛

    这场由机器人引爆的重估,效果或许超乎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的预料。 IRON登场那几天,全网都在找拉链,还有批评声指出,何小鹏在演戏。这种不信任,恰恰是市场对小鹏,乃至所有中国车企的刻板印象:会堆料、会营销,但搞不定具身智能这种真科技。 市场越是质疑里面藏人,那把最终亮出的剪刀就越有分量。何小鹏要的,本就不是一句“信了”,而是一个迫使资�

  • 联合国向善机器人青少年挑战 首次登陆中国

    国际电信联盟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发起的“2025-2026国际电联机器人向善青少年挑战赛”在中国启动。这是联合国官方支持的青少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活动首次在华举办,标志着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赛事以“粮食安全”为主题,邀请全球10-18岁青少年设计机器人应对农业挑战,探索AI在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中国区活动由复旦大学等承办,将于2026年3月在上海举行总决赛,优胜队伍将代表中国参加全球峰会。活动旨在培养青少年科技向善理念,通过实践提升创新能力与全球视野。

  • 马斯克:数字“永生”有望20年内实现 人类意识上传至机器人

    在上周的特斯拉股东大会上,埃隆马斯克再次抛出震撼性预言:人类有望在20年内,通过其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结合,实现某种形式的数字永生”。 根据他的构想,这一过程将分两步实现:首先由Neuralink捕捉并创建人类心智的数字快照”,涵盖记忆、思维模式甚至个性特征。 Optimus是一款双足机器人,设计目标是在真实世界中导航、与人类互动并执

  • 打破乐器边界:AeroBand空气吉他助力机器人高交会开唱

    2025年11月14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开幕。全球智能乐器品牌AeroBand空气乐队携智能乐器亮相,重点展示其明星产品AeroBand空气吉他。该产品是全球首款手自一体智能吉他,曾获2023年红点设计奖,具备手自一体、律动伴唱、APP互动学习及无痛硅胶弦等功能。展会现场,机器人化身演奏家与音乐人同台献艺,引发观众热烈反响。AeroBand通过科技重塑音乐全链路体验,致力于打造新一代智能乐器生态系统,让音乐学习更自由、创作更高效、表演更具突破性。

  • 何小鹏回应机器人IRON里是真人质疑:感谢认可

    在第七届小鹏科技日上,小鹏汽车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IRON首次亮相,其逼真步态引发网友惊叹“100%真人在里面”。面对质疑,董事长何小鹏以“感谢认可”巧妙回应,展现技术自信。IRON采用类人“骨骼-肌肉-皮肤”结构,搭载仿生肌肉驱动系统和22自由度拟态双手,能精准感知环境变化。团队历时7年研发,计划明年4月进入量产阶段。该机器人还融合物理世界模型体系,集成VLT/VLA/VLM三大核心能力,实现实时环境交互。此次展示既体现小鹏技术积累,也引发对科技真实性的思考。

  • 星际动力入驻宁波前湾,未来像选配电脑一样选配人形机器人

    2025年11月3日,星际动力科技公司在宁波前湾新区正式启航,由宏润建设与人工智能企业矩阵超智共同创立。公司聚焦人形机器人研发,目标让机器人走出科幻、走进现实。现场发布了首款机器人“星际1号”,其具备三大突破:灵巧双手实现精细操作、具身智能大脑支持自主交互、硬件抽象层实现标准化量产。星际动力计划2026年实现量产,推动人形机器人成为人类协作伙伴,开启产业新篇章。

  • 何小鹏再回应机器人里藏真人质疑:现场展示内部结构

    小鹏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IRON首秀后引发“真人操控”质疑。为回应舆论,董事长何小鹏不仅发布机器人脱衣视频,更在科技日现场剪开腿部覆盖件,直接展示内部仿生结构。该机器人搭载自研物理世界模型,融合三大核心能力,实现环境感知与实时反馈。目前IRON仍处科研阶段,计划明年4月量产,展现中国科技企业在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实力。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