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人形机器人最新资讯  > 正文

星际动力入驻宁波前湾,未来像选配电脑一样选配人形机器人

2025-11-11 15:14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2025年11月3日,国内人形机器人新势力星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入驻浙江宁波前湾新区的落户仪式在宁波隆重举行。

宁波前湾新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胡建东,宏润建设董事长兼星际动力董事郑宏舫,矩阵超智创始人张海星出席发布会并发言。

宁波海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宏女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机械工程教研室副主任陈思鲁、星际动力董事长李宜安女士、星际动力董事总经理徐纪学、宏润建设总经理李剑彤、宏润建设董事尹芳达、宏润建设财务总监黄全跃、宏润建设副总裁毛正、宏润建设副总裁吴谷华、宏润建设董秘薛锋等嘉宾在现场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星际动力在宁波前湾新区正式启航

星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由国内基建领域的领导者宏润建设与人工智能先锋企业矩阵超智共同创立。其中,宏润建设持股60%,矩阵超智持股40%,双方将倾力合作,毫无保留投入全部资源,在星际动力现有技术积累与突破的扎实基础上,推动技术跃升,最终目标是让人形机器人,不再是科幻电影里的故事,而是能真正走进工厂和现实世界,为社会创造价值,与人类协作的伙伴。

胡建东代表宁波前湾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向星际动力表示最热烈的祝贺。胡建东在讲话中表示,热忱欢迎更多像星际动力一样,拥有核心技术和远大梦想的科创企业入驻前湾。“今天不仅仅是一场新产品的发布会、新公司的启动仪式,更是一次对人类未来图景的生动描绘。从宏润建设的坚实基业,到矩阵超智的智能内核,再到今天星际动力的双足探索,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一股源自前湾新区这片创新创业热土的‘星际动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激情,澎湃而出。”

宏润建设董事长郑宏舫在发言中表示,宏润建设是一家大基建领域的上市公司,在建筑行业沉淀了三十多年,取得了一定成绩。宏润建设从创业起,就极其重视对高新技术的探索与应用,在盾构机领域是国内的先行者,具备自主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在巩固传统建设同时,积极拓展新基建,宏润已连续14年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宏润建设一直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幸运地发现了一块璞玉,就是张海星先生领衔创立的矩阵超智,双方决定共同创立星际动力,聚焦研发和制造人形机器人。”郑宏舫对星际动力的发展充满信心,“这是宏润建设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创业,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

宏润建设董事长兼星际动力董事郑宏舫

矩阵超智创始人张海星重点分享了不一样的技术力量,从多个方向进行了解读,特别是三大突破:第一项突破,是造出了“更像人”的双手; 第二项突破,赋予了机器人“能看会听能说、自主操作”的具身智能大脑; 第三项突破,找到了“大规模普及”的金钥匙。

每一项突破,都与张海星对人形机器人独特的哲学理念密切相关。

星际动力致力于打造物理世界的通用AGI人形机器人,不想只是站在AI浪潮前讲故事, “我们有能力做出与FigureAI、Optimus一样,能干活、能复制、能交付的真正机器人。”

因此,第一项突破中的灵巧手与可以搭积木组合的关节系统应运而生。张海星团队研发的灵巧手,有22个主动自由度+5个被动自由度,可以主动活动,不像工厂里的机械夹抓,它更像人类的手,既能穿针引线,也能灵巧地使用工具,这双灵巧手正是实现精细作业的前提。更为独特和全球领先的设计,是他们将负责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的关节,像搭积木一样组合在了一起,好处显而易见,就像人的膝盖更适合前后弯曲承重,而手腕更适合灵活转动,“我们这个设计,让机器人既有了大力士的承重能力,又具备了体操运动员般的灵活性。”这已经与国内许多做半尺寸、无灵巧手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形成了显著代差。

张海星一直认为,真正决定人形机器人能否顺利落地的,正是类似上述繁复枯燥,却必须精益求精的部件设计与工程实现。

矩阵超智创始人张海星出席发布会

在张海星的理解中,人形机器人应该能听懂“人话”,用户通过自然语言就可以顺畅使用,无须输入复杂的代码。为此,星际动力将赋予了机器人“能看会听能说、自主操作”的具身智能大脑。更关键的是,需要把这个大脑分成两部分:一个负责思考规划的云端大脑,就像人的司令部;一个负责精准执行的本地小脑,保证动作毫秒不差。

“这套高度智能的自研系统,让我们把最核心的控制代码从几十万行精简到了3000行以内——代码越少,意味着出错的概率越低,系统越稳定、越可靠。”张海星认为,“这是我们能实现大规模量产的关键。”

除了技术,张海星对人形机器人的产品与战略也有独特思考。在他眼中,未来的机器人不应该是个昂贵的定制艺术品,而应该是能像乐高积木一样,根据不同任务自由组合的标准化产品。

星际动力的第三个突破与此相关。为了实现可以自由组合的标准化产品,张海星带领团队独创了“硬件抽象层”,实现了软件和硬件的解耦。这就意味着,星际动力产品的系统可以兼容不同供应商的零部件。

未来,可以像选配电脑一样选配机器人。例如,服务物流场景可以选择强负重腿和抓取型手;如需做精密装配,就换上高精度灵巧手。

张海星表示: “这彻底解决了机器人造得起但用不起的规模化难题。”

星际动力团队的独树一帜,源自张海星对人形机器人行业深刻的理解与洞察。作为唯一一个接受马斯克邀请、面试的中国高管,张海星对科技产品有着天然的敏感性。

张海星团队是国内唯一来自特斯拉机器人原班人马的创业团队,自带完整的特斯拉机器人研发经验。从产品设计、模型算法到机体工艺全覆盖,团队拥有构建人形机器人软硬件全栈技术生态。

矩阵超智创始人张海星

人工智能带动的产业革命正风起云涌,著名的科技投资经理凯茜·伍德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是“所有人工智能领域中最大的”机遇。机器人领域蕴含万亿美元级别的市场,将广泛应用在工业和服务业中。这给以星际动力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创新企业带来了发挥才智的巨大空间,星际动力有望成为下一代科技独角兽企业,成为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最新代表。

星际动力的野心不止于成为伟大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它们还试图打造一个具身智能生态,就像英伟达等企业做到的那样。“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机器人产品,更是一套智能平台+解决方案。”在张海星看来,人形机器人的未来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生态共赢。

据张海星透露,星际动力计划在2026年实现量产,并在两三年内将单台机器人的价格,控制在C端用户都消费得起的水平。这背后,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超数千台的意向订单在支撑。

人形机器人不仅会改变工业的生产方式,更将重塑人类存在的基本逻辑。就像凯茜·伍德说的,谁不想拥有一个人形机器人陪伴左右?

“我们坚信,与宏润建设的这场战略携手,将不止于打造一个产品,更是要在宁波打造一个智能机器人的产业新高地,共同开启智能机器人赋能传统产业升级的黄金十年。”张海星最后强调。

星际动力落户宁波前湾新区,打开了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崭新一页,未来的齿轮从现在开始转动,一切才刚刚开始。

星际动力入驻宁波前湾新区,嘉宾被人形机器人产品吸引

发布会上最大的惊喜,是星际动力旗下第一款人形机器人Star Dynamics星际1号正式亮相,完成处子秀,成为全场嘉宾与镜头的焦点。Star Dynamics 星际1号现场展示了出众的智能能力。Star Dynamics星际1号先是自主行走,安全平稳顺畅地登上舞台,随后侃侃而谈,自然流畅地完成了一场脱口秀。

随后,张海星与Star Dynamics星际1号进行了随机互动,通过自然语言指挥,Star Dynamics 星际1号展示了一次“看到-思考-行动”的演示,快速丝滑回答了问题,出色完成了指令,证明了自己“能看、会听、能说,自主操作”的具身智能能力。

关于未来,星际1号说:“期待共同探索智能边界,创造一个人机共生的未来。届时我们机器人已深度融入人类社会,成为智慧、协作、有温度的伙伴。”

正如今天发布会的主题一样:星际动力,勇闯前人未至之境。

人形机器人Star Dynamics星际1号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人形机器人让小鹏走上了神坛

    这场由机器人引爆的重估,效果或许超乎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的预料。 IRON登场那几天,全网都在找拉链,还有批评声指出,何小鹏在演戏。这种不信任,恰恰是市场对小鹏,乃至所有中国车企的刻板印象:会堆料、会营销,但搞不定具身智能这种真科技。 市场越是质疑里面藏人,那把最终亮出的剪刀就越有分量。何小鹏要的,本就不是一句“信了”,而是一个迫使资�

  • 女性人形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回应:并亲自证清白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发布视频,回应网友对Iron机器人流畅步态真实性的质疑。视频中,团队通过一镜到底展示机器人行走,并解开上衣拉链展示内部机械结构,证明无人操控。何小鹏解释机器人模拟肌肉结构,头部为麦克风阵列,行走时伴有电机声。他透露团队七年研发成果,目前仍处科研阶段,计划明年4月实现软硬件量产。

  • 小鹏机器人会走猫步太像人了!小鹏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

    在第七届小鹏科技日上,小鹏汽车发布全新人形机器人IRON,其拟人化程度领先,拥有仿生脊柱、肌肉及柔性皮肤,配备3D曲面显示与灵巧双手,实现22个自由度。搭载3颗图灵AI芯片,算力达2250TOPS,支持对话、行走等智能交互,并采用全固态电池提升安全性。集成自研物理世界模型与VLT/VLA/VLM能力,实现环境感知与反馈。IRON将优先应用于商业场景,并与宝钢合作探索工业巡检。小鹏宣布开放SDK,邀请全球开发者共建机器人应用生态。

  • 何小鹏:人形机器人进工厂不划算 做家务不安全

    今日,小鹏汽车发布旗下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 作为最拟人的人形机器人,IRON拥有骨骼-肌肉-皮肤”:仿人脊椎、仿生肌肉、全包覆柔性皮肤、头部3D曲面显示、仿生灵动双肩、实现22个自由度的灵巧手。 据何小鹏介绍,它的猫步走得像人一样轻柔,还拥有像人一样思考的大脑”,它不光是世界上最高算力的人形机器人,明年更会是最聪明的机器人之一。 现场,何小鹏还

  • 智元×火花机器人攻克复杂环境集群控制,机器狗方阵演绎精准协同闪耀广州灯光节

    2025年广州国际灯光节上,智元机器狗D1+EDU方阵完成行业首次大型文旅活动机器狗集群协同展演。通过精准步态控制实现方阵变换、同步舞蹈等高难度动作,智能灯带与光影实时联动形成"光河""星空"等视觉效果。该方案攻克了开放场景下多机协同控制技术瓶颈,形成可复制的标准化解决方案,为机器狗在开业典礼、主题展会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路径,有效破解集群协同难、环境适应性差等行业痛点。

  • 从“主动预防”切入,首款家庭具身机器人开启一场大规模社会实验

    星动力公司推出首款家用具身智能机器人星动力H1,通过“千台臻享计划”招募1000个体验家庭,开展大规模用户共创活动。该产品定位“主动预防”健康管理,集自主移动、精细操作、环境感知与人机协同于一体,致力于成为家庭智能伙伴而非单一功能设备。此举旨在探索具身智能在非标准化家庭场景中的可行性,通过真实用户反馈持续优化产品,为人机协同模式提供实践样本。

  • 联合国向善机器人青少年挑战 首次登陆中国

    国际电信联盟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发起的“2025-2026国际电联机器人向善青少年挑战赛”在中国启动。这是联合国官方支持的青少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活动首次在华举办,标志着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赛事以“粮食安全”为主题,邀请全球10-18岁青少年设计机器人应对农业挑战,探索AI在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中国区活动由复旦大学等承办,将于2026年3月在上海举行总决赛,优胜队伍将代表中国参加全球峰会。活动旨在培养青少年科技向善理念,通过实践提升创新能力与全球视野。

  • 马斯克:数字“永生”有望20年内实现 人类意识上传至机器人

    在上周的特斯拉股东大会上,埃隆马斯克再次抛出震撼性预言:人类有望在20年内,通过其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结合,实现某种形式的数字永生”。 根据他的构想,这一过程将分两步实现:首先由Neuralink捕捉并创建人类心智的数字快照”,涵盖记忆、思维模式甚至个性特征。 Optimus是一款双足机器人,设计目标是在真实世界中导航、与人类互动并执

  • 慧辰股份的AI应用破圈 发布机器人智脑“X”平台赋能让硬件更智能

    慧辰股份发布AI战略,聚焦垂直领域打造“专才”而非“通才”AI产品。其四大智能体包括:Data Agent重塑数据分析交互,让业务人员用自然语言分析内外数据;垂直行业数据洞见智能体,专攻非结构化数据价值挖掘;市场需求研判智能体,辅助销售团队把握商机;数字员工管理平台,规模化部署AI应用。通过将AI技术与行业Know-How深度结合,该公司推动AI从“炫技”走向“赋能”,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

  • 打破乐器边界:AeroBand空气吉他助力机器人高交会开唱

    2025年11月14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开幕。全球智能乐器品牌AeroBand空气乐队携智能乐器亮相,重点展示其明星产品AeroBand空气吉他。该产品是全球首款手自一体智能吉他,曾获2023年红点设计奖,具备手自一体、律动伴唱、APP互动学习及无痛硅胶弦等功能。展会现场,机器人化身演奏家与音乐人同台献艺,引发观众热烈反响。AeroBand通过科技重塑音乐全链路体验,致力于打造新一代智能乐器生态系统,让音乐学习更自由、创作更高效、表演更具突破性。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