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机器人最新资讯  > 正文

人形机器人让小鹏走上了神坛

2025-11-13 16:27 · 稿源: 全天候科技公众号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全天候科技,作者:王小娟,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这场由机器人引爆的重估,效果或许超乎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的预料。

IRON登场那几天,全网都在找拉链,还有批评声指出,何小鹏在演戏。这种不信任,恰恰是市场对小鹏,乃至所有中国车企的刻板印象:会堆料、会营销,但搞不定具身智能这种真科技。

市场越是质疑里面藏人,那把最终亮出的剪刀就越有分量。何小鹏要的,本就不是一句“信了”,而是一个迫使资本市场重新打量的契机。

当小鹏真的掏出剪刀,划开IRON的腿,资本市场对小鹏的旧估值模型也被一并划开。

小鹏汽车美股在11月10日收盘大涨16.15%,次日又涨近8%,股价来到28.07美元/股,创下年内新高。其港股也在11月11日大涨17.93%,11月12日开盘时更是创下近3年来新高,最终收于105.2港元/股。

股价突变背后,是市场猛然发现,小鹏用来造车的AI和智驾能力,竟然还能造出一个能“走猫步”的机器人。随之,“蔚小理”的标签被撕下,小鹏被拉到特斯拉的坐标系里重新对标。

这不只是一家车厂的自证,更是市场对中国科技真实实力发起全面重估的一次具象化体现。

小鹏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小鹏机器人、小鹏汽车

IRON带飞小鹏股价

小鹏正在经历一轮全新的重估。

美东时间11月11日收盘,小鹏美股涨幅达7.80%,股价来到28.07美元/股,而在前一天,小鹏的港股与美股均大涨超15%,双双来到年内新高。

小鹏的这一波暴涨,源自市场对几天之前亮相的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的关注。

11月5日,在小鹏科技日的舞台上,一台身高178厘米、体重70公斤的人形机器人IRON以轻盈的“猫步”登场。

全身达到82个自由度,加上仿人的脊椎、仿生肌肉、全包覆柔性皮肤,让IRON在现场走路时自然连贯,以至于不少网友纷纷怀疑这是不是真人穿着机器人外壳的表演。

类人的表象下,IRON也是业内第一款宣布使用“全固态电池”的人形机器人。

算力方面,IRON核心驱动力来自三颗小鹏自研的“图灵”AI芯片,算力总和高达2250TOPS,同时首发搭载小鹏第一代物理世界大模型,通过构建「VLT + VLA + VLM」的高阶大小脑能力组合,实现“对话、行走、交互”三大高阶智能。

很快,中外互联网上迅速掀起了一场质疑风暴。“特斯拉的机器人走路都没有这么利索,里面肯定有人,不然走路不可能这么丝滑。”这一代表性评论道出了大众的普遍怀疑。

面对潮水般的质疑,何小鹏在24小时内做出了回应。11月6日,他发布视频,展示IRON的背部、右手小臂和右手的“肌肉”,证明其为纯机械结构。

但质疑仍未完全平息。

11月7日,小鹏团队做出了更为激进的验证——在IRON通电运行状态下,当场用剪刀剪开其腿部覆盖件,露出内部的机械结构。即使“受伤”如此,IRON仍能继续行走。

何小鹏引用了电影《让子弹飞》中的场景来表达当时的处境,“为了证明吃了几碗粉而‘剖开肚子’”。他也在现场一度哽咽,感慨道:“人们不相信一个强大的机器人技术能来自一家中国公司……这限制和束缚了我们,就像十年前很多人不相信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能做好一样。”

从被质疑是真人模特,到拍一镜到底视频证明是真机器人,再到直播剪开肌肉证明,小鹏想要让外界看到一个全新的小鹏。

当前,全新一代IRON是其猛攻“物理AI”的代表性终端样本。IRON上所搭载的技术,代表了小鹏在软硬件以及生产制造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让其不应该再被当作一家造车公司来看待。

很快,资本市场也给出了积极的反应。截至11月12日,小鹏美股总市值突破260亿美元,港股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

多家顶级投资机构纷纷发布报告称看好小鹏汽车。摩根士丹利上调了小鹏的目标股价,其认为,小鹏自身定位从电动汽车制造商,拓展至多元化人工智能应用领域,预计这一战略将为小鹏带来非对称优势,不仅能对抗电动汽车同行,还能与成熟科技公司竞争;德意志银行在报告中称“小鹏汽车迈向具身智能全球领导者地位一大步”。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也点赞了关于小鹏机器人的视频,并表示:“特斯拉和中国公司将主导市场。我非常尊重中国的竞争对手,中国有很多聪明、勤奋的人。”

对于小鹏而言,IRON机器人作为集结了小鹏当前众多技术与能力的样本,它已完成了当前的使命——它迫使市场重新审视了小鹏的AI能力,小鹏也如愿等来了自己的重估时刻。

应用仍是最大考验

这一次小鹏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的亮相,也被行业认为是中国人形机器人的DeepSeek时刻。有行业人士表示,正如DeepSeek在生成式AI领域带给外界的震撼一样,小鹏IRON机器人也代表着中国的人形机器人给世界的震撼,这也是对过去“中国造不出顶尖机器人”迷信的当头一棒。

在过去的大半年中,从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登上春晚舞台开始,中国的人形机器人以各种姿态出现在公众视野。跑马拉松的、踢足球的、走秀的,还有强调实用性准备进入工厂场景的,不论它们具体的表现如何,但市场热度空前。

IDC咨询也预测,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据近半份额,并以近15%的复合增长率位居全球前列,成为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行业玩家们也从技术、商业等方面给出新的答案,助力这一行业快速落地。也因为行业热度加速产业链布局完整,IDC咨询认为,人形机器人竞争已进入“中国时间”。

前景并非都是明朗的。

在小鹏的IRON机器人炸翻互联网之后,高盛在调研中国一些机器人公司之后发布的报告称:“大多数供应商都在积极规划中国和海外产能,以支持人形机器人的潜在量产,但尚无公司证实接获大额订单或已有明确的生产时间表。”

很快,11月7日、10日、11日,机器人概念指数、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连续阴跌三个交易日。这也意味着,市场对于机器人的态度并不是长期稳定的。

IDC中国机器人与物联网领域研究经理李君兰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市场的重要力量,具备迈向具身智能机器人下一个阶段的产业链、技术和应用基础,整体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然而,要成为最终领先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并非必须拥有最前沿的技术,更关键的是与技术趋势产生交叉或重合,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成功的商业应用。

也就是说,商业应用是当前人形机器人发展的重要考量。

在应用场景方面,各家都有不同的思考,市场上的热门公司们都在寻找自己的商业化路径。特斯拉的逻辑是用“超级工厂”这个极致场景定义机器人,特斯拉自己的超级工厂已经预订了1万台Optimus,用来搬运电池包、安装内饰件。

何小鹏明确表示,目前让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拧螺丝”或进入家庭做家务,并非最佳应用场景。在执行精细或高强度任务时,造价高昂的机械手损耗较快,且家庭环境下的安全性挑战巨大。

当下,小鹏的目标是2026年底实现规模量产,首批将进入商业场景提供导览、导购、导巡等服务。比如,IRON计划于2026年进入小鹏汽车门店,承担讲解服务等工作。在实际的应用中,产品可以实现快速迭代数据、摊销成本。

当前,小鹏已宣布与宝钢达成合作,IRON将入驻宝钢,在巡检等复杂的工业领域探索应用场景并迭代进化。

面向更长远的未来,何小鹏认为,人形机器人在迭代中也会出现像Iphone4一样划时代的产品。并且,“汽车在全球是10万亿美元的市场,一年生产9000万台车,而机器人则是20万亿美元的市场。当然它不会这么快(实现),可能需要10-20年的时间。”

何小鹏预计,10年以后,人形机器人的年销量将超过100万台。

在具身智能领域,一场全新的竞赛已然开始。中国人形机器人的DeepSeek时刻之后,小鹏也将和行业一起,探索真正转折性、划时代的产品。

举报

  • 相关推荐
  • 何小鹏回应机器人IRON里是真人质疑:感谢认可

    在第七届小鹏科技日上,小鹏汽车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IRON首次亮相,其逼真步态引发网友惊叹“100%真人在里面”。面对质疑,董事长何小鹏以“感谢认可”巧妙回应,展现技术自信。IRON采用类人“骨骼-肌肉-皮肤”结构,搭载仿生肌肉驱动系统和22自由度拟态双手,能精准感知环境变化。团队历时7年研发,计划明年4月进入量产阶段。该机器人还融合物理世界模型体系,集成VLT/VLA/VLM三大核心能力,实现实时环境交互。此次展示既体现小鹏技术积累,也引发对科技真实性的思考。

  • 小鹏机器人会走猫步太像人了!小鹏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

    在第七届小鹏科技日上,小鹏汽车发布全新人形机器人IRON,其拟人化程度领先,拥有仿生脊柱、肌肉及柔性皮肤,配备3D曲面显示与灵巧双手,实现22个自由度。搭载3颗图灵AI芯片,算力达2250TOPS,支持对话、行走等智能交互,并采用全固态电池提升安全性。集成自研物理世界模型与VLT/VLA/VLM能力,实现环境感知与反馈。IRON将优先应用于商业场景,并与宝钢合作探索工业巡检。小鹏宣布开放SDK,邀请全球开发者共建机器人应用生态。

  • 何小鹏:人形机器人进工厂不划算 做家务不安全

    今日,小鹏汽车发布旗下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 作为最拟人的人形机器人,IRON拥有骨骼-肌肉-皮肤”:仿人脊椎、仿生肌肉、全包覆柔性皮肤、头部3D曲面显示、仿生灵动双肩、实现22个自由度的灵巧手。 据何小鹏介绍,它的猫步走得像人一样轻柔,还拥有像人一样思考的大脑”,它不光是世界上最高算力的人形机器人,明年更会是最聪明的机器人之一。 现场,何小鹏还

  • 何小鹏再回应机器人里藏真人质疑:现场展示内部结构

    小鹏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IRON首秀后引发“真人操控”质疑。为回应舆论,董事长何小鹏不仅发布机器人脱衣视频,更在科技日现场剪开腿部覆盖件,直接展示内部仿生结构。该机器人搭载自研物理世界模型,融合三大核心能力,实现环境感知与实时反馈。目前IRON仍处科研阶段,计划明年4月量产,展现中国科技企业在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实力。

  • 女性人形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回应:并亲自证清白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发布视频,回应网友对Iron机器人流畅步态真实性的质疑。视频中,团队通过一镜到底展示机器人行走,并解开上衣拉链展示内部机械结构,证明无人操控。何小鹏解释机器人模拟肌肉结构,头部为麦克风阵列,行走时伴有电机声。他透露团队七年研发成果,目前仍处科研阶段,计划明年4月实现软硬件量产。

  • 打破乐器边界:AeroBand空气吉他助力机器人高交会开唱

    2025年11月14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开幕。全球智能乐器品牌AeroBand空气乐队携智能乐器亮相,重点展示其明星产品AeroBand空气吉他。该产品是全球首款手自一体智能吉他,曾获2023年红点设计奖,具备手自一体、律动伴唱、APP互动学习及无痛硅胶弦等功能。展会现场,机器人化身演奏家与音乐人同台献艺,引发观众热烈反响。AeroBand通过科技重塑音乐全链路体验,致力于打造新一代智能乐器生态系统,让音乐学习更自由、创作更高效、表演更具突破性。

  • 百惠金控与盖世汽车达成战略合作 助力对接港股资本市场

    11月5日,百惠金控与盖世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结合金融与产业优势,推动汽车产业链企业上市。合作聚焦港股市场,借助百惠的专业金融服务和盖世的产业资源,为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提供一站式上市解决方案,助力品牌国际化。此举旨在深化产业与资本协同,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成都汇阳投资关于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证券行业基本面长期向好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金融街论坛上强调,发挥投融资综合改革牵引作用,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同日发布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及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文件。政策聚焦提升市场包容性,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健全多层次市场体系。2025年前三季度IPO与再融资规模显著增长,市场活力增强。长期资金入市稳步推进,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吸引增量资金。券商投行业务受益,行业基本面长期向好。

  • 星际动力入驻宁波前湾,未来像选配电脑一样选配人形机器人

    2025年11月3日,星际动力科技公司在宁波前湾新区正式启航,由宏润建设与人工智能企业矩阵超智共同创立。公司聚焦人形机器人研发,目标让机器人走出科幻、走进现实。现场发布了首款机器人“星际1号”,其具备三大突破:灵巧双手实现精细操作、具身智能大脑支持自主交互、硬件抽象层实现标准化量产。星际动力计划2026年实现量产,推动人形机器人成为人类协作伙伴,开启产业新篇章。

  • 机器人“全能导航大脑”来了!银河通用发布NavFoM大模型

    银河通用发布全球首个跨本体全域环视导航基座大模型NavFoM,实现机器人从“学会完成导航任务”到“真正理解移动”的跨越。该模型支持全场景、多任务、跨本体应用,通过统一“视频流+文本指令→动作轨迹”范式,融合800万条跨任务导航数据,在真实机器人上实现零样本自主避障、路径规划等复杂任务。其技术突破将推动具身智能从单一功能进化为基础设施,为规模化商业落地奠定关键基础。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