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消息:10月25日,据红米手机官方微博爆料,即将发布的红米Note 12 Pro+将全球首发三星HPX旗舰大底主摄以及旗舰级的影像科技。
据悉,红米Note 12 Pro+本次带来的三星HPX传感器拥有1/1.4"感光,比 IMX766 再大24%,拥有高像素优势,融合 2.24μm,更优秀的原生夜景,宽容度更高;还将支持最高2亿像素主摄。此外,新机还将为大家带来天玑1080旗舰级处理器、小米影像大脑,一起期待吧!
(举报)
中关村在线消息:10月25日,据红米手机官方微博爆料,即将发布的红米Note 12 Pro+将全球首发三星HPX旗舰大底主摄以及旗舰级的影像科技。
据悉,红米Note 12 Pro+本次带来的三星HPX传感器拥有1/1.4"感光,比 IMX766 再大24%,拥有高像素优势,融合 2.24μm,更优秀的原生夜景,宽容度更高;还将支持最高2亿像素主摄。此外,新机还将为大家带来天玑1080旗舰级处理器、小米影像大脑,一起期待吧!
(举报)
联发科发布天玑9500处理器,vivo X300系列将全球首发搭载。该芯片采用1+3+4架构,含Arm新一代X9超大核和A7大核,GPU性能提升超40%,支持光线追踪,帧率有望突破100FPS。vivo X300 Pro常温跑分达412万,刷新行业纪录,得益于蓝厂与联发科深度合作调校。
小米旗下一款型号为25098PN5AC”的机型跑分现身Geekbench数据库,博主体验more透露,该机正是小米17 Pro。 小米17系列将全球首发骁龙8 Elite Gen5,超大核主频4.61GHz,这次单核成绩3096,多核9382。
iQOO于9月23日举行iQOO 15电竞性能技术沟通会,公布新机屏幕细节。该机全球首发2K三星珠峰屏,采用最新发光材料M14,并首发2K+LEAD OLED显示技术,通过创新光刻工艺去除偏光层,提升透光效率。相比上代,发光效率提升40%,功耗降低44%,使用寿命延长50%,拖影减少60%。屏幕手动峰值亮度达1000尼特,全屏峰值2600尼特,局部峰值6000尼特。对比iPhone 16 Pro Max的1.5K屏,iQOO 15的2K屏功耗更低,色彩覆盖达P3色域的1.18倍,显示效果更通透。
OPPO将于10月15日举办ColorOS 16发布会暨开发者大会。新系统底层升级至安卓16,重点优化动画渲染与资源分配,实现丝滑流畅体验。新增潮汐引擎与极光引擎,提升系统稳定性和流畅度。目前尝鲜活动已开启,覆盖一加13、Find X8系列等多款机型。10月发布的Find X9系列将首发搭载ColorOS 16,成为全球首款该系统的旗舰机型。
一加与京东联合推出全球首款1.5K 165Hz超高频直屏,刷新行业标准。该屏幕分辨率与刷新率均领先行业,并针对游戏场景优化适配。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表示,新旗舰将引领行业进入超高频时代,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流畅体验,对标iPhone 17 Pro Max。
小米17Pro系列即将发布,代号“逆光之王”,影像系统实现重大突破。搭载徕卡全新影像系统,首发光影猎人950L传感器,结合LOFIC高动态技术,实现16.5EV超高动态范围,有效解决逆光拍摄中的鬼影、发雾、炫光等难题。此外,引入妙享背屏设计,支持倒计时、音乐控制、打车信息展示等交互功能,提升使用便捷性。产品线包括小米17、17Pro和17Pro Max三款,分别定位最强标准版旗舰、小尺寸科技影像旗舰和巅峰科技影像旗舰,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9月19日,海信将在青岛激光显示技术大会上首发全球首款可卷曲激光影院江山画卷R1。该产品采用独创升降卷曲系统,实现屏幕形态突破,升起时化身巨幕私人影院,收起后融入家居成为艺术装置。产品融合IMAX级画质与沉浸声场,重新定义家居美学,开启家电家居一体化新可能,展现中国显示技术的全球引领力。
9月19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在重庆开幕。雅迪集团旗下华宇电池与凌博电子联合发布“天下无山”四电钠动力平台,突破传统电动两轮车技术瓶颈,实现超长续航、极速快充、超强动力等特性。三款搭载该平台的新车型亮相,已完成超2万公里真实路测。该平台通过系统级设计解决行业痛点,推动电动出行向更高效、安全、智能方向发展。
小米总裁卢伟冰在直播中透露,小米17系列将全球首发高通骁龙8 Elite Gen5芯片,采用台积电3nm工艺,性能大幅提升。安兔兔跑分突破400万分,成为安卓阵营最强芯片。新机共有三款型号,将于本月正式发布。
2025年智能手机影像领域迎来“精简革命”,摄像头数量减少但高像素传感器占比提升。vivo X300 Pro凭借2亿像素长焦、三焦段变焦闪光灯和双芯影像架构,在专业场景表现全面;小米17 Pro则以徕卡色彩风格见长,适合日常拍摄。综合来看,X300 Pro更适合追求全能影像体验的用户,而17 Pro是高性价比的备选方案。选择手机应注重硬件参数与使用场景的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