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玉米最新资讯  > 正文

科学家用玉米汁制成一种可抑制小鼠生长的纳米颗粒

2022-02-15 11:04 · 稿源: cnbeta

由于能通过精细设计以不同的方式解决疾病,纳米粒子在癌症治疗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来自东京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现在已经展示了这种技术的低成本和极具前景的形式--使用玉米和水作为一种新型“仿生粒子”的起点以抑制小鼠的肿瘤生长。

纳米粒子已经被开发出来以多种方式跟癌症作斗争,从抢夺癌细胞基本蛋白质的光激活版本到比传统成像技术提前数月检测和跟踪肿瘤的版本,这些都只是其中的几个例子。但这些尺寸在1到100纳米之间的合成颗粒很难生产且价格昂贵,这就导致了这项新研究的作者研究另一种可能性,即植物来源的纳米颗粒。

作为医疗应用和药物输送的无毒和具有成本效益的工具则是最近出现的,另外还有可能针对身体的特定组织和器官。为了探索这一领域的可能性,东京科学大学的团队转向了我们最常种植的作物之一--玉米。

日本东京科学大学的Makiya Nishikawa教授说道:“通过控制纳米颗粒的物理化学特性,我们可以控制它们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因此,我们想探索可食用植物的纳米颗粒化。玉米以其本土形式和转基因形式在全世界大量生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选择它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

实验涉及到制造超甜玉米和水的混合物,然后将这种玉米汁高速离心并通过一个开口为0.45微米的注射器进行过滤。随后对这些过滤后的样品进行超速离心,这使得研究小组能够提取出直径约为80纳米的微小玉米衍生纳米颗粒。

科学家们在测试他们的新纳米粒子时发现了它们被一系列细胞所吸收,其中包括来自小鼠的肿瘤细胞和被称为RAW264.7的巨噬细胞。该团队称这一结果描述是令人震惊的,他们观察到他们的纳米粒子引发了免疫反应,另外还从RAW264.7细胞中释放出一种肿瘤杀伤因子。此外,它们还显示出对肿瘤细胞的高度选择性并最终大大抑制了它们的生长。

然后在患有癌症的小鼠身上测试了玉米衍生的纳米颗粒,研究小组每天将它们直接注射到肿瘤中。这再次明显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并且没有引起严重的副作用或体重减轻。

Nishikawa说道:“通过优化纳米粒子的特性并将其与抗癌药物相结合,我们希望能设计出治疗各种癌症的安全和有效的药物。”

举报

  • 相关推荐
  • 玉米阿姨跳海救人后:直播遭黑粉攻击 家属否认炒作

    ​7月7日,山东青岛一名女生不慎坠海,危急时刻,在附近摆摊卖玉米的57岁安徽女子刘玉荣奋不顾身跳海施救,成功将人救起。此事引发广泛关注,刘玉荣也被网民亲切称为“玉米阿姨”。 应网民私信要求,刘玉荣在家人帮助下开始直播,有时也会发布摆摊视频。然而,开直播后她却遭遇“黑粉”攻击,这让她感到委屈。她表示自己不识字,救人不图回报,事后收获多方关�

  • 5岁男童牙齿长肿瘤 手术取出几十颗 医生:这些情况务必检查

    ​近日,河南省儿童医院口腔科接诊了一例特殊病例:5岁男童乐乐(化名)因龋齿就医时,意外发现下颌骨内藏有牙瘤。CT影像显示,病变区域布满数十颗形态各异的牙齿状组织,犹如被封存的“牙齿森林”。主刀医生介绍,这种名为牙瘤的病变虽非恶性肿瘤,却是牙胚组织异常增生形成的瘤样畸形,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影响颌骨发育。 手术过程中,医疗团队从乐乐颌骨内完整�

  • 智能体迎来“DeepSeek时刻”,为何主角是纳米AI?

    大模型重塑了人工智能的产业格局,但却没有彻底颠覆人类的生产模式。 在这背后,并非其技术力量不足,而是当前的应用形态仍停留在“工具赋能”的初级阶段,大模型的潜力被束缚在碎片化场景中,未能转化为重构生产逻辑的核心动能。 正如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所言,大模型的能力其实已经相当强大,甚至超越了我们中的许多人。只是其潜力尚未被挖掘。 而�

  • 润百颜玻玻——高浓度HA突破“细胞级水润”边界,定义水光针新标准!

    文章概述:水光针市场面临三大痛点:HA含量不足导致效果差、大分子渗透难致水分留存率低、无麻配方引发疼痛。润百颜玻玻通过三大创新技术突破行业瓶颈:1)30mg/mL超高浓度HA(市面III类械最高含量),单支可补充1964mg真皮水分;2)激活AQP3水通道蛋白,实现细胞级智能补水,临床验证使肌肤水润度提升35%;3)含0.3%利多卡因的无痛配方,显著降低注射疼痛,恢复期缩短。该产品标志着水光针从"表层浸润"迈向"细胞修护"新阶段,重新定义有效补水标准,为消费者带来"细胞喝饱水,舒适零负担"的美肤体验。

  • 65%高净值人群把健康放首位!干细胞和免疫细胞成“稳健型享受”

    根据《2025高净值人群消费心态及行为研究报告》揭示的趋势,健康消费正经历结构性升级:65%的受访者将健康列为首要关注度,其消费模式已超越基础医疗保障,演进为“日常精细化保养”与“国内外先端医疗”复合模式。这一转变背后,映射出高净值群体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中寻求“稳健型享受”的理性诉求——他们更倾向于投资于自身健康的可控性与可持续性。在此背景下

  • 女孩2岁时基因突变双目失明 妈妈:产检时一切正常

    ​8月7日,江西一位母亲含泪讲述女儿小娟娟(化名)的遭遇:年仅两岁的女儿因基因突变双目失明,如今正焦急等待合适的眼角膜进行移植手术。据母亲回忆,她自幼因意外受伤失去左眼视力,因此怀孕期间格外谨慎,产检各项指标均显示正常,女儿出生时也十分健康活泼。 然而,命运却在小娟娟两岁时骤然转折。某日孩子突然询问"妈妈,我什么时候能看到这个世界"

  • 纳米AI霸榜:周鸿祎的AI野心,有了新底气

    最近,周鸿祎再次成为AI圈的焦点,不是因为他深夜自拍讲段子、在发布会上手撕友商,而是靠着产品站上了C位。 AI产品榜6月榜单(web端)显示,360旗下的智能体产品纳米AI超级搜索(bot.n.cn)和纳米AI搜索(n.cn)一个登顶智能体榜第一,一个拿下国内总榜第二。

  • 细胞科技迎战银发浪潮:博雅免疫细胞存储,解锁健康老龄化新路径

    《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老龄化进程加速。人均预期寿命升至79岁,社会进入深度长寿时代。在此背景下,免疫细胞存储作为新兴健康管理方式兴起,通过保存年轻健康时期的免疫细胞,为未来抗衰老、疾病治疗提供生物资源。国内领先企业博雅干细胞已为超15万家庭提供服务,其GMP实验室通过多项国际认证,建立全程质量管理体系。随着银发经济发展,免疫细胞存储正从高端医疗选择转变为家庭健康管理新趋势,成为连接当下健康与未来医疗的重要纽带,为应对老龄化提供科技支撑。

  • 科学家发现使用纳米粒子可以将抑制剂送达大脑触发免疫系统

    但仍有一个问题:如何通过血液将抑制剂送入大脑以到达肿瘤...在小鼠模型中,纳米颗粒不仅将抑制剂送达肿瘤,药物成功地激活了免疫系统以消除癌症,而且这一过程触发了免疫记忆,因此重新引入的肿瘤也被消除了...Castro-Lowenstein实验室发现,小分子抑制剂AMD3100可以阻断CXCR12,CXCR12是胶质瘤细胞释放的一种细胞因子,它在免疫系统周围建立了一个防护罩,阻止它对入侵的肿瘤开火...该纳米粒子表面含有一种肽,可与主要在脑瘤细胞上发现的蛋白质结合...

  • 纳米粒子增强的鼻腔流感疫苗提供了颇有希望的早期数据

    佐治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生产出一种新型纳米粒子增强型鼻内流感疫苗。刚刚发表的一项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独特的鼻腔喷雾剂在动物模型中诱导出强大的局部和全身免疫反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长期以来,可吸入鼻腔疫苗一直被认为是针对已知在人的上呼吸道中存在的病毒的疫苗的圣杯。其想法是,将疫苗抗原直接注入鼻腔粘膜,可以训练当地组织在病毒进入人体时立即更迅速地启动免疫反应。 但是,几十年来,生产有效的鼻内疫苗对科学家来说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是因为鼻子和上呼吸道的粘膜很厚,而且通常需要高剂量的疫苗抗原来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