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苹果最新资讯  > 正文

股讯 | 投资者无视第二例奥密克戎病例 阿里市值缩水3.35万亿元

2021-12-03 08:02 · 稿源: 凤凰网科技

纳指涨0.83%,报收15381.32点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3日消息,投资者不担心美国发现第二例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美国政府不通过让经济停摆的方式抗击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的计划,提振美股上涨。截至收盘,道指涨617.75点,涨幅为1.82%,报收34639.79点;标普500指数涨64.06点,涨幅为1.42%,报收4577.1点;纳指涨127.27点,涨幅为0.83%,报收15381.32点。

美国主要科技巨头大多数下跌:

美国主要科技巨头

中国主要科技股绝大多数下跌:

中国主要科技股

中概股股价

上涨的其他中概股包括:

上涨的其他中概股

下跌的公司包括:

下跌的其他中概股

微博赴港上市发行价定为272.8港币 融资约15亿

微博昨晚公布了1100万股A类普通股的全球发行价格:港币272.8元。根据A类普通股和美国存托股的兑换比率以及美元和港币的汇率,1100万股A类普通股的全球发行价格相当于35.01美元。如获得港交所批准,微博A类普通股将于2021年12月8日起登陆港交所主板,交易代码为“9898”。全球发行工作将于当天完成。

献售股东新浪还授予国际发行承销商授予超额配售权,后者可以在2022年1月1日前要求新浪再出售165万股微博A类普通股。包括承销佣金和发行费用,微博将因全球发行A类普通股获得约港币15亿元收益。微博不会从新浪出售股票中获得任何收益。

常规交易中微博跌1.64美元,跌幅为4.56%,报收于34.36美元。

阿里市值缩水3.35万亿元 市盈率仅18.7倍

根据发布的财报,阿里巴巴美国存托股市盈率仅为18.7倍,创下自2014年IPO以来新低。常规交易中,阿里巴巴跌0.49美元,跌幅为0.4%,报收于122美元。

过去13个月,阿里巴巴市值缩水5260亿美元,金融科技、数据、网络广告等最大的增长引擎增速放缓。阿里巴巴上一财季营收低于预期,而且预期2022年营收增长会放缓。

美国/国外科技股

上涨的其他国外科技股包括:

上涨的其他国外科技股

下跌的公司包括:

下跌的其他国外科技股

FTC提起诉讼叫停英伟达收购ARM交易 称或损害美国人利益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FTC”)星期四提起诉讼,目的是叫停英伟达斥资400亿美元收购ARM的交易。FTC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一拟议中的交易,将使最大的芯片厂商之一控制其对手依赖的计算技术和设计。”自去年公布以来,这一交易面临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监管机构的审议,FTC的诉讼则是最大阻力,可能使它无法完成。

FTC称,“拟议的交易将使英伟达有能力和动机利用其对这一技术的控制打压竞争对手、抑制竞争,最终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创新减少、价格上涨,损害使用基于ARM技术产品的美国人的利益。”它还说,合并后的公司“将有手段和动机打压创新性的新一代技术,其中包括用于数据中心和驾驶辅助系统的技术”。

由于投资者关注其不断增长的数据中心业务,媒体报道这一消息后英伟达股价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常规交易中英伟达涨6.91美元,涨幅为2.2%,报收于321.26美元。

苹果iPhone 13需求疲软?华尔街有不同看法

彭博社刊文称苹果通知元器件供应商年末购物季iPhone 13需求将低于预期后,常规交易中苹果股价一度下跌4.2%。包括LG Innotek和意法半导体在内的供应商股价也出现下跌。截至收盘,苹果跌1.01美元,跌幅为0.61%,报收于163.76美元。

市场研究公司New Street Research分析师皮埃尔费拉古(Pierre Ferragu)表示,“苹果向供应商的通报与我们有关iPhone 13弱周期的预期是一致的。我们认为iPhone 13需求疲软不只与客户对发货迟有关,而是结构性的。”他预计,随着消费者的电子产品支出趋于正常,2022年iPhone销售将会滑坡。在彭博社追踪的分析师中,有两人给予苹果股票“卖出”评级,费拉古是其中之一。

投资公司Raymond James分析师克里斯卡索(Chris Caso)对彭博社的报道有不同看法,称它“比典型的苹果供应链报告更让人产生歧义”。他说,Raymond James对苹果供应链的走访“没有发现重大变化”,苹果下调iPhone产量会让人感到意外。卡索对苹果股票评级为“跑赢大盘”。(作者/霜叶)

举报

  • 相关推荐
  • OpenAI和微软的关系没那么糟,跟英伟达也没那么好

    OpenAI的动作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快。 上周二,OpenAI完成重组。其中一个重要变化是:彻底取消了与微软的排他性协议,结束了Azure长达六年的云服务独占模式。此前,OpenAI所有模型的训练、推理与部署都必须优先选择Azure,微软还享有优先购买权。 宣布与Azure“分手”后不到一周,OpenAI便火速宣布了与AWS的战略合作——双方达成一项价值380亿美元的云计算协议,OpenAI将全面接入

  • 英伟达总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

    10月30日,英伟达股价上涨3.2%,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此里程碑的公司。创始人黄仁勋个人财富随之突破1800亿美元,跻身全球富豪榜第八位。今年以来,英伟达股价累计上涨54%,市值从4万亿增至5万亿仅用113天。公司透露,Blackwell及新一代Rubin芯片正推动销售增长。美国银行将目标价上调至275美元,预示股价或再涨30%,市场对其前景持续乐观。

  • 美股4万亿美元市值上市公司已达3家 苹果、微软、英伟达组成三巨头

    10月28日,苹果与微软股价同步上涨,双双突破4万亿美元市值大关,与超4.6万亿美元的英伟达共同构成全球市值最高的“三巨头”格局。微软因与OpenAI资本重组推动股价涨超3%,持有后者价值1350亿美元股权;苹果则凭借新一代iPhone强劲需求实现股价逆袭,年内首度由跌转升。英伟达仍以最高市值稳居全球第一,凸显全球科技产业对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 微博的自我重启

    从短视频兴起冲击图文内容,到小红书等生活分享社区崛起,这几年用户日常“刷”的APP几经更迭,社交内容平台的竞争格局也早已悄然重塑。 在这场持续的变局中,微博这个曾经的舆论主阵地,却逐渐显露出一种结构性困境:对外看,平台整体竞争力不足,声量呈下行趋势,外界对它的关注度与新鲜感都在减弱;向内看,平台内容主要由明星与大V驱动,逐渐成为品牌曝光、事

  • “三驾马车”带飞微博

    作为一款上线了16年的互联网“老”产品,2025年的微博,下一步要怎么增长? 微博刚刚给出了答案:打造“关注流+推荐流+热点流”三驾马车。 10月18日,微博V影响力大会在北京举行。活动现场,微博运营高级副总裁曹增辉坦承:“今年是微博内产品消费场景变化最大的一年”。 一方面,微博发力“推荐流”,与基于社交的“关注流”,

  • 淄博苹果哥火了:各地商贩纷纷模仿摆苹果

    近日来自山东淄博的一位苹果哥走红网络。 他的苹果全部被整整齐齐码放在一起,一袋一袋摞起来,有网友表示,强迫症看了都会极度舒适,就算不爱吃苹果,也想买一袋。还有网友在评论区询问苹果哥在哪卖,想去买一袋。 值得注意的是,在淄博苹果哥走红网络之后,不少商贩纷纷模仿,他们将苹果码放整齐售卖,有网友称赞他们行动力超强”。 据了解,苹果哥名叫孟�

  • 无万卡,不VLA:元戎启行与阿里云的“想法”和“解法”

    1980年代汉斯·莫拉维克提出人工智能悖论:计算机在逻辑推理等高级智能活动中易超越人类,但实现儿童般的感知与常识认知却极困难。智能驾驶的核心挑战在于让AI理解物理世界并进行因果推理。视觉-语言-行动模型通过融合多模态数据,使系统具备推理驾驶能力,推动行业迈向L5完全自动驾驶。面对VLA模型的数据处理、训练效率和成本挑战,阿里云等超级AI云提供全栈解决方案,从算力基础设施到开源生态,加速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落地。

  • 阿里通义App重大品牌升级!正式更名为“千问”

    11月14日,阿里巴巴旗下“通义”App正式更名为“千问”,版本号从3.60.0跃升至5.0.0,已登陆苹果及各大安卓应用商店。该应用基于阿里最强Qwen大模型打造,具备对话问答、智能写作、多模态相机等核心功能,被定位为“阿里最强大模型官方AI助手”。阿里巴巴视其为“AI时代的未来之战”,已抽调上百名工程师加速推进,并同步研发国际版,计划借助Qwen模型的海外影响力与ChatGPT直接争夺全球用户。

  • 双11“换芯” 阿里妈妈AI按下加速键

    ​今年双11的不同,在平台对外披露的商家案例中得以一窥究竟。 AI智能选品、AI智能出价、AI智能调控投放节奏..... 这些营销策略的表述来自音箱品牌Marshall,双11第一波段10天活动期内,Marshall在影音电器行业品牌和店铺排名均位居第一;成交转化率提升67%,爆款成交同比增长30%。这波爆发式增长的背后,反复被CUE到的AI可以说是深藏功与名。 绝非只是平台意志的表达,

  • 工程师变身AI“指挥者”,吉利与阿里云的软件开发变革实验

    1975年,IBM工程师Fred Brooks在《人月神话》中指出软件工程的核心难题:系统与团队规模增长会导致复杂度指数级上升,且“没有银弹”能单一提升生产力。如今汽车行业正经历软件史上最大挑战,吉利汽车软件人员占比从不足10%跃升至40%,智能汽车代码量超亿行。面对异构系统协同、安全标准严苛等难题,吉利与阿里云通义灵码深度合作,通过AI生成代码(占比超30%)、代码审查测试等,提升开发效率20%,并探索用AI破解遗留系统维护、知识传递等痛点。工程师角色正从“执行者”转向“AI指挥官”,未来或实现从需求到交付的全流程自动化协同。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