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雷军最新资讯  > 正文

小米“跳级”

2025-09-28 15:19 · 稿源: 字母榜公众号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字母榜,作者:朱晓宇,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在今年度的演讲中,雷军以这句话总结了公司五年的转型历程。

从2020年深陷“缺乏核心技术”的质疑,到如今凭借自研芯片玄戒O1、征战纽北赛道的汽车,小米试图彻底摆脱“组装厂”标签,向科技企业转型。

2020年,尽管小米已跻身世界500强,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但雷军坦言当时内心充满焦虑:行业竞争激烈,团队疲惫,外部质疑声不断。经过半年深度复盘,小米决定向科技公司转型,并启动造车与造芯两大高投入业务。雷军将这一决策形容为“同时供家里两个孩子上大学”,甚至押上公司前十年的积累。

五年深耕终见成效。玄戒芯片搭载小米15S Pro上市之后,小米高端系列手机持续摸高,根据canalys数据,2025年一季度全球高端手机出货量中,荣耀跌出前五,小米以81%增速首次挤进前五。

不过,小米的野心远未止步,其试图在高端化战略中更进一步——取代苹果,自己坐在牌桌的最中心位置。

iPhone17发布五天后,雷军公开宣战,“小米17将全面迎战iPhone。”小米总裁卢伟冰也强调,从五年前对标学习到今日正面竞争,小米已具备与苹果直接抗衡的勇气。

这次秋季发布会,小米一口气推出了手机、平板、家电等多个新品,其中手机数字旗舰被雷军称为“小米史上最大的战略变革”。

小米17Pro背屏创新,是本次产品中最大的亮点。正面手机,背面玩游戏,背屏支持个性壁纸、AI壁纸、动态通知、便利贴和大头贴模式等多种功能,手机背屏不再是单调的装饰,而是真正实用的交互界面。

电池续航方面,也是小米在技术突破上的重点。标准版小米17搭载7000mAh小米金沙江电池,采用16%硅含量技术,续航能力直接拉满。并且在售价上,小米延续了品牌一贯的性价比优势。4499元的起售价,在兼顾价格的同时,也能推动小米手机持续向上突破高端市场。

无论是背屏创新,还是电池续航的突破,技术突破的背后是小米过去五年投入超1000亿研发、体系化创新能力的积累。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成为雷军想要挤掉库克C位的底气。

A

2025年秋季发布会上,小米17系列首次以“标准版、Pro、Pro Max”三杯矩阵精准对齐苹果iPhone17系列,从学习到对标,是小米认为自身体系化创新能力已经到了可以与苹果分庭抗礼的阶段。

早在15天前,苹果也推出了号称近五年来更新幅度最大的iPhone17系列。新机全系标配120Hz高刷新率屏幕,大幅提升内存容量与电池续航,引入VC均热板散热系统,并重点优化了信号连接能力。在性能层面,iPhone17系列全线搭载A19芯片,并首次展示自研的C1X与N1协处理器。

iPhone17系列的表现,被成为苹果史上最全面的堆料。挤爆牙膏的苹果,也被外界认为是其竞争策略的关键转折,其核心目的并非追赶或模仿,而是系统性封堵自身短板。

过去几年,苹果常被批评不够创新,往往会采纳并优化市场上已被证明受欢迎的技术。比如此次标配的高刷功能,早已是安卓旗舰五年前的标准配置,这符合库克所说的“不抢最先,只做最好最稳”的策略。

然而这种安卓厂商先行试错,让苹果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也被外界贴上“创新乏力”的标签。

苹果发布会当天,作为竞争对手的小米总裁卢伟冰在社交平台大方称赞“设计非常惊艳”,五天后,转头就向苹果下挑战书。雷军也在社交平台称,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iPhone,并正面迎战。

图片

宣战的口吻里,没有对竞争对手的恐惧,只有兴奋。

今年二季度,在竞争激烈的4000-5000元价位段,小米以24.7%的市场占有率高居中国大陆市场首位,同比提升4.5%。在5000-6000元价位段,市占率达到15.4%,同比大幅提升6.5%。

纵观手机发展史,智能手机时代从屏幕革命开始,每一次屏幕革命都能带来更进一步的交互创新。2007年,初代iPhone以多点触控屏颠覆实体键盘;2013年,三星曲面屏开启形态探索;2019年,折叠屏尝试换道超车。

然而,除了初代iPhone的突破性创新外,苹果在后续的曲面屏、折叠屏等屏幕形态革新中均保持观望。正是苹果在创新路径的“傲慢”,给了小米突破的机会。到了2025年,小米在安卓机市场中领跑,做出了背屏创新,在交互体验上又创造了新玩法。从交互体验上来看,小米又领先苹果一程。

过去两年,小米手机均价已经从2023年Q3的997元升至2025年Q1的1211元,涨幅达12.2%;高端机型销量占比提升至35%。全球高端市场也有所突破,在58个国家智能手机出货量前三。

B

“高端化是小米的生死之战”,在小米17系列发布会上,雷军回顾了过去五年的艰难探索。自2020年启动高端战略以来,小米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最终在小米17系列上实现了从芯片、屏幕到影像系统的全面突破。

今年第二季度,小米单季度的研发投入高达78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1.2%。而研发投入主要聚焦在“芯片、OS、AI”三大技术支柱上。

为了向上突破芯片,小米还制定了大芯片业务,并计划“十年投资500亿”。截至2025年4月,玄戒累计研发投入已超135亿元,研发团队规模超过2500人。

之前发布的小米15SPro搭载的玄戒O1,就是小米在松果初代造芯失败后重启的造芯业务,今年5月,小米成功发布首款3nm旗舰SoC“玄戒O1”及手表芯片“玄戒T1”,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全球第四家具备3nm旗舰SoC自主研发设计能力的企业,填补了中国大陆在3nm先进制程芯片设计领域的空白。

雷军也袒露过去在研发投入上的承受的压力,造车和重启造芯,几乎是同时做的决策,把小米前十年攒下的家底全押上了。“说实话,同时供家里两个孩子上大学,压力巨大。”

这种压力也逐渐转化为成果。

搭载玄戒O1的高端产品,如小米15S Pro、小米Pad7Ultra和小米Pad7S Pro,在市场上也取得了一定反响,其中小米15S Pro在电商平台迅速售罄,市场对小米自研芯片也用行动进行投票。

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报告显示,虽然苹果的市场占有率仍为第一,但是2025年上半年小米在高端手机市场同比增速达55%,远高于苹果的3%。

除了芯片的助力之外,澎湃OS构建跨端互联,AI大模型技术突破端侧部署,两者全面赋能“人车家全生态”战略,这些基础技术的突破,也为小米系列产品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以小米17Pro为例,表面上看技术突破围绕着背屏相关,实际上在屏幕背后,影像和续航方面,小米也有所重构。

卢伟冰透露,背屏的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仅这块屏幕就做了单独设计、开屏和研发。为了支撑背屏的交互体验,小米影像系统上搭载2亿像素潜望式长焦镜头,在背屏页面的操作下,也能自拍出高画质的照片。

为了解决两块屏幕的耗电问题,小米在续航方面也作出了创新,小米17系列全线配备7000mAh超大电池,支持120W秒充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双屏待机的续航痛点。

站在18年手机创新史的视角下,小米此次对背屏交互的探索,其意义不仅在于一个新颖的功能,而挑战了智能手机交互形态下长期停滞的现状,为行业寻找下一个可能性。

C

2020年,站在十周年节点的小米陷入了一场深刻的战略反思。面对“下一个十年去向何处”的拷问,雷军最终明确了路径,大规模投入底层核心技术,从互联网公司转向硬核科技企业。

此后五年,小米研发投入从2020年的93亿元增至2024年的241亿元,2025年预计将达300亿元,研发团队规模从1万人扩张至2.26万人,实现翻倍增长。这场转型带来了根本性变化。截至2025年上半年,小米研发投入累计超1000亿元,并计划未来五年再投入2000亿元。

五年前,小米确立了“技术为本”的铁律,将发展路径从互联网公司转向硬核科技企业,这一转变带来了公司战略的全面升级。2023年,小米宣布从“手机×AIoT”升级为“人车家全生态”战略。

这一转变标志着小米从产品思维跃迁至场景思维。此前“手机×AIoT”虽连接设备,但仍以手机为中心。而“人车家全生态”通过澎湃OS实现200多个品类、超10亿设备的无缝协同,这种打破硬件界限的交互,让技术真正围绕人的需求流动。

为支撑这一战略,小米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了大幅调整。12个高管团队中,只有3位是原有成员,其余9位均为引进的汽车和芯片领域专业人才,包括总裁卢伟冰在内的新领导团队带来了全新的技术视野。

可以说汽车突围,也是小米在高端市场的关键拼图。2021年3月,雷军宣布小米集团将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

事实上,小米SU7Ultra在立项后曾一度被砍掉,但团队在21天连续会议后咬牙重启,只因高端化是小米的生死之战,是小米必须突破的难关,最终实现小米SU7Ultra位列今年50万以上轿车销量第一,相当于在50万以上豪华市场,每卖出三辆纯电车,就有一辆小米SU7Ultra。

雷军透露,小米SU7的用户有超过50%来自豪华品牌车主,56%的小米SU7车主同时是苹果手机用户。这表明小米已突破“性价比”标签,在高端市场建立认知。

小米的创新成果不仅体现在单一产品上,更表现在生态协同效应上。

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将造车与造芯并行为核心战略,押上前十年积累的家底,催生了玄戒3nm芯片、小米汽车等成果。

AIOT大家电业务也在国内迎来增长。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大家电的收入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达66.2%。其中,空调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速超过60%,冰箱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速超过25%,洗衣机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速超过45%。

手机、芯片、汽车、家电等业务在小米持续井喷,除了顺应市场消费需求之外,还得益于“人车家全生态”给集团业务带来的反哺。

比如购买小米汽车的用户中,有很大比例会同步购买小米手机、智能家电等产品,形成“全家桶”式消费。汽车业务成功吸引大量豪华品牌车主和苹果手机用户,彻底扭转小米“性价比”的固有认知。

这些创新产品的集中涌现,体现了小米在核心技术上的积累已进入收获期。截至2024年末,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首次超9亿,拥有五件及以上连接至AIoT平台的用户数超1830万。

纵观全局视角,小米17系列的发布,是小米高端化战略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它既是对过去五年“硬核研发”的总结,也清晰地勾勒出未来发展的轮廓。小米已不再依赖单一爆款产品,而是通过芯片、汽车、OS等底层技术的协同,构建可持续的创新飞轮。

举报

  • 相关推荐
  • 雷军演讲主题《改变》官宣:聊玄戒芯片和小米汽车背后的故事

    小米集团卢伟冰透露,雷军将于9月25日晚7点举行第六次个人年度演讲,主题为《改变》。演讲将重点探讨小米自研芯片的研发历程及小米汽车背后的故事,引发业界与粉丝广泛关注。回顾去年,雷军曾以“勇气”为主题,聚焦小米造车决策的艰难历程与科技发布。此次演讲备受期待,将成为行业焦点。

  • 雷军:50岁正是闯的年纪 这5年小米启动造车、芯片...

    9月25日晚7点,雷军将进行第六次年度演讲,主题为《改变》。他将分享小米在芯片、汽车等领域的发展历程,坦言五十岁正是“闯”的年纪。过去五年,小米在造车、芯片和高端化上经历起伏,雷军认为对标苹果等世界第一是勇气,只有学习第一才能最终超越第一。

  • 雷军:四年前小米全部造车 满屏都是干翻特斯拉

    今日晚间,雷军发布2025年度演讲。 会上,雷军介绍,今年6月,小米SU7 Ultra原型车在纽北官方圈速榜上拿到了第三的排名,SU7 Ultra量产车位居全球量产电动车榜首。 雷军称,很多人都很震惊,小米是一家手机公司,造车只能算汽车行业的新兵蛋子,但为何会这么生猛? 雷军表示,故事要从四年前讲起,阿灿是小米的首席测试车手,动态性能工程的负责人。他出生在浙江诸暨

  • 雷军:小米造车就要对标特斯拉保时捷 打造全球最强纯电性能车

    在正在进行中的2025雷军年度演讲”中,雷军谈到了小米造车的初衷。 他表示,小米造车就要对标特斯拉和保时捷,打造全球最强纯电性能车。 小米汽车一开始造车,就提出了这么夸张的目标,今天我想一想,都是初生牛犊不怕,要做全球最强,困难非常多的。”雷军如此表述。 对于为何要对标特斯拉和保时捷,雷军日前也有回应。 他表示:这几家公司都是各个领域的世界�

  • 雷军:小米YU7是小米汽车最后的底牌

    今晚2025雷军年度演讲上,雷军分享了造车的经历。 雷军直言,在最初的规划中,如果小米SU7作为纯电轿车不成功,小米YU7一直都是小米汽车业务最后的底牌。 雷军说:可能很多人不了解YU7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就背负了巨大的压力,那是22年夏天,SU7正在开发的最关键时候。 除了特斯拉以外,还没有过任何一辆纯电轿车能卖得动的,所以在那个时间点,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

  • 百度智能云Qianfan-VL系列模型开源!全尺寸领域增强效果优异,全自研芯片计算

    百度智能云千帆正式推出全新视觉理解模型Qianfan-VL并全面开源。该系列模型包含3B、8B和70B三个版本,面向企业级多模态应用场景,具备出色的基础通用能力,并针对OCR、教育等高频需求进行专项强化。模型基于昆仑芯P800芯片实现高效计算,支持5000卡并行,在通用和垂直任务评测中达到SOTA水平。Qianfan-VL具备多尺寸模型、思维链推理和OCR增强三大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文档识别、数学解题、图表分析等场景,为企业提供高精度视觉理解解决方案。

  • 雷军:小米17标准版加量不加价 年度演讲时长大约2个半小时

    9月25日晚7点,雷军年度演讲暨小米新品发布会拉开帷幕。活动上半场为雷军个人感悟与行业洞察分享,下半场集中发布多款新品,包括备受关注的小米17系列手机、小米平板8系列及“小米科技家电”高端产品。雷军强调,小米17标准版将坚持“加量不加价”,Pro及Pro+版本定位更高,价格当晚公布。此外,新品将搭载澎湃OS3系统,雷军鼓励用户积极反馈体验。他还透露一款高端�

  • 雷军官宣小米17系列发布时间 回应为何坚持办演讲

    小米创始人雷军将于9月25日举办第六次年度演讲,主题为《改变》。演讲将聚焦小米汽车量产推进和玄戒芯片技术突破,分享公司转型为全球科技生态企业的历程。雷军坦言每次筹备都倍感压力,但希望通过演讲与用户深度交流,清晰展现小米成长轨迹与未来方向。今年恰逢小米创业15周年,公司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场演讲将回应外界对小米转型的好奇与期待。

  • 小米非常非常缺人上热搜 雷军谈小米成功秘诀

    9月25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发布“雷军请回答”Day3视频,回应网友提问并分享小米成功经验。雷军指出,小米15周年最重要的两件事是“找人”和“攒钱”,强调汇聚优秀人才与充足资金是成就大事的关键。针对长期坚守一线的疑问,他解释因公司成长迅速、人才紧缺,但近年通过内外招聘已缓解压力。雷军坦言小米模式新颖易被误解,但正以行动赢得认可;高端化进展虽快,成功尚早,将持续提升产品与服务。他还幽默回应失败经历,鼓励乐观面对挑战。当晚雷军年度演讲及小米17系列新机发布会同步举行,备受关注。

  • 雷军谈小米17标准版:小米惊艳蜕变

    9月26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宣布小米17为史上最强小尺寸全能旗舰,售价4499元起,已开启预售。相比上代,边框进一步收窄,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配备徕卡三摄,定价不变。采用6.3英寸屏幕,厚度8.06mm,重量191g,搭载超窄边框设计,支持IP68防尘防水。屏幕升级为新一代小米M10发光体系,峰值亮度达3500nits,发光效率领先国际。内置7000mAh电池,配备5000万徕卡主摄、长焦及前置5000万像素,影像大幅提升。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