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Qianfan-VL最新资讯  > 正文

百度智能云Qianfan-VL系列模型开源!全尺寸领域增果优异,全自研芯片计算

2025-09-23 09:21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今天,百度智能云千帆正式推出全新视觉理解模型——Qianfan-VL,并全面开源!该系列模型包含3B、8B和70B三个尺寸版本,是面向企业级多模态应用场景,进行了深度优化的视觉理解大模型。即日起至10月10日,用户可在百度智能云千帆平台免费体验8B、70B模型。Qianfan-VL不仅具备出色的基础通用能力,还针对产业落地中的高频需求,如OCR和教育垂直场景做了专项强化,使其在实际应用中表现更加卓越。

Qianfan-VL系列模型是由百度智能云千帆模型研发团队,基于开源模型进行开发,并在百度自研昆仑芯 P800上完成全流程计算任务。昆仑芯P800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撑,确保模型能够高效处理海量数据与复杂算法,同时支持单任务5000卡规模的并行计算。这一结合不仅优化了模型计算的效率,更使得模型在性能表现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在通用和垂类任务评测中展现出SOTA水平。Qianfan-VL模型具备三大特点:

多尺寸模型满足不同场景需求:提供3B、8B、70B三种规格的模型,让不同规模的企业和开发者都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提供思考推理能力:8B和70B模型支持通过特殊token激活思维链能力,覆盖复杂图表理解、视觉推理、数学解题等多种场景。

OCR与文档理解能力增强:主打OCR全场景识别和复杂版面文档理解两大特色能力,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企业级应用提供高精度的视觉理解解决方案。

1、模型性能与效果

(1)通用能力基准测试表现

在通用能力基准测试中,Qianfan-VL 系列模型(3B、8B、70B)展现出显著核心优势。从视觉理解到专业领域问答,模型性能随参数规模增大提升显著,体现出很好的Scaling趋势。在 ScienceQA 等专业问答测试中,精准度表现突出;多模态任务如 RefCOCO 等,物体识别与关联能力优异;同时,在各类通用基准测试里,相较主流模型,整体表现也颇为亮眼,充分彰显出在视觉理解通用能力上的出色实力,为不同场景下的智能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2)OCR与文档理解基准测试表现

Qianfan-VL系列模型(3B、8B、70B)在 OCR 与文档理解领域尽显卓越实力。一方面,具备OCR全场景识别能力,能精准识别手写体、数学公式、自然场景文字,还可对卡证票据信息进行结构化提取;另一方面,复杂版面文档理解能力突出,可自动分析版面元素,精准解析表格、图表,实现文档智能问答与结构化解析。从基准测试表现看,在 OCRBench、各类专业测试中,相较于主流模型,成绩优异且随参数规模提升持续向好,为企业级应用提供了高精度的视觉理解解决方案,有力推动文档智能处理场景的高效落地。

(3)数学解题基准测试表现

Qianfan-VL系列的8B和70B模型,在思考推理能力方面表现卓越。它们支持通过特殊token激活思维链能力,能覆盖复杂图表理解、视觉推理、数学解题等多类场景。这类任务需结合视觉信息与外部知识进行组合推理,而模型通过融合大量视觉类、文本类推理数据并用于后训练,从benchmark表现来看,推理计算相关任务效果显著提升。

在核心推理应用场景上,复杂图表理解与推理方面,可从复杂图表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趋势预测、关联推理及统计计算;数学解题与视觉推理领域,能实现几何推理、公式识别、分步求解与逻辑推断。从数学解题基准测试表现看,在MathVista-mini、MathVision等多项测试中,相较于主流模型,成绩优异且随参数规模提升持续向好,为复杂推理场景下的应用提供了强力支持。

2、模型架构设计与技术特色

Qianfan-VL通过先进的多模态架构设计,凭借持续预训练和三大技术创新,实现了领域增强的通用视觉-语言能力。

整体架构

能力增强训练方案:创新的四阶段训练策略,在保持通用能力基础上实现领域能力显著提升

高精度数据合成管线:构建面向多模态任务的大规模数据合成管线,涵盖文档识别、数学解题、图表理解、表格识别、公式识别、自然场景OCR等核心任务,通过精细化的管线设计和中间过程数据构造,实现高质量训练数据的规模化生产。

昆仑芯驱动大模型高效计算:基于百度自研昆仑芯P800芯片,构建了业界领先的超大规模(5000卡)分布式计算系统,通过创新的并行策略和算子优化,显著提升大模型任务的处理性能与运行效率。

3、模型应用案例

(1)OCR识别场景

2数学推理场景

3文档理解场景

除上述场景应用案例外,Qianfan-VL同样可应用在图表分析、视频理解等场景中,均呈现出卓越的模型效果。

Qianfan-VL系列模型的开源,对百度智能云千帆来说,更像是“把模型放进真实生产力场景”的第一小步;未来,百度智能云会秉持着对技术的执着追求与对应用场景的深度洞察,不断推出全新的产业级模型,全方位助力AI技术在各行业落地。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AI日报:阿里推多模态模型Qwen3-Omni;谷歌推出AP2协议;百度推出Qianfan-VL 模型

    本期AI日报聚焦多领域技术突破:阿里云推出全球首个全模态AI模型Qwen3-Omni,支持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统一处理;百度发布多尺寸视觉理解模型Qianfan-VL,优化企业级应用。苹果扩展Image Playground平台,引入ChatGPT等第三方模型。谷歌与PayPal合作推出AP2协议,推动AI支付安全创新。钉钉上线AI表格助手,支持自然语言生成表格。DeepSeek开源V3.1-Terminus模型,性能显著提升。Kimi推出Agent会员服务,智元机器人开源全球首个通用具身智能模型GO-1,降低技术门槛促进行业创新。

  • 直击企业AI安全痛点,百度智能云发布《千帆大模型平台安全白皮书》为大模型落地护航

    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4.0发布《千帆大模型平台安全白皮书》,系统阐述企业级AI安全框架。白皮书聚焦平台安全、模型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合规等六大维度,提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防护方案,包括混合云部署、数据加密传输、模型防窃取及内容过滤机制,助力企业安全使用大模型技术,推动AI在合规可信环境下赋能业务创新。

  • 性能超越GPT-4o及Qwen2.5-VL,百度超轻量小模型PP-OCRv5 Blog持续登顶Hugging Face热度第一

    百度发布超轻量级文字识别模型PP-OCRv5,仅0.07B参数却实现媲美700亿参数大模型的OCR精度。在多项测试中超越GPT-4o等通用视觉大模型,尤其在文本定位和边界框精度上表现优异。该模型支持5种文字类型识别,适用于教育、医疗、法律等多行业数字化需求,累计下载量超900万,是GitHub上唯一Star数超5万的中国OCR项目。

  • 重新理解「会员模式」

    时至今日,「会员」在商业世界里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电商有会员、商超有会员、品牌有会员、视频网站有会员、社交媒体有会员……无论是阿里、京东,还是美团,各家平台对于会员的投入越来越明显和坚决。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就像“看电影时所有观众全都站了起来”的“剧院效应”,普通用户对于会员的价值感却在下降。 当“加入会员”成为常态,会员好不好、值不�

  • AI日报:蚂蚁开源高性能思考模型Ring-flash-2.0;通义7款模型屠榜Hugging Face;Veo3视觉能力升级

    蚂蚁百灵团队开源高性能思考模型Ring-flash-2.0,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阿里通义7款模型登顶Hugging Face榜单,Qwen3-Omni凭借多模态能力全球第一。谷歌Veo3突破视频生成局限,可自动完成视觉任务;特斯拉推进人形机器人量产,马斯克称其为最重要产品。马斯克第六次起诉OpenAI窃取商业机密,苹果内部测试聊天机器人Veritas优化Siri,YouTube推出AI音乐主播增强互动,LiquidAI发布轻量级模型Liquid Nanos优化边缘计算。

  • 我国首个政务大模型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百度深度参与制定

    日前,我国首个针对政务大模型的安全国家标准《政务大模型应用安全规范》(下称《规范》)正式发布。百度作为核心参编单位,凭借其在人工智能安全及政务服务领域的深厚积累,深度参与了该标准的制定工作,为政务大模型的安全选用、部署运行、护栏建设和合规落地提供了专业支持。《规范》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牵头,联合百度等国内领先企业共同制定�

  • 小度发布多模态智能摄像机,AI大模型重塑家庭看护体验

    小度科技推出首款多模态智能摄像机C800,搭载800万像素4K超清摄像头,支持AI大模型技术。该产品不仅能实现高清监控,还具备智能行为识别、语音交互等功能,可自定义看护提醒。结合视觉与语音交互,支持复杂语义查询和家庭设备联动,扩展智能家居应用场景。目前产品已全网发售,年底还将推出三摄版本,持续探索AI硬件创新。

  • 既能读懂情绪,还能多模态交互!INDEMIND用空间智能重新定义陪伴机器人

    TCL与INDEMIND合作推出的陪伴机器人“Ai Me”通过空间智能技术实现突破,从传统2D感知升级为3D语义感知,赋予机器人动态语义建图、实时环境适应及多模态交互能力。该平台借助立体视觉与多传感器融合,让机器人精准构建三维地图,识别家居属性,实现主动避障与个性化服务。同时,结合低算力混合模型与情感交互功能,机器人可感知用户情绪、提供安全防护,并支持宠物看护等场景拓展,从“工具”升级为有温度的“家庭伙伴”,真正满足复杂家庭需求。

  • 考拉悠然开源悠然无界大模型BLM-1.0,以空间智能引擎驱动产业变革

    9月28日,在成都举行的“2025天府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大会”上,考拉悠然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悠然无界大模型BLM-1.0”完成迭代升级并全面开源,同时发布基于该模型的UU Holo Glass O1 AR工业眼镜。此举标志着公司以“技术开源+场景落地”双轮驱动策略,推动空间智能产业生态共建。BLM-1.0突破传统模型局限,具备跨空间、跨任务、跨本体的“三跨”统一能力,在空间理解、推理与执行三大核心能力上刷新行业纪录。配套AR眼镜深度融合空间感知与多模态交互,实现工业运维、安装巡检等场景的全程自动化与智能辅助,显著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 如何正确理解Token经济学?

    去年5月,当大模型厂商卷起价格战时,Tokens大概率是出镜率最高的英文单词。 简单来说,Tokens是大语言模型(LLM)用来切割自然语言文本的基本单位,可以直观的理解为“字”或“词”。 就像工业时代用“千瓦时”度量电力消耗,互联网时代用“GB”度量数据流量,AI时代用“Token”来度量模型的工作量。一个Token可以理解为一个词或词片段(中文里可能是一个字或词语)。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