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深信服超融合智能运维实战|数据库卡慢处置的一次关键事件

2025-08-07 16:17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位于西南部地区的某线缆生产制造龙头企业,正基于深信服超融合承载其Oracle RAC数据库。目前,用户处于业务扩展期,但IT部门当前的运维人力紧张、预算有限,且缺乏专业的数据库管理员,难以应对庞大业务体系下的运维难题。在这样的困境下,用户开始寻找能够有效适配的解决方案。

用户本地数据中心概览及业务挑战

该生产制造企业目前已基于深信服超融合平台构建其核心数据中心设施环境,总计部署超过400核CPU、6TB内存资源,并运行120+台虚拟机,承载用户关键业务系统,包括OA、财务、生产管理、ERP以及数据库等核心应用,为用户的日常运营和生产活动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技术支撑。

图片7.jpg

然而,随着用户的业务不断扩展,IT部门原有的人力资源及能力都不足以支撑快速增长的需求,尤其在面临数据库卡慢、卡死的相关问题时,因缺乏专业DBA,很难进行有效处理,具体问题如下:

主动监控手段不足,经常被动响应:核心数据库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经常在收到业务部门的问题反馈及投诉之后才开始介入到问题的排查阶段,问题处置滞后,对业务部门影响较大。

缺乏专业DBA,数据库问题排查异常困难:针对业务部门频繁反馈的ERP业务系统卡慢、卡死等问题,IT部门对数据库性能的分析能力比较欠缺,软件厂商和系统运维工程师都难以定位问题根因。

在用户庞大的IT规模和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深信服基于一朵云为用户规划智能运维服务方案,将传统线下运维工作进行在线化、智能化转型,助力用户以更简便、高效的路径实现7*24h在线监测值守和主动式运维服务,提升运维效率,保障业务稳定运行。

关键事件:智能运维实践

下面,我们通过对一次数据库诊断场景的关键事件详解,呈现智能运维服务的价值。

用户数据库遇到性能问题,主动试用智能运维与订阅数据库线上专家服务,并接入Oracle数据库。

2024-11-1516:33:09:用户反馈运行在HCI上的Oracle RAC数据库相关的业务系统卡慢,几乎无法使用。

图片8.jpg

2024-11-1516:45:27:通过试用智能运维服务,将Oracle数据库接入至云端智能大脑,并联系深信服DBA专家接入分析Oracle数据库卡慢问题。

深信服DBA专家通过智能运维中的数据库智能诊断功能,先获取到用户业务卡慢时刻附近的AWR报告。

图片9.jpg

通过超融合平台,登录到用户的Oracle主机上进行检查。

经过检查,发现系统大量使用Swap,说明系统内存不足。(cached占用代表数据库使用到了操作系统对文件系统的缓存,可能会因缓存文件导致内存过度消耗。)

图片10.jpg

通过查看从云端智能大脑上导出的AWR报告,通过分析得知SGA的缓存命中率低(约为67%),而TP环境中不应低于90%。

图片11.jpg

除此之外,还发现PGA的内存消耗达到配置的上限,导致内存分配等待。

图片12.jpg

故障原因

Swap是磁盘上一块存储空间。当系统内存使用超过一定值的时候,操作系统就会启动内核进程kswapd,kswapd将部分内存数据置换到Swap(swap out),从而释放一部分内存出来,当进程需要读取被置换到Swap的页的时候,内核再将数据从Swap读到内存(swap in)。

由于Swap in和Swap out是内核层自动执行的,所以进程不知道自己的内存是否被置换到Swap上了。swap让进程可以使用超过物理内存大小的内存空间。但是由于Swap是磁盘上的一块空间,所以其读写性能和内存差了1000~10000倍。

当内核开始使用Swap,会大大降低系统的响应速度,表现到业务层面为卡慢,甚至操作失败。

当系统使用了Swap时,若存在频繁换入换出即会导致kswapd进程活跃、CPU使用率上升、大量磁盘IO请求,进而导致业务系统整体卡慢,无响应。

处置建议

在定位到故障原因之后,我们为用户提供以下处置方案:

扩大虚拟机内存,建议扩容到220GB以上(SGA160G + PGA20G + OS预留和缓存32GB)。

建议配置使用大页内存(HugeTabe),避免会话较多时/内存页过多,导致页表(TablePage)占用过多内存。

建议将数据库的文件系统IO调整为setall(避免经系统缓存IO,导致OS Cache大量消耗内存)、SGA调整为160G、PGA调整为20G。

2024-11-1523:45:27~2024-11-1624:00:经过调整后,用户数据库性能大幅提升。

用户价值

问题精准定位

基于智能运维全栈监控体系和数据库线上服务,接入并监控Oracle数据库核心性能指标,充分利用平台提供的数据库诊断功能,方便核心数据库问题现象定位。

疑难问题闭环

依托于智能运维服务提供的DBA专家服务,快速协助用户排查数据库层面的性能问题,获取资深DBA的处置建议,指导数据库问题端到端处置闭环,缩短MTTR(平均故障修复时间)50%以上,运维效率提升60%以上。

全栈丰富的监控能力,7*24小时持续的守护

智能运维服务通过硬件、平台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的全栈信息,进行关联分析,根因溯源,深入分析问题本质、溯源前因后果等多维度揪出根本原因,同时配备专属服务经理进行7*24h值守与主动响应,帮助用户提前规避潜在风险。

基于一朵云,深信服围绕用户在业务扩展时遇到的运维难题,提供智能运维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让用户突破传统运维工作的困境,在简化工作的同时获得更好的运维效果,大幅降低运维成本,可满足用户在各个业务发展阶段的运维需求,保障业务稳定运行,提升业务连续性。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VMware替代关键技术:深信服超融合存储中的外置存储链路亚健康检测与隔离技术

    文章探讨了外置存储在超融合架构中的关键作用及其亚健康问题对业务的影响。外置存储能优化数据读写效率,但亚健康状态会导致系统性能下降,如医疗影像延迟、银行交易卡顿等。深信服超融合HCI6.11.1推出"外置存储链路亚健康检测与隔离技术",通过"监测-隔离-恢复"闭环管理,实现毫秒级异常检测、智能隔离风险路径和动态恢复。相比传统方案,该技术在内核层实现精准监测,资源占用低,支持FC、iSCSI等多种协议,并提供灵活的配置选项。该方案能显著提升存储可靠性和业务运行效率,未来将持续优化超融合技术,助力企业应对数字时代的存储挑战。

  • 深信服托管云助力化工企业上云转型

    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突破1.4万亿斤,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丰收关键。某化工集团作为智慧农业重要参与者,通过数字化转型构建"本地超融合+线上公有云"混合云架构,但面临业务扩张带来的运维压力大、成本失控等问题。该集团采用就近延伸的混合云方案:线下基于原有超融合集群,线上采用专属托管私有云模式,通过物理专线实现高速互联。方案成效显著,业务系统稳定运行1年以上,资源利用率提升30%,运维成本降低20%。该方案既满足本地业务低延迟需求,又通过专业团队运维保障了业务连续性,为农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 大型制造业的成功经验:全业务上云,为什么深信服托管云更适合?

    格力博公司面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挑战,原有私有云资源不足、运维成本高、设备老旧等问题。采用深信服托管云专属方案,通过裸光纤互联实现本地机房与托管云数据中心高速连接,确保业务稳定迁移。方案包含:1)网络架构采用主备裸光纤组网,保障数据传输高可靠;2)计算存储资源池采用6台高性能服务器实现完全独享;3)安全体系复用本地安全资产,构建统一防护标准;4)分5批次完成70台虚拟机迁移,单次停机控制在30分钟内。实施后实现:业务系统访问延迟降低至毫秒级,IT运维人力投入减少50%,年云运维成本下降60%,为智能制造发展奠定数字化基础。

  • 这家三甲医院完成数字化破局——深信服托管云带来的底气!

    华东某三甲医院面临数字化转型困境:现有IT基础设施老旧,无法满足业务扩展需求;本地机房资源紧张,难以快速上线新业务系统;混合云架构下资源管理分散,运维效率低下。医院采用深信服托管云解决方案,通过物理裸光纤打通本地与云端,构建"一朵云"架构,实现业务快速容灾恢复。方案成效显著:HIS等核心系统迁移后,建设周期缩短至10个工作日,资源按需扩�

  • 国民汽水大窑的数字化选择:深信服托管云!

    内蒙古大窑饮品作为中国汽水行业代表品牌,40年来坚持创新与传承并重,已发展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为推进数字化转型,大窑选择深信服托管云平台,通过专属计算集群、高规格资源配置(400+核CPU、1.3TB内存、26TB存储)及多重安全防护体系,实现全国50+业务主机的稳定运行,300天零重大故障。该方案采用北京节点部署、多线路主备策略和7*24小时安全�

  • 深信服 aSAN 实测揭秘:硬盘软隔离技术如何超越VMware,破解存储亚健康难题

    文章探讨了数字化时代企业存储系统面临的挑战,重点分析了分布式存储系统中硬盘亚健康问题对业务连续性的影响。传统解决方案存在检测效率低、误判率高等缺陷。深信服推出的aSAN硬盘软隔离技术通过创新的软隔离框架,实现了秒级故障感知和精准隔离,大幅提升了存储系统稳定性。该方案采用纯软件隔离机制,避免了硬件兼容性问题,并通过智能IO分析实现多级隔离策略,比主流厂商方案更精准高效。实践案例显示,该技术能15秒内处理硬盘卡顿,半年内多次成功应对亚健康问题,显著提升制造执行系统稳定性,降低运维成本,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可靠存储保障。

  • 数据库就要选华为云!

    文章讲述了作者10年前创业失败的经历,反思当时过度投入高端服务器和技术架构,却忽视了业务实际需求。如今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发展,数据库架构设计更强调弹性、可靠性和智能化。游戏行业作为典型高并发场景,对数据库提出实时响应、高可用等严苛要求。华为云TaurusDB作为新一代云原生数据库,具备高性能(QPS达百万级)、弹性扩展(1写15读节点)、高可靠性(跨区部署、RPO为0)等优势,完美适配游戏行业需求。其核心技术包括计算存储分离、并行执行和NDP近数据处理,解决了传统MySQL架构的复制延迟等问题。文章建议企业选择与业务协同成长的数据库平台,而非从零搭建架构。

  • 后信创时代,融合数据库成为国产数据库的新锚点

    7月15日,中电科金仓发布四款AI时代数据库核心产品:KES V92025融合数据库、KEMCC统一管控平台、云数据库一体机(AI版)和KFS Ultra智能数据集成平台。公司提出"融合数据库"战略,通过底层架构重构实现多模态数据统一处理,支持向量检索、语义计算等AI场景需求。金仓同步启动"金兰组织2.0"计划,联合产学研力量构建国产数据库生态。此次发布标志着国产数据库从"替代兼容"转向"定义未来",在AI驱动的技术变革中与国际厂商同步起跑。预计到2028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将达9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23%。

  • 冷建全的“冷”思考:AI狂潮下,金仓数据库为何把“融合”刻进基因?

    7月15日,中国电科旗下金仓数据库以"融合进化 智领未来"为主题发布全新战略,提出未来数据库应"以融合为体,以AI为用"。金仓数据库高级副总裁冷建全指出,国产数据库在AI时代的突围路径是构建"五个一体化"融合能力体系,而非简单追逐热点。金仓数据库通过多语法体系兼容、多集群架构支持、多模型数据存储、多应用场景处理、开发运维一体化五大能力,显著降低国产化替代总成本。在AI应用方面,金仓重点布局向量计算和智能运维,其向量引擎已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并应用于公共安全、电力巡检等领域。同时推出的"K宝"AI助手可提供智能运维支持,故障预警准确率达98%以上。金仓强调"融合是根本,AI是赋能",通过夯实数据库内核能力,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稳定高效的数据基础设施支撑。

  • AI CRM如何跨越落地鸿沟?场景驱动与数据闭环成关键

    销售易发布中国首款AI CRM产品NeoAgent,标志着CRM行业进入智能化变革。该产品基于腾讯混元大模型+DeepSeek开源模型,提供多场景智能解决方案。AI CRM的核心价值在于数据驱动,通过构建统一客户数据平台,实现销售全流程智能化。目前已在客户服务、销售助理等场景落地,其中销售助理Agent可提升70%事务性工作效率。企业应用AI需关注数据基础与场景适配性,销售易通过"场景需求-产品供给-使用反馈-快速迭代"的闭环模式,推动AI CRM持续进化。在Agentic AI时代,数据能力成为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竞争力。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

热文

  • 3 天
  • 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