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五届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期间,人形机器人再次成为焦点话题,众多观点围绕其发展现状和前景展开,其中人形机器人被吐槽“只会弹琴跳舞,没法产生真正价值”引发了广泛讨论。
在Beyond展区内,多个人形机器人展示出了使用灵巧手弹奏钢琴、古筝等技能,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然而,对于这类表演秀,梅花创投合伙人吴世春有着不同看法。他认为,对于大众而言,当前正处于人形机器人新奇感爆棚的阶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表演秀多了自然就不会再感到稀奇。在吴世春看来,表演机器人未来很难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因为其表演动作和工作能力都相对有限,无法在现阶段产生实际价值。
尽管人形机器人在表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工业和家庭场景的适用性方面,目前尚未得到充分验证。吴世春认为,要实现人形机器人在这些场景的落地,还需跨越机器人的泛化能力、能耗和安全这三个门槛。他强调,机器人并非必须具备人形,只要能替代某一项人的劳动能力,就是一个好的Robot。在他看来,现阶段的机器人大多只是从需要遥控器变为无需遥控器,大部分还不具备真正商业化落地能力。
此次关于人形机器人的讨论,反映出该领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何在提升表演能力的同时,增强其在工业和家庭场景的实用性,实现真正的商业化落地,是人形机器人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