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华为最新资讯  > 正文

华为加码人形机器人领域:与优必选科技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2025-05-12 20:58 · 稿源: 快科技

快科技5月1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今日华为优必选科技在深圳正式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据悉,双方将围绕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领域,在产品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及产业体系等开展创新合作。协议约定,双方将通过发挥华为昇腾、鲲鹏、华为云及大模型等能力与华为在研发、生产供应等经验,结合优必选全栈式人形机器人技术,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创新向工业、家庭等场景的效率提升和落地复制。

华为将依托全栈AI基础设施能力,支持优必选建设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并基于场景打造人形机器人 智慧工厂”联合示范方案,开发家庭服务人形机器人(包含双足和轮式人形机器人)等方面展开合作。

事实上,华为在机器人领域布局已久,2022年4月,华为与达闼机器人签订合作协议,正式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2024年6月,华为联合乐聚机器人推出了夸父”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搭载了华为盘古大模型,具备一定的智能交互能力,可实现识别物品、问答互动等家庭场景应用。

2025年,华为申请的 一种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灵巧手” 专利公布,能够实现人形机器人双手之间的协同操作,提升双手操作的灵活性和效率。

此外,华为在机器人领域还获得了 四足机器人控制方法、装置、四足机器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等多项专利授权,涵盖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感知决策等多个关键领域。

举报

  • 相关推荐
  • 中国电信与海尔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年6月24日,中国电信与海尔集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AI数据应用、智慧家庭、工业互联网、医疗健康等领域深化合作。海尔集团表示正全面拥抱AI技术,中国电信则推进"云改数转"战略转型。此次合作将整合双方资源优势,共同打造新产品、新服务,推动行业智能化发展。签约仪式上,双方各业务板块负责人还签署了具体领域合作协议,重点布局工业互联网、智慧楼宇、智能家电创新等方向。

  • 连快递员的饭碗也要抢!亚马逊将测试用人形机器人送快递

    电商巨头亚马逊可能要来抢快递员的饭碗了。 据悉,亚马逊正在着手测试将人形机器人用于包裹投递服务,计划让人形机器人从其Rivian电动送货车中走出,并将包裹直接送至消费者家门口。 数据显示,亚马逊目前已投入超过2万辆Rivian电动送货车用于包裹运输,预计到本十年末,该数字将增长至10万辆。 目前,这些车辆仍由人类驾驶员操作,并由人类完成包裹投递,但未来�

  • 人形机器人潜力凸显催生新需求,微美全息(WIMI.US)逐鹿前沿赛道或重构产业版图

    2025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将在上海举办,设置五大竞赛赛道,旨在推动上海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人形机器人作为AI与机器人技术融合产物,正加速商业化落地,预计2040-204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将实现工业和服务场景规模化应用,市场规模达5000亿至1万亿元。微美全息等企业正加速布局该领域,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教育、医疗、家庭服务等场景的应用。专家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潜力巨大,未来有望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智能伙伴。

  • 2025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展会启幕,微美全息(WIMI.US)AI+具身智能产业跃迁新范式

    2025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技术展览会将在浙江举办,聚焦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路径。作为国内首个专注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的专业展会,为期3天,汇聚全球200余家企业及专家,覆盖从零部件到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展示仿生驱动、具身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特斯拉、阿里云等领军企业参展,分享技术产品与场景应用。摩根士丹利预测,2050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6万亿元,总量5900万台。微美全息等企业加速技术落地,推动产业升级。展会将成为行业风向标,促进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

  • 外媒:亚马逊正在训练人形AI机器人,用来“送快递”!

    机器人不会疲劳、不需要福利、也无需加班费,对企业而言是极具吸引力的低成本替代者……

  • 第10万台机器人下线,普渡机器人领航全球服务机器人规模化量产

    普渡科技在江苏盐城建湖超级工厂迎来第10万台机器人下线,标志着其产品累计出货量达重要里程碑。该工厂占地4万平方米,年产能10万台,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公司业务覆盖60多个国家地区,海外营收占比超80%,其中商用服务机器人"贝拉"成为出海代表产品。普渡已构建配送、清洁、工业配送三大产品线,并率先完成专用、类人形、人形机器人全形态布局。2023年公司以23%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预计2035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950亿美元。

  • 和机器人做工友?华为博士天团详解盘古具身智能的工业落地

    华为开发者大会HDC2025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发展,多位专家围绕机器人智能化展开深度探讨。会议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已实现基础运动控制,但需突破3D空间理解、长序列物理推理等核心技术。华为云推出CloudRobo平台,通过数字仿真、生成式AI等技术解决工业场景数据短缺问题,已应用于物流分拣等场景。专家预测未来3-5年工业机器人将率先落地,家庭陪护机器人仍需长期技术突破。会议特别强调需建立机器人伦理边界,确保技术发展与社会价值相协调。华为将持续探索AI与机器人融合,推动具身智能在千行百业的应用创新。

  • 老博会现场引围观!收获高关注的海尔外骨骼机器人有何黑科技?

    2025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开幕,海尔AI运动外骨骼机器人W1成为焦点。这款行业首款消费级AI外骨骼机器人运用AI步态算法和双擎独立助力技术,帮助老年人实现日常行走、运动等场景需求。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口2030年将达4亿,行动能力成为老年生活主要障碍。海尔外骨骼机器人突破传统产品局限,实现"人机合一"体验,具备独立双擎单侧助力功能,满足康复训练精准干预需求。产品覆盖日常锻炼、登山等多场景,续航达12-15公里,穿戴舒适便捷。海尔还推出智能清洁解决方案,包括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产品,通过"技术+场景"双轮驱动,推动从"被动照护"向"主动健康"的养老模式升级。科技适老化产品正从概念走向刚需,成为支撑银发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 点猫科技:携手地瓜机器人,共筑具身智能教育新生态

    点猫科技与地瓜机器人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覆盖K12的具身智能教育体系。通过编程控制机器人完成垃圾分类等实践任务,让学生获得沉浸式AI学习体验。双方整合资源开发了贯穿小学到高中的项目式课程体系,并开展教师AI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同时构建多层级科创赛事网络,设立具身智能专项赛道,打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培养通道。这次合作既是技术革新,也是对AI教育本质的探索,将共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AI人才,绘制具身智能教育新蓝图。

  • 避障也能预判?视觉黑科技让扫地机器人开启“先知”模式

    文章探讨了扫地机器人避障技术的演进与创新。传统激光导航存在探测盲区,而视觉技术通过双摄像头和AI算法实现了立体感知,能识别透明物体并预测动态障碍物轨迹。INDEMIND推出的纯视觉方案"家用机器人AI Kit"突破硬件限制,仅用两颗摄像头和轻量芯片就实现了三维语义建图、智能决策等功能,在精度和体验上超越激光雷达融合方案。该技术不仅能区分电线、宠物粪便等障碍属性,还能根据厨房油污区、卧室静音区等场景特性调整避障策略,实现"按需清洁"。视觉技术的成熟正在重新定义扫地机器人从工具到智能家居助手的角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