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RSA加密最新资讯  > 正文

谷歌研究表明:量子计算机可比预期更快破解 RSA 加密

2025-05-27 10:14 · 稿源:站长之家

网络安全,隐私

网络安全的量子时钟正在滴答作响……

谷歌最新研究再次引发关于数字安全未来的讨论。该研究揭示,要破解广泛使用的加密算法,所需的量子计算硬件可能比之前预想的要更早出现。由 Craig Gidney 领导、发表在预印本平台 arXiv 的研究显示,一台拥有不足一百万个“有噪声”量子比特量子计算机,理论上可在一周内破解 2048 位的 RSA 加密密钥 —— 这是当今网络安全的标准之一。

这一发现大大低于几年前的预测,当时认为需要约 2000 万个量子比特才能实现类似攻击。

虽然目前还没有实现拥有百万量子比特的计算机,但该领域的迅猛发展意味着,采用抗量子安全措施已不再是遥远的未来。研究不仅展示了未来攻击的可能蓝图,也对全球安全界发出了“量子来临”的警告。

该新估算得益于量子算法和纠错技术的双重进步。自 1994 年 Peter Shor 发现量子计算机可以远比经典计算机更高效地分解大整数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明确需要多大规模的量子硬件才能威胁现实中的加密系统。

Gidney 的研究基于一系列算法突破,比如“近似模幂运算”,显著减少所需的逻辑量子比特数量。研究还采用了更密集的量子比特存储模型,利用“耦合面码”和“魔态培养”等技术,进一步降低物理资源消耗。

量子纠缠 量子力学 物理

不过,目前的量子计算机远未达到这一硬件水平。如今量子计算机的量子比特数通常只有数百或上千,例如 IBM 的 Condor 拥有 1,121 个量子比特,谷歌的 Sycamore 为 53 个。

假设中的破解设备需连续运行五天,保持极低的错误率,并完成数十亿次逻辑运算无中断。

尽管这一性能尚未实现,但主流量子计算公司已规划在未来十年内达成相关目标。例如,IBM 与东京大学、芝加哥大学合作,计划到 2033 年建成一台拥有 10 万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Quantinuum 则计划在 2029 年前推出其 Apollo 系统,成为一台通用、完全容错的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对安全的影响深远。RSA 等密码系统支撑着全球大部分安全通信,包括银行系统和数字签名。此次研究进一步强调了转向抗量子密码(PQC)技术的紧迫性 —— 这些新标准是为了抵御量子计算攻击而设计的。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去年已发布 PQC 算法,并建议自 2030 年起逐步淘汰易受攻击的传统加密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Gidney 的研究并非表示量子计算威胁已迫在眉睫,而是强调要提前做好规划。该研究为硬件设计者与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更切实的目标,缩小了理论威胁与现实攻击之间的距离。

这也再次印证了密码学中的核心原则之一:技术越进步,破解它的方法也越强大。算法优化与软硬件集成的提升,正在不断降低潜在攻击者的门槛。

举报

  • 相关推荐
  • AI与量子科技融合浪潮来袭,英伟达/微美全息竞速抢抓量子计算战略机遇期

    湖南湘江新区正加速推动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应用,量子产业初具规模。湖南长期深耕量子技术研发,推动量子科技实现从技术到产业的跨越。量子计算作为前沿技术,已在金融、医药等领域进入应用探索阶段。英伟达CEO黄仁勋预测量子计算将迎来拐点,未来几年可解决现实问题。微美全息等企业正构建量子计算生态,开发基于FPGA的数字量子协处理器,突破现有硬件局限。量子计算商用仍需10-20年发展,但已成为大国核心技术竞争领域,各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量子科技发展将增强技术自主能力,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里程碑。

  • “鲁A的哥”载客打表到拉萨:乘客是研究生 打表价1万多元

    近日,一辆鲁A籍出租车现身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引发网友好奇。原来,这辆新能源混动出租车是载着两名山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从山东济南出发,历经7天、跨越3900多公里,一路驶向雪域高原拉萨。

  • 研究生济南打车去拉萨 打表价1万多 比自己开车玩惬意

    ​近日,济南一名出租车司机曹师傅驾驶新能源混动出租车,搭载两名均为研究生的乘客,开启了一场跨越3900公里的非凡旅程——从泉城济南出发,沿318川藏线一路奔赴雪域高原拉萨。这一独特出行方式迅速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 曹师傅向记者透露,此次进藏全程打表计费,目前计价器显示费用已超万元,而这仅是基础车费。剩余的油费、过路费需由两名乘客另行�

  • 豆包上线“深入研究”功能:快速、全面地处理高难度的复杂任务

    豆包宣布上线了深入研究”功能,正式开启测试,用户可免费体验。 将豆包更新到最新版后,打开App或PC端,选择深入研究”,输入详细指令,等待几分钟,即可生成一份报告。 据介绍,深入研究”能够帮助大家快速、全面地处理高难度的复杂任务,并支持以报告文档和可视化网页两种方式呈现研究结果。

  • 大鱼半导体破解安防通信堵点,推无线新方案

    南京大鱼半导体在深圳国际安防展上宣布进军安防市场,推出"大鱼安防通信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自主研发的FishLINK技术,具备三大核心优势:1)100公里超远距离传输,在复杂环境下仍能稳定工作;2)全链路低功耗设计,待机功耗仅2mW;3)创新"一对多"架构,可大幅降低硬件部署成本和运维压力。公司凭借在通信芯片领域的技术积累,致力于解决安防行业长期存在的通信难题,为应急通信等场景提供可靠连接。大鱼半导体定位为"芯片即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团队汇聚了来自小米、摩托罗拉等企业的技术专家。

  • 微云全息(NASDAQ: HOLO)引领加密货币预测新纪元:HNFCS技术揭秘

    微云全息(NASDAQ:HOLO)开发了混合神经模糊控制系统(HNFCS),结合神经网络学习能力和模糊逻辑灵活性,能有效预测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价格波动。该系统通过处理海量市场数据,动态调整预测模型,克服了传统方法在样本外预测和超时预测准确性方面的局限。HNFCS技术优势在于其自适应性和实时性,可扩展应用于多种金融场景,为投资者提供精准决策支持,有望成为加密货币市场的重要分析工具。

  • 性价比陷阱?视觉导航如何破解“降本即降效”难题

    文章探讨了视觉导航技术在扫地机器人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困境。虽然视觉方案在自动驾驶领域风头正劲,但在机器人领域仍不受待见,主要存在三大缺陷:强光线依赖性、高算力要求和硬件稳定性不足。相比之下,激光导航技术凭借高精度、快响应和高稳定性成为中高端产品的标配。视觉导航虽成本更低,但仅用于低端产品,导致市场对其形成刻板印象。INDEMIND公司通过多年研发,推出纯视觉导航方案"家用机器人AI Kit",采用轻量化技术和智能化算法,在算力要求(仅需4核A53/A55级别芯片)和环境适应性(强光、无光源等特殊光照环境)方面取得突破。同时开发了智能决策引擎、三维语义地图等核心技术,使机器人能在语义层次理解环境信息,实现策略化智能避障、"按需清洁"等智能化功能。

  • 向“新”发力!itc保伦股份“分布式+AI边缘计算”赋能警务工作提升档升级

    ITC推出分布式综合管理平台V3.6,深度融合AI边缘计算技术,打造智慧警务指挥系统。该平台具备四大核心功能:1)支持50余种场景的实时监测与AI预警,准确率达95.3%;2)内置可视化编辑工具,实现数据快速分析呈现;3)采用深度学习技术,支持人脸识别、轨迹追踪等智能分析;4)创新拼墙信号管理,支持多业务协同。平台优势包括低延时(16ms)、超强FEC抗丢包(10%)、国密算法加密等,已成功应用于城市治安防控、应急指挥调度等场景,助力公安部门实现精准防控和快速响应。

  • 科技创新的力量:安吉尔研发平衡泵,破解反渗透净水器的行业瓶颈

    安吉尔研发团队历时6年攻克净水器核心技术难题,成功研发出"对置平衡泵"技术,突破传统高压水泵"低噪音、大流量、长寿命"的不可能三角。该技术采用桥式对置布局实现三平衡原理,使噪音降至43分贝(图书馆级别),同时实现1600G超大通量,获得两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产品已应用于安吉尔A7 Pro等新品,大幅提升用户体验,填补了我国在净水核心部件领域的技术空白,标志着中国净水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全球市场的重要突破。(140字)

  • 格创东智AI+质量管理落地实践:破解传统困局 行业案例验证价值跃升

    7月4日,格创东智QMS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赵志在中国质量俱乐部研讨会上发表《AI赋能质量管理》主题演讲,提出工业AI突破传统质量管理核心困局的解决方案。他提出"数据治理×模型开发×系统自治"三阶段实施路径,通过AI质量预测与管理案例,展示如何实现质量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赵志强调AI可通过分析海量历史数据自动识别潜在质量影响因素,并以电池鼓包质量项目为例,说明AI能快速锁定复合诱因提升排查效率。格创东智通过"技术三板斧"方法论构建质量数据底座,打造"质量大脑"实现全链路因素关联分析,将质量问题定位时间缩短至分钟级。公司已形成数字化、智能化、自治化三阶段实施路径,帮助制造业客户实现质量管理的智能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