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GitHub最新资讯  > 正文

GitHub CEO称AI不会取代开发人员,需求将超过供应

2023-09-21 11:21 · 稿源:站长之家

文章概要:

- GitHub CEO Thomas Dohmke表示,尽管AI和软件开发密不可分,但这不会成为人类编程人员的丧钟。

- AI工具如Copilot将提高开发人员的生产力,而不是替代他们。

- 未来十年内,软件数量将呈指数增长,维护遗留代码和生成AI将继续推动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站长之家(ChinaZ.com) 9月21日 消息:GitHub CEO Thomas Dohmke最近在TechCrunch Disrupt上发表讲话,强调了AI与软件开发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也强调了AI革命不会导致软件开发行业的衰落。尽管AI的发展和使用已经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软件开发领域,但Dohmke认为,需求仍将继续超过供应,因此人类编程人员仍然不可或缺。

数据分析,程序员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Dohmke指出,像Copilot这样的辅助工具已经使AI与软件开发紧密相连。这种工具能够提高开发人员的生产力,但Dohmke坚信,AI不会取代开发人员,而是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工作。然而,人们不禁要问,未来会怎样,尤其是在未来十年?

Dohmke表示,未来十年内,软件的数量将呈指数级增长。随着公司拥有越来越多的代码行和创意点子,软件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实际上,几乎每家公司都将变成一个软件公司,这进一步加大了对开发人员的需求。

尽管AI无疑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Dohmke指出,软件开发仍然会发生变化,而开发人员仍然会保持高需求。其中一个原因是大量的遗留代码仍然以其原始形式存在。他指出,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仍在运行着上世纪六十年代的COBOL代码,而那些编写这些代码的开发人员现在都已经退休。这些代码当初并没有使用单元测试和CI/CD进行编写,因此需要有人来维护并希望将COBOL代码转换成Java或Python。而且,这还没有涉及到七八九十年代的代码。

当然,随着公司技术栈的不断演进,维护遗留代码可能不再需要。但Dohmke指出,生成式AI本身将进一步增加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他表示:“在西方世界,从柏林到旧金山到悉尼,我们缺乏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生成式AI刚刚创造了另一波需求浪潮,更多的公司都在考虑如何将创新的AI融入其业务模型,寻找了解如何使用开放API或训练(AI)模型的开发人员。”

尽管AI正在改变软件开发的方式,但GitHub CEO Thomas Dohmke强调,开发人员仍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软件的需求将继续增长,维护遗留代码和使用生成AI将继续推动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举报

  • 相关推荐
  • AI导航站哪个好?推荐AIbase,帮你高效找到最强AI工具!

    文章介绍了在AI工具泛滥的当下,用户面临选择困难的问题,推荐使用AIbase导航网站。该平台通过科学的评估体系精选优质AI工具,覆盖写作、绘图、编程等数十个垂直场景,并提供实时行业资讯。不同于简单罗列工具,AIbase兼具工具导航和内容平台功能,每日更新AI动态,帮助用户高效匹配需求。平台还开放工具入驻通道,为开发者提供曝光机会。AIbase以专业分类和人性化体验,成为用户进入AI世界的理性入口。

  • AI日报:GPT-5-Auto现身Mac客户端;阿里开源WebAgent项目WebShaper;腾讯推X-Omni多模态模型

    【AI日报】今日AI领域重要动态:1)阿里开源WebAgent项目WebShaper,GAIA评测超越Claude4-Sonnet;2)Moonvalley推出草图转视频功能,支持手绘生成电影级视频;3)腾讯X-Omni模型实现图文理解重大突破;4)百度搜索测试AI应用中心入口;5)Midjourney+新增个性化推荐功能;6)GPT-5或于2025年夏季发布;7)Ollama推出桌面客户端;8)OWL团队开源多智能体协作工具Eigent;9)OpenAI年收入激增至120亿美元;10)英伟达H20芯片因安全风险被约谈;11)万兴科技天幕2.0模型国内排名第四,与华为云共建AI视频实验室。

  • 2025比较好用的AI工具推荐:从文案到视频,AIbase AI工具导航站一站式搞定

    本文推荐多款高效AI工具:1.办公助手ChatGPT处理邮件报告等文本工作;Notion AI智能管理知识库。2.设计工具Midjourney通过文字生成创意图片;Canva提供零基础专业设计。3.写作助手Claude擅长长文分析与总结;Grammarly提升英文写作质量。4.视频工具HeyGen快速制作数字人视频;Runway ML实现高级视频编辑。建议使用AI导航平台精准匹配需求,避免信息过载,让AI真正成为效率倍增器而非创造力的替代品。

  • 如何精准锁定高性价比的AI大模型?AIbase AI模型费用计算器助力开发者省心省钱选模型

    文章探讨了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大模型API。面对GPT-4、Claude2、Llama2等数十种模型,开发者常陷入选择困境:既要考虑性能,又要兼顾成本。不同厂商的计费机制复杂多样(按Token、请求次数或时间),手动计算耗时且容易出错。文章推荐使用AIbase的AI模型费用计算器,该工具聚合主流模型定价数据,支持可视化交互计算,能快速比较不同场景下的使用成本,帮助�

  • AI4Test vs. Test4AI:谁将主导未来软件测试未来?

    本文探讨AI技术对软件测试领域的双重变革:AI4Test(AI赋能传统测试)和Test4AI(AI系统测试)。AI4Test通过自然语言处理、视觉识别等技术提升测试效率,如Testin平台实现99%的识别精度;Test4AI则专注大模型幻觉检测、偏见分析等新挑战。金融和自动驾驶领域已显现应用价值,但面临数据依赖和复合型人才短缺问题。未来趋势包括:大模型即服务(MaaS)融合、全链路自动化、重构概率化质量评估标准。Gartner预测到2026年40%企业将采用AI全自动测试。这场变革正重新定义质量保障边界,推动测试人员从"脚本工人"转型为"质量策略师"。

  • 移动互联网时代AI重构B2B行业格局:技术赋能与平台创新双轮驱动

    AI技术正在重塑B2B行业生态,中国B2B企业AI采纳率从2020年的12%跃升至38%。头部企业已构建完整智能体系,而中小企业多停留在工具应用层面。外贸领域成为AI落地最活跃场景,阿里巴巴国际站实现全流程智能覆盖,智能推荐转化率提升27%;宜选网通过AI询盘助手促成200亿美元年交易额;中国制造网AI验厂系统提升审核效率40%。AI在智能营销、客户服务等维度重构外贸平台:客户分群精度提升60%,动态定价系统响应速度达秒级,AI客服解决率提升至68%。未来趋势包括:2025年将出现千万级参数行业大模型、元宇宙应用降低70%线下展会成本、边缘计算普及缩短数据处理延迟至50ms内。专家指出,AI应用需回归商业本质,构建"技术-数据-场景"的飞轮效应将成为制胜关键。

  • 纳米AI霸榜:周鸿祎的AI野心,有了新底气

    最近,周鸿祎再次成为AI圈的焦点,不是因为他深夜自拍讲段子、在发布会上手撕友商,而是靠着产品站上了C位。 AI产品榜6月榜单(web端)显示,360旗下的智能体产品纳米AI超级搜索(bot.n.cn)和纳米AI搜索(n.cn)一个登顶智能体榜第一,一个拿下国内总榜第二。

  • AI 工具多到头疼?AI 工具大全看这个网站就够了

    本文针对AI工具过多、难以筛选的问题,推荐了多个优质AI工具导航平台。文章首先指出当前AI工具数量庞大、信息碎片化严重,普通用户难以快速找到优质工具。随后重点推荐了Insidr.ai、Futurepedia.io、Toolify.ai等国际平台,以及国内平台AIbase,这些平台收录了数千款主流AI工具,覆盖写作、图像生成、编程、办公自动化等各类场景,支持分类检索、工具评测和对比功能。文章特别

  • 全球 AI 大模型排行榜 2025:GLM‑4.5 vs Qwen3‑235B‑A22B 深度对比

    2025年AI大模型技术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中国厂商智谱AI与阿里通义在全球舞台持续发力。GLM-4.5系列和Qwen3系列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开源模型:GLM-4.5采用MoE架构,综合性能全球第三,在编码任务中胜率超80%,工具调用成功率90.6%;Qwen3-235B采用动态专家路由机制,在长文本处理和中英文任务表现突出。文章通过架构、参数规模、基准测试等维度对比分析,推荐开发者使用AIbase模型广场一站式掌握全球大模型动态。最终结论:追求全面性能选GLM-4.5-X,注重部署效率选Qwen3-235B,轻量场景选Qwen332B。

  • AI日报:智谱AI重磅发布GLM-4.5;阿里开源Wan2.2;阶跃星辰推全新模型Step3

    【AI日报】本期重点内容:1.智谱AI发布开源大模型GLM-4.5,在推理、编码和智能体能力方面达到SOTA水平;2.阿里开源视频生成模型Wan2.2,采用MoE架构提升计算效率;3.阶跃星辰推出AI研究助手"阶跃深研",支持金融医疗等专业领域研究;4.微软Edge浏览器新增Copilot模式,提供智能搜索体验;5.Anthropic对Claude用户实施使用限制引发争议;6.阶跃星辰发布321B参数大模型Step3;7.蚂�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