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力新能最新资讯  > 正文

零碳征程,正力新能发布全新可更“芯”乾坤电池

2023-05-10 11:15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5 月 9 日,正力新能在江苏常熟举行“25GWh软件定义电芯工厂投产仪式暨新技术发布会”,首 次对外公布了正力新能「3·2·1」研发战略,并在行业率先发布了针对电动航空领域的动力电池——正力·航空电池,可更「芯」电池包——正力·乾坤电池,正力·储能电池、正力·钠离子电池等覆盖陆海空全场景应用的前瞻技术和代表性产品,助力交通、能源领域碳中和进程。

常熟市委书记周勤第,常熟市委常委、常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建国,新能源材料科学家、中国工程院吴锋院士,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执行秘书长王建新,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新华网首席营销官徐明伟,达索、TIAMAT及欧美航空企业代表等多位政府领导、行业专家、合作伙伴及众多媒体记者应邀出席,共同见证正力新能扬帆起航,迈上新征程!

图为中国工程院吴锋院士致辞

正力·航空电池率先开启航空领域电动化,乾坤电池改变了传统高集成电池不可更“芯”的行业痛点,实现了高集成设计与单颗电芯便捷拆卸维护“鱼与熊掌兼得”。

图为正力新能董事长曹芳致辞

发布会上,正力新能总裁陈继程表示,以填补空白、补齐短板、解决痛点作为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的第 一性原则,正力新能一直在思考不同场景下应用的实际需求,坚持用扎实均衡、全面发展的技术战略,建立覆盖全场景的产品战略体系,目标是用“一颗好芯”,串联起陆海空全场景的零碳征程。

图为正力新能总裁陈继程品牌演讲

正力新能「3·2·1」研发战略

研发战略发布会上,正力新能首席技术官於洪将详细向大家介绍了正力新能研发战略布局的逻辑,从内部化学材料到电芯形态的布局,再到动力和储能两大电池系统的布局,不断洞察和探索陆海空全场景的前瞻技术需求,正力新能最终确立了「3·2·1」研发战略图谱:

四大产品首 次亮相:正力·航空电池、正力·乾坤电池、正力·储能电池、正力·钠离子电池

得益于「3·2·1」研发战略支撑,在产品发布环节,正力新能首席产品官于哲勋博士发布了多款不同应用领域,性能指标处于行业领先的重磅产品:正力·航空电池、正力·乾坤电池、正力·储能电池和正力·钠离子电池。

全球首 款量产型航空电池发布,揭开航空电动化新篇章

从交通体系变革来看,航空领域是动力电池尚未踏足的新领域。航空电动化,将为动力电池提供巨大增量空间。需要指出的是,航空领域对动力电池安全、续航、重量、快充、可靠性要求极 高,是动力电池需要攻克的又一座高山,目前很少有电池企业涉足。

正力新能研发团队持续攻关,率先在业内推出航空动力电池——正力·航空电池,填补了动力电池在航空交通体系中的空白,拉开了航空电动化的序幕,开启了航空领域动力低碳化的新时代。

通过技术上的不懈追求和探索,正力新能是行业内第 一家做到同时满足“三高一快”四个性能要求: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高倍率、快充。

动力电池多个性能指标之间属于强耦合关系,高能量密度和高倍率在技术上很难同时实现。正力新能通过材料体系和电芯设计的不断优化,开发的正力·航空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20Wh/kg;在兼顾高能量密度的同时,正力·航空电池依然可以满足20%SOC下,12C的大倍率放电性能。

快充方面,正力·航空电池可在 15 分钟充电至80%。

安全方面,正力·航空电池实现了ppb级航空安全标准,突破动力电池在航空领域应用的最后一道障碍。

正力·乾坤电池:首创极柱冷却+可更“芯”技术

作为发布会的重磅产品之一,正力新能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的高安全、高能量密度、超快充、可拆卸的先进动力电池系统解决方案——正力·乾坤电池。

乾坤电池创新应用了正力新能自主研发的极柱冷却、榫卯卡接、热电分离、高度集成等多项原创技术。

高集成化设计:正力·乾坤电池将箱体与下冷板集成,上盖与上冷板集成,实现空间功能共用。得益于极 高的集成效率,正力·乾坤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高达260Wh/kg,处于目前行业领先水平。

热电分离技术:正力·乾坤电池极柱与防爆阀进行了异侧设计,实现了热电分离,从而保证电池系统的高安全性。

极柱散热技术:正力·乾坤电池首创的极柱散热技术和双重液冷技术,冷却效率提升58%,强悍的冷却能力,使得系统可以满足6C快充的能力,为 7 分钟比较优秀快充保驾护航。

榫卯卡接技术:单颗电芯可拆卸,全生命周期维护成本低。为满足整车需求,当前电池系统正朝着高集成方向迭代,然而目前主流电池系统在高集成后,单颗电芯不可拆卸、售后维修成本高,不利于退役电池再利用。正力新能研发团队从微创手术和组织修复汲取灵感,在业内首创极柱卡接技术,区别于现有焊接工艺,且采用了无结构胶设计,可实现全生命周期电芯可拆卸,开辟了电池系统高集成+便捷维护的新路径,将成为电池系统集成新的趋势。

正力新能可更“芯”电池系统创新的结构设计,以及全生命周期降本增效的理念与中国古代哲人关于“乾坤”的世界观和宇宙观非常契合,这也是该款产品命名的由来。

正力·储能电池:循环寿命 12000 次!314Ah储能电芯发布

正力新能深知,高安全和全生命周期低成本是储能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助力储能产业大规模发展应用的核心诉求,也是正力·储能系列产品研发的底层逻辑。

在本次发布会上,正力新能正式对外发布了容量高达314Ah的大容量储能专用电池,能量密度为180Wh/kg,循环寿命突破 12000 次,能量效率高达95%,零下20℃容量保持率在91%以上。

截至目前,正力新能已推出50Ah、104Ah、280Ah、302Ah、314Ah等储能产品系列,完成对工业、商业、家储等各种场景的产品覆盖。同时,正力新能还针对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场景需求的储能产品。

正力·钠离子电池完成布局,已在海外装车测试

受制于锂资源瓶颈和成本,钠离子电池被认为是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压舱石,得益于深厚的研发实力和制造能力,正力新能已经完成钠离子电池布局。

材料层面,正力新能选择聚阴离⼦化合物和层状氧化物两种正极路线,第 一代功率型产品可满足3C充电、循环寿命高达 3000 次。

正力新能第 一批高功率钠离子电池已在海外装车测试,电芯在20C倍率下容量保持率高达94%,-20℃低温下具备92%的容量保持率。

软件定义电芯工厂,革新电芯制造模式

正力新能基于新能源行业特点和电芯工厂管理特性,率先提出软件定义电芯工厂理念,并发布了智能工厂ZOE(Zenergy Operation Excellence)架构。正力新能常务副总裁周楠介绍,ZOE智能化电芯工厂重新定义了协同、工作方式、工艺管理和质量控制,从而让电芯工厂的设备和产线更加灵动、智慧。

例如在协同方面,基于ZOE智能工厂,对客户响应时间整体缩短50%,工时效率提升33%;MOM支持天量数据的毫秒级响应,TPS高达 3100 以上;在工艺管理方面,ZOE的特点在于拉通PLM、MES和生产设备,实现工艺参数的提交、变更、审批、应用和追溯的闭环管理。同时,基于ZOE智能化系统,通过短代码、嵌入式、指令化可构建一个质量控制平台。

目前,基于“软件定义的电芯”工厂设计,正力新能实现了从研发端起始的 9 大模块、 50 道工序、 3000 多项过程参数监控数据覆盖全域共享、准确运营、大数据驱动,已经建成具备领先水平的新一代软件定义电芯工厂。

图为正力新能25GWh软件定义电芯工厂投产启动仪式

正如其logo所揭示的,正力新能自诞生之初,就以实现零碳社会的理想,公司通过持续探索新能源领域前瞻技术,不断提升智能制造能力,生产用于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产品。本次发布会重磅推出的正力·航空电池、正力·乾坤电池、正力·储能电池、正力·钠离子电池等全矩阵新品在产品性能、技术水平和前沿应用方面都相当创新性和代表性,这一方面彰显了正力新能强劲的研发实力和产业化能力;另一方面基于扎实的技术积淀和完善的前瞻性产品布局,正力新能将为全人类的零碳可持续未来注入正力、善力的新动能。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光伏+仓储”,‌阳光新能源携手京东打造零碳园区样本!

    “碳中和”风潮下,绿色能源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加速推进。

  • 直击制冷展现场 鑫磊1100RT磁悬浮冷水机组发布会,以“冷”赋能零碳未来!

    2025年4月27日,鑫磊股份在2025中国制冷展期间举办"鑫生态·创未来"新品发布会,推出磁悬浮冷水机组和超低温空气能螺杆热泵两大核心产品。公司总经理钟佳娴表示,在"双碳"战略下,暖通行业正迎来技术创新与生态重构的关键时期。鑫磊以磁悬浮技术为核心,打造覆盖全场景的节能解决方案,推动行业向高效环保方向发展。新产品COP达7.16,综合能效比突破10.18,较传统机组节能40%以上。超低温热泵可在-35℃环境下稳定输出60℃热水,助力北方清洁供暖。发布会吸引了行业协会专家、战略合作伙伴及行业媒体参与,共同见证鑫磊在高效节能与低碳技术领域的新突破。

  • 宁德时代或将发布钠离子电池产品 全新钠离子动力电池正式亮相

    宁波时代宣布突破一项关键技术,全新锂电池动力系统正式亮相,并计划于今年12月启动量产工作。该新型电池不仅标志着动力能源领域的重大进步,还将为混合动力及纯电动市场带来新的活力。其能量密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性能表现令人瞩目。此外,在安全性方面,该电池展现出超越传统铅酸电池的优势,通过一系列严谨测试,包括多面挤压、针刺、电锯穿透以及电池短路等极端条件,均未出现起火或爆炸现象,为用户提供了更安全的使用体验。实测数据显示,在-30摄氏度的极寒环境下,该电池从30%充电至80%仅需30分钟,且可用电量高达93%。即使在10%SOC(电池剩余电量)的状态下,车辆仍能维持120km/h的高速行驶,展现了卓越的低温性能。宁波时代动⼒锂电池的量产将推动电动车行业的持续发展与技术升级。

  • 山石网科发布全新Open XDR解决方案:开启安运营范式

    山石网科发布全新Open XDR解决方案,以"开放融合、AI赋能、智慧运维"为核心理念,突破传统安全架构局限。该方案通过南北向开放架构实现全领域数据采集与异构设备联动,打破数据孤岛;集成云端/本地AI大模型,降低安全运维门槛,实现日志精准解读和威胁深度分析;创新"案件调查"功能构建完整攻击链路,结合可视化剧本编排实现闭环安全运维。方案支持多源数据接入和无代码插件扩展,构建灵活可扩展的安全生态,助力企业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研判,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智能化安全运营保障。

  • 又一骁龙8至尊小平板!红魔全新电竞平板来了:大电池、黄金尺寸

    在联想拯救者平板Y700四代发布后,红魔游戏手机官微发布微博,对自家电竞平板新品预热,并称等等党永不吃亏”。 红魔表示,全新电竞平板采用四等边设计,真正大电池,全新高能屏幕,小平板黄金尺寸。

  • 可灵AI发布全新2.0模型:上线多模态视频编辑功能

    快科技4月16日消息,据报道,可灵AI在北京举行灵感成真”2.0模型发布会,正式发布可灵2.0视频生成模型及可图2.0图像生成模型。据介绍,可灵2.0模型在动态质量、语义响应、画面美学等维度保持领先;可图2.0模型在指令遵循、电影质感及艺术风格表现等方面显著提升。3月27日,全球AI基准测试机构Artificial Analysis发布了最新的全球视频生成大模型榜单,快手可灵1.6pro(高品质模

  • 点动科技战略聚焦AI智算,领航算力服务征程

    点动科技宣布战略转型,全面聚焦AI智算领域,定位"算力运营商",构建算力调度+模型训练+场景应用的全链条服务能力。其AI业务收入占比已超40%,完成从传统业务向智能化的战略跨越。公司以GPU算力规模化部署为基础,形成智能算力池化调度能力,支持多行业AI模型训练与推理,并推出"AI一卡通"普惠算力套餐。通过自主研发的一体化平台,已为金融、文娱、教育等行业提供定制化AI解决方案,降低70%开发门槛。未来将持续加大AI投入,深化技术研发与生态合作,打造行业领先的AI智算服务平台。

  • 金仓数据库:深耕民生领域 赋能数字化转型征程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4月29日在福州召开,以"二十五载奋进路 数字中国谱新篇"为主题,展示数字技术在交通、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的创新应用。电科金仓数据库在峰会亮相,其国产数据库已应用于地铁票务、公积金管理、医疗信息化等场景,支撑了合肥地铁自动售票、大连公积金管理等系统,日均处理数千万笔交易。在医疗领域,金仓数据库赋能100多家医院信息化建设,助力联勤保障部队第907医院构建AI医疗生态。未来将继续拓展在政务、制造等关键领域的应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 自猎智聘招聘求职Agent发布全新的智能化、自主化、轻量化交互体验

    4月28日,自猎科技发布"自猎智聘"AI招聘求职应用。该平台基于大模型和深度学习算法,打造L4级全流程自动化智能招聘系统,覆盖企业和求职者两端。企业端可智能执行全流程招聘,降本增效;求职端提供公平客观的求职体验。系统具备高精度人岗匹配、AI数字人智能面试、一键背景调查等功能,实现从筛选到入职的全流程自动化。自猎智聘突破传统招聘工具局限,通过多模态认知架构构建动态企业画像,实现从"功能模块化堆砌"到"目标牵引式自主决策"的范式跃迁。该产品标志着招聘领域正式进入"自主决策"的智能体时代。

  • “奥迪助手”来了!全新AUDI车型接入豆包大模型

    2025年4月24日上海车展期间,上汽奥迪发布全新A5L Sportback和首款量产车型E5 Sportback。同时推出与火山引擎合作开发的"奥迪助手"智能交互系统,基于豆包大模型实现自然对话体验。该系统将搭载于两款新车,并同步部署在车载端和手机APP端,支持跨设备对话记录同步。火山引擎为系统提供大模型技术支持,实现语音指令控制、车辆功能讲解等智能服务,并整合抖音、汽水音乐等内容生态。上汽奥迪表示,该合作将助力品牌打造更智能、个性化的产品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