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新能源车最新资讯  > 正文

懂车帝:超六成返乡者不考虑自驾新能源车回家

2022-01-28 15:49 · 稿源: TechWeb.com.cn

虎年春节将至,尽管有疫情影响,回家过年仍是热门话题。1月28日,懂车帝发布《虎年春节返乡报告》,基于用户调研,呈现虎年春节返乡真实情况。报告显示,53%的用户计划春节回家,除夕前三天就启程,23%的人回家要跨越上千公里。

返乡交通工具上,八成车友选择自驾,配偶和子女是同行主力,80后成为选择“老中幼”三代一起返乡最多的人群。同时,返乡带动工作地和家乡特产双向流通,“回家带酒、离乡带肉”是不少人的习惯。

报告还就用户对自驾新能源车返乡的态度进行了调研,近62%受访者表示不会优先考虑新能源车。其中,续航和充电是长途自驾新能源的最大顾虑,74%的用户希望中途充电不超过30分钟。

1、过半用户计划春节返乡,除夕前3天就回家

每逢佳节倍思亲,多地疫情为春节归家增添了不确定性,在遵守当地防疫政策、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不少人选择回乡过年。

懂车帝《虎年春节返乡报告》共收集有效样本3202份,选择计划回家、没确定以及不回家的用户分别占53%、14%和10%。还有1%的用户表示自己将出去游玩,不在工作地也不返乡。在回家日期上,过半用户表示除夕前3天就启程,近7%的用户要在除夕赶路,还有25%的人春节开始后才会回家。

归乡不易。报告显示,近30%的用户返乡旅程在200公里以内,但有23%的人回家要跨越上千公里。其中,山东、河南、广东、湖南等省份成为最热门目的地。选择交通工具时,83%的懂车帝车友将自驾返乡,大众吉利丰田、长安是使用最多的汽车品牌。随着自主品牌崛起,用户自驾品牌前十中有半数是国产,有受访者表示,国产车在2021年持续火爆,“排队提车等到年前,提完就开车回家”。

调研中,不少人在外地扎根,春节返乡会“携家带口”。用户返乡同行者最多的依次为配偶、子女、父母,还有32%的人独自回家。从年龄分布来看,80后成为选择“老中幼”三代一起返乡最多的人群,是名副其实的家庭中坚。

2、返乡带动年货双向流通,回家带酒离乡带肉

尽管电商快递的普及让不少年货比人更早到家,但“左拎右提”才是很多人回家的常态。报告指出,春节返乡带动用户工作地和家乡特产的“双向流通”,很多人回家会带工作地的特产,离乡时,则把家乡的味道带在身边。

根据用户填写的回家和离乡所带特产统计,“回家带酒离乡带肉”是不少人的选择。在回家时,除了行李、食品等出行必需品,往往会带上工作地的特产、烟、酒;离乡时则会带各种肉类、小吃、蔬菜等。从数据来看,用户离家带什么也很有地域特色。比如湖南用户选择腊肉、辣酱比较多,陕西用户青睐柿饼、甄糕,云南人爱带粽子、火腿等,山东人则偏爱带各类蔬菜、大饽饽等。

此外,不少人回家会“多带”,离乡则“少拿”。一位要从廊坊开车回石家庄的用户表示,每次春节回家后备箱都是“满满当当、严丝合缝”,春联福字、老人的衣服、孩子的玩具、烟酒糖茶、肉食海鲜以及串门礼盒等都会带上。而在离家时,他会少带些鲜货,比如大白菜、蒜、葱、黄豆,必须要带的是“妈妈做的烧饼”。

3、超六成受访者不考虑春节自驾新能源回家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爆发,预计2022年仍保持高速增长,全年销量将达到500万辆。报告对用户自驾新能源返乡的态度进行了调研。数据显示,由于春节返乡往往面临低温环境及长途行驶,出于对续航和充电的担忧,很多用户对新能源持谨慎态度,近62%的受访者表示不会考虑这种返乡方式。

根据懂车帝此前进行的新能源车冬季测试,低于-20℃极限环境下,不少车型实际续航达到300KM,可以从北京一口气开到石家庄。但从用户信任的续航里程来看,67%的受访者表示,实际续航达到600公里以上,才会优先考虑新能源。

此外,长途自驾新能源车中途充电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报告显示,近95%的用户认为充电必须在1个小时内解决。其中,41%的用户希望15-30分钟就应解决充电问题,33%的用户则认为应该15分钟以内完成中途充电。

举报

  • 相关推荐
  • 一座“会发电的房子”,阳光新能源为合肥马拉松充能

    11月9日,合肥马拉松激情开跑,作为中国田协A1类赛事,本届参赛规模达2.5万人,外地选手占比49.36%,凸显赛事影响力。赛事终点庐州大道区域设置了由阳光新能源打造的“零碳生活空间”,成为焦点。选手可体验手机“绿电充电”便捷,感受清洁能源带来的生活改变。阳光新能源通过光伏电站等技术,实现高效发电,推动绿色能源普及。赛事结合零碳科技展示,让市民沉浸式体验未来清洁能源生活,助力新能源应用加速融入日常。

  • 阳光新能源亮相合肥马拉松,零碳科技助力城市绿色奔跑

    11月9日,合肥马拉松激情开跑,作为中国田协A1类赛事,本届参赛规模达2.5万人,外地选手占比49.36%,凸显赛事影响力。赛事终点庐州大道区域设置了由阳光新能源打造的“零碳生活空间”,成为焦点。选手可体验手机“绿电充电”便捷,感受清洁能源带来的生活改变。阳光新能源通过光伏电站等技术,实现高效发电,并展示家庭能源解决方案,推动绿色科技普及。赛事与清洁能源理念相契合,以实际行动推广零碳生活,加速新能源应用融入日常。

  • 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驱动数智化转型——2025年华电电科院新能源算法竞赛火热进行中

    为落实国家能源规划,华电电力科学院启动“2025年新能源算法竞赛”,聚焦新能源设备智能诊断领域,设立120万元奖金池。赛事围绕风机主轴承损伤诊断、变频器异常识别等三大运维痛点设置赛题,通过算法竞马机制遴选最优方案,推动构建开放共享的算法生态。竞赛依托百度飞桨平台开发,旨在打造可复制的“华电样板”,助力新能源产业从规模扩张迈向价值创造,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智慧力量。

  • 工程师变身AI“指挥者”,吉利与阿里云的软件开发变革实验

    1975年,IBM工程师Fred Brooks在《人月神话》中指出软件工程的核心难题:系统与团队规模增长会导致复杂度指数级上升,且“没有银弹”能单一提升生产力。如今汽车行业正经历软件史上最大挑战,吉利汽车软件人员占比从不足10%跃升至40%,智能汽车代码量超亿行。面对异构系统协同、安全标准严苛等难题,吉利与阿里云通义灵码深度合作,通过AI生成代码(占比超30%)、代码审查测试等,提升开发效率20%,并探索用AI破解遗留系统维护、知识传递等痛点。工程师角色正从“执行者”转向“AI指挥官”,未来或实现从需求到交付的全流程自动化协同。

  • AI硬件敲开大众消费之门,难在哪里?

    AI 应用落地日益成熟,AI硬件也顺势崛起。 根据36氪发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具身智能与AI硬件投融资达114起,融资总额超145亿元。仅在2025年5月,流向AI硬件的资金就占到全部投融资的五成以上。 其中AI眼镜、AI玩具、AI学习机等硬件产品,不仅完成市场培育,已经开始从小众爱好走向大众视野。 一个切面是,双11期间超过百款智能AI硬件在天猫平台首发,比如夸

  • 魏牌新能源产品与服务双重实力,展现国产品牌优势

    魏牌新能源作为国产新势力品牌,始终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凭借可靠产品与贴心服务赢得消费者青睐。国庆假期数据显示,其车型总行驶里程达2.24亿公里,覆盖重庆、成都等核心城市,最高抵达西藏阿里(5566米),展现全路况适应性。智能混动模式最受喜爱,单次无补能续航达1307.8公里。智能化功能大幅提升驾驶便利性,辅助驾驶里程超1928万公里。西部保障线提供767次服务及62次道路救援,通过“省心、诚心、悦心”服务理念全程守护车主。品牌以用户为中心,彰显国产新能源实力与深度关怀。

  • 何小鹏:大众将成小鹏第二代VLA首发客户

    在今日举办的2025小鹏科技日”发布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官宣第二代VLA。 他还重磅宣布称,大众汽车成为了小鹏第二代VLA首发客户,同时小鹏自研的图灵AI芯片也获得大众定点。 据悉,第二代VLA也即小鹏首个量产物理世界大模型,既是动作生成模型,也是理解和推演的物理世界

  • 超800台无人车落地全国105城,顺丰同城再拓校园无人车餐配场景

    顺丰同城与数字化门店服务商“收钱吧”合作,在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推出无人车校园智能餐配服务。该服务通过“无人车+骑手”协同模式,重点解决午晚高峰集中送餐需求,提升校园配送效率。无人车负责食堂至宿舍区的定点批量转运,骑手负责两端接驳,形成三段式配送闭环。顺丰同城已在全国布局超800台无人配送车,覆盖105个城市,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拓展校园等半封闭场景的无人配送应用。

  • 从几十万降至万元,无人配送车打响圈地之战

    无人配送车早已不是实验室里的稀罕展品,正越来越频繁地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不仅在城市的街巷里穿梭,在县城乡镇的柏油路上也已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这些车没有驾驶员,却能在复杂路况中实现避障;不需要歇脚,顶着大太阳、淋着雨,就能实现全天候不间断配送,完成取货、送货的全程。而且自带“吸睛体质”,走到哪儿都能引起围观。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

  • 保洁阿姨拍“土味说车”视频出圈:一口地道的东北话

    近日,哈尔滨一家雷克萨斯汽车经销店的保洁阿姨凭借一条“土味说车”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老板买车吗?这大轱辘你喜欢吗?黢黑式轮毂喜欢吗?”阿姨一口地道的东北话,搭配着并不十分娴熟的车辆专业术语,这种反差萌受到了众多网友的喜爱。 这位出镜的保洁阿姨今年58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