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股价最新资讯  > 正文

股讯 | 美国债收益率拖累纳指 Cybertruck跳票打压特斯拉股价

2021-11-24 07:59 · 稿源: 凤凰网科技

纳指跌0.50%,报收15775.14点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24日消息,对利润担忧的日趋增长和美国国债收益率持续上升,投资者对科技大盘股的兴趣有所减弱,拖累纳指收跌。截至收盘,道指涨194.55点,涨幅为0.55%,报收35813.8点;标普500指数涨7.76点,涨幅为0.17%,报收4690.7点;纳指跌79.62点,跌幅为0.5%,报收15775.14点。

美国主要科技巨头多数下跌:

美国主要科技巨头

中国主要科技股多数上涨:

中国主要科技股

中概股股价

上涨的其他中概股包括:

上涨的其他中概股

下跌的公司包括:

下跌的其他中概股

小鹏汽车业绩超华尔街预期 最大亮点是自动驾驶出租车

小鹏汽车昨天下午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营收增长187.4%至8.88亿美元,超过华尔街预期的7.89亿美元;亏损合每股15美分,低于华尔街预期的18美分。第三季度小鹏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199.2%至25666辆。小鹏汽车还预计第四季度出货量将介于3.45万至3.65万辆之间,增幅介于166.1%至181.5%之间。

小鹏汽车在财报中还提到了自动驾驶出租车,称公司在其Navigation Guided Pilot技术方面取得了切实进展,适用范围扩大到“复杂的城市行车场景”,这一技术使得公司对“探索自动驾驶出租车等依靠自动驾驶技术的未来出行方案的能力更有信心了”。

今天常规交易中小鹏汽车股价上涨3.91美元,涨幅为8.25%,报收于51.3美元,盘中一度摸高54美元,涨幅达到13.95%。

B站完成14亿美元可转债发行 投资者拟再买2亿美元

哔哩哔哩今天披露,已完成本金金额为14亿美元、2026年到期的可转换优先票据的发行工作。债券投资者2021年11月22日通知哔哩哔哩,他们将行使超额配售权,增购本金金额为2亿美元的债券,预期交易完成时间为2021年11月26日。

据悉,票据的初始转换率为每1000美元本金票据可兑换10.64股美国存托股,相当于初始转换价格约为每美国存托股93.97美元,比今天收盘价高约35.21%。

今天常规交易中哔哩哔哩股价上涨0.79美元,涨幅为1.15%,报收于69.5美元,盘中一度摸高70.63美元,涨幅达到2.8%。

美国/国外科技股

上涨的其他国外科技股包括:

上涨的其他国外科技股

下跌的公司包括:

下跌的其他国外科技股

Cybertruck迟迟不能投产 特斯拉遭遇过山车行情

今天常规交易中,特斯拉跌47.84美元,跌幅为4.14%,报收于1109.03美元,盘中一度摸高1180.5美元,涨幅达到2%;盘中一度探底1062.7美元,跌幅为8.14%。

推动特斯拉股价上涨的因素包括,CNEVPost星期二刊文称,特斯拉将很快开始在中国交付高性能版Model Y,这有助于增加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此外,特斯拉今年底开始建设得克萨斯州工厂的消息,也提振了其股价。

Electrek刊文称,特斯拉收到的Cybertruck订单高达120万辆,超过去年全部产量的逾1倍。The Motley Fool认为这一消息解释了特斯拉股价过山车行情的原因。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2年前就公布了Cybertruck原型,但预计生产要等到明年底才会开始,而福特、通用汽车、Rivian等竞争对手则在加速电动卡车的生产工作。生产Cybertruck的时间越往后推,120万辆订单“消失”的部分就越多,特斯拉股价面临的风险就越大。

彭博社:面对面社交活动恢复 Zoom市值或缩水1000亿美元

提醒投资者营收增长放缓、华尔街因此下调其目标股价后,今天常规交易中Zoom跌35.64美元,跌幅为14.71%,报收于206.64美元,盘中一度探底195.8美元,跌幅超过19%。Zoom增长放缓的原因是,随着疫情缓解,人们开始恢复面对面社交活动。包括今天的下跌在内,Zoom市值可能较2020年10月的高点缩水1000亿美元。尽管如此,与2019年的IPO价格相比,Zoom股价仍然累计上涨500%。

Zoom等受益于疫情的部分公司已吐回自疫情开始以来的大部分涨幅,有的公司甚至跌至2020年3月的水平。此外,这些高增长公司还受到美国国债收益率不断上升的影响。

部分分析师还预期Zoom股价会反弹,原因是它在企业市场扩大业务的潜力和缩水的市值。最近的抛售,使得Zoom市销率下降到14倍,低于许多高速增长的科技公司。(作者/霜叶)

举报

  • 相关推荐
  • 特斯拉股东批准马斯克万亿美元薪酬包

    特斯拉股东大会通过马斯克价值超万亿美元的薪酬计划,成为全球企业史上最大高管激励方案。该计划授予其42.37亿股股票(占公司总股本12%),分12批解锁,每批需达成特定业绩目标:包括推动市值从当前约1万亿美元增至8.5万亿美元,交付2000万辆汽车、实现FSD订阅用户超千万等运营目标,以及调整后EBITDA达4000亿美元。若全部目标达成,马斯克持股价值将超2.4万亿美元,有望成为首位万亿富豪。方案同时要求其未来7年半持续担任CEO,且解锁后需持股5年以保障长期稳定。

  • 特斯拉Cybercab不配备方向盘和踏板 预计2026年二季度下线

    特斯拉CEO马斯克透露,Cybercab无人驾驶出租车将于2026年第二季度量产。该车型颠覆传统设计,无方向盘和踏板,完全依赖FSD全自动驾驶技术,采用纯视觉方案。整车成本预计低于3万美元,配备超大后备箱和鸥翼门,内饰极简仅设中控屏。车辆支持感应充电,专为无人出租场景优化,将推动汽车行业变革。

  • 特斯拉全新功能上线:氛围灯会随音乐跳舞

    特斯拉通过2025.26版OTA更新推出“音彩光舞”功能,让车内灯光随音乐律动,提升座舱氛围,还支持锐舞洞穴等玩法及专辑封面颜色匹配。同时上线“车鱼视听”应用,可登录抖音账号浏览视频、收听头条新闻,并支持Apple Music百首以上播放列表随机播放及自定义音频均衡器预设,优化听觉体验。此次升级大幅提升了座舱娱乐体验。

  • 马斯克:特斯拉FSDV14.2会大规模推送

    特斯拉FSD V14.2无人驾驶系统即将全面更新,马斯克确认该系统稳定性更佳、功能更完善。新版已解决超92%技术障碍,尤其在变道迟疑和刹车异常方面优化显著。新增"疯狂麦克斯"模式兼顾高速行驶与主动变道策略,智能性较前代大幅提升。实测显示系统能高效应对复杂路况,完成并行操作,体现高识别功能与稳健驾驶风格。马斯克表示V14.2将推动FSD大规模应用,后续版本将持续迭代,助力无人驾驶迈向新时代。

  • 何小鹏:大众将成小鹏第二代VLA首发客户

    在今日举办的2025小鹏科技日”发布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官宣第二代VLA。 他还重磅宣布称,大众汽车成为了小鹏第二代VLA首发客户,同时小鹏自研的图灵AI芯片也获得大众定点。 据悉,第二代VLA也即小鹏首个量产物理世界大模型,既是动作生成模型,也是理解和推演的物理世界

  • 特斯拉新一代Roadster年内亮相 马斯克曾称零百加速不到1秒

    特斯拉首席设计师弗朗茨冯霍尔茨豪森近日在一档播客节目中明确表示,新一代特斯拉Roadster将按计划于今年亮相,研发进展顺利且已接近完成。 作为特斯拉的最强性能版本车型,新一代Roadster的性能参数一直受到网友关注。 特斯拉CEO马斯克此前曾披露,该车型设定了极为大胆的性能目

  • 小鹏机器人会走猫步太像人了!小鹏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

    在第七届小鹏科技日上,小鹏汽车发布全新人形机器人IRON,其拟人化程度领先,拥有仿生脊柱、肌肉及柔性皮肤,配备3D曲面显示与灵巧双手,实现22个自由度。搭载3颗图灵AI芯片,算力达2250TOPS,支持对话、行走等智能交互,并采用全固态电池提升安全性。集成自研物理世界模型与VLT/VLA/VLM能力,实现环境感知与反馈。IRON将优先应用于商业场景,并与宝钢合作探索工业巡检。小鹏宣布开放SDK,邀请全球开发者共建机器人应用生态。

  • 何小鹏:小鹏X9超级增程是全球续航最长的大七座车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宣布,小鹏X9超级增程版综合续航达1602公里,成为全球续航最长的大七座车型。该车搭载63.3度大电池与60L油箱,支持800V超充技术,10分钟可充电313公里。车内配备穹顶氛围灯、AR-HUD等科技配置,采用全软包覆与阿尤斯真木材质,轴距达3160mm,二排独立座椅支持"零重力"模式。新车将于11月6日技术发布会揭晓更多细节,集长续航、高科技与豪华舒适于一身,有望成为市场新标杆。

  • 何小鹏回应机器人IRON里是真人质疑:感谢认可

    在第七届小鹏科技日上,小鹏汽车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IRON首次亮相,其逼真步态引发网友惊叹“100%真人在里面”。面对质疑,董事长何小鹏以“感谢认可”巧妙回应,展现技术自信。IRON采用类人“骨骼-肌肉-皮肤”结构,搭载仿生肌肉驱动系统和22自由度拟态双手,能精准感知环境变化。团队历时7年研发,计划明年4月进入量产阶段。该机器人还融合物理世界模型体系,集成VLT/VLA/VLM三大核心能力,实现实时环境交互。此次展示既体现小鹏技术积累,也引发对科技真实性的思考。

  • 何小鹏再回应机器人里藏真人质疑:现场展示内部结构

    小鹏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IRON首秀后引发“真人操控”质疑。为回应舆论,董事长何小鹏不仅发布机器人脱衣视频,更在科技日现场剪开腿部覆盖件,直接展示内部仿生结构。该机器人搭载自研物理世界模型,融合三大核心能力,实现环境感知与实时反馈。目前IRON仍处科研阶段,计划明年4月量产,展现中国科技企业在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实力。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