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早上,市场部小王突然发现公司品牌在AI搜索中的曝光量掉了50%。更让人慌的是,他们完全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掉的,也不知道为什么掉。
等发现问题时,竞品已经悄悄占据了原本属于他们的推荐位。这就是没有GEO监控的代价。

看不见的流量黑洞
传统SEO时代,你至少能在Google Search Console看到排名波动。但AI搜索不一样——当用户问ChatGPT或豆包"推荐XX工具"时,你的品牌有没有被提及?排第几?这些数据完全是黑盒。
更可怕的是,AI模型每次更新,推荐逻辑都可能变。你的品牌可能今天还被推荐,明天就消失了,而你毫无察觉。
根据2025年市场数据,58.5%的Google搜索已经是零点击,用户直接看AI摘要就走了。如果你的品牌不在AI的推荐列表里,这部分流量就彻底流失了。
三个真实的警报场景
场景1:竞品突然发力
某SaaS公司发现,竞品在DeepSeek的推荐次数一周内从3次涨到15次。原因是竞品更新了官网内容,增加了结构化的FAQ页面。等他们反应过来,已经晚了两个月。
场景2:AI模型更新
通义千问某次模型升级后,开始更重视"用户评价"这个维度。一家电商品牌因为缺少第三方测评,推荐次数从每周8次掉到2次。
场景3:内容过时被淘汰
某教育品牌的官网内容停留在2023年,AI判定"信息陈旧",逐渐减少推荐频率。三个月后,曝光率从40%降到12%。
这些场景的共同点是:等你发现问题时,已经损失了大量潜在客户。
监控工具的三大价值
AIBase的品牌监控服务(https://app.aibase.com/zh/tools/trackers)覆盖豆包、DeepSeek、通义千问、腾讯元宝、文心一言五大国产AI平台,能实时追踪你的品牌表现。

图:AIBase品牌监控服务界面
价值1:及时发现异常
每周检测核心问题,曝光率一旦异常波动,立刻收到警报。不用等三个月后复盘才发现问题。
价值2:定位根本原因
不只告诉你"掉了",还能看到竞品数据对比。是竞品内容更新了?还是AI模型偏好变了?数据会给你答案。

图:品牌得分排名对比
价值3:验证优化效果
调整内容后,一周就能看到曝光率变化。形成"监控-优化-验证"的闭环,而不是盲目试错。
简单说
AI搜索时代,品牌曝光不是一劳永逸的。没有监控,你就是在裸奔——竞品悄悄超车,AI模型悄悄降权,你却毫无察觉。
说到底,流量在哪,监控就得跟到哪。现在流量在AI平台,不监控就只能等着被淘汰。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