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头条  > 正文

Meta力推AI短视频“Vibes”进欧洲!全AI生成内容引争议,“AI版TikTok”是未来还是“AI泔水”?

2025-11-07 14:37 · 来源: AIbase基地

继在美国上线六周后,Meta正式将旗下全AI生成短视频产品——Vibes——推向欧洲市场。作为Meta AI应用内的独立内容流,Vibes中的每一则短视频均由人工智能生成,用户既可输入文字提示创作视频,也能“Remix”他人作品,叠加音乐、调整风格、组合画面,最终一键分享至Vibes Feed、Instagram、Facebook等平台。Meta将其定位为“社交化、协作式的AI创作体验”,试图打造一个由AI驱动的下一代短视频生态。

然而,这一战略却与Meta此前强调“真实内容”“反对低质短内容”的立场形成鲜明反差。今年早些时候,Meta曾公开呼吁创作者聚焦“真实叙事”,并采取算法手段打压“无原创性”的内容。如今却高调押注全AI生成视频,引发用户与业界广泛质疑。

image.png

用户质疑声浪高涨:“没人想要AI泔水”

早在9月Vibes首次亮相时,Meta CEO扎克伯格的官宣帖下就涌出大量负面评论。高赞留言直指:“没人想要这个”“兄弟,你在自己App上发AI泔水(AI slop)?”更有用户困惑发问:“我说话能代表所有人——这到底是什么鬼?”

“AI slop”——这一网络热词,正被用来形容大量低质量、同质化、缺乏人类情感的AI生成内容。随着Sora、Vibes等平台涌现,社交网络正面临“内容通胀”危机:视频数量激增,但信息密度与情感价值却急剧稀释。

Meta的矛盾逻辑:一边打压“无价值内容”,一边主推AI生成流

讽刺的是,就在Vibes欧洲上线之际,YouTube等平台正加紧出台政策限制AI生成内容,要求明确标注甚至限流低质AI视频。而Meta却反其道而行,宣称自Vibes上线以来,Meta AI应用内的媒体生成量已增长超10倍,显示出其对AI内容生态的坚定押注。

公司辩称,Vibes并非替代人类创作,而是提供一种“协作新范式”——朋友可共同Remix视频、叠加创意,形成“集体AI叙事”。但批评者指出,在缺乏原创性输入和情感真实性的前提下,这种“协作”不过是算法模板的无限复制。

效率与真实性的终极博弈

Vibes的推出,折射出科技巨头在AI内容浪潮中的深层焦虑:如何在内容规模化与用户信任之间取得平衡?Meta选择优先拥抱效率,寄望通过AI降低创作门槛、提升用户粘性;但若无法解决“AI slop”带来的审美疲劳与信任危机,这一策略恐将适得其反。

AI短视频的未来,不应只是“更快、更多”,而应是“更懂、更有温度”。当AI成为画笔,人类仍是画家——否则,再流畅的AI视频,也不过是数字时代的空洞回响。

  • 相关推荐
  • TabTab 登顶模力工场 AI 应用榜榜首, 把 AI 数据分析师装进口袋,关键结论更快抵达!

    TabTab是一款全链路AI数据分析助手,核心功能包括多源数据连接(支持文档、数据库、电商平台等)、自动化采集清洗、内置分析模型及可视化呈现。其优势在于通过多智能体系统实现自然语言交互,降低分析门槛,让非技术人员也能快速完成客户洞察、销售业绩等分析,显著提升效率。产品定位中立,致力于构建多元化AI效率提升生态。

  • 短视频加速跑入AI时代

    「现在是西天取经的第996天,刚把师父从妖怪嘴里救出来,师父身上都还是热乎的,我们就马不停蹄开始出发了。」在抖音,都能看到《西游记》里师徒四人的取经vlog了。 采访高考完刚出考场的爱因斯坦、孟德尔、门捷列夫;慈溪逛颐和园Vlog、大禹治水现场直播,各种AI生成的视频成为网友「玩梗搞抽象」的核心生产力。 尽管在专业影视

  • AI日报:可复刻音色的MiniMax Speech 2.6发布;TikTok推AI剪辑新工具“Smart Split”;Cursor 2.0发布

    本期AI日报聚焦多项技术突破:MiniMax发布低延迟语音合成系统Speech 2.6,实现实时交互;蚂蚁数科与宁波银行打造的金融AI方案入选国际标准;智源推出具身操作能力的Emu3.5多模态模型;Cursor 2.0通过自研模型实现多智能体协同编程;xAI升级Grok新增视频生成功能;OpenAI推出可定制安全模型;TikTok推出AI剪辑工具Smart Split;微软发布强化学习框架Agent Lightning提升大模型训练效率。

  • 逗哥配音团队:以硬核技术铺就AI创作未来,重塑短视频创作生态

    逗哥配音平台凭借AI语音技术革新,为短视频创作者提供全方位赋能。平台集成上千款覆盖多年龄风格的真人声音资源,支持多语言合成,具备媲美真人的情感表达能力。其核心功能包括AI角色分配、5秒极速克隆及20项精细调节工具,结合去水印、字幕生成等实用功能,实现一站式创作。已获超百位大V推荐,用户量破千万,累计播放量达十万亿级,显著降低创作门槛,助力各领域内容生产。团队将持续优化技术,拓展功能生态。

  • 进博会“全勤生”三星的AI全景图:AI Home中国首秀

    三星在进博会上首次展出AI+Home智能家庭解决方案,通过Bespoke AI、Vision AI和Galaxy AI三大模块,实现全场景智慧生活。AI正从"会语言"向"会行动"演进,软硬件协同成为核心竞争力。三星凭借从芯片到终端的全产业链优势,打破端侧AI的性能、算力与存储"不可能三角",构建起覆盖手机、电视、家电的生态闭环。未来,AI将全面接管生活,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

  • 未来AI内容竞争的本质是GEO竞争

    AI搜索崛起正改变流量格局:Google搜索零点击率升至58.5%,AI Overview导致传统结果点击率下降34.5%。未来竞争核心从SEO转向GEO(生成引擎优化),需关注三大战场:品牌在AI回答中的曝光率、推荐排名位置(首位点击率达40%)、细分场景覆盖。优化策略包括持续更新内容、增强权威背书、结构化呈现。数据显示AI推荐转化率是传统搜索的4.4倍,预计2030年AI搜索将占总量62.2%。建议立

  • 什么是GEO优化?AI生成式引擎优化平台推荐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搜索引擎的使用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越来越多的用户不再只是输入碎片化的关键词,而是通过自然语言与AI对话来获取信息。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5年生成式AI商业应用报告》数据显示,超60%的用户已养成借助AI对话获取各类信息的习惯。这一转变催生了全新的营销领域——GEO优化。 什么是GEO优化? GEO,全称为生成式引擎优化,是

  • 什么是AI生成式引擎优化GEO?GEO与传统SEO的核心区别

    ​GEO(生成式引擎优化)是AI时代的流量新密码。随着生成式AI全面渗透信息获取场景,传统搜索引擎优化(SEO)正在被GEO所补充甚至部分取代。截至2025年,中国AI搜索用户规模已超6.5亿,文心一言、豆包等平台日均处理查询超过20亿次,用户已经从“翻页搜索”转向“对话获取答案”。 与传统SEO关注网页排名不同,GEO的核心目标是让品牌内容被AI优先引用和推荐。研究表明,72%�

  • 科普 | 读懂HBM和DRAM,才懂AI算力未来

    在AI算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存储芯片成为决定计算性能的关键。文章重点分析了三大易失性存储技术:SRAM凭借高速读写特性在CPU缓存中不可替代;DRAM作为数字世界的“主内存”,在容量与速度间实现平衡;HBM则通过3D堆叠架构革命性提升带宽,突破AI训练中的“内存墙”瓶颈。当前HBM需求爆发式增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34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DRAM领域逐步突破,并开始布局HBM技术,正通过持续技术积累提升在全球半导体生态中的地位。

  • AI生成式引擎优化选择哪个平台好?GEO优化工具推荐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品牌如何在AI平台中脱颖而出,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认识一个新兴的营销策略——GEO。 GEO,全称为生成式引擎优化(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其核心目标是让品牌内容能够被AI搜尋工具理解、引用和推荐,最终被纳入AI生成的答案中。这与传统的SEO(搜索引擎优化)专注于在搜索结果列表中排名靠前有着本质的不同�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