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新声Pro,作者:张一童,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当夕阳余晖洒下,毛不易的歌词「一杯敬月光、一杯敬过往」在巨型竖屏出现,所有台下的合唱观众,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共鸣。
同一刻、在一起,体验同一种情绪,成了用户与腾讯视频之间的「独家记忆」。
这是国内长视频平台首次把音乐节与内容紧密结合,通过一场线下活动,腾讯视频想要回应一个期待:为私密的、个人的线上观影行为,制造一种「共同在场感」。
无论是基于IP的衍生开发,还是进一步沉淀平台核心粉丝,几乎同一时间,在全球范围内,头部流媒体平台都在持续搭建线下触角,Netflix成功开发了自己的原创内容线下粉丝盛会——Tudum,并在今年6月宣布开设首批线下体验馆。
而更早之前,弹幕、点赞、评论甚至「一起看」的功能,所有流媒体平台都想要扭转一个现实:用户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与内容」的关系,缺乏「与他人」「与平台」的关系。流媒体平台不应该只是一个图标,一个播放界面。
腾讯视频是国内最早做线下用户活动的平台之一,从2023年5月第一场OpenDay开始,腾讯视频的一系列线下活动已经成为我和同事们持续关注的对象。而这次,音乐节彰显了腾讯视频更大的野心。
在青岛流亭机场看音乐节是个很特别的体验,这个曾经的交通枢纽目前已经停用,停机坪被用于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前往音乐节会场的过程中,你会穿过出发大厅和安检闸门,最后由廊桥「登机起航」。走在这个独特入场路线里的每一步,都让我对腾讯视频Jump Park线下音乐嘉年华的期待又高了一些。
从演唱会到音乐节再到内容各异的剧场演出、沉浸式体验、大小展会,线下是当下中国文化市场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领域。有着大量头部内容积累和长期用户理解,长视频平台的尝试也正在给线下内容市场带来更多新鲜元素。
不同于此前的线下活动,大多服务于单部影剧综,仍然带着一定的剧宣标签,从对标国际顶尖艺术水准的音乐节舞台,到涵盖数十个剧综动漫作品的IP集市,在Jump Park里,腾讯视频充分展现出了长视频在线下创造新内容的野心。
当七万人在同一片天空和同一首歌里同时起跳,或许,长视频的下一个全民爆款将会来自线下。
Jump舞台:对标国际,最佳艺术呈现
坦白来说,在演出开始前,对于一个视频平台主导的音乐节我是有些担心的。最大的担心来自于一种不确定性,对于平台而言,这是一次以传播为目的的市场宣传活动,还是一场真正面向线下消费者,追求最佳现场体验的优质音乐节。
但当走进Jump Park,看到主舞台时,我知道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主舞台高27米,3块横屏和5块竖屏组合的舞台不同于传统的音乐节舞台,但兼顾不同角度和距离观众观演需求的同时,在艺术维度也提供了极丰富的舞台呈现可能。8月17日晚,当李宇春在从天而降的水幕中登场,于半空中吟唱,巨大的视觉冲击让现场的许多观众甚至下意识地屏息凝神。
在科切拉等国际顶级音乐节,音乐人和艺术家从不只是简单演唱,而将演出作为具有整体表达的艺术作品。在今年的科切拉,Ladygaga就贡献了一场长达110分钟,如音乐剧一般的视觉盛宴。
与多位视觉艺术家合作,Jump Park围绕每位音乐人的歌曲制作专属VJ,提供独一无二的沉浸体验。配合揽佬《八方来财》中独特的「潮汕黑帮叙事」,以复古、港片为概念,在听感上也会加入更多即兴内容;大张伟《我是一颗跳跳糖》的VJ则是借用特摄片的概念,让巨大的糖果熊在城市中奔跑,充分传达快乐、可爱的气氛。
艺术家见角青为回春丹乐队制作的《鲜花》VJ,不仅呼应音乐,还传递出歌曲更深层的力量,鲜花从小到大,蔓延至整个世界、整个宇宙,最终变成对所有人的美好祝福。华晨宇的演出舞台延续了他火星演唱会的核心艺术设定,灯光、激光、无人机的整体配合呈现出令人惊艳的舞美效果。
具有整体艺术概念的舞台呈现最终也征服了原本对竖屏抱有疑虑的观众,在社交平台,他们分享华晨宇、李宇春、小鬼王琳凯的精彩舞台,感叹舞美出现的那一刻立刻就理解了竖屏的意义。
而音乐节的美妙之处在于,很多触动人心的体验不仅来自精心的舞美设计,更来自天时地利的巧合,也因此再没有复制的可能。当橙红色的夕阳铺满整个天空,毛不易的歌声响起,在短暂的惊呼后,喧闹的人群安静下来,有一个瞬间,我感觉自己听到了每一个人的呼吸声。
Bounce集市:真实的连接,让IP玩起来
在Jump Park的现场,我遇到了一位毛不易的粉丝,她戴着写有冒险精神的帽子,背着有着同样字样的帆布包,这是综艺《毛雪汪》的官方周边,而我也是在《毛雪汪》标志性的黄沙发捕获她的。这个节目里的标志性场景被布置在《毛雪汪》的摊位旁,不时有节目粉丝前来打卡,坐上黄沙发,就像走进了毛毛和雪琴的客厅。
对于我这样的重度「电视儿童」来说,可能找不到比Bounce市集更有意思的地方了。涵盖了腾讯视频几乎所有头部剧集、综艺和动漫作品,数十个IP主理人摊位,每一家都有不一样的体验。
我在综艺《心动的信号》给心宜的CP牵红线,又在纪录片《探索新境》的摊位挑战手指攀岩和打绳结。几位女生正聚集在《永夜星河》的摊位,做着片中子期的同款动作,大声喊出「炸火花」,虽然在弹幕里无数次看到这三个字,自己也曾经是刷屏的参与者之一,但这是我第一次在线下对「同担」有了实感。这种感觉让我想起2年前第一次参加腾讯视频动漫大赏,当我和其他集章的粉丝们围着桌子站成一个圈,无声传递的集章册中,有一种无须言明的彼此认同。
这种连接感不仅发生在普通用户之间,在OpenDay的专属互动舞台,热播剧集、综艺的主创不断登台和观众们互动。不同于传统明星互动环节的狂热,这个舞台提供更多的可交流空间,台下的粉丝们可以大声喊出「丞磊大爆」的支持,也可以认真地和步惊云探讨女性脱口秀演员的边界探索。
当同处一片空间,连接感不仅来自语言、动作这些可以被看见的,也可以是气味这样只能被感受的。周震南在互动舞台喷洒了自己实体专辑附赠的香水,一位在现场的粉丝在小红书留言,她说:「青岛的风吹到了我这里。」
长视频在线下的更多可能性
回到最初的问题,长视频平台为什么要做线下活动,这是一个双向的问题,既包括线下能够为长视频提供什么,也包括长视频将给线下带来什么。
基于平台发展需要,线下的核心价值仍然围绕拉新和促活两个基本点展开。在线上流量整体增长放缓的当下,线下成为有效的流量入口,与此同时,更沉浸、强调体验的线下活动既有利于IP的长线开发,也有利于在具体内容之上沉淀出更忠诚的平台用户。
在Jump Park中,这两个核心价值都有体现。李宇春、华晨宇、大张伟等头部艺人吸引了大量的普通观众,Bounce市集和互动舞台的存在让音乐节期间的巨大流量有计划转化成潜在用户,综艺《现在就出发3》、剧集板凳单元等IP摊位都有预约新片获周边的活动。与此同时,围绕IP展开的内容活动之外,从抽奖活动和物料周边,Jump Park现场也有大量针对腾讯视频会员的专属福利。
考虑到音乐舞台在嘉宾邀请和选曲上的相对独立,尽管有Bounce市集的存在,但目前的Jump Park吸引的受众大多为音乐节观众和明星粉丝,这些在短时间内迅速聚集的人气是否能够被留住,成为腾讯视频的长期追随者还有待观察。
而是否能够产生有效粘性也取决于平台能否持续供给具有独特性的线下内容。在大文娱市场维度,线下目前是整个文娱市场需求和消费力最旺盛的领域,这意味着,不仅仅是为了线上平台的拉新和促活,线下本身就可以,并且应该成为长视频与用户的核心交互方式。
目前来看,围绕线下内容的打造,长视频至少在三个方向是拥有一定优势的。
一是长视频头部IP的全民性,有机会打破线下属于年轻人的局限,在一老一少两端发展出具有稀缺性的线下体验。以老年群体为例,在当下,从董宇辉到刀郎演唱会,中老年群体在线上线下都展现出极强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银发市场已经成为文娱行业的核心增量之一。事实上,此前《繁花》就勾起了大量中老年人的怀旧情绪,引发黄河路打卡热潮,腾讯视频OpenDay的看片活动,也有大量老年人报名参加。
二是包括剧集、综艺、动漫在内,长视频仍旧是大众流行文化的核心,这其中的一些圈层有大量的爱好者群体,却没有相应的线下活动。其中动漫尤为典型,腾讯视频动漫频道的用户达到2亿,但目前市场中的大部分漫展以游戏、日漫相关内容为核心,广大的国漫爱好者需要自己的线下盛典,需要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三是在人文、美食等独特的文化赛道,长视频基于内容的长期积累在线下活动的打造上同样可以成为壁垒。正在腾讯视频热播的综艺《一饭封神》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线上节目充分调动起观众在线下对厨师和餐厅的打卡热情,厨师们的限定联合晚宴一售而空,餐厅的日常预定也几乎全部爆满。
我在Jump Park的前一天从上海出发前往青岛,在我过安检时,隔壁是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男孩,他们一家似乎是要去厦门,他缠着爸爸,一直在问:「厦夜星厨在厦门吗?」
第二天下午,在Jump Park的现场,当我看到《一饭封神》里的另外两名厨师出现在互动舞台上时,我是如此希望,这一刻的惊喜和欢笑也能共享给那位和我只有一面之缘的小朋友。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