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8月1日消息,今日,腾讯官方正式宣布,QQ、微信余额实现互转。
腾讯表示,升级到QQ最新版本(9.2.5)后,即可体验QQ钱包余额转账到微信,实时到账,随转随用,不收手续费,转多少到手多少,仅支持转账到与QQ钱包实名一致的微信零钱账户,安全有保障。
点进QQ钱包-余额-转到微信,确认授权后即可转账。
iOS端正逐步覆盖中,请大家耐心等候。
其实早在2020年,就能把微信零钱转到QQ钱包了,QQ的各类社交支付场景,比如QQ红包、好友转账、QQ号转账等均已陆续支持微信支付。
(举报)
近日,有用户反馈手机QQ悄然上线了一项新功能——可将钱包余额转到微信零钱,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微信已经支持将零钱转入QQ钱包余额,此次QQ钱包的这一动作,进一步实现了两大支付平台在余额流转上的双向互通。 据相关反馈,用户若想实现QQ钱包余额转至微信零钱,需先前往微信进行授权操作。完成授权后,便能把QQ钱包里的余额转到与QQ
一起因父亲生前巨额转账引发的家庭财产纠纷案件引发关注。费某乙去世后,其妻子舒某在查询丈夫银行账户时发现,费某乙生前曾向继子费某甲转账累计达233万余元。舒某认为这笔转账未经其同意,损害了夫妻共同财产权益,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费某甲返还全部款项。与此同时,继子费某甲也基于继承关系将继母舒某告上法庭。 案件审理过程中,一审法院查明,其中
微信官方7月7日重申不会开发"已读"功能,强调产品设计理念是构建轻松无压力的社交环境。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在播客节目中解释,微信从立项之初就明确不会增加任何可能加重用户社交负担的功能。微信团队成员"客村小蒋"在微博透露,张军是因频繁被追问该问题才被迫回应。张军随后转发微博表示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聊这个话题",并配上流泪表情,显露出对重复被问及同一问题的无奈。文章指出,这一立场与微信长期坚持的"让沟通更简单"理念一脉相承。
今日上午,“微信支付遗失提醒”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首,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 据网友今日发文透露,其在微信支付上意外收到一条客服提醒,内容显示:“商家XX告知微信支付客服,你于近日到该店消费时,可能遗失了物品,如情况属实,请赶快与商家联系。”该提醒下方还附带了网友当时的交易信息,包括商家名称、交易金额及交易时间,并在醒目位置设置了“电话联系
微信官方再次强调不会推出"已读"功能,称从诞生之初就未设置该功能,未来也不会添加。官方解释称将"是否回应"的选择权交还用户,希望用户在数字信息洪流中拥有"装死"自由,不必被即时回复压力束缚。腾讯公关总监张军此前曾发文表示,"已读"功能会增加接收者的心理负担和社交压力。微信坚持不提供该功能,旨在保障用户在社交互动中的轻松与自由。
文章介绍了微众银行推出的"微粒贷"小额信贷产品。该产品具有正规银行背景、无需抵押担保、利率透明、审批快速等特点,最快1-2分钟即可到账,适合短期资金周转。用户可通过微信服务号或小程序申请,操作简便。优势包括:资金直接打入本人银行卡、无额外费用、支持灵活还款方式(自动/手动/提前还款),提前还款无违约金。提醒用户应理性借贷,根据自身还款能力合理使用。
近日,有网友在网络平台发帖称,发现微信提现手续费的下限出现了调整,现已降至0.01元。这一细微变化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 针对网友的这一发现,腾讯客服方面回应称,微信确实在7月25日进行了全量更新,对提现手续费规则作出了相应调整。更新后,若单笔服务费计算结果小于0.01元,将统一按照最低0.01元的标准收取。
今日,QQ安全中心发文称,2025年第二季度,QQ累计打击账号320万个,并对水军招募、黑话烂梗、网络诈骗等有害内容进行重点治理。 网络水军行为已严重破坏互联网生态健康,水军行为扭曲真实数据,制造虚假繁荣。 通过刷赞、刷好评等流量造假手段,水军团伙人为操控内容热度,使劣质内容反而获得不当曝光,严重影响用户体感。 对此,腾讯重拳整治水军乱象,第二季度
有博主称修改手机日期能把微信过期文件找回。 该博主表示,你们要是文件没接收、图片没点开、视频没点开,超过7天过期的时候,把手机日期改为接收的后七天内,就能正常点开了。比如7.10发的文件我没接收过期了,我把手机日期改成7.10-7.16之间(比如7.11)成功接收,过期的图片也一样能接收。 但是要是你没发现过期,点了一下才发现过期,这时候改日期就不行了,所�
微信收到文件之后,超过14天都不点它,就意味着它从来没有被下载过,过期就是过期了,它从来都没占过你的手机空间。 非要严格说的话,就是那个包含文件名称的缩略图,占的空间应该以小于KB计,不及你一张照片的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