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机器人作为近年酒店行业标配产品,其市场表现却不容乐观。
某酒店管理人员坦言,在实际运营中发现机器人配送效率低下,无法真正节约人工成本,最终选择放弃使用。
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九号机器人、擎朗智能等新兴企业通过多场景适配和人机协同等差异化策略,正在逐步蚕食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市场前五名企业份额差距已不足8个百分点。
(举报)
9月22日,思看科技与埃利特机器人在苏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视觉+机器人”领域,在资源共享、市场拓展、生态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机器人视觉感知与决策控制、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思看科技在三维视觉数字化领域技术领先,埃利特机器人拥有协作机器人全栈自研能力,双方优势互补,致力于在高端制造场景中实现“手眼合一”,赋能行业智能化转型。此次合作标志着两家企业在机器人与视觉融合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将共同推动三维视觉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协同创新。
华为在2025全联接大会上发布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通过云端赋能打破机器人硬件限制,实现轻量化、智能化和场景泛化。该平台整合数据生产、训练及运行管理,支持多领域落地应用,并联合行业伙伴共建R2C协议,推动具身智能产业规模化发展。
近日,上海一名男子在自家院子喝茶时,拍摄两台机器人洗车的视频引发热议。机器人有条不紊地完成打泡沫、持枪冲洗等动作,男子悠闲旁观,称体验“拉满了”。他因被机器人运动会视频“种草”,一口气购入两台,经反复调试才实现功能。男子表示,机器人带来的乐趣远胜洗车效果本身,唯一遗憾是洗得不够干净。网友热议称,这解决了“家里没有残障人士的问题”,并精准指出买机器人不为洗干净,而是图好玩和情绪价值。
2025外滩大会于9月10日至13日在上海世博园区举行,聚焦“人机共生”科技理念。大会设置1.5万平方米科技展区,吸引近200家企业参展,展示超30项科技新品。亮点包括灵波R1机器人厨师、支付宝AI付、仿生机器人松延动力、可控核聚变模型“人造太阳”等前沿技术。覆盖AI+健康、金融、出行、农业等领域,呈现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趋势。
商汤科技旗下家用机器人品牌“元萝卜”入选工信部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成为全球首个规模化量产家用AI机械臂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将价格降至3999元,实现10万台销量并进入20多个国家市场。加入创新联合体后,将聚焦智能养老场景落地,升级现有产品植入大语言模型实现情感陪护,同时研发2027年家庭养老场景的家务机器人。从功能价值向情绪价值升级,通过IP联动为产�
2025高交会机器人展以“人机共生·智启未来”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爆发式发展。展会覆盖工业制造、医疗康复、公共服务等全产业链,汇聚宇树科技、优必选、赛博格等顶尖企业,展示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最新成果。机器人正从工具转变为人类伙伴,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开启人机协作新篇章。
2025年9月20日,《中国酒店客房新风系统应用发展白皮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聚焦“让酒店空气变得更好”主题。白皮书由三步云智能科技联合绿岛风等机构共同编撰,旨在推动酒店行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强调“呼吸品质”成为酒店核心竞争力的新维度。会议汇聚行业专家、媒体代表,探讨新风系统在提升客房空气质量、节能降碳及优化入住体验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案例分享与高峰论坛,白皮书为酒店新风技术普及、行业升级提供行动指南,助力打造健康、可持续的酒店空间,标志着中国酒店业迈向高品质发展新阶段。
武汉一家星级酒店推出299元自助早餐月卡,以亲民价格吸引周边居民。原本单次68元或需入住400多元房间才能享受的星级早餐,如今月卡平均每天不到10元,让普通百姓也能体验高品质服务。该活动7月预售、8月启用,每月限量100张,近两月均售罄。酒店旨在通过早餐引流带动宴会等业务发展,已有用户因体验良好选择在酒店举办庆典,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一接地气的经营理念实现了居民实惠与酒店社会效益的双赢。
襄阳东站万达美华酒店近日开业,延续万达酒店“OTD”开发模式,依托高铁枢纽布局。酒店位于东津新区核心,毗邻襄阳东站,交通便利,周边汇聚医疗、文化、体育等城市资源。拥有137间客房及套房,配备高品质设施,提供复合咖啡空间“万咖啡”等多元服务。万达酒店通过“酒店+高铁+城市配套”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区域商业活力,助力城市新区建设。
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在天津举办,这是中国时隔7年再次承办该峰会,也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期间,智能服务机器人“小笨智能”在天津边检承担引导咨询工作,通过多语种服务提升通关效率30%,并亮相央视报道。该机器人已服务超1.5万家单位,覆盖政务、医疗、会展等多场景,体现“人工智能+场景创新”的应用理念,专注于解决实际业务痛点而非技术炫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