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AI芯片最新资讯  > 正文

百度ARM云新款AI边缘计算盒来了!内置80余种场景算法,加速企业智能化升级

2024-03-25 14:36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近日,以“AI芯片·AI应用·AIoT”为主题的瑞芯微第八届开发者大会在福州隆重举行,本次大会集结了各类前沿技术,吸引了数千名来自全球的AI技术爱好者、企业代表、学者和研究人员。

在大会上,多位重磅嘉宾围绕AI技术、AIoT新硬件的产品与算力需求分享智见。百度副总裁阮瑜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软硬自研、全栈布局的ARM云产品方案,并发布了百度新一代磐玉AI边缘计算盒产品。

(百度副总裁 阮瑜)

百度ARM云全栈布局,提供更普惠的智能算力

如今,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已成为行业共识,服务器的市场规模逐年攀升。其中,相较于x86架构的服务器,ARM架构的服务器以其高性价比、低功耗等优势实现了迅猛增长。百度ARM云从ARM服务器研发生产到IaaS、PaaS、SaaS进行全栈深度布局,构建了端到端的产品服务体系。产品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线上服务连续性超过99.9%,为客户带来更安全、更普惠、更稳定的产品服务。

(百度ARM云产品布局)

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百度ARM云产品已成熟应用到互联网、文娱、运营商、新零售、金融、教育等9大业务场景的众多行业,支持客户实现业务的云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如,在游戏场景中,可以利用云端虚拟手机技术,实现游戏的流畅运行,用户无需繁琐安装,只需轻轻一点,即可畅玩顶 级3A大作。在直播场景中,百度ARM云凭借卓越的图像处理能力,能迅速应对数字人直播场景中的各种复杂运算,确保直播的流畅性和实时性,同时结合百度虚拟数字人技术,能够帮助企业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直播能力。

(百度ARM云九大场景应用)

多元场景应用探索,推动硬件基座持续创新

在产品形态上,百度ARM云能够提供自研硬件“磐玉蜂巢服务器”及全栈软件技术,支撑多元化场景应用。

随着AI应用的蓬勃发展,百度ARM云推出了针对性的算力方案,结合百度AI算法优势,有效支撑数字人等边缘计算场景的应用。

在硬件基座上,百度ARM云已自主研发了6款核心板基座,在今年2月发布了第十一代服务器。随着产品的更新迭代,服务稳定性、可维护性、可管理性持续提升的同时,整机功耗也大幅降低。

“磐玉-AIBOX-L01”AI边缘计算盒发布,赋能行业智慧升级

2023年,百度ARM云开始研发AI边缘计算盒系列产品,为企业提供硬件、算法、软件平台的全方位边缘计算解决方案。在此次大会上,全新磐玉AI边缘计算盒产品——“磐玉-AIBOX-L01”正式发布亮相。

这款“磐玉-AIBOX-L01”产品,基于瑞芯微最 新发布的RK3576芯片精心打造,采用了工业级的整机设计,确保其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能稳定可靠地运行。同时,磐玉AI边缘计算盒内置80余种跨行业真实场景的算法适配,能够有效满足客户的本地模型计算需求。

(磐玉-AIBOX-L01)

AI边缘计算盒系列产品能够轻松对接多路视频及物联网设备,通过运用内置的算法模型,为企业提供门店经营优化、安全防控提升等多项场景应用能力。目前该系列可提供多种算力规格产品,灵活满足企业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轻松应用于智慧零售、智慧工地、智慧社区、智慧港口等多个领域,赋能行业实现智慧升级。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席卷全球,大模型和生成式AI正重塑各行各业的面貌。百度ARM云在AI核心引擎的强大驱动下,坚守用户至上、客户为先原则,积极运用新技术,为产品注入新功能,打造全新体验,致力于为客户构建更智能、更有效、更专业的智慧应用产品。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AI 无人测试:破解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质量与效率困局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面临双重挑战:既要快速迭代高频业务满足用户即时性需求,又需在严监管下保障系统安全合规。传统测试因效率低、成本高难以应对复杂场景,而AI驱动的“无人测试”通过三阶段演进(辅助生成→协同执行→自主决策)实现质效双升。实践显示,AI测试可将周期缩短70%、成本降30%,并自动生成合规报告。未来75%金融机构将采用AI增强测试方案,国内厂商如Testin云测更适配本土合规需求。无人测试已成为兼顾业务增长与风控的战略选择,推动行业进入高质量、高效率、高合规新阶段。

  • 数字化转型助力!2025年三季报:海尔冰箱份额、增量均第一

    10月30日,海尔智家发布2025年三季报,其冰箱业务以47.2%的份额稳居行业第一,份额增量亦为行业最高。面对市场压力,海尔冰箱通过全流程数字化构建了从研发、智造到用户体验的全链路优势:研发端建立AI交互云平台,开创用户共创模式,爆款麦浪系列即为用户共创成果;智造端以AI引领产能提速,工厂支持200多型号柔性生产,每10秒下线一台冰箱;体验端依托全球领先科技,构建满足健康保鲜、厨居一体等需求的爆款矩阵,并通过数字化营销生态实现精准触达。未来,海尔冰箱将以用户为中心持续进化,拓展行业增长空间。

  • 平安云原生AI算力资源调度平台,荣获IDC “AI-就绪数字基础设施领军者优秀奖”

    近日,IDC公布2025年中国未来企业大奖获奖名单,平安科技打造的《云原生AI算力资源调度平台》创新项目荣获“AI就绪数字基础设施领军者优秀奖”。该平台通过统一资源池化管理、动态调度及GPU虚拟化等技术,显著提升资源利用率约30%,降低运营成本,并支持金融级高可用与弹性伸缩,助力企业高效应对AI推理与训练场景需求,体现了平安在AI基础设施构建与产业赋能方面的技术实力与国际认可。

  • 寒武纪:紧抓智能算力机遇 赋能多行业智能化升级

    寒武纪董事长陈天石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指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集成电路消费国,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爆发推动智能芯片发展,寒武纪专注AI芯片研发,产品覆盖云服务器、边缘计算及终端设备。公司已实现对DeepSeek-V3.2-Exp等主流开源大模型的适配优化,通过软硬件协同创新显著提升计算效率,降低部署成本,为多行业智能化升级提供核心支持。

  • 横扫拉美、力压字节系,「AI届的4399」成为出海AI应用新王?

    在 Sensor Tower 发布的 Q3应用出海榜单中,我们注意到了一个特别的 AI 应用「Seekee」。 它空降下载榜 Top9,是当季度在海外获得最多下载量的出海 AI 应用,而由字节跳动出品、近一段时间炙手可热的「Cici」尽管排名上涨,但仅位列第13。

  • 智能座舱的“理想”样本背后,为什么需要一朵AI云?

    文章探讨了智能座舱体验作为汽车差异化竞争的核心,指出在AI时代汽车正从“出行工具”转变为“移动空间”。理想汽车与阿里云的合作展示了如何通过端云协同架构实现“速度”与“深度”的结合:端侧确保交互响应速度(如通义Qwen模型延迟仅211ms),云侧承担深度推理和长期记忆(基于Tair、Lindorm等数据库实现99.5%召回率)。这种协作既定义了“家”般的座舱温度感,也揭示了车厂与云厂商的高效合作模式,推动移动智能体持续进化。

  • 以AI算力赋能湾区智算未来,博大数据副总裁高辉受邀启动“AI算力+”行动倡议

    2025年10月29日,第四届数字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聚焦“AI驱动+算赋未来”主题,推动人工智能与算力设施深度融合。博大数据作为核心企业参与启动“AI算力+”行动倡议,联合政产学研共建算力生态。其前海智算中心以20亿元投资、5万平米规模,支持4万P算力,成为辐射华南及港澳的算力高地,助力深圳打造全球数字先锋城市,为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核心支撑。

  • 百度智能云联合昆仑芯、HAMi,落地双模式算力调度方案,提升算力利用率

    百度智能云联合昆仑芯与CNCF开源项目HAMi,推出基于昆仑芯P800的XPU/vXPU双模式算力调度方案。该方案已在金融客户集群落地,支持智能客服、营销辅助等十余类AI业务,兼顾稳定性与灵活性。XPU整卡模式通过拓扑寻优调度保障大规模训练性能,vXPU虚拟化模式以多粒度切分实现单卡多任务,最大化资源利用率。双模式协同让国产算力高效匹配业务需求,同时提供自动化调度与人工调节结合的灵活管理能力。

  • 下一个万亿市场?企业级AI应用生态初现雏形

    企业级AI市场正经历从单一工具竞争向完整生态体系构建的深刻变革。Deep+X便携算力设备与AppMall.ai应用商城组成的软硬一体模式,将AI模型部署时间从48小时压缩至8分钟,解决了中小企业AI落地的核心痛点。该生态已汇聚超千个预训练模型,覆盖50多个应用领域,通过开发者激励体系形成飞轮效应。随着企业私有化部署需求增长,这种生态模式有望在未来三年催生万亿级市场,重塑产业竞争格局。

  • 科普 | 读懂HBM和DRAM,才懂AI算力未来

    在AI算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存储芯片成为决定计算性能的关键。文章重点分析了三大易失性存储技术:SRAM凭借高速读写特性在CPU缓存中不可替代;DRAM作为数字世界的“主内存”,在容量与速度间实现平衡;HBM则通过3D堆叠架构革命性提升带宽,突破AI训练中的“内存墙”瓶颈。当前HBM需求爆发式增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34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DRAM领域逐步突破,并开始布局HBM技术,正通过持续技术积累提升在全球半导体生态中的地位。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