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生成式人工智能最新资讯  > 正文

​32% 的组织已经在企业应用中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

2024-03-19 15:31 · 稿源:站长之家

划重点:

- 📊32% 的组织已经在企业应用中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

- 🔒60% 的受访组织最担心生成式人工智能部署的安全问题

- 💻58% 的组织正在使用 OpenAI 的 GPT-4作为主要采用的大型语言模型

站长之家(ChinaZ.com) 3月19日 消息:根据 Recognise 最近的 CIO 调查,分享了一些有趣的发现。Recognise CIO 调查系列是在美国与250-500位首席信息官进行的定期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组织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如 ChatGPT、Bard 等。其中32% 的组织已经将这些技术部署为企业应用或流程,20% 的组织正在个别进行实验,显示出底层的兴趣。此外,有16% 的组织正在进行大型项目,14% 的组织正在原型阶段,显示出对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力的重大兴趣。

AI机器人打游戏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调查还揭示了组织在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时的主要关注点。60% 的受访者最担心的问题是安全性,这凸显了在人工智能系统中需要强大安全措施的迫切性。接下来,37% 的受访组织担心这些复杂技术的复杂性,31% 的组织表示在人才获取方面存在缺口,显示出该领域技术人员的短缺。同样,30% 的人担心硬件需求和人工智能模型可能存在的不准确性,27% 担心对工作的影响,反映了人力资源的影响,22% 担心投资回报率较低。

大多数组织正在使用 OpenAI 的 GPT-4,占58%,显示了其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约21% 的组织采用了 OpenAI 的 GPT-3.5,超过5% 的组织采用了谷歌 AI 的 PaLM2。这种分布凸显了 OpenAI 在大型语言模型领域的显着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75% 的组织目前使用大型语言模型(LLMs),表明广泛采用。然而,20% 的组织尚未实施这项技术,5% 的组织对与这些先进人工智能系统的接触感到不确定。

此外,调查还揭示了组织在网络安全方面对托管服务(承包商)的重大依赖,79% 的组织依赖承包商进行网络安全监控和管理,这反映了由于该领域的复杂性而出现的强烈外包趋势。与此相反,19% 的组织不使用托管服务,表明他们在内部处理。这些数据凸显了托管服务在现代组织的网络安全格局中的关键作用。

调查显示组织对云技术的承诺不断增加。42% 的组织已经处于云迁移项目的中间阶段,35% 的组织几乎完成了云迁移工作,表明对云的重大承诺。与此同时,14% 的受访者正处于云迁移旅程的早期阶段。这些数据强调了当前商业领域中云技术的广泛采用和重要性。

举报

  • 相关推荐
  • 极光GPTBots成功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登记”

    极光旗下AI开发平台GPTBots.ai近日在广东省网信部门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登记,成为合规经营的AI服务提供商。该平台严格遵循国家《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要求,标志着其在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和数据安全等方面获得关键合规认可。此次登记体现了极光对法律法规的严格遵守和对安全责任的高度重视,为区域AI生态发展注入新活力。未来,极光将继续优化技术与服务,保障用户权益,推动生成式AI技术的健康规范发展。

  • “人工智能强化学习可持续发展计划”发布,“教育普惠+标准共建”助力全球人工智能体系构建

    6月11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腾讯联合多家机构发起"人工智能强化学习可持续发展计划",包含AI教育普惠和强化学习标准共建两大板块。该计划将面向全球高校开放《人工智能通识课》和《人工智能强化学习专业课》教学资源,助力构建高质量AI教学体系。同时,腾讯开悟人工智能全球公开赛颁奖典礼作为"学赛研产"联动的重要环节,吸引了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所高校队伍参赛。2025年赛事将首次联合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围绕AI前沿产业真实场景设置赛题。腾讯还通过"青云计划"为全球顶尖AI人才提供就业机会,推动人才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学等机构牵头制定了强化学习系统系列技术标准,填补了领域内标准空白。

  • 寒武纪荣获2025人工智能领域金牛上市公司科创奖

    2025科创金牛奖获奖名单揭晓,寒武纪凭借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卓越表现,荣获人工智能领域金牛奖。该奖项由中国证券报打造,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寒武纪专注AI芯片研发,提供云边端一体化智能芯片产品和平台化基础系统软件,其通用型智能芯片产品技术壁垒高、应用场景广。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10.72亿元,新增专利授权314项。此次获奖既是对其科技创新成果的肯定,也是对其推动AI技术产业化应用的认可。未来寒武纪将加速产品迭代升级,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筑牢技术根基。

  • 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进入关键评审阶段,前沿AI项目角逐决赛席位

    "智汇运河·智算未来"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进入关键阶段。经过全球征集筛选,50个代表AI前沿创新的项目脱颖而出,涵盖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生命健康、智慧物流四大"AI+"赛道。赛事聚焦技术突破性、模式创新性和产业落地潜力,旨在推动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景。杭州拱墅区通过大赛汇聚全球智慧,加速构建人工智能产业高地。7月6日决赛将展现顶尖项�

  • 专业AI工具导航与人工智能学习平台AIbase.cn 连接现在与AI未来的智能桥梁

    AI技术正重塑各行各业,从语音助手到自动驾驶,从医疗诊断到金融分析,已从科幻变为现实。面对AI快速发展,许多人感到迷茫:如何跟上技术前沿?如何在AI浪潮中找到机遇?AIbase.cn应运而生,致力于成为连接现在与未来的智能桥梁。平台汇聚全球最新AI资讯、实用技术资源和前沿行业洞察,为新手、开发者和企业家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核心服务体系包括:前沿资讯精选、精品AI工具库、系统化教程、商业化指南和开发者生态支持。通过专业内容与活跃社区,帮助用户在快速变化的AI领域保持敏锐洞察力,实现从概念到应用的跨越。AIbase.cn已成为数万AI从业者的首选平台,期待与您共同探索智能时代的无限可能。

  • 倍孜网络CEO聂子尧主持虎啸盛典AI论坛并发布《2025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人工智能应用趋势研究报告》

    本文聚焦AI营销创新,重点呈现了2025虎啸盛典上发布的《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人工智能应用趋势研究报告》核心内容。报告指出AI营销正从效率工具向价值引擎跃迁,倍孜网络CEO聂子尧提出AI应释放人类潜能而非替代创造力。报告展示了三大趋势:1)技术融合:AIGC+元宇宙+Web3协同创新;2)行业重构:AI深度赋能金融、零售、快消领域;3)战略升级:数据资产化与算法进化。典型案例包括12306智能投放系统提升触达精准度,可口可乐"未来3000年"跨模态营销实现189万次用户互动。报告强调AI营销需警惕"幻觉效应",应通过"模法"建立可持续的智能营销生态。

  • 国内有哪些AI新闻网站?2025年最全人工智能资讯平台推荐

    本文介绍了国内优质AI新闻网站,帮助读者快速掌握人工智能领域最新动态。重点推荐了AIbase.cn、机器之心、量子位和AI工具集四个平台,分别从资讯全面性、技术深度、行业洞察和工具导航等角度分析其特色。文章指出,在AI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专业AI新闻网站能提供更及时、深入的行业资讯,建议读者根据需求选择合适平台,建立日常阅读习惯,多元化获取信息,并积极参与社区讨论,以保持对行业趋势的敏锐度。

  • vivo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让人工智能赋能全民福祉

    6月6日至7日,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vivo副总裁周围出席"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分论坛,探讨AI智能化变革趋势。周围指出,AI将成为世界级基础设施,手机作为AI应用的重要载体,是连接技术与普通人的桥梁。vivo将持续深耕手机智能领域,构建大语言模型等核心能力,并推动AI在影像、办公等场景的应用落地。同时vivo将联合汽车、医疗等行业构建智能生态,特别关注无障碍领域的技术普惠。作为论坛战略合作伙伴,vivo将持续分享创新成果,展现中国科技实力与人文温度。

  • GAITC2025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 | 每日互动方毅:开源大模型+闭源小数据是AI时代的重要路径

    文章探讨了"人工智能"更应称为"人造智能",对应"神造智能"的概念。作者指出AI模拟了神造智慧过程中的规律,人类可从AI身上重新学习"神"的智慧。通过三种棋类游戏分析AI发展:五子棋代表专注规则,深蓝代表深度思考,AlphaGo代表强化学习。数据是AI的重要命脉,需通过可信数据空间转化使用。AI已在交通安全、医疗健康、反诈宣传等领域带来改变,如高速视觉AI检测、脑卒中早筛模型等。未来最重要的是个人知识库和提问能力,人类需学会驾驭AI而非被其取代,2%的人将成为定义问题的深度思考者,98%则是幸福生活者。技术应成为托举大众的方舟而非割裂世界的鸿沟。

  • 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将人工智能驱动的任务调度策略与边缘计算区块链集成,增强物联网系统稳定性

    物联网(IoT)技术快速发展,边缘计算成为解决海量数据处理的关键方案。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创新性地将AI驱动的CO-ETS任务调度策略与区块链技术结合,构建了智能、安全、高效的物联网任务调度系统。该系统通过模拟棕熊觅食行为的优化算法,动态调整任务分配,最小化能耗并最大化执行效率;同时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任务调度的透明性和不可篡改性。该方案可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等领域,显著提升系统性能和安全性,为物联网发展带来革命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