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订单量同比最新资讯  > 正文

春节假期消费盘点来了: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成为市场亮点

2023-01-29 12:11 · 稿源: TechWeb.com.cn

1月29日消息,每年春节假期是观察国内年度消费市场走势的重要窗口,多家平台发布的春节经济数据显示,消费活动回暖走势良好。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日前测算,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

此次春节假期,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成为市场亮点:多地聚焦“不夜城”特色,激发夜间消费活力。据数据监测,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客流量5212.2万人次,平均每个集聚区每夜3.06万人次。

不仅旅游,在出行、电影、酒店餐饮等领域,消费活动也显现出良好的回暖走势。

出行方面,铁路客流继续保持回升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春运自1月7日至2月15日,为期40天。其中,1月7日至21日,节前春运15天,全国铁路客运量大幅回升,累计发送旅客10954.3万人次,同比增加2348.6万人次,增长27.3%,日均发送730万人次。

电影方面,春节档增势显著。据国家电影局初步统计:2023年春节档(除夕至正月初六)电影票房为67.58亿元,同比增长11.89%;观影人次为1.29亿,同比增长13.16%。截至2023年1月27日,全年总票房为79.15亿元,同比增长209.88%。

酒店餐饮方面,美团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6天,全国多人堂食套餐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53%。其中,上海堂食消费最旺,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240%。美团上,酒店套餐类产品的销量同比增长约200%。

此外,出境游重启,港澳游率先迎回暖。春节期间,香港大众点评必吃榜餐厅的线上访问量环比节前增长近100%,旅游景点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456%,香港迪士尼乐园、香港海洋公园、澳门旅游塔等热度最高。不少酒店也因为内地游客的到来,迎来满房。

举报

  • 相关推荐
  • 顺丰同城:七夕同城配送单量同比增长73%,独享专送单量同比增超6倍

    顺丰同城数据显示,七夕节当天平台配送单量同比增长73%,最后一公里配送单量增长80%。依托全场景覆盖的配送网络,顺丰同城助力商家实现高峰期快速履约,提供高品质配送体验,并深入末端物流等环节提供支持。节日期间,高品质、个性化配送需求攀升,带动顺丰同城专属专送服务单量同比增长超6倍,蛋糕、鲜花、数码、服装等多品类配送单量实现数倍增长。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独立第三方即配平台,顺丰同城通过全场景、全品类定制化配送方案和精细化服务标准,有效支撑了节日经济的高效运转。

  • 14000台订单破纪录,尊界S800引领豪车消费新方向

    中国品牌尊界S800豪华轿车上市109天即获1.4万台大定订单,创下国产豪华车新纪录。该车以科技豪华定位精准捕捉用户需求,日新增订单超128台,远超奔驰S级等传统豪华品牌。消费者正从品牌溢价转向产品力与科技体验,华为乾崑智驾等智能配置成为核心竞争力。这标志着超豪华车市场进入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新阶段,中国智慧科技正引领行业变革。

  • 美团官宣:大众点评“重启”品质外卖 今日发放2500万张消费券

    今日,美团官宣,大众点评宣布重启”品质外卖服务,将通过B端自研大模型,结合海量真实评价数据分析用户需求,进一步剔除非真实点评数据,以AI 真实高分”为用户提供可靠决策。 大众点评品质外卖”首批已集合超百万家高分堂食优质商家,依托高分堂食餐厅供给、用户真实到店评价,以及美团履约配送体系,为用户提供真品质、真堂食、真评价”的外卖服务。 据美团

  • “八爪鱼”美团,盯上地铁里的5元生意

    北京地铁近年增设餐车、鲜饮站等便民设施,美团“食光机”等品牌通过早餐切入地铁商业生态。地铁高流量带来消费潜力,但早餐利润微薄,竞争激烈。多地探索地铁商业发展,需平衡安全、效率与盈利。未来地铁商业或形成新业态,关键在于创新服务与用户体验。

  • “美团崩了”登上热搜 客服回应页面异常:区域下单密集所致

    9月22日下午,美团外卖平台出现异常,大量用户反映页面显示错误、无法下单。网友猜测与广东台风来临前集中囤货导致订单激增有关。美团客服回应称因部分地区下单密集导致系统异常,建议用户重试,目前服务已恢复正常。

  • 阿里、美团和抖音,重划到店新战场

    继外卖大战后,几家头部平台对本地生活业务的竞逐再次掀起波澜,这次,目标对准了到店业务。 9月10日,阿里发布重磅业务,高德地图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用户行为产生的榜单“高德扫街榜”,不同于此前的各类以用户图文评价为基准的美食榜单,高德扫街榜开创性地将用户真实的导航到店行为与评价反馈相结合,意在避免常规榜单容易被刷分、注水等问题。这一举动被市场

  • 在海边开店!海尔冰箱瞄准开海节屡获订单

    海尔冰箱在开海节期间创新营销,将销售场景直接搬到渔港一线,通过现场保鲜实验展示其磁控保鲜技术优势,实现"冻鱼60天如海里一样鲜"的效果。活动在汕广深三地转化订单超千台,新品线上预售更创"1秒1台"纪录。这种主动切入用户生活场景的营销转型,精准对接海鲜用户对全程保鲜的需求,带动品牌高速增长。

  • 超三位数增长!天猫引爆餐厨消费新“钛”度

    一场以“钛”为名的材质消费革命,正在悄然融入我们的生活—— 那只随手携带的钛杯,让晨间的冷萃咖啡直至日暮鲜味依旧如初;那套轻巧坚韧的钛餐具,成为奔赴山野的安稳伴侣,减负却不减体验;那口沉稳可靠的钛奶锅,守护幼儿辅食的纯净和安全,让新手妈妈多了一份从容不迫。 钛,素有“21世纪新金属”之称,曾经是航天医疗领域青睐的高端材质,如今一步步走入日

  • 订单激增27%!海尔郑州热水器工厂树立智造新标杆

    热水器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海尔热水器凭借压倒性优势持续领跑。2025年上半年,其零售量、零售额均稳居行业第一,零售额份额达31.4%,领先第二名近两倍,实现“断层式领先”。郑州工厂每24秒下线一台热水器,效率领先行业,订单同比增长27%,排产计划已覆盖全年。这得益于工厂全面智能化升级,通过5G云、人工智能等技术,生产效率提升39%,实现从研发到交付、从能源管理到供应链协同的全流程升级。工厂首创行业技术融合应用63项,其中工业4.0技术20项、先进制造技术43项,智能制造水平行业引领。这座“灯塔”正照亮制造业转型路径,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澎湃动能。

  • 每年超30起融资,被消费者“排挤”的预制菜,谁在买单?

    预制菜的“黑红”体质,在一场争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9月10日,博主罗永浩在个人社交账号吐槽连锁餐厅西贝 “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点燃了与西北创始人贾国龙的一场隔空“对战”。尽管9月15日中午,西贝发布致歉信称,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但消费者对于西贝和预制菜的谈论仍在持续发酵中。 一条小小的个人吐槽之所以能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