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结肠直肠癌最新资讯  > 正文

研究预测与新冠大流行有关的诊断延误将推动癌症死亡人数的增加

2022-03-22 12:17 · 稿源: cnbeta

据New Atlas报道,随着我们进入全球新冠大流行的第三年,研究人员开始看到除了COVID-19的急性病例之外,对公共卫生的更广泛影响。一项新研究警告说,未来几年癌症死亡人数将增加,因为与大流行病有关的诊断延误导致病例在明显的后期阶段才被发现。

早在2020年,在大流行的几个月后,研究人员开始对一个新出现的问题发出警告。在2020年的3月和4月,研究人员看到癌症的诊断率下降了近50%。

当时研究人员警告说,未来大流行后的晚期癌症病例浪潮会给已经超负荷的医疗系统带来问题。墨尔本大学的两位癌症研究人员在2020年4月曾表示,随着COVID-19的限制最终开始放松,他们预计未来会看到新的癌症诊断的激增。

“我们预计,癌症发病率的这些延迟将大大影响在COVID时期诊断的患者的生存率,并对处理后期癌症所需的医疗服务能力产生重大影响,”这两人预测说。

几项新发表的研究现在正在扩大这些早期大流行的担忧,报告在过去几年中看到的癌症筛查的下降,并估计这在不久的将来会如何影响癌症的死亡率。

在《癌症》杂志上,一个研究小组调查了2021年4月至6月期间美国748个地点的癌症筛查测试率。他们将这一时期的每月筛查测试量与大流行开始前的比率进行了比较。

与大流行前的水平相比,几乎所有被分析的地点的癌症筛查率都持续下降。例如,80%的机构发现结肠直肠癌筛查有缺陷,宫颈癌、肺癌和乳腺癌筛查率也有类似的缺陷。

另一项新发表在《加拿大医学会杂志》(CMAJ)上的研究则创建了一个模拟,以模拟癌症手术延迟对病人生存的未来影响。使用平均增加7天的手术等待时间,该模型估计所有癌症的10年生存率几乎下降了1%。

与大流行前的水平相比,将癌症手术等待时间增加到21天,10年生存率下降高达1.6%。就癌症患者因手术延误而损失的总生命年而言,研究人员估计,在大流行期间跟踪的大约20000名癌症患者的队列中,损失了843至1539个生命年。

研究人员在新的研究中总结说:“尽管在大流行期间可能需要降低癌症手术的等级,以保护脆弱人群并创造医疗保健能力,但这些放缓与意外伤害的风险有关。在资源紧张的时候,谨慎地管理医疗保健资源对于减轻意外后果至关重要。”

与这些关于大流行对已经诊断的癌症患者生存影响的估计形成对比的是,2月份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上的一项研究调查了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健康中心Moores癌症中心的癌症诊断分期情况。该研究考察了2019年底和2020年底之间1期和4期癌症诊断的差异。

研究人员看到,与前一年相比,整个2020年1期乳腺癌诊断率明显下降。2019年是63.9%,而2020年是51.3%。而第四阶段乳腺癌的诊断率也逐年明显上升。2019年,所有乳腺癌诊断中的1.9%被归类为第四阶段,而2020年则为6.2%。

从2021年头几个月的早期数据来看,研究人员也注意到了这一趋势的增加,在1月至3月期间诊断的所有乳腺癌患者中,有8%被归入第四阶段疾病。

Moores癌症中心的肿瘤学家Kathryn Ann Gould表示:“人们越来越担心,大流行的一个影响是越来越多的病人首次被诊断为晚期、无法治愈的阶段。应该鼓励那些在大流行期间推迟预防保健的病人尽快与他们的初级保健提供者讨论适合年龄的癌症筛查。”

癌症筛查研究发表在《癌症》杂志上。

癌症手术模型研究发表在《加拿大医学会杂志》(CMAJ)上。

乳腺癌阶段研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上。

举报

  • 相关推荐
  • 医疗无线漫游何解?用10年时间给出“零漫游”的答案

    锐捷医疗十年创新,攻克无线网络“漫游”难题,推出“零漫游”方案。通过四代技术迭代,从Wi-Fi4到Wi-Fi7,实现病区无缝覆盖、三网隔离及物联网融合。方案以硬件架构创新为核心,确保医疗业务连续性与安全性,已在全国数万家医院规模部署,支撑智慧医疗发展,标志着医疗无线网络进入业务体验新时代。

  • 东软医疗党委书记宋奇出席2025健康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大会并作主旨报告

    近日,“2025健康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大会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沈阳成功举办。大会以“共建共享·创新开放”为主题,汇聚政府领导、两院院士、医院院长等顶尖专家与业界领袖,共话产业融合创新与医院高质量发展。东软医疗党委书记宋奇受邀出席并作主旨报告,分享医疗健康领域六大发展趋势,强调自主可控与创新引领,并介绍东软医疗在高端医疗设备研发、产学研协同及出海布局等方面的成果,助力各级医院提质降本增效。

  • 互联网医疗平台谋变,押注AI争夺下一个十年

    对于互联网医疗平台来说,押注AI已经成为必选项。 过去一段时间来,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微医等纷纷押注AI。一方面是有着AI基因的平台给资本更大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从自身来看,AI让这些平台从卖药、卖广告、卖挂号三大低毛利场景里挣脱出来。政策层面来看,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被国家医保局列入价格构成。 业内普遍认为,在下一个十年里,AI 将改写医疗行业的�

  • 康立明生物:树立科学肿瘤筛查理念长安心®在行动

    近年来,我国癌症保持高发态势,为遏制这一情况,推进肿瘤早筛早诊与早治就尤为关键。对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柳青教授表示需要开展癌症筛查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检查,同时越早筛查越好。此外,为降低筛查风险,需要拥有更安全且便利的筛查方法,能够让普通人在家就可进行,以此大幅提高肿瘤早筛的普及率。推动肿瘤诊疗体系建设 康立明推出长安心?检测产品为推动肿瘤诊疗的质量水平,并规范诊疗行为,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

  • 让天下没有难查的故障:2025 阿里云 AI 原生编程挑战赛正式启动

    阿里云主办的2025 AI原生编程挑战赛聚焦智能运维(AIOps)赛道,旨在通过AI技术解决云原生环境下的系统故障定位问题。比赛提供真实云原生环境及多模态可观测数据,鼓励开发者借助大语言模型(LLM)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故障诊断智能体。冠军可获得3万元奖金,并有机会与行业专家交流。赛事致力于推动AI在运维领域的创新应用,提升系统稳定性与可用性。

  • 夫妻因同一习惯双双确诊结直肠癌 很多人都有这个坏习惯

    近日话题#夫妻因同一习惯双双确诊结直肠癌#登上热搜。根据浙江杭州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公众号发文,4月初,一对夫妇预约接受了无痛胃肠镜检查。亚硝胺是一种一级致癌物,与食道癌、胃癌、肠癌等恶性肿瘤的高发风险相关联。

  • 肿瘤医生新手攻略 肿瘤医生怎么玩?

    肿瘤医生新手攻略 肿瘤医生怎么玩?

  • 因直肠癌恶化 四川25岁“超棒的抗癌女孩”去世

    绵阳25岁超棒的抗癌女孩”刘怡去世。刘怡在2023年4月份确诊直肠癌晚期,其乐观抗癌经历感动了众多网友。如果家族中有大肠癌患者,或者患有肠息肉,都属于肠癌高发人群,这些人必须定期体检,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 新型AI能在90分钟或更短时间内诊断出脑肿瘤

    脑癌的治疗通常从手术开始,目的是尽可能地切除肿瘤。外科医生可以完全切除肿瘤,但如果切除所有肿瘤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他们可能不得不留下一部分。“通过这样做,我们可以帮助外科医生优化脑瘤手术的结果。

  • 女子听到朋友患肠癌一查自己也有 专家建议40岁后都做一次肠镜筛查

    朱阿姨的一个伙伴被查出患有直肠癌,她联想到自己近期大便稀烂,偶有带血,于是也去医院做了检查。经诊断发现有两处息肉,其中乙状结肠的两处息肉为管状腺瘤,结肠肝曲部位的息肉竟然是癌。医生建议以下人群应立即检查:1、年龄40岁,无论男女;2、长期抽烟、喝酒的群体;3、有结直肠息肉或结肠癌家族史;4、进行胆囊切除的群体,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5、长期缺少运动,高脂肪饮食,高盐饮食者;6、长期便秘,腹泻,有排便习惯改变、不明原因腹痛、便血、消瘦的群体;7、炎症性肠病、家族性息肉病。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