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肥胖症最新资讯  > 正文

减肥计划的“游戏规则改变者”:更多的睡眠或可减少热量的摄入

2022-02-14 11:15 · 稿源: cnbeta

芝加哥大学医学部UChicago睡眠中心主任Esra Tasali博士表示,了解肥胖症的根本原因以及如何预防肥胖症是对抗肥胖症流行的最好方法。她说:“根据专家的说法,目前的肥胖症流行主要是由卡路里摄入量的增加来解释的,而不是缺乏运动。”现在,一项关于在现实世界中获得充足睡眠如何影响热量摄入的新研究可能会改变我们对减肥的看法。

睡觉

根据2月7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内科学》上的一项研究,在针对80名成年人的随机临床试验中,Tasali和来自芝加哥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那些习惯于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5小时的年轻超重成年人,在接受个性化的睡眠卫生咨询后,每晚平均能够增加1.2小时的睡眠时间。睡眠干预的目的是将在床时间延长到8.5小时--与对照组相比,睡眠时间的增加也使参与者的总体热量摄入平均每天减少270千卡(热量)。

“多年来,我们和其他人已经表明,睡眠限制对食欲调节有影响,导致食物摄入量增加,从而使你在一段时间内有体重增加的风险,”Tasali说。“最近,每个人都在问的问题是:‘好吧,如果这是睡眠不足的情况,我们能不能延长睡眠时间并扭转其中的一些不利结果?’”

这项新研究不仅考察了睡眠延长对卡路里摄入的影响,而且重要的是,它是在一个真实世界的环境中进行的,没有对参与者的饮食习惯进行操纵或控制。参与者睡在自己的床上,用可穿戴设备跟踪他们的睡眠,并以其他方式遵循他们的正常生活方式,没有任何关于饮食或运动的指示。

Tasali说:“在实验室中关于这个主题的大多数其他研究都是短暂的,为期几天,而且食物摄入量是通过参与者从提供的饮食中消耗多少来衡量的。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只操纵了睡眠,让参与者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没有食物记录或其他任何东西来自己跟踪他们的营养。”

相反,为了客观地跟踪参与者的热量摄入,调查人员依靠“双标水”方法和能量储存的变化。这种基于尿液的测试涉及一个人喝水,其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都被替换成不常见的,但自然发生的稳定同位素,易于追踪。在人类身上使用这种技术是由该研究的资深作者、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营养科学荣誉教授Dale A. Schoeller博士开创的。Schoeller说:“这被认为是在非实验室、真实世界环境中客观测量每日能量消耗的黄金标准,它改变了研究人类肥胖症的方式。”

总的来说,增加睡眠时间的人能够平均每天减少270千卡的热量摄入--如果效果长期保持,这将转化为三年内大约12公斤或26磅的体重下降。

也许该研究最令人惊讶的方面是干预措施的简单性。Tasali说:“我们看到,仅仅经过一次睡眠咨询,参与者就可以改变他们的睡前习惯,足以导致睡眠时间的增加。我们只是对每个人进行了良好的睡眠卫生辅导,并讨论了他们自己的个人睡眠环境,就他们可以做出的改变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改善他们的睡眠时间。重要的是,为了让参与者对睡眠干预视而不见,招募材料没有提到睡眠干预,使我们能够在基线上捕捉到真正的习惯性睡眠模式。”

即使该研究没有系统地评估可能影响睡眠行为的因素,"限制睡前使用电子设备似乎是一项关键的干预措施,"Tasali说。

仅仅经过一次咨询后,参与者每晚的平均睡眠时间就增加了一个多小时。尽管没有规定其他生活方式的改变,但大多数参与者的进食量大幅减少,一些参与者每天少吃500卡路里。

受试者总共只参与了四周的研究,其中两周用于收集有关睡眠和卡路里摄入的基线信息,随后两周用于监测睡眠干预的效果。

“这不是一项减重研究,”Tasali说。“但即使在短短两周内,我们也有量化的证据显示热量摄入的减少和能量的负平衡--热量的摄入少于热量的消耗。如果健康的睡眠习惯在更长的时间内得到保持,这将导致临床上重要的体重下降。许多人都在努力寻找减少热量摄入以减轻体重的方法--好吧,只是通过多睡觉,你可能能够大幅减少热量。”

最终,Tasali和她的团队希望研究可能解释这些结果的潜在机制,并相信这项工作应该刺激关于体重控制的新的、更大的研究,以确定延长睡眠时间是否能够支持减肥计划,并帮助预防或扭转肥胖症。

“在我们早期的工作中,我们了解到睡眠对食欲调节很重要,”Tasali说。“现在我们已经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在不做任何其他生活方式改变的情况下,你可以延长你的睡眠时间,摄入更少的卡路里。这可以真正帮助试图减肥的人。”

举报

  • 相关推荐
  • 女生为减肥催吐 体重仅37公斤 专家:应遵循科学、健康原则

    ​近日,一则关于女生为减肥而采取催吐方式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悉,该女生因极度渴望减轻体重,不惜采用催吐这一极端方法来达到目的,目前其体重已骤减至仅37公斤,情况令人担忧。 据相关消息透露,这位女生长期以来对自己的体重感到不满,为了迅速瘦身,她选择了催吐这种不健康且危险的方式。催吐不仅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如导致电解质失衡、牙齿腐�

  • 所谓7天瘦13斤液断减肥法系误导 专家警示健康风险

    ​近日,网络上热传的“7天瘦13斤液断减肥法”引发了广泛关注。据称,有女性通过每日仅摄入液体或加工前为液体的食物,如奶茶、咖啡、蔬菜汤等,在7天内成功减重13.2斤。然而,这一看似高效的减肥方法却遭到了消化专家的明确警示,指出其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 据了解,这种所谓的“液断减肥法”实质上是一种极端的节食方式。专家表示,虽然短期内体重下降�

  • Soul旗下研究院发布《2025年轻人减肥报告》,解读年轻人减肥态度

    Soul App发布《2025年年轻人减肥报告》,基于2249份Z世代问卷。报告显示,年轻人减肥态度更趋主体性,近六成视减肥为自我管理途径,近半认为是健康管理手段。减肥动机中“外貌好看”占54.7%,但健康因素占比达45.7%。超六成年轻人在三个月内放弃减肥,“坚持难”和“管不住嘴”是主因。值得注意的是,超两成人曾成功减重20斤,对减肥成功的定义也更趋多元,不再仅关注体重数字,更重视身体状态和健康改善。

  • 星级酒店推10元自助早餐:有百种食物 月卡每月限量100张

    武汉一家星级酒店推出299元自助早餐月卡,以亲民价格吸引周边居民。原本单次68元或需入住400多元房间才能享受的星级早餐,如今月卡平均每天不到10元,让普通百姓也能体验高品质服务。该活动7月预售、8月启用,每月限量100张,近两月均售罄。酒店旨在通过早餐引流带动宴会等业务发展,已有用户因体验良好选择在酒店举办庆典,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一接地气的经营理念实现了居民实惠与酒店社会效益的双赢。

  • 亮出“小红卡”加入本地生活争夺赛,小红书不硬刚

    “持小红卡用户,到店买单最低打9折。” 这个秋天,本地生活赛道打得十分火热,高德以“扫街榜”切入,美团、抖音等平台也纷纷加大补贴投入,拼多多旗下快团团试水餐饮本地零售,就连一向“克制”的小红书也突然开始发力。 9月26日,小红书此前悄然布局的本地生活会员服务业务“小红卡”正式被搬上了台前,并开启免费发放小红卡90天体验卡的限时活动。针对已领�

  • 从一件家具到一个家,WOGA屋伽如何用数字技术重塑你的生活场

    面对快节奏都市生活,WOGA屋伽提出智慧共生型家居新范式:通过20+主题生活场景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结合线上数字镜像系统实现全链路数字化。平台以数据洞察需求,联动优质供应链,提供个性化家居解决方案,重新定义“家”为能感知需求、伴随成长的生命体,推动行业从交易价值向交互价值转型。

  • 2岁男童因一口热汤住进ICU 专家:烫食危害远超想象

    近日,广西南宁一名两岁男童因用吸管饮用热汤,导致咽喉及口腔大面积烫伤,黏膜严重受损,并发呼吸衰竭、感染性喉炎及吸入性肺炎,生命垂危后被紧急送入ICU抢救。专家指出,过烫食物已成为威胁健康的“隐形杀手”,人体口腔及食道黏膜娇嫩,超过60℃的食物被列为一级致癌物。长期摄入高温饮食会持续刺激黏膜组织,显著增加口咽癌、食道癌风险。儿童吞咽功能未发育完善,更易发生意外烫伤。专家建议养成“慢下来”的饮食习惯,进食前预留降温时间,充分咀嚼,避免烫伤。若发生烫伤,应立即含服凉水或牛奶缓解,切勿强行吞咽加重损伤。医生呼吁家长加强儿童饮食监管,从源头杜绝安全隐患。

  • 专家提醒:油浸美食别多吃 要注意科学搭配

    油浸类美食风味独特深受喜爱,但营养专家提醒不宜多食。油浸工艺通过隔绝氧气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食物保存时间,赋予浓郁风味。但长期食用易导致脂肪和热量摄入超标,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油脂过氧化物,增加慢性病风险。还存在肉毒杆菌污染的低概率风险。建议科学搭配,控制食用量与频率,搭配低脂菜品平衡整体热量摄入。

  • 70岁大爷“辟谷”7天险丧命 专家警示养生需科学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近日抢救了一名因盲目“辟谷”险丧命的七旬老人。该老人连续七天仅饮用少量果汁和水进行“辟谷”,导致高烧、呕血等严重症状。专家指出,完全禁食会引发身体代谢紊乱,长期缺乏营养摄入可能导致低血糖、电解质失衡,严重时危及生命。类似因盲目断食养生的悲剧时有发生,提醒公众养生需遵循科学原则,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合适方法,避免跟风尝试未经证实的养生方式。社会各界应加强科学养生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 年轻人为啥拥抱“冻门”:快节奏生活新方案

    “冻门”饮食方式在都市青年中兴起,通过周末集中备餐、冷冻保存,工作日简单加热即可快速用餐。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快节奏生活下的用餐难题,又带来掌控感与心理满足。数据显示,一线城市63%的独居青年厨房不足3平米,长通勤时间进一步压缩烹饪空间。相比外卖,自制预制冷冻餐在食材新鲜度和营养搭配上更具优势,但需注意冷冻不超过7天。营养师建议新手从低风险菜品入手,逐步掌握冷冻规律,让“冻门”成为兼顾效率与品质的生活方式。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