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双十一最新资讯  > 正文

中消协消费提示:“双十一”“低价”不可迷信 关注商家售后服务

2021-11-04 11:31 · 稿源: TechWeb.com.cn

【TechWeb】11月4日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结合近几年“双十一”消费维权舆情及消费者的投诉情况,梳理出以下六点事项,提请广大消费者注意:

一、“双十一”“低价”不可迷信,得实惠要多对比

“双十一”是商家历时多年打造的“促销节”,线上线下市场笼罩在“巨惠特卖”“全年最低”“限时抢购”“爆款秒杀”的宣传迷雾当中,给消费者形成“买到就是赚到”的心理预期。但实际上,消协组织多年的价格监测和消费者投诉显示,一些商家“双十一”促销价格未必真实惠,有的商家使用的是“先涨后降”的套路,有的商家设置各种花式“买赠”,实际到手价格与平时并无差别,甚至还可能会是全年最贵。对此,中消协提醒消费者不可迷信“双十一”的所谓“价格优势”,购买前最好能提前了解价格走势,做到心中有数,除非是长期跟踪考察的商品,否则千万不要单纯相信低价宣传而盲目跟风下单。

二、促销规则套路复杂,下单前需看清楚

当前,很多商家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手段吸引消费者下单,包括预售、红包、满减、优惠券等,一些促销规则设计复杂,需要消费者“精打细算”才能理得清。有消费者称,“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红包一毛五”。对此,中消协提醒消费者要留心商家的促销规则,了解各种优惠措施是否有“门槛”限制、适用的产品品类和范围、能否叠加使用以及售后服务措施等。对于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标识不清以及明显存在不公平格式条款的,建议慎重选择,以免事后产生纠纷。消费者购买预售产品的,还要明确预付款和尾款的支付时间及金额、商家的发货时间、双方的违约责任等重要事项。

三、限期商品谨慎囤货,“剁手”前要巧规划

面对“双十一”全年最强的打折促销宣传,很多消费者喜欢下单囤积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中消协提醒喜欢囤货的消费者要保持理智,按需规划囤货数量,避免一次囤货过多造成浪费。建议消费者在“剁手”前先清理家里的“存货”,按需补货。对于化妆品、保健食品、粮油调料、休闲食品等限期使用的商品,更要杜绝冲动消费,尽量少囤货或者不囤货,防止很多囤货还未拆封就已经过期,既是给自身财产造成损失,也是对有限社会资源的浪费。

四、面对促销短信骚扰,留证据且可举报

近年来,“双十一”促销期间营销类垃圾短信呈现集中爆发的态势,使消费者烦不胜烦,备受其扰。依照《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规定,未经消费者允许推送商业信息和广告宣传行为涉嫌违法。中消协提醒消费者面对经营者非法推送促销信息,可保存证据并拨打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热线电话进行投诉、举报,共同遏制非法推送商业信息行为,维护个人信息安全。

五、直播带货良莠不齐,围观时保持冷静

当前,直播带货火热,但一桩桩带货主播“翻车”事件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吐槽,如主播夸大功效和用极限词语诱导消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按规定公示证照信息、引诱消费者进行私下交易以及售后服务无保障等。对此,中消协建议消费者面对主播的极力推销,保持冷静,克制冲动,要尽量选择信誉高、口碑好的直播带货商家进行交易。为保障财产安全及交易记录可循,不要脱离平台进行私下交易,不直接转账、汇款至私人账户以及通过发送付款链接页面或者扫描二维码等方式进行付款。

六、关注商家售后服务,有纠纷及时维权

消费者在购物时要提前了解商家发货及退换货政策,保存好聊天记录、订单信息、支付信息、促销优惠截图等相关购物凭证,并向商家索要发票或者收据。由于“双十一”期间,交易量的增加可能导致商家不能快速发货,快递派送也会相较平时要慢,所以消费者要提前和商家明确发货时间,购买急需品、生鲜食品等要注意避开物流高峰期。同时,消费者还应仔细阅读退换货政策,了解所购产品是否享受七日无理由退货以及退货运费由谁承担等问题,收到货后尽量当场验货,确认无误后再签收。发生消费纠纷时,要及时联系商家或者电商平台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经营者所在地的消协组织或者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

此外,中消协也敦促各类电商经营者要多一些诚意,少一些套路,制定简单的促销规则和优惠措施,并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实惠。

举报

  • 相关推荐
  • 网红“小黑妮”结婚带货 直播间被封

    9月17日,网红“小黑妮”范梓鹤开启结婚直播,数万网友线上祝福。直播中一自称其姑姑的女士推荐三款商品后直播中断被封。范梓鹤因2023年11月《面条》视频走红,凭借外国面容和河南方言反差感吸粉,目前抖音粉丝193.6万,获赞超2500万。

  • “嘎子哥”账号被封 此前因穿警服直播带货被拘

    演员谢孟伟(网名“嘎子哥”)在云南直播带货时身着警服,因违规穿着警用制式服装引发网友举报,最终被行政处罚。其快手账号也因该事件被封禁,无法再发布内容或进行直播。此事提醒广大网友和主播,流量不是护身符,法律才是底线,任何违法行为都将受到应有惩罚。

  • 京东推出AI购物APP京犀:帮你选出最心仪商品

    9月25日,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大会在京开幕。京东宣布未来三年将持续加大投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目标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万亿级AI生态体系。作为战略落地的关键一步,京东正式推出新一代购物与生活服务超级入口“京犀”App,通过AI技术重构消费体验,引发行业高度关注。该应用将AI深度嵌入购物全流程,基于用户行为与商品特征精准理解需求,智能推荐商品并优化结算路径,实现“无感式”顺畅下单。平台整合餐饮、票务、住宿等高频生活服务场景,用户通过语音指令即可完成全流程操作。此次将AI能力全面开放至消费端,标志着京东从“供应链技术提供商”向“生活服务生态构建者”的角色升级。

  • 直播伴侣与直播工具协同发力:YY开播+OBS开启多场景直播新篇章

    本文介绍了在直播行业多样化需求下,YY开播与OBS结合使用的优势。YY开播提供专业美颜与便捷操作,适合新手快速上手;OBS则具备灵活推流与多场景切换功能,支持多平台直播。通过虚拟摄像头技术,二者联动可实现画面美颜优化与横竖屏自如切换,确保直播稳定流畅。文章还强调了硬件配置与网络条件的重要性,并详细说明了操作步骤,帮助主播降低技术门槛,专注内容创作。

  • 2025,抖音电商作者如何更好带货?揭秘八个关键原理

    当西装革履、英语流利的@马斯诺,站在西北农田里卖南瓜时,没人能想到靠这种强烈反差,他只用一条视频就卖出了1.8万单贝贝南瓜,还收获了“西海固外交官”的称号。 他的成功不是简单的卖货,而是在用故事和内容打动消费者。而这正是抖音电商时代“带货”逻辑升级的最佳缩影。 在「克劳锐」看来,如今的商品售卖的本质不再是单纯销售,而是内容创造,他们卖的不

  • “嘎子哥”出演电影换人重拍 此前身着警服带货被拘7日

    演员谢孟伟(“嘎子哥”)因直播带货时身着警服被行政拘留7日。其参演电影《缉毒风暴》戏份将被全部删除,需重拍。谢孟伟近年多次因直播带货争议陷入舆论风波,包括卖假酒、虚假宣传等。此次事件再次警示公众人物需严守法律法规,切勿因一时利益触碰法律红线。

  • 15年温情陪伴,好想来驱动自有商品,夯实零食品牌根基

    万辰集团旗下量贩零食品牌“好想来零食乐园”迎来15周年。自2011年江苏兴化首店开业,如今已覆盖全国29个省份,门店超15000家。品牌成功关键在于精准捕捉消费需求,通过快速研发推出新品,如“好想来超值”和“好想来甄选”系列,覆盖不同消费群体。依托供应链优势与会员数据反馈,持续优化产品,打造爆款如青提茉莉风味啤酒和果味茶饮,单日销量达38万瓶。未来品牌将继续提升消费体验,打造更精彩的“家门口的零食乐园”。

  • 大司马官宣直播鹅鸭杀,加盟新综艺金牌讲师芜湖起飞!

    2025年9月24日,知名游戏主播“大司马”宣布与《鹅鸭杀》手游展开两项合作:回归游戏直播并加盟首档自制综艺节目,带领团队参赛。作为现象级社交推理游戏,《鹅鸭杀》凭借独特玩法和高互动性,曾创造大量热门话题。此次合作不仅复刻经典,更探索手游新玩法,新增“轮抽”“超级金水铃”等模式及“丛林神殿”场景,丰富策略性。游戏还推出专属社交空间“海岛个人房间”,加强社交体验。大司马的回归有望带动全民推理热潮,推动手游轻量化、综艺化发展,激活更广泛的年轻用户群体。测试已开启,这场回归好戏即将拉开序幕。

  • 罗永浩下周将加播两场数字人直播 网友调侃:预制直播

    罗永浩数字人将于下周加播两场直播,这是其预制菜风波后首次工作消息。其数字人技术由百度自研,首秀观看量达1300万,GMV突破5500万元。有网友质疑数字人直播为"预录直播",并发现其微博IP地址从上海变为香港,引发猜测。罗永浩回应称去香港是出差。

  • 罗永浩:今天直播几乎没人骂我 我不习惯 你们骂骂我吧

    近日罗永浩与西贝关于预制菜的争议引发关注,今晚罗永浩开直播详细介绍了预制菜。 在这次直播中,罗永浩展示多张图片,比如西贝店里的去骨黄花鱼柳、儿童餐的牛肉酱是保质期9个月的,羊排保质期24个月,鸡肉也是9个月保质期,猪排烩酸菜也是保质期9个月。 他表示,预制菜还没有正式的国家标准,自己不反对预制菜,反对的是卖预制菜伪装成不是预制菜,西贝称没�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