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析 > 关键词  > 中国快递行业最新资讯  > 正文

中国快递行业背后的暗伤

2012-02-14 10:13 · 稿源:hjblog.org

前言:电商是推动快递飞速发展的最大东西,然后在快递行业因为电商的火速膨胀而发展迅速到今天,在快递行业的背后,是不是遗留下了诸多隐患呢!

笔者是一个电商行业的从业人员,虽然从事的是网络推广工作,但是对于快递方面也常有触及,不论是作为一个消费者还是商家,都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首先,在中国,做起一个快递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没有庞大的资本消耗支撑,各种大家都懂的所谓内部关系的打通,都不是一个小企业可以发展起来的,所以中国的快递行业,在运营成本支出等方面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然而近年来,电商火爆无异于造就了中国快递行业的火速发展,但也是因为电商,让快递行业火速发展的背后,埋下了诸多隐患,服务态度差,货物满天飞,送货速度慢,节日货物堆积如山不能及时处理等等情况,时有发生!

对于商家而言,尤其是对于大部分业务需要依赖于代收货款的商家而言,快递就是承载着客户和商家之间联系的桥梁,当快递在送货的时候,可能快递人员的一些稍微不好的细节都会造成客户拒收货物,而在实际操作当中,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然后由于各种因素,索赔无望,还得负担来往运费,这样的单子对于商家来说也只能哑巴吃黄连,苦在心里!

对于国内的快递来说,在代收货款这块,最好的快递无疑是宅急送了。并不是说他服务态度有多好,或者其他的方面很不错,而是在返还货款这方面无疑于是最好的选择,第一是由于在代收这个业务上覆盖范围比较广,第二是返款可以周结,所以相对于资金压力比较大的小微型企业而言,对整个公司的资金链的运作都是有保障的,并且代收的功能上也有多样化,例如可以支持先验货后付款,或者先付款后验货等。但是其在送货态度和速度上的确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下面是国内最快的快递,也就是顺丰了,顺丰快递的快递员服务态度都很不错,而且顺丰的速度大家也有目共睹,但是缺点在于价格太高,尤其是对于代收货款这块,价格非常高,一单五百左右的货物,如果邮寄过去顾客拒收的话,基本的物流成本价格就在五十左右,所以这些都是一些小卖家不能承受的,尤其是一些潜在退货率相对较高的产品,再加上顺丰的返款期限比较长,代收范围不广,所以在选择顺丰物流的时候也要有一定的考量。

下一个说说邮政,应该算是中国物流范围最广的快递了,但在此同时,它的EMS的速度真的让人惨不忍睹,基本县城左右的东西都应该要五天左右,所以对于物品及时性比较高的电商们选择邮政会比较有鸭梨,并且对于代收这块而言,邮政的代收范围只是相对较广,村镇级并没有代收业务,所以,邮政在某些方面不足之处都有之。

不论是做为商家还是消费者,中国的电商市场是物流的最大推动力。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外物流把控甚至是垄断中国的国际快递市场的今天,从某些方面而言,都是对于中国快递行业的一种警示,如何把这块蛋糕做大,如何把中国物流的速度和服务提升到世界水平,都是对于中国物流的一个考验!

当然,我很欣喜的看到,像京东商城斥巨资自建的物流来说,的确可以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速度快到极致,但这也会在相对之间,大大的提升货物的物流成本,从而造成了终端货物的价格提升,所以这又是一个我们将来要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当然,我们期待,有一天会有一个速度快,服务好,业务范围广的快递来为我们服务,不光是为了商家,更是为了消费者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在未来的市场越来越倾向于互联网化的时候,这一点尤为重要,商家和快递本就是一个互利共赢的整体,期待中国的快递走上一个新的时代,也期待中国物流有着更加辉煌的明天!

作者:黄健,本文由uu00灯具招商网(https://www.uu00.tv)撰写,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大家来我的博客交流!

举报

  • 相关推荐
  • 销售易:今年的中国CRM行业盛会——engage2025要聊点啥?

    文章探讨了2025年企业增长的三大核心战略:AI智能体、企业出海和软件自主化。AI智能体已从简单应答进化为能主动思考、执行复杂任务的"超级员工",在营销、销售和服务领域带来效率革命。企业出海不再仅是产品出口,而是构建全球化生态,通过本地化策略开拓新市场。软件自主化则从替代转向创新,成为保障产业安全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Engage2025大会将分享头部企业在这些领域的实战经验,帮助企业把握增长新机遇。

  • 京东宣布奖励快递员等一线员工子女考上大学:发钱、优先就业

    今日,京东黑板报宣布,对今年参加高考并被大学录取的一线员工子女给予奖励,覆盖岗位包括全职骑手、京东物流快递员、运输司机、分拣员、打包员及客服人员等。 据了解,奖励分为高考贺喜金、免费校园寄、优先就业机会,具体奖励如下: 高考贺喜金 当年度所有参加高考的一线员工子女中,考取最高分及考取985、211、双一流等高校的一线员工子女,公司将给予高考�

  • 这个为全民造梦的AI工具,正在改写影视行业的规则

    ​过去一年,AI视频技术开启了一个全民造梦时代。 从OpenAI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技惊四座”的Demo,到快手旗下的可灵AI“后来者居上”,整个影视行业仿佛瞬间被推入了一个全新的纪元。 如果我们把电影工业史的坐标轴拉长,会发现它就是由一个个技术变革的新纪元串联起来的,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 但AI影像纪元的颠覆性在于,这不仅是一次工

  • 行业善于以价换量,卡萨帝电热单价、份额均最高

    当前电热水器行业普遍采取"以价换量"策略,卡萨帝却以高端定位实现逆势增长。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其电热产品以23.6%市场份额居首,同比增长71%,燃热增长28%,均价远超行业水平。这源于对用户深层需求的精准把握:针对水质安全问题推出行业首创的水晶胆热水器,实现0金属、0锈水;燃热领域首创航天级离心雾化科技,100%雾化外排冷凝水。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卡萨帝通过技术创新满足母婴、敏感肌等群体对"健康沐浴"的高端需求,印证了"用户愿为价值买单"的新消费逻辑。其成功表明,家电产业升级的真正方向在于以不可替代的技术价值赢得市场话语权。

  • 10岁小女孩快递站玩耍 手臂被卷入传送带 整个身体悬空

    近日,陕西一快递站内上演惊险一幕:一名小女孩的手臂突然卷进货物传送带,导致身体悬空。 据陕西汉中消防消息,事发汉中市宁强县,当时这位约10岁的小女孩在快递站内玩耍,看到转动的传送带时,出于好奇用手触碰,结果被突然卷入。 家长发现后立刻呼喊求救,驿站工作人员紧急按下急停按钮,但女孩手臂仍被死死卡住。 消防员到场后,利用电动破拆工具、手钳、�

  • 海尔空调主导制定行业首个AI空调标准

    海尔空调联合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发布行业首个《AI空调智能等级划分标准》(L1-L5级),填补行业空白。标准聚焦AI节能算法、人感交互、场景自适应三大核心技术,重点评估产品"理解需求-自主优化"能力,终极目标是实现"主动无感服务"。作为标准主导者,海尔空调通过"技术标准+场景方案"双引擎,推动行业从概念炒作转向系统性技术升级。数据显示,海尔空调是TOP3品牌中唯一实现量额双增的品牌,其AI技术已转化为市场动能。该标准不仅规范产业生态,更将技术话语权转化为用户体验升级,引领行业迈向以用户无感体验为核心的新战场。

  • 百瑞纪刘海文:存量资产活化与租赁住房创新成行业新风口

    百瑞纪集团副总裁刘海文在第八届中国住房租赁产业高峰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提出盘活存量资产是住房租赁行业破局关键。通过长沙商业公寓改造为保租房案例,实现资产价值提升20%以上,出租率达90%,净收益31.5元/㎡/月。深圳横岗大运AI小镇项目改造15万㎡存量物业,打造可容纳1.5万人的大型租赁社区。百瑞纪获"年度行业领军人物"等多项大奖,其创新实践为行业转型提供宝贵经验。未来将继续深化"运营+资管"双轮驱动战略,助力更多存量资产价值提升。论坛为住房租赁行业创新发展搭建重要交流平台。

  • 太阳雨空气能包揽2025中国热泵行业年会“领军品牌”等多项大奖!

    7月29-31日,2025中国热泵行业年会暨第十四届国际热泵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济南召开。大会以"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为主题,吸引1500+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参与。太阳雨集团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斩获"行业领军品牌"等多项大奖,并发布《全球热泵产业发展报告(2025)》。集团总裁陈荣华分享热泵产业新机遇,提出"城市更新、设备升级&q

  • “健康中国”在行动:如新为商务精英打造职场健康方案

    2025年3-6月,如新(中国)在全国举办52场"善行健康+领跑社区"主题活动。活动采用先进生物光子扫描技术,为社区居民、企业员工等群体提供健康检测、数据分析及个性化健康方案定制服务。7月24日在广州东山广场举办的专场活动,特别针对写字楼白领群体提供精准健康服务,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创新实践范例。东山广场作为高品质甲级商厦,吸引众多知名企业入驻。活动通过健康自测方法演示、亚健康成因解析及专业建议,全方位守护职场人士健康。如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创新构建"社区+企业"协同服务模式,将优质健康资源精准输送到商务楼宇,满足都市白领健康管理需求,未来将持续推进健康服务创新,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 行业纷纷入局!海尔再循环产业的风向标作用显现

    海尔智家通过全球首座家电再循环互联工厂,实现废旧家电高效回收利用。该工厂采用自动化拆解、精细分选等工序,将旧冰箱分解为钢铁、塑料等材料,回收率达93%,资源可应用于建筑、汽车等领域。我国废旧家电保有量超30亿台,海尔构建"回收-拆解-再生"全链路闭环体系,建成标准化回收分拣中心,提升处理效率。除海尔外,美的、宁德时代等企业也在布局循环经济产业。在政策与企业双重驱动下,中国家电产业正加速向绿色循环转型,为双碳目标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