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陕西旬阳市发生一起罕见的野生动物目击事件。当地居民郭先生在清晨通勤时,意外发现一条体长约70厘米的灰褐色大鲵正在路边以"S"形路线缓慢爬行。
据目击者描述,最初因距离较远未能辨识该生物种类,待靠近观察后,凭借其独特的体态特征确认这是一条野生大鲵。郭先生注意到其体色与养殖个体存在显著差异,立即联系了当地林业部门。
经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核查,确认该生物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生大鲵,生命体征正常。在完成必要检查后,工作人员已将其放归至经过严格筛选的天然水域栖息地。
专家介绍,这种俗称"娃娃鱼"的珍稀物种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黄河及珠江流域的支流中,因其对水质要求苛刻,被视为环境健康的"指示物种"。该物种得名于其独特的发声特征,在夜间会发出类似婴儿啼哭的声音。
公开资料显示,大鲵作为我国特有的大型两栖动物,自上世纪90年代起连续被列入多个国家级和国际保护名录。目前,该物种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的保护等级为极危,受到法律严格保护。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