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声音艺术最新资讯  > 正文

重塑视听边界:东芝电视火箭炮 SOUND让声音直抵心灵

2025-08-26 11:53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声音的艺术魅力,从不止于“被听见”,更在于“被读懂”,这背后离不开科技对声音细节的精准捕捉与还原。当声音艺术走出专业展厅,要走进大众生活、引发情感共鸣,电视便成为关键载体。它不仅是画面的呈现者,更应是声音的“翻译官”,将自然、人声、电子音等多元声景的情绪与质感,完整传递至家庭场景。

2025年8月24日至10月9日,东芝电视与北京声音艺术博物馆联袂呈现的国内首场《显声・视听拓扑》影像声音艺术展,正是这一理念的绝佳实践。这场展览,不仅是东芝电视技术实力的具象化表达,更让大众看到——客厅不再是单纯的观影空间,而是能承载声音艺术、实现情感共振的新现场。

图片1.png

声音的艺术觉醒,始于科技的精准赋能

声音的艺术性,藏在每一次声波振动的细节里。它能让自然流水显露出生命力,让人声对话传递出未说出口的情绪,让电子音乐勾勒出虚拟世界的轮廓。而这种艺术性的释放,始终依赖科技的推动,只有当技术能精准捕捉、还原、传递声音的细腻层次,人们才能突破“听得到”的局限,进入“听得懂、能共情”的境界,获得更丰富、生动的感官享受,对自然、人声、音乐产生超越表层的理解。

图片2.png

《显声・视听拓扑》展中,四件核心作品恰是“声音艺术+科技”的绝佳范本,且每件作品都暗含着对电视完整体验至关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从极致低频到自然声场,从虚拟人声到记忆声景”,而东芝电视则成为将这些元素转化为优质体验的关键桥梁。

季俊的《目里跳线》以电子音解构城市建筑的冷漠,50Hz以下的低频是作品的灵魂,也是电视“澎湃音质”的核心测试维度。东芝电视的独家“火箭炮”低音炮把《目里跳线》里每一道低频都推至极限,让建筑失去距离感,让我们重新夺回对空间的掌控权。此刻,冷漠不再是壁垒,而是共振。

唐潮的《绿松石与阴影泉》用流水、鸟鸣、风雨等自然声,对抗手机媒介的注意力吞噬,而“自然声的真实还原”正是家庭电视的核心需求之一。东芝电视通过听觉感知芯片BRα的精准控制,把大自然的声音一并收进“客厅”,让注意力归位,让自然归位。自然声场还原上的能力,直接决定了纪录片、户外综艺等内容的观看体验。

图片3.png

黄安澜《未来自我容器》的虚拟人声与日系电子音,聚焦“虚拟场景的声音塑造”,这恰是当下元宇宙、二次元内容流行背景下,电视体验的新需求点。在东芝电视Z700QF100吋巨幕与2000+ 分区Mini LED的加持下,虚实边界被打破;火箭炮音响让电子音如像素雨般滴落;量子点技术还原虚拟世界的霓虹质感,既让观众仿佛被“收纳”进屏幕,感受艺术作品中自我与幻想的碰撞,又展现出电视对“虚拟人声、电子音效”的精准驾驭能力。

杨迪《漂流纪念所》用影像与声音重构记忆,街道回声、童年对话等“生活化声音”是作品的核心,而“人声清晰度”、“环境音层次感”本就是电视音质的基础要求。东芝电视的360°环绕声场模拟巷口风声、树梢雨声,让记忆里的声音自然渗透,印证电视在“人声还原、环境音营造”上的硬实力,直接影响剧集、电影等内容的沉浸感。

这四件作品覆盖的“极致低频、自然声场、虚拟音效、人声环境音”,恰好是构成电视完整体验的关键声音元素。东芝电视以技术为笔,将不同类型的声音艺术化呈现,证明其在音质领域的全面性,无论是哪种声音元素,都能精准驾驭,为日常观影的全场景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火箭炮SOUND技术平台,拆解声音艺术的幕后推手

《显声・视听拓扑》中声音的艺术化表达,并非偶然,而是东芝电视音质技术领先性的必然结果。2025年,东芝推出行业首个音质技术平台——火箭炮 SOUND,基于行业独家音质芯片BRα,配合先进的音效算法和专业声学结构,精准再现每个声场的音质细节,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和音频内容类型,提升音质的清晰度、 真实感、空间感,为声音的精准传递筑牢根基,也为电视音质的 “标准化、场景化” 提供了新范式。

图片4.png

东芝电视Z700QF行业独家的第二代听觉感知芯片BRα,能够实现全部8声道独立驱动发声,包含了天空音和低音,将音频信号精确地驱动到对应的扬声器中,营造出声音的空间感。其还引入了日本专业调音师最新技术-Eilex算法,自适应滤波器技术通过限制或者强调不同扬声器的频率,对偏转声音进行相位校正,实现多扬声器的有序发声,尤其是可以将人声分离增强或降低,在表现人声时,保证声音纯粹清晰。艺术展中,《目里跳线》的低频表现与《漂流纪念所》的人声还原上,BRα 芯片精准捕捉声音细节,避免低频浑浊、人声模糊的问题,让普通用户在观看影视剧的动作、对话片段时,都能获得 “细节无损失”的体验。

配合杜比5.1.2声道与Hi-Fi扬声器,火箭炮SOUND更构建出360° 沉浸声场。观看《绿松石与阴影泉》时,流水声仿佛从电视两侧奔涌而出,鸟鸣声在空间中自然穿梭。这种“包围感”正是家庭影音从“平面”到“立体沉浸”的升级方向,也是行业追求的“客厅影院化”的核心指标。而帝瓦雷联名调音则进一步优化声音质感,让《未来自我容器》的电子音更具层次,人声更显温润,进一步链接“技术参数”与“听感体验”,解决了行业“重参数、轻质感”的痛点。

值得注意的是,东芝电视“音画双芯”为声音体验保驾护航。2025升级款视觉感知芯片ZR与Mini LED技术,在提升画面流畅度、对比度的同时,让音画同步更精准。这恰恰印证了又一行业共识,优质的视听体验从来不是“音质”或“画质”的单点突破,而是音画的协同共振,而东芝电视的双芯架构,正是对这一趋势的前瞻响应。

73年声学积淀,以时代洞察力引领行业音质进化

艺术是人类对感官体验的至高探索,而东芝电视与北京声音艺术博物馆的合作,本质是其对声音 “极致追求” 的延伸,更是对行业趋势的精准预判。

上世纪末,当行业陷入“薄机身=音质妥协”的误区时,东芝推出第一代火箭炮音响,以独立圆柱形设计颠覆传统电视的声学结构,宣告电视音质进入“澎湃时代”,直接打破了“形态限制音质”的固有认知;进入多声道时代,当多数品牌还在堆砌扬声器数量时,东芝第二代火箭炮音响率先升级多声道系统,赋予电视环绕声场;2021年,当行业才刚刚意识到“算法对音质的重要性”时,东芝已率先发布行业首颗专业独立音质芯片“BR”,让声音的沉浸感、立体感实现质的飞跃,此后 “独立音质芯片” 逐渐成为中高端电视的标配,东芝再次定义了行业技术升级的方向。

图片5.png

如今,时间来到2025年,随着元宇宙、8K内容、全景声影视的普及,用户对音质的需求已从“单一场景优化”升级为“全场景适配”,东芝顺势推出基于BRα芯片的火箭炮SOUND音质技术平台,不是单一技术的升级,而是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沉浸式视听解决方案”,可根据不同内容(电影、游戏、综艺)、不同环境(大客厅、小卧室)精准调整音质,让“客厅全景声”从概念变为现实。

从独立音响到音质芯片,再到整合性技术平台,东芝电视的每一步创新,都紧扣用户需求变化与行业技术趋势。在行业频繁追逐“大屏”“高刷”等视觉热点时,东芝始终坚守“音画为魂”的初心,用73年的积淀证明,电视的终极体验,是让每一种音画都能还原其本真,让用户在家中就能触摸到音画艺术的温度。这种“以用户为核心、以技术为驱动”的洞察力,正是其能持续引领行业音画进化的核心能力。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用声音打破科技和艺术的边界,东芝电视Z700QF 定义家庭影音新高度

    2025年8月24日至10月9日,东芝电视携手北京声音艺术博物馆举办国内首场影像声音艺术展《显声·视听拓朴》。展览通过艺术与科技结合,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声音直抵心灵的力量。分为A、B两展区:A区邀请四位艺术家构建声音体验空间;B区展示东芝声学科技。东芝Z700QF电视搭载火箭炮SOUND音质平台,精准还原声音,助力艺术家完整呈现作品。展览探索音画体验更高维度,展现声音作为艺术叙事主角的无限可能。

  • 宜享花以科技赋能消费金融,构建智能服务平台助力消费升级

    宜人金科旗下消费金融平台宜享花在数字时代背景下,通过AI、大数据等技术重塑消费金融服务模式。平台严格遵循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规,构建完善的数据安全治理机制,自主研发反欺诈系统,拦截欺诈借款超50万次。同时建立多层安全防护体系,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平台秉持“科技向善”理念,持续优化智能风控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普惠的金融服务体验。

  • 《澳门2049》荣膺微博文化之夜“年度创新演出IP” 科技赋能非遗守护文化根脉

    2025年8月25日,微博文化之夜在郑州举行,《澳门2049》荣获“年度创新演出IP”大奖。该演出通过前沿科技与非遗文化融合,突破传统保护模式,让古老文化“活”在当下。张艺谋导演团队以敬畏之心梳理文化脉络,在美高梅剧院打造跨越时空的对话。演出吸引国际观众,引发Z世代文化认同,展现中华文明深厚魅力。活动还启动非遗马拉松,通过全民参与加速非遗传承创新,证明科技已成为文化守护的核心力量。

  • 奔跑的爱缺少主角的声音!歌手乐队招募,每个声音都值得被珍藏!

    “奔跑的爱·快递小歌”音乐作品征集活动引发全国关注,但暴露出快递员群体参与度低的现实问题。活动虽收到105首歌曲和137篇歌词,但快递小哥报名者寥寥。项目组推出三大行动呼吁企业推荐员工、开辟绿色投稿通道、号召同行转发,并提供品牌植入舞台等专属权益。这场专为千万快递人打造的音乐会,能否真正让主角站上舞台,取决于行业企业的支持力度。

  • 爱在科技中流淌:anyfree自在家与深圳万象食家共筑七夕情感新地标

    智能家居品牌anyfree自在家与深圳万象食家合作,打造七夕主题快闪活动“小爪和我的家”,通过科技与情感融合,重新诠释爱的表达。活动强调智能家居产品不仅是实用工具,更是传递持久陪伴与安全感的载体,将抽象情感转化为可感知的日常场景。借助线下沉浸式体验和社交互动设计,品牌致力于让科技有温度,满足现代人对情感联结与守护的需求。

  • 2025 环球资源十月香港展:前沿科技集结,聚焦电竞、AI与世界杯周边!

    环球资源香港展将于2025年10月11日至30日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举行,分三期举办。展会涵盖游戏、消费电子、电子元件、移动电子、智能家居、安防及家电、家居及厨房用品、品质生活、运动及户外等热门采购类别。聚焦电竞装备、AI应用及2026世界杯趋势,汇聚亚洲及全球买家发掘创新产品,建立商业联系。预计吸引超10万专业买家,展示超34万件产品,打造一站式跨品类采购平台。

  • 全民狂欢之后,短剧有必要追求艺术经典吗?

    「当985大学教授沉迷短剧」的话题,冲上热搜。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汤拥华是该话题的主人公,因在课堂上公开表示自己沉迷短剧,并在教学中引用短剧内容进行讲解,引起热议。 有人认为,大学教授应潜心研究,不应「不务正业」。但也有不同声音发出,他们欣赏汤教授积极接纳新事物的态度,借短剧谈中文系现存问题,真诚且可贵。 短剧向各圈层用户渗透已是不�

  • 大模型技术赋能声音创作:逗哥配音引领AI语音合成新浪潮‌

    逗哥配音作为国内领先的AI配音平台,凭借自主研发的语音合成大模型技术,已服务超千万创作者,累计生成音频量突破270亿次。其核心技术突破包括:1)支持40种语言,语音质量MOS分提升0.25,拟人度超83%;2)首创"AI分角功能",将多角色配音效率提升90%以上;3)建成覆盖近千款发音人的全球声库,包含方言、外语及影视角色音;4)创新"真人声纹+AI增强"模式,

  • 超7成用户想把影院搬回家?海信电视U8Q以高定科技带来沉浸音画体验

    如今打造家庭影院成为现代家装潮流。奥维云网数据显示,73.5%用户偏好“影院场景”,71%选择大屏电视。海信电视U8Q通过AI画质芯片、黑曜屏Ultra低反光技术、330Hz刷新率及殿堂级音响,实现极致音画体验。其灵指AI遥控和智能交互功能,更提升了使用便捷性与家居美感,重新定义家庭观影新标准。

  • 中国茶快消化迎来关键载体:小罐茶焖泡系列即将上市

    中国茶产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传统泡茶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新兴的"焖泡"茶饮方式成为介于传统冲泡与即饮茶之间的"第三极",小罐茶率先布局该领域,通过"茶品×茶具"一体化生态实现从产品到生活方式的跨越。其创新包括:获得红点设计奖的专用焖泡杯、针对年轻群体的模块化轻资产门店体系,以及标准化拼配工艺确保品质稳定。这种模式重构了茶产业底层逻辑,将茶还原为日常生活方式。小罐茶的实践证明传统文化可通过系统性创新融入现代生活肌理。未来中国茶将突破单一文化输出维度,以更开放姿态走向全球舞台。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

热文

  • 3 天
  • 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