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非洲大蜗牛最新资讯  > 正文

雨后大量出现 看得头皮发麻 专家提醒:看到了千万别碰

2025-07-30 16:43 · 稿源: 快科技

快科技7月30日消息,近日,福州有市民在公园附近散步时,发现一只拳头大小的非洲大蜗牛正在人行道上爬行。

无独有偶,近期厦门雨后,非洲大蜗牛也变得活跃起来,在小区、公园里常常能看到它们的踪迹。

对此,专家发出提醒:非洲大蜗牛身上带有各种寄生虫,看到千万别碰。如果不小心触碰了,要及时洗手,防止细菌经口腔传播至人体。

据了解,这些大蜗牛是我国首批公布的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它学名叫褐云玛瑙螺,大家习惯称它为非洲大蜗牛,称其为毒王”一点也不为过。

非洲大蜗牛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会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

它身上携带多种细菌,用手触摸后,可能会引起皮炎,导致皮肤瘙痒、肿胀等。

而且,其身上还寄生着各种寄生虫,最常见的是广州管圆线虫。这种寄生虫会钻入人体的中枢神经或脑脊液,一旦感染,患者会出现持续发热、头痛等症状,进而引发脑膜炎,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此前,广东就有一名10岁男孩在路边抓大蜗牛”玩,之后出现持续、反复发热和头痛的症状,最终被确诊患上广州管圆线虫嗜酸性脑膜脑炎。

在此特别提醒,家中有小朋友的,千万不要让他们捡拾蜗牛当玩具。

另外,不要轻信高温烹煮可食用”的谣言,即便将非洲大蜗牛煮熟,也不能保证食用安全。

如果在小区发现数量较多的大蜗牛,不要自行喷洒农药,以免污染水源,可联系物业公司进行处理,或者找专业的杀虫公司。

若是在家里发现少量蜗牛,可以利用家中的食盐处理,蜗牛被撒上食盐后,其软体部分会融化成水而死亡。

举报

  • 相关推荐
  • 医生和开颅患者边聊天边捉大脑活虫 男子儿时喝生水大脑藏10厘米活虫

    ​6月7日,林浩(化名)与朋友在东莞钓鱼时,突然出现嘴巴不受控制张开、无法发声、脑袋不受控制向左抽搐点头的异常症状。辗转多家医院检查后,他被确诊为裂头蚴感染,且影像显示病灶位于掌管语言产生与表达控制的脑部关键区域。 面对如何在取出活虫的同时保全患者语言功能的难题,医生决定采用术中唤醒麻醉下行裂头蚴抓取手术这一创新方案。手术当天,医护团�

  • 12306:闲鱼上买65折的高铁票有风险 无法保证安全性

    近日,一则关于“闲鱼上65折的高铁票能不能买”的网友发文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平台上有多位卖家打出诱人广告,声称能够提供商务座、一等座高铁动车票的65折至7折优惠券。 然而,购买这些所谓优惠票的过程却暗藏玄机。根据卖家要求,买家不仅需要确定具体的车次、时间以及乘车人姓名,还要将行程信息截图发送给卖家。更为关键的是,买家至少需支付1000元才能完

  • 奥特曼:AI三大风险让我夜不能寐 或因社会失衡致严重风险

    ​当地时间周二,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在迪拜举行的世界政府峰会(WGS)上通过视频连线发表讲话,警告人工智能(AI)发展可能因“社会失衡”引发严重风险,并呼吁建立类似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全球性监管框架。他坦言,这一潜在威胁令其“彻夜难眠”。 奥特曼指出,AI的破坏性未必源于系统本身的恶意,而可能源于社会层面的微妙失衡。他解释称,当个体态度与�

  • 合肥出现大量“怪虫”:黑黄条纹相间 看得人头皮发麻 专家:无害 不用怕

    近日,多位登山者爆料称,在合肥大蜀山蜿蜒的山道旁,突然出现了大量身长约四五公分的虫子,这一情况引发了媒体广泛关注。 据爆料者描述,这些怪虫”的模样令人头皮发麻。原本大家兴致勃勃地前往大蜀山登山,却因这些不速之客”平添了几分心惊胆战。 为了解事情真相,有媒体专门前往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实地探访。 在登山途中,媒体果然邂逅”了这些神秘�

  • 女孩囤积大量吧唧深夜中毒紧急送医 专家提醒警惕玩具安全风险

    ​近日,一则关于女孩因家中囤积大量“吧唧”(二次元文化中徽章的俗称)而在深夜中毒送医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据报道,该女孩在半夜突然感到头晕恶心、呼吸急促,紧急拨打120后被送往医院急救。经医生诊断,此次中毒事件可能与家中囤积的“吧唧”有关,这些徽章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其胶水、塑料包装等材料可能释放有害物质,长期堆积引发了健康隐患。 这一事件

  • 37岁男子突然头部失控不断点头 医生从男子脑子里捉出10厘米活虫

    ​近日,广州一名37岁男子遭遇离奇病症,其头部突然失控般不断点头,同时伴有嘴巴抽搐、失语等症状,只能通过写字艰难求救。这一异常情况立即引起家属警觉,迅速将其送往医院就诊。 经医生详细检查,发现该男子脑部竟藏有一条长达10厘米的活体寄生虫,且这条寄生虫在患者脑内持续处于运动状态,正是导致其出现上述怪异症状的“元凶”。据医疗团队介绍,寄生虫�

  • 公司CEO搂抱HR被演唱会大屏拍到:出轨后道歉 指责隐私被侵

    7月16日,酷玩乐队波士顿演唱会上,镜头捕捉到科技公司"天文学家"CEO安迪·拜伦与公司HR主管克里斯汀·卡伯特亲密拥吻。两人异常反应引发热议,随后被曝拜伦已婚育有两子,卡伯特2022年刚离婚。拜伦17日发声道歉,却指责演唱会镜头侵犯隐私。酷玩乐队宣布未来将设置无镜头观众区。事件折射职场伦理与公众人物隐私的边界争议。

  • 小赢科技深耕“科技+金融+消费”协同生态

    金融科技正深度重塑经济肌理。在中国,移动支付重构了亿万消费者的日常体验;智能风控与征信体系的创新打破了传统信贷的地域与群体壁垒。小赢科技等企业通过"科技+金融+消费"协同模式,精准匹配需求:前端以移动化服务降低门槛,中台以智能风控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后端连接消费场景,让金融支持转化为切实生活改善。其自主研发的风控体系不追求"零风险",而是精准识别需求与能力匹配度,为小微经营者、新市民等群体建立可信信用画像。金融不止于借贷,更是赋能成长的伙伴。小赢科技以技术为钥,持续开启普惠金融更广阔未来。

  • 台风过后广东一海滩现大量生蚝 专家紧急示警创伤弧菌风险

    ​日前,随着台风“韦帕”过境,广东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海滩涌现出大量海鲜,这一景象迅速吸引了众多附近居民前往现场赶海,享受大自然的“馈赠”。然而,在这场赶海热潮背后,疾控专家却发出了紧急提醒。 专家指出,台风过后,海洋环境发生变化,创伤弧菌这一海洋中的隐形杀手数量会激增。创伤弧菌常附着在贝类外壳上,一旦人们通过伤口接触到这种细菌,它便

  • 韩女子咬断性侵者舌头被判刑 正当防卫认定成焦点

    2025年7月20日,韩国司法界一桩跨越六十余年的旧案再次进入公众视野。韩国一地方法院宣布,将于7月23日上午11时对现年78岁的崔顺实涉嫌重伤害一案进行重审,此案源于1964年崔顺实(当时18岁)为反抗性侵咬断侵害人舌头,却反被判刑的争议事件。 据案件资料显示,1964年,年仅18岁的崔顺实遭遇一名21岁男性卢某的性侵企图。在激烈反抗中,崔顺实咬断了卢某的舌头约1.5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