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2 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贵州多彩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与腾讯云等联合成立“广电视听人工智能联合共建实验室”,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与广电视听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里程碑,实验室汇聚全国十余家省级广电新媒体单位及头部科技企业,聚焦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智能体应用及内容行业模型应用等前沿技术领域,致力于推动技术突破、培养高端人才、促进产业升级发展,为“智慧广电”建设注入创新动能。
以技术为引擎,开启媒体融合新时代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重构媒体行业的生态格局。从内容生产、分发到用户交互,AI的应用已渗透至传媒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广播电视领域,智能化转型不仅是技术趋势,更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而人工智能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驱动力。
广播影视信息网络中心副主任、广播电视规划院纪委书记韩肖鹏在成立仪式上表示:“此次共建实验室,是规划院在人工智能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我们相信,通过多方的优势互补与深度合作,实验室将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智能体应用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共同推动视听数据处理、内容生成与安全、智能推荐等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同时,贵州多彩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毛健也表示:“实验室的成立是多彩新媒在人工智能领域迈出的又一重要步伐。规划院在垂类模型研究方面的深厚积累,与成员单位在IPTV领域的丰富经验,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合作局面。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实验室将成为推动媒体行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平台,为‘智慧广电’高质量创新发展注入‘硬科技’新动能。”
聚合跨界资源,构建开放创新生态
广电视听人工智能联合共建实验室的成立并非一蹴而就,其背后是牵头单位在人工智能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实践经验。
贵州多彩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省级新媒体平台代表,已沉淀 4 项AI技术发明专利,其自主研发的“基于内容剧情的视频理解模型”能够自动解析影视内容脉络,为准确推荐提供数据支撑;“动态内容安全围栏”技术通过实时监测与智能拦截,有效保障了IPTV平台的内容合规性。此外,在人机交互领域的探索以及IPTV桌面智能终端等产品,也显著提升了家庭用户的视听体验。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则从政策与标准层面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支撑。其研发的“智问答”等AIGC融媒智能生产工具集,依托丰富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政策、标准、技术等专业知识数据进行训练和优化,可服务于广电视听领域的政策研究、科技报告编制、标准宣贯、视频长转短、新闻文章转视频、数字主播、视频智能译制、智慧运维等多种场景,并在互联网、安全、文化、科教等领域形成示范应用。
此外,广电视听人工智能联合共建实验室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成员结构的多元性与协作的开放性。包括河南、河北、江西、山西、浙江、湖北、海南、山东等省级广电新媒体单位,以及腾讯云等科技企业。这种“广电+科技”的跨界组合,形成了“技术研发+场景落地”的协作网络,既融合了广电行业的内容运营经验与用户资源,又引入了互联网企业的算法优势与生态能力,为技术落地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腾讯云向各行业客户提供由AI大模型驱动的先进云架构,包括自研的腾讯混元大模型及行业先进开源模型,涵盖AI基础设施、模型与框架、AI工程、AI应用和安全五大关键能力。在 2025 腾讯云AI产业应用峰会上,腾讯云宣布将大模型知识引擎全面升级为“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通过整合腾讯云行业领先的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全面的 Agent(智能体)能力以及实战打磨出来的贴合用户需求的功能,打造出一个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体构建平台。提供LLM+RAG、Workflow、Multi-agent等多种智能体开发框架,助力企业能够结合专属数据,更有效地搭建稳定、安全、符合业务需求的智能体。目前,已在传媒、金融、文旅、政务等 30 多个行业落地应用。
锚定前沿方向,绘制智慧广电蓝图
在技术革新与产业融合的双重浪潮下,广电视听人工智能联合共建实验室将充分发挥平台聚合效应,通过前沿技术攻关、跨领域资源协同、标准化体系构建,为“智慧广电”建设注入持久动能。
面向未来,实验室明确了多项核心攻关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大数据、AIGC、行业模型训练、大模型安全、新一代AI搜索智能推荐、智能体创新应用等,旨在通过技术突破解决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推动人工智能与广电视听场景的深度耦合,探索从内容生产到终端服务的全链条智能化升级路径。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加速技术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助力广电行业构建更有效、更安全、更智能的传播生态。
与此同时,实验室的开放协作模式将打破行业壁垒,促进技术、数据、场景的互联互通,为广电与互联网、硬件制造、云计算等领域的跨界融合提供试验田。这种生态化协作不仅能够激发技术创新活力,更将推动行业标准的完善,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筑牢根基。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