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谷歌i/o大会最新资讯  > 正文

谷歌推出 250 美元的 AI Ultra 套餐,重新定义“高端”

2025-05-22 11:45 · 稿源:站长之家

人工智能 机械手臂 AI (2)

现在,YouTube Premium 也被捆绑进了这个高价 AI 订阅里……

价值“堆料”还是实质升级?

谷歌在 I/O 2025 大会上发布了全新的 AI Ultra 订阅计划,宣称这是为追求“最顶级谷歌 AI 体验”的用户而打造的最先进选择。其价格为 每月 249.99 美元,比 OpenAI 的顶级套餐(200 美元/月)和 Anthropic 的套餐(100 美元/月)都贵至少 50 美元。新用户前三个月可享受 50% 折扣,短期内比 OpenAI 更便宜。

谷歌将 Ultra 定位为面向创意专业人士、开发者与学者的高端产品,提供对最大规模模型和实验性工具的扩展访问权限,包括最新Gemini 2.5 Pro 模型。然而,这个定价不仅仅反映更高的使用限额,更可能成为 AI 公司未来定价的新基准。

Ultra 套餐包括什么?

花 250 美元,你将获得以下内容:

  • 最新版本的 Gemini 模型访问权限

  • Gemini 2.5 Pro 的 Deep Think 模式

  • Veo 3 视频模型 的抢先体验(相当出色)

  • 高分辨率视频生成工具 Flow(由 Veo、Imagen 和 Gemini 驱动)

  • 高使用限额,适用于 Flow、Whisk Animate、NotebookLM 等工具

  • 承诺在 2025 年晚些时候推出更多增强功能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功能中很多并非 Ultra 独占。Flow 也会推出到 20 美元/月的 AI Pro 套餐,尽管功能会有所精简。Gemini 与 Gmail、Docs、Chrome 的集成则已经在免费或低价套餐中提供。

换言之,Ultra 用户实际上是在付费体验将来会向大众开放的 Beta 功能

非 AI 附加内容:价值还是“凑数”?

youtube

Ultra 套餐还包括:

  • 30 TB Google One 云存储

  • YouTube Premium 订阅

  • Project Mariner:一个最多可并行处理 10 个任务的 AI 任务管理器

这些看似“增值”的服务,却并非 AI 特有。例如,YouTube Premium 和云存储本就可单独购买。对只想要 AI 功能的用户来说,这些“外带”的服务可能用不上,性价比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Ultra 的“独享”功能其实并不稀有

如 Whisk 和 NotebookLM,这些工具虽然被归类为 Ultra 套餐升级内容,其实也有简化版本在其他套餐中提供。即使是 Veo 和 Flow,也已经开始向 Pro 用户部分开放。

Ultra 最大的价值可能在于更高的使用上限——但在 AI 领域,这些上限的实际用途常常含糊不清,令人沮丧。

高端定价或将影响整个行业

如果谷歌的 Ultra 模式成功推广,可能会促使 OpenAI 等对手也推出类似价格和打包策略的“高端套餐”,即使这些功能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

这将意味着 AI 市场或从“比拼谁的 AI 更好”,转向“谁能更好地将‘高端’功能商业化”——哪怕这些所谓的“高端”只是价格更贵而已

谷歌或许想把 AI Ultra 打造成一个精英创作者工具包,但它也可能正在重新定义“高端”:只是贵而已

举报

  • 相关推荐
  • 重新定义20万级SUV!问界新M5 Ultra用四大硬实力圈粉年轻人

    当代年轻消费者购车最关注四大要素:高颜值、智能化、安全性和强劲性能。问界新M5 Ultra凭借2.9黄金轴比和0.46轮高比打造动感造型,新增零度白与幻影紫配色彰显时尚;搭载华为ADS智能驾驶系统,支持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全铝底盘配合四秒级百公里加速,满油满电续航达1440km;配备全向防碰撞系统CAS3.0。该车月销超5000台,近期购车可享最高27000元福利,成为20万级智能SUV标

  • iQOO 15 Ultra首曝:首款骁龙8 Elite 2 Ultra旗舰

    iQOO将于年底推出iQOO 15系列旗舰手机,包含标准版和Ultra版。iQOO 15 Ultra将采用2K LIPO直屏,首批搭载骁龙8 Elite 2平台,配备潜望长焦镜头,支持无线充电和IP68防尘防水。相比上代,Ultra版回归直屏设计,新增主动散热风扇和潜望长焦,影像和性能大幅提升。采用全新LIPO封装工艺,通过优化显示驱动芯片和电路布局,大幅收窄边框。LIPO技术采用高密度连接设计,减少信号传输通道数量和长度,在保证信号稳定性的同时缩小边框宽度。iQOO 15 Pro预计10月亮相,将成为行业首款骁龙8 Elite 2 Ultra旗舰机型。

  • 迎接颠覆性创新 Ultra新篇章即将展开

    三星Galaxy系列以用户需求为核心,通过折叠屏设计、AI技术和专业级相机等创新功能,打造颠覆性体验。新品Galaxy Ultra整合行业领先硬件配置,优化折叠屏形态下的AI应用,满足用户对轻薄便携和高效办公的需求。产品亮点包括:1)折叠状态下可作为高效办公平台;2)AI语音助手实现智能推荐和信息处理;3)专业摄影系统捕捉精彩瞬间;4)多任务处理提升工作效率。这些创新功能均由专为折叠屏优化的Galaxy AI深度赋能,重新定义智能设备与日常生活的交互方式。

  • 三星Galaxy S25 Ultra一个月体验:舒畅、超预期的超大杯

    三星Galaxy S25 Ultra评测:这款超大杯旗舰手机采用简约现代设计,重量控制在220克内,厚度仅8.2mm,提供舒适手感。配备2亿像素主摄和3x/5x双长焦,超广角镜头提升至5000万像素,AI超视觉引擎增强拍摄画质,支持10bit HDR视频和Log格式。6.9英寸2K第二代动态AMOLED直屏显示效果出色,搭载丰富实用的本土化AI功能,如智能摘要、即圈即搜和实时翻译。S Pen手写笔为创作加分,IP68防尘防水和坚固材质提升耐用性。综合表现超越预期,是一款面面俱到的全能旗舰。

  • 华为Pura 80 Ultra首发最强潜望长焦 博主:2025年没有超越者

    华为Pura 80 Ultra的1英寸主摄和1/1.28英寸双焦段潜望镜都是自主可控,传感器和模组全链路采用国产方案,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尤其是这颗1/1.28英寸RYYB超大底潜望镜,确定2025年不会有比它底更大的方案出现。 据悉,华为Pura 80 Ultra首创超大底一镜双目长焦镜头,将3.7x中长焦镜头与9.4x超长焦镜头光学焦段合一,让两颗镜头共用同一颗1/1.28英寸主摄级超大底传感器,实现超大底和�

  • AI触控云台浩瀚V3 Ultra发布,首发AI多模态追踪模块,定义手机云台轻旗舰标准!

    6月6日,浩翰V3 Ultra智能影像稳定器正式发布。作为旗舰级产品,它搭载行业首创AI多模态万物原生跟拍技术,支持10米远程触控彩屏、AI可视化构图、360°无死角跟拍及三轴稳拍等功能。新品采用第九代iSteady增稳系统,折叠后体积小巧便携。配备22英寸触控彩屏,支持5米手势控制和隔空补光功能。售价999元起,同步推出含无线麦克风的创作者套装。浩翰深耕稳定器行业11年,产�

  • 小米SU7 Ultra刷新纽北纪录 成为纽北最速量产电动车

    今日,小米公司CEO雷军正式宣布,小米SU7Ultra量产版在德国纽北赛道上创造了新的历史,以7分04秒957的成绩刷新了量产电动车的圈速纪录,成为纽北赛道上迄今为止最快的量产电动车。 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这一纪录的取得是小米汽车团队不懈努力的结果,同时他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纪录还将被进一步刷新。他强调,小米汽车将在纽北赛道长期驻扎,与全球顶尖的汽�

  • 三筒!明牌! 海信棉花糖Ultra全家筒开启洗衣“空间自由”时代

    海信洗衣机推出三筒系列新品,满足消费者对分区洗护的健康需求。5月30日,海信在青岛发布"棉花糖Ultra全家筒"系列,包含旗舰版、轻享版和青春版三款产品。旗舰版是全球首款4合1热泵洗烘一体机,支持13kg洗涤+9kg热泵烘干,配备双mini筒独立洗烘;轻享版搭载专利活水洗4.0技术,毛屑去除率达90%;青春版主打高性价比基础分区洗护。产品通过物理分区方式解决母婴、�

  • OPPO Find X9 Ultra首曝:双2亿像素史无前例

    博主数码闲聊站暗示,OPPO Find X9 Ultra正在测试双2亿像素方案。 据爆料,OPPO Find X9 Ultra依然会延续上代的双潜望长焦传统,该机将配备2亿像素超大底主摄、2亿像素潜望长焦、5000万像素潜望长焦以及超广角,这是全球首款双2亿像素手机。 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2亿像素手机,但是都只配备了一颗2亿像素,比如三星Galaxy S25 Ultra,只有主摄是2亿像素。

  • 雷军:小米SU7 Ultra纽北破记录只是开始 更多中国车企开始拼创新

    快科技6月14日消息,近日,小米SU7 Ultra量产车型首次征战纽北,斩获7分04 秒957的史上最佳成绩,成为纽北史上最速量产电动车。央视新闻点赞了小米SU7 Ultra量产版的纽北征战视频,表示中国汽车崛起离不开真功夫和硬实力。这是中国汽车品牌首次上榜即夺得电动车类别冠军。新华社也称赞道:这是中国汽车品牌首次上榜即夺得电动车类别冠军,充分体现中国汽车工业技术硬实力。今天下午,雷军转发道:小米SU7 Ultra 这次纽北破记录,只是开始。我相信,更多的中国车企会加入拼创新的赛道,在核心技术攻坚中竞速突破。”雷军还表示,高性能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