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人工智能最新资讯  > 正文

马上消金助力:“人工智能+消费”场景革新与市场破局

2025-05-09 11:27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从线上购物到知识付费,依托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新型消费模式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消费”。“人工智能+消费”不仅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更是开启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全新想象。

“人工智能+消费”——场景革命与破局

1.开启美好生活的钥匙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人们已逐步将其融入生活,作为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收获便捷而新奇的体验。人工智能具备自主化、有效化等特点,面对城市上班族早出晚归、老年人行动不便等情形,与家居的融合创新能够改善生活品质,提高生活满意度。当前,智能家居系统在家具改造中渗透率越来越高,通过链接各种智能设备,如智能窗帘、灯具、恒温器、家用电器、甚至门锁等,凭借语音或设备控制,可以实现对家具环境的便捷控制,甚至可以经过智能观察人体状态、实时判断用户需求,主动发起关怀、调温、室内环境调整,营造出温馨或有效的氛围。另外,机器狗、“家庭管家”人形机器人等还可以承担家务劳动、采购、外出等工作,解放人类双手,提高时间分配和有效使用的能力。其中,面向老人群体的机器人还可以提供智能情感陪护、数字素养提升、健康安全守护、娱乐休闲服务、生活辅助管理等功能,实现适老化改造,满足大量的情感和健康需求。不仅如此,类似DeepSeek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一方面可以提供家具选择、装修材料等信息参考,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用户提供的空间尺寸、风格偏好和功能需求等,快速生成家具布局、改造方案,解决信息不对称,提升用户满意度,实现有效决策。

2.新模式下的购物革命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消费市场,无论是需求端还是供给端,带来线上线下消费方式的全面升级。伴随互联网浪潮推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通过移动端或PC端,用户可以快速浏览虚拟商品,并通过关键词进行筛选,一键选择并购买。而基于人工智能,电商平台变被动为主动,通过智能购物系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商品推荐,成功解决了消费者的“选择困难症”。通过对消费者提供或者系统捕捉的数据与需求信息等分析,系统还可以洞察用户的消费习惯与偏好,准确推送并提升购物满意度。对于女性消费者来讲,智能化妆镜的出现也让人眼前一亮。一方面可以实时同步紫外线指数、温度湿度、化妆技巧等信息,甚至一键切换口红色号实时查看妆效;另一方面可以用来检测防晒情况和皮肤状态,提醒及时补妆,并且提供情绪价值,进而提升女性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此外,人工智能也可以助力商家提升运营效率,如运用人工智能生成营销内容、智能退款、库存预测分析等。根据Adobe Analytics比较新数据显示,在 2024 年 1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期间,来自生成式人工智能渠道的零售网站流量同比激增1300%,访客的页面浏览深度也增加了12%,且跳出率降低了23%。当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购物中的“评论、研究与推荐”这三个环节的影响最为显著时,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助手时代已悄然到来。

3.沉浸式体验周游全球

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很少见的速度渗透到文旅行业,从智能导览到行程规划,从多语言交互到沉浸式体验,从预测客流趋势到安全应急管理,悄然重塑着文旅消费与服务。基于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导览系统已经在全国多景区落地应用,通过地点识别、语音识别可以自动触发导览界面和讲解语音,而凭借“人工智能+元宇宙”,游客还可以通过手机或VR设备获得沉浸式游览体验,甚至参与互动式娱乐,增加游览乐趣。当前,部分博物馆还基于增强现实和计算机视觉技术,推出了数字体验项目,比如敦煌研究院开发的“数字敦煌”、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数字故宫”等,能够让游客足不出户即可“面对面”与历史文明交流对话。此外,自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主流趋势以来,游客可以通过提供基础关键词,让人工智能结合天气、交通、门票、尤其是客户喜好,自主生成行程规划路线,并支持多语言交流。对于旅游管理部门来讲,通过人工智能来监测客流趋势、停留时间既有助于调节人流密度,减少拥堵和安全隐患,又可以提升游客体验和游览效率。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正逐渐融入各个行业和场景,并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来讲,一是扩大消费总量,根据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IQ&GFK的调研结果显示,超七成的消费者愿意为人工智能功能付费,可接受在原有产品价格上浮15%。二是优化消费结构,推动消费者的偏好从传统的“实物型消费”转向更加注重体验的“服务型消费”,也推动消费结构从“二八定律”向“长尾效应”演进,满足更多样化、更个性化的需求。三是促进产业升级,形成“需求牵引技术、技术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倒逼企业提升技术能力,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如何稳步推进“人工智能+消费”

尽管“人工智能+消费”市场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场景,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多方面的挑战,需要在技术、数据安全、就业结构、消费者认知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以应对。

1.构建人工智能治理新生态

为了更好地推动“人工智能+消费”,我们需要出台更多鼓励政策。同时,在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方面,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与执行,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充分保障。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带来的就业市场变化,优化社会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帮助劳动者向新兴职业如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人工智能训练师等转型,为他们铺设一条通向未来的光明大道。

2.打造智能消费新体验

企业应当加大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领域的投资力度,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高产品的智能化水平,让科技成果惠及每一个普通消费者。将人工智能与物联网、5G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促进不同领域间的跨界创新。探索人工智能在零售、金融、旅游、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的软硬件应用场景,开发出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解决方案,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助力扩大内需。

3.点燃消费热情

一方面,开放商场、景区、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景,创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体验环境,让消费者亲身体验人工智能带来的便捷与乐趣,从而增强他们对人工智能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另一方面,通过举办科普活动、发布宣传资料等方式,普及人工智能知识,消除消费者对新技术的误解和疑虑,激发他们的潜在消费需求,共同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

4.构筑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重视人工智能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调整高校学科设置,增加专门针对人工智能的课程内容。通过高校、职业培训机构和企业的紧密合作,培养既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又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此外,积极吸引国际高端人才,为其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优越的科研环境及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吸引海外精英回国或来华创业,为“人工智能+消费”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5.迈向全球人工智能消费新时代

加强与国际领先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展联合研发和技术交流,引入国际上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成功案例,并在国内进行试点和优化。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技术标准的制定,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话语权,还能推动国内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方案走向世界舞台,为全球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科技体验和服务。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人工智能强化学习可持续发展计划”发布,“教育普惠+标准共建”助力全球人工智能体系构建

    6月11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腾讯联合多家机构发起"人工智能强化学习可持续发展计划",包含AI教育普惠和强化学习标准共建两大板块。该计划将面向全球高校开放《人工智能通识课》和《人工智能强化学习专业课》教学资源,助力构建高质量AI教学体系。同时,腾讯开悟人工智能全球公开赛颁奖典礼作为"学赛研产"联动的重要环节,吸引了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所高校队伍参赛。2025年赛事将首次联合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围绕AI前沿产业真实场景设置赛题。腾讯还通过"青云计划"为全球顶尖AI人才提供就业机会,推动人才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学等机构牵头制定了强化学习系统系列技术标准,填补了领域内标准空白。

  • 姜钧凯:人工智能已经驱动硬件体系大变革

    爱国者集团CEO姜钧凯在2025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领军论坛上指出,人工智能正推动硬件体系大变革。他回顾30年科技发展规律:每十年软硬件互相促进一次飞跃,从1993年电脑硬件、2003年数码产品到2013年智能穿戴,再到2023年后AI大模型兴起。姜钧凯透露,科学家正在研发基于金刚石芯片和碳基存储的新一代硬件系统,其中同位素电池技术尤为突破——采用碳14同位素衰变原理,可实现百年免充电,且安全无辐射。爱国者已布局强人工智能软硬件体系,包括居家养老系统、数据清洗平台及以金刚石芯片为核心的硬件研发。姜钧凯预测2056年将迎来超级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只需从事创造性活动。论坛上,爱国者还展示了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水晶疗愈等创新应用。多位科学家高度评价爱国者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宋洁凡)

  • 师出有名:华城瑞讯首创人工智能平台 共建数智企服生态

    华城瑞讯创始人高瑞先拜访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双方围绕小微企业数智化服务、企服咨询师行业标准建设等议题展开交流。协会成立于2006年,致力于服务中小企业发展。华城瑞讯自主研发的"22°智·企服"Agents系统获高度认可,其融资服务模块可将融资周期缩短60%,成本降低50%。公司计划推出企服咨询师培训计划,建立OMO服务模式,整合银行、律所等专业资源。目前"22°智·融资"Agent已促成近20个千万级融资项目落地,覆盖智能制造、数字科技等领域。未来将共建数智企服新生态,在全国重点城市增设服务空间,助力小微企业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 手机满意度跌至 10 年来的最低水平,AI人工智能只是部分原因

    手机用户的整体满意度从去年的 82% 降至 78%。乍一看似乎只是小幅下降,但这其实是 近十年来的最低分,而去年还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 AI赋能| 2025“人工智能+行动”大讲坛在上海圆满成功

    2025年5月18日,"人工智能+行动"高峰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活动聚焦"技术+场景+人才"三大核心,汇聚政产学研界500余位精英,探讨AI在八大领域的创新应用。论坛发布DS&AI创新院2.0版,推出"三包"赋能计划:资源包共享30余位专家智库,技术包提供定制化AI解决方案,人才包培养2000+AI专业人才。多位专家指出,中国正从AI"跟跑者"跃升为全球"领跑�

  • 极光GPTBots成功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登记”

    极光旗下AI开发平台GPTBots.ai近日在广东省网信部门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登记,成为合规经营的AI服务提供商。该平台严格遵循国家《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要求,标志着其在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和数据安全等方面获得关键合规认可。此次登记体现了极光对法律法规的严格遵守和对安全责任的高度重视,为区域AI生态发展注入新活力。未来,极光将继续优化技术与服务,保障用户权益,推动生成式AI技术的健康规范发展。

  • 广电视听人工智能联合共建实验室成立,共筑智慧媒体发展新引擎

    5月2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贵州多彩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与腾讯云等联合成立"广电视听人工智能联合共建实验室",旨在推动AI技术与广电视听产业深度融合。实验室汇聚全国十余家省级广电新媒体单位及头部科技企业,聚焦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前沿技术领域,致力于技术突破、人才培养和产业升级。该实验室将作为"智慧广电"建设的重要创新平台,通过跨领域资源整合,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推动从内容生产到终端服务的全链条智能化升级,助力广电行业构建更高效、更智能的传播生态。

  • “AI赋智 端云共生”中兴通讯亮相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

    2025年5月22-24日,中兴通讯终端业务以"AI赋能,端云共生"为主题亮相第六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重点展示了多款AI终端产品:努比亚Z70S Ultra摄影师版搭载第五代35mm定制镜头,支持多模型协同;二合一云PAD PRO具备平板/电脑双系统;中兴自由屏实现多场景智能切换。基于"AI for All"战略,中兴构建了覆盖智能驾驶、家庭娱乐等五大场景的智慧生态,通过星云大模型�

  • 聚焦“AI+智造”“AI+创品” 三诺同日亮相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文博会两大展

    5月22日,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暨第六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同期开幕。深圳企业三诺集团携多款创新产品亮相两大展会,重点展示"AI+智造"和"AI+创品"领域成果,包括AI情感陪伴宠物、智能音频眼镜等十余款产品,展现其在AI领域的创新实力。文博会上,三诺展示了融合科技与文化的"声音+"系列产品,如沉浸式蓝牙音箱等,彰显"文化+科技"硬核实力。两大展会共吸引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企业参展,三诺的创新设计和技术成果获得广泛关注,展现了其在智能制造和AI应用场景的前沿探索。

  • 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启幕:九四智能等共筑全球产业创新引擎

    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于6月6日在广州成立,旨在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整合产业链资源,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联盟将聚焦核心技术攻关、高端人才培养、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生态完善,推动AI与机器人技术在制造、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通过政策咨询、标准制定和国际合作,助力广东建设科技强省、数字经济强省和制造强省。首批成员单位包括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领军企业,将共同破解产业"卡脖子"难题,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