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智能眼镜最新资讯  > 正文

Google点燃了智能眼镜的导火索

2025-05-23 09:42 · 稿源: 窄播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窄播,作者:李威,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Gemini,我刚才喝的那杯咖啡的咖啡馆叫什么?」

这是Google员工Nishtha两分多钟前在I/O大会后台做的一个动作,在此之后,她又和人打了招呼,并用智能眼镜识别了后台墙上的照片属于哪个乐队,然后又走到了I/O大会的舞台上和大家打了招呼。一系列动作后,Google的智能眼镜还是准确地帮她识别出这杯咖啡应该来自Castro街的Bloomsgiving咖啡馆。

图片

尽管Meta验证了智能眼镜的市场可行性,让更多人看到了这个领域的巨大商业潜力,但受限于功能场景单一,头部的互联网巨头和硬件厂商并没有急于跟进,反而是二线厂商和创业公司展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和活跃度。这导致整个智能眼镜市场在过去一年里处于「热而不爆」的状态,没能出现一场席卷C端市场的风暴。

Google在这次I/O大会上对Android XR的推介和更场景化的Demo演示,很可能成为彻底引爆智能眼镜竞争的导火索。

在Android XR负责人沙赫拉姆·伊扎迪(Shahram Izadi)的介绍中,Android是一个完整的设备生态系统,未来几个月之内,Google会把Gemini带到手表、汽车仪表盘,甚至电视上,让用户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拥有一位让生活更加轻松的AI助手。其中也会包括新的设备形态,Android XR则被认为是Gemini时代走向大众的首个Android平台。

伊扎迪的这段表述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在未来的硬件生态中,AI会无处不在;二是眼镜会成为AI的一个理想载体。在之后的采访中,伊扎迪作出了更详细的解释,他认为具备传感器的智能眼镜,可以帮助AI助理获得额外的上下文信息,使其更准确地理解人和人所处的情景。

Google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它不但将与三星的合作从XR头显拓展到了智能眼镜,还引入了新的合作方XREAL、Gentle Monster和Warby Parker。Google与中国AR眼镜企业XREAL的合作聚焦在OST(Optical See Through)技术路线的AR眼镜Project Aura上,与后两个眼镜品牌的合作则指向智能眼镜。

图片

在国内,多家厂商在最近发布了新的产品。微光科技在4月初开售了智能AR夹片眼镜玄景M5;致敬未知与宝岛眼镜母公司星创世界合作,推出了NSVExBleeqUp AI 运动拍摄眼镜;联想则在月初发布了具备显示功能的V1和不具备显示功能的G1;李未可和雷鸟也都将发布新产品。

还有一些被期待入局的国内大厂,在动作上略显迟缓。华为并没有如大家期待的那样,在5月19日的发布会上推出新款智能眼镜。小米今天(5月22日)的发布会也集中在芯片和汽车上,并没有发布智能眼镜产品。在此前曝出的消息中,字节的智能眼镜产品处在研发与落地筹备期,发布日期也不能确定。

Google对智能眼镜的加码结束了「百镜大战」的热身阶段,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厂商们加快动作,并通过解决以下三个核心问题来建立市场地位:

第一更低的硬件价格和更好的硬件体验。这是智能眼镜普及的前提,决定了潜在用户群体是喜欢尝鲜的数码爱好者,还是更大规模的普通用户。想要瞄准后者,需要在佩戴舒适度、设计时尚感、电池续航能力等方面同时做出更好的体验,并且具备效率更高的供应链能力。

第二,硬件与AI的融合。这是说服用户购买的必要条件。无论是否有显示功能,智能眼镜最终要靠智能说服用户。厂商们需要找到适配智能眼镜的智能交互体验。不同于AI对手机系统的改造,眼镜产品有直接打造原生AI交互系统的可能性。

第三,能力生态的打造。这是Agent话题在硬件领域的溢出。从长远来看,通用Agent可能就是眼镜的操作系统。从语音交互、拍照摄像,到搜索、翻译、导航,再到更为复杂的订餐、控制手机,背后连接的能力生态的完善程度,会决定智能眼镜的发展上限。

智能眼镜厂商的不同选择

梳理已经发布产品的智能眼镜厂商的策略,可以看到四条不同的发展路径:靠无显示方案快速抢滩登陆;进行更全面的产品布局;优先切入垂直场景;直接瞄准终极方案。

闪极是快速抢滩流派的代表。2024年12月,闪极就发布了首款与LOHO联名的「拍拍镜」A1。这款产品没有显示组件,只有摄像头和音频模块,可以进行录音、文字和图像的记录、存储,能够调用多家主流大模型的能力,售价低至999元起,是少有的千元价位的智能眼镜产品。

太快的步伐和更低的价格,同时给闪极带来了更高关注度和更大的发货压力。抢跑带来的声势,在出现发货延期之后变成了口碑滑坡。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了闪极团队在产品和供应链能力上的准备不足。先机没能转化成优势,拍拍镜的壁垒又不够高,等待闪极的可能是惨烈的价格肉搏战。

在同一时间节点发布的Rokid Glasses选择了另一种抢滩路径。首先,从产品定义上,Rokid Glasses自称是一款AI+AR眼镜,具有双目单色的显示组件,比拍拍镜多了显示功能,可以在演讲的时候作为提词器。其次,Rokid Glasses虽然也是抢滩登陆的期货,但在用户预期管理上要更有经验,波澜不惊地等到了6月底发货。

更多具备一定资源、资金、经验积累的厂商会选择更全面地布局。雷鸟创新创始人兼CEO李宏伟将智能眼镜划分为三个层次:不带显示的AI眼镜、带显示的AI眼镜、AI+AR眼镜。从现场演示来看,Google可能不会推出不带显示的AI眼镜,而是会在带显示的AI眼镜和AI+AR眼镜中布局。

按这个划分,Rokid Glasses本质上是一款带显示的AI眼镜,但沉浸AR领域多年,Rokid有完善的AR产品线布局。雷鸟创新也有三款不同层次的智能眼镜产品。联想也把智能眼镜的新品分成了带显示和不带显示两款。微光科技在已经发布单色方案之外,也会继续推出彩色方案。Meta也在研发单目显示的智能眼镜。

全面布局的同时,也会有企业找到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在微光科技CEO戴照恩的介绍中,微光科技之所以会选择开发夹片式AR眼镜,是因为「与其教育市场接受一个全新的、昂贵的AR眼镜,选择赋能用户已有的眼镜,是一条门槛更低的路径。」

图片

玄景M5产品图

目前,不同的方案可以对应满足不同的价位段和需求人群。就像伊扎迪所说,「我们相信在XR中没有万能的设备,你会在一天中使用不同的设备。你需要一副沉浸式的头显来看电影、玩游戏、完成工作;当你在出行途中,你会想要一副轻便的眼镜,为你提供即时的信息,无需你拿起手机。」

也会有创业公司选择从垂直场景做起。吴德周的致敬未知推出的BleeqUp就是一款围绕户外运动场景打造的智能眼镜。这款产品具备运动护目镜、高清AI运动相机、开放式蓝牙耳机、实时对讲机等能力,但没有配置显示组件。按照计划,这款产品会在6月实现量产。垂直场景需求精准,但不是建立大众品牌的最优选择。

Google的合作方XREAL选择了最后一条路径,想要直指终局。XREAL的创始人徐驰认为,2025年只是L2级低阶AI眼镜的起步元年,而2027年将迎来L4级高阶AI眼镜,成为行业真正的赛点。XREAL的目标不仅仅是将演讲稿等简单内容放入AR眼镜中,而是要将整个互联网都融入AR眼镜。

AI+眼镜,让人成为超人

让整个互联网都融入AR眼镜的另一种说法是,让人成为超人。

伊扎迪和Gyges Labs联合创始人兼CEO贾捷阳都在不同场合表达过相同的意思。伊扎迪认为当人们带上智能眼镜,就能获得超能力。贾捷阳则表示,Gyges Labs创立时定下的长远目标就是把人类变为超人。

Gyges Labs推出了DigiWindow技术,视网膜投影原理实现,能够将显示组件放在眼镜框上,以更低功耗让用户通过这个组件的投射看到信息,而不是通过镜片看到信息。该技术已经被应用在Halliday Glasses上。

真正让人成为超人的,是AI提供的助理能力,而智能眼镜是AI助理的一种理想载体。Gyges Labs研发更低功耗、更小的显示组件,最终是为了服务于用户对AI的便捷使用。Google聚焦Android,也是要为Gemini构建一个完整的硬件闭环,让Gemini能够随时随地被唤起和调用。

我们认为,对Google来说,目前最核心的AI功能是「所见即所搜」,这是搜索入口的强化。在I/O大会的现场演示中,Google展示了如何通过智能眼镜让Gemini识别照片里的乐队和咖啡杯所属的咖啡馆。然后,基于搜索结果,延伸出了播放Counting Crows乐队的歌曲,还有导航去咖啡馆的需求。

这种演示已经超出了智能眼镜的基础功能范围。如果参照功能机和智能机的划分,具备阅读、提词、翻译、AI记录等基础功能,并能实现简单显示和对话的智能眼镜产品还处在功能机阶段;具备Agent能力,能够调用更多功能,甚至操控手机的智能眼镜,才真的进入了智能机阶段。

这可能就是XREAL想要实现的终局。按照这个终局,智能眼镜需要更像一个没有完整实体的人,具备摄像头、屏幕、音频,甚至更强的虚实交互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全面地感知用户所处的情景,收集上下文信息,提供专属于用户的解决方案,以最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

实现这种终局的条件尚不具备。首先,复杂意图的理解和规划一定需要大模型具备多模态能力,但现阶段技术并不成熟。其次,智能眼镜还没有成为轻量化、长续航、强显示、低延迟、低价格的多边形战士;最后,智能眼镜需要有定制的系统,基于基础大模型,实现AI操作系统的开发。

人们关注字节和小米做智能眼镜,在关注公司战略动作的同时,也在看上述条件是否有可能进一步得到完善。

关注前者,是要看字节如何将抖音的视频优势和豆包的AI能力链接到硬件上,相比AI耳机,智能眼镜是更全面的能力考验。关注后者,是要看智能眼镜的性价比能不能做到更极致,目前普遍在2000元以上的售价,其实不能支撑智能眼镜的大规模上量。

更长期的不确定性

Google的演示中,智能眼镜的实时翻译功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延迟。这个不完美的环节,也在提醒我们现在对智能眼镜的发展不能过于乐观。现实的情况是,前文所憧憬的超人体验,在技术、市场、供应链上都还没有建立起稳定的支柱,甚至相差甚远。

在技术方面,除了硬件要实现减重、续航和显示三者的平衡,还要构建起一个AI能力生态前者需要硬件技术的优化,后者则需要更广泛、深入的软硬件协同。

技术优化难在基础技术上的突破,软硬件协同难在利益的分配特别是在国内,没有即时的生存发展压力,闭环发展的长久惯性下往往难以转向开环协同。

一些软硬件协同也在进行中。百度地图与XR技术开发商莫界科技达成合作,要AI+AR眼镜智能导航解决方案;高德地图则要与Rokid一起推出导航智能体,并计划将生活服务、文旅景区等丰富内容融入Rokid Glasses中。本质上,这是在等待通用Agent走向成熟可用,现在还远未达标。

在市场方面,第三方机构都给出了非常乐观的预期。WellsennXR认为,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152万副,2025年预计达550万副。Counterpoint Research预计,2025年全球AR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42%,为XR领域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IDC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1205万副。

但是,从实际销售情况看,并不乐观。一方面,对整个市场的乐观预期是建立在Meta一家独大的基础上的,其他品牌的潜力尚未可知。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出的60万台智能眼镜中,Meta一家就占了52.5万台。Rokid Glasses的全球已交定金订单超25万台,其中在线订单超4万台,今年内有望全部交付。

另一方面,具备显示能力的智能眼镜出货比较少,目前的销量增长,还是在依靠不具备显示功能的音频眼镜及音频拍摄眼镜支撑。IDC的预计中,不具备显示功能的音频眼镜及音频拍摄眼镜预计出货547万台,同比增长达到101.9%,远高于智能眼镜市场的同比18.3%增幅。

长远来看,不具备显示功能,就难以让用户体验完整的AI能力。正如上文对闪极的评价,仅是做一个具备初级AI能力的时尚眼镜,竞争门槛过低,不但要与大厂竞争,还要与华强北竞争,位置略显尴尬。

面向未来布局的智能眼镜还是需要具备显示功能,区别就如伊扎迪所说,你是要看电影、玩游戏,还是要将其作为一名私人助理。

供应链方面,李宏伟认为一些关键的地方还不完美。一方面,很多部件并不是专门为智能眼镜设计,而是为手机等设备设计的,如果专门为智能眼镜设计,体验会更好。另一方面,一些关键器件的技术还需要继续完善,通过产业链的联动实现突破。

总之,需要从不同维度发力,共同降低用户购买智能眼镜的门槛,才有可能让智能眼镜成为Agent的载体,一个AI时代的主要交互节点。

举报

  • 相关推荐
  • 眼镜就能买单!蚂蚁与星纪魅族发布首个智能眼镜线下支付功能

    星纪魅族与蚂蚁国际旗下Alipay+合作,在香港发布全球首个智能眼镜线下支付功能。该功能基于AR眼镜的光波导显示、语音降噪等技术,用户无需手机即可通过语音完成支付,填补了智能眼镜在支付领域的空白。该功能将搭载于星纪魅族AR眼镜StarV+Air2,预计今年Q3实现。此外,星纪魅族还展示了StarV系列AR智能眼镜新品,其中StarV+View采用BirdBath方案,可投射188英寸巨幕,支持3D片源播放;StarV+Air2具备语音转写功能,为听障人士提供无障碍阅读体验,并集成提词器、多语种翻译等多项AI能力。星纪魅族通过自研AI大模型与第三方头部模型的接入,构建了全面的AI生态系统。

  • 星纪魅族发布智能眼镜线下支付功能 与蚂蚁国际达成合作

    星纪魅族集团近日在香港宣布,其StarV+Air2智能眼镜将成为全球首款支持线下支付的AR设备。该产品通过语音确认即可完成支付操作,无需使用手机,实现了AR技术与支付场景的深度融合。这项创新功能由星纪魅族与蚂蚁国际旗下Alipay+跨境支付科技团队共同研发,预计今年第三季度正式上线。StarV+Air2智能眼镜重44克,采用光波导显示方案,支持2000nit高亮度显示,具备实时翻译、AR导航等实用功能,售价2799元起。

  • 谷歌 I/O大会智能眼镜或引爆技术焦点,Meta/微美全息竞逐AI/AR生态新赛道!

    谷歌将于5月20-21日举办I/O开发者大会,重点展示Android系统、AI和Web技术新进展,包括Gemini Live等新功能。Meta正研发新一代智能眼镜Live AI,预计2026年推出,将支持面部识别功能,并计划发布代号Hypernova的AR眼镜。苹果CEO库克聚焦AI/AR眼镜研发,产品或于2027年面世。微美全息(WIMI.US)作为行业领军者,通过技术创新在AR眼镜、头显等核心产品持续布局,推出动态渲染引擎和MicroLED光机模块等技术。2025年AI/AR行业将进入技术沉淀期,硬件迭代、生态开放与AI融合成为竞争核心,推动智能眼镜在文旅、教育等场景的创新应用。

  • Meta压力山大!苹果智能眼镜预计将于2026年圣诞节上市

    苹果智能眼镜预计将在2026年末或2027年初与消费者见面,这一时间点比此前多数预测的2030年左右大幅提前。

  • Google不革自己的命,AI搜索们也已经凉凉了?

    在刚刚结束的 Google I/O 开发者大会中,Google 宣布上线由 Gemini 驱动的高级 AI 搜索模式 AI Mode,可以应对复杂问题,支持追问。与之前的 AI Overviews 对 AI 搜索的浅尝辄止不同,Google 终于不再死抱着“关键词+链接列表”,开始拥抱“自然语言交互+结构化答案”的“新”范式了。 作为上一代搜索引擎的霸主,2024年,Google 的搜索业务贡献了1750亿美元,占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而转型

  • 谷歌谢尔盖·布林:我在 Google Glass 上犯了很多错!

    相较于当年的 Google Glass,如今生成式 AI 的发展让智能眼镜的功能变得“更可实现”……

  • AI日报:Anthropic推最强编码AI模型Claude4;苹果计划推AI智能眼镜;QQ浏览器上线首个高考Agent

    【AI日报】今日AI领域重要动态:1)Anthropic发布Claude4系列AI模型,编程能力超越竞争对手;2)苹果计划2026年推出集成AI技术的智能眼镜;3)字节跳动与清华合作推出时序多模态大模型ChatTS;4)3DTown框架实现单张照片生成逼真3D场景;5)OpenAI秘密开发无屏幕AI设备;6)商汤科技推出儿童AI下棋机器人;7)微软记事本新增AI写作功能;8)深圳设立70亿元基金支持AI硬件初创企业;9)谷歌发布3D视频通信平台Beam;10)阿联酋推出"星际之门"计划,免费提供ChatGPT服务;11)法国Mistral推出开源模型Devstral;12)Anthropic API新增四大功能;13)美国众议院通过法案限制各州监管AI;14)QQ浏览器推出高考AI助手。

  • 谷歌CEO皮查伊:反垄断提案可能毁灭Google搜索!

    快科技5月1日消息,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美国司法部(DOJ)针对谷歌反垄断案的证词中,强烈反对政府提出的修正措施。皮查伊表示,这些措施将对谷歌搜索造成毁灭性影响”,并可能阻碍公司在搜索引擎领域的持续创新。在法庭上,皮查伊指出,美国司法部要求谷歌与竞争对手分享搜索数据的提议,将使谷歌难以继续开发其搜索引擎,甚至可能导致公司无法再进行创新投资。他强调,谷歌在搜索和人工智能(AI)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巨大,仅去年就达到了490亿美元。他还警告称,数据共享提议将使竞争对手能够完全逆向工程我们的技术”

  • 怎么在 Chrome 浏览器中使用 Google Lens?

    Google Lens 是一款基于图像识别和OCR技术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够让机器学会“看图说话”,它能实时识别用智能手机相机所拍摄的物品、并提供与之相关的内容……

  • Gemini接管搜索、全家桶秒变通用Agent ,以及Google Glass is so back!

    谁也没想到,Google I/O现场的最高潮来自“复活”的Google Glass有些翻车了的实时demo。2025 年 5 月 20 日,Google的年度开发者大会Google I/O在加州山景城举办。 与去年在举办之前一天被OpenAI“狙击”不同,今年的Google I/O,剑拔弩张的氛围让位给了派对的氛围,在ChatGPT带来的狼狈之后,Google已经回到了自己的节奏。 是的,它回到了饱和式发布的节奏。当天Google一口气发布了至少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