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机器人公司最新资讯  > 正文

​由OpenAI支持的机器人公司1X获得1亿美元投资 计划推家庭服务机器人

2024-01-12 10:18 · 稿源:站长之家

**划重点:**

1. 🌐OpenAI支持的1X科技宣布完成B轮融资,共计1亿美元,投资方包括三星等大公司。

2. 🚀 公司计划利用资金支持企业客户,并推出新型双足机器人“NEO”,旨在解决社会对劳动力需求不断增长的问题。

3. 🤖1X科技通过与OpenAI合作,采用语言和具象学习模型,使其机器人能够理解用户的自然语言指令,并执行相应任务,为企业和家庭提供智能服务。

站长之家(ChinaZ.com)1月12日 消息:1X Technologies 是一家由 OpenAI 等公司支持的挪威机器人初创公司,今天宣布在 B 轮融资中筹集了1亿美元,投资方包括三星等众多知名企业

此次投资由EQT Ventures领投,三星NEXT、Nistad集团以及现有投资者Sandwater和Skagerak Capital也参与其中。公司表示,这笔资金将用于支持现有企业客户,并推出名为“NEO”的新型双足机器人,旨在与人类一起共事,满足不断增长的劳动力需求。

AI机器人钱投资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1X科技成立于十年前,最初名为Halodi Robotics,致力于研发通用型机器人来处理劳动密集型任务。在过去的几年里,公司不断发展技术,包括构建了世界上扭矩重量比最高的伺服电机,用于模仿软、有机的肌肉运动,并开始向企业客户提供产品。

然而,公司的重大突破发生在2022年,当时1X与OpenAI合作,开始利用AI模型为其机器人增加智能。公司采用语言和具象学习模型,使机器人能够理解用户用自然语言提出的请求,并执行相应任务,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学习。

Eve企业机器人

公司已经成功部署名为“Eve”的轮式企业机器人,与多个组织合作进行工业任务,如移动设备、打开门以及在非结构化/结构化空间中自然移动。该机器人的算法通过在挪威公司工作室进行的训练学会了这些任务。公司在去年十二月的一篇博客中指出:“在挪威莫斯的工作室,我们的机器人通过具象学习进行实际任务、通用使用和行业特定行为的训练。受到数字助手和自动驾驶汽车的进展启发,1X通过VR Teleop的方式引导机器人穿越各种现实场景,提供任务难度和可行性的直观理解。当数据大规模收集时,机器人就学会了新技能。”

NEO双足机器人

除了企业级机器人,公司还在开发名为“NEO”的双足机器人,面向消费市场。该机器人旨在提供家庭服务,支持清理、组织和执行杂事等家务任务。尽管这两款机器人默认情况下都能自主运行,1X仍然保留远程控制的选项,以防它们无法处理特定任务、进入危险区域或采取极端行动。

尽管1X目前正在以商业规模制造机器人,但公司的确切增长数据仍然未知。公司网站上突出显示的一些客户名称包括Sunnass医院和Everon,它们在商业建筑中部署了约250台机器人进行夜间警戒。

此轮融资使1X的总融资额接近1.37亿美元,公司计划在支持现有企业客户的同时推出NEO进入消费市场,并计划扩大其具象AI的数据收集和培训策略。EQT Ventures的合伙人Ted Perss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机器人加入我们的人类劳动力,将会产生变革性的影响。我们确信,1X的NEO机器人将在我们技术和人类未来的首次尝试中发挥关键作用。”

长期以来,人形机器人一直在研发中,但近年来人工智能尤其是语言模型的进展使它们的前景更加广阔。当今许多组织都在进行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的实验,包括现代汽车集团的波士顿动力和埃隆·马斯克的特斯拉,后者正在开发一款名为Optimus的具备人工智能功能的通用型人形机器人。

根据MarketsAndMarkets的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市场预计从2021年的69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353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接近39%。

举报

  • 相关推荐
  • 普渡机器人发布3D感知AI扫地机器人PUDU MT1 Max,重塑智能清洁新高度

    普渡机器人于2025年8月20日发布3D感知AI扫地机器人PUDU MT1Max。该产品在MT1基础上大幅升级,搭载3D雷达与多传感器融合系统,显著增强复杂场景感知与避障能力。通过AI技术实现自适应清洁、垃圾识别、巡检清洁等功能,支持10万平方米以上大场景作业。具备自动振尘过滤和智能避雨机制,提升安全性与运维效率,重塑智能清洁行业新标准。

  • 世界机器人大会|远东股份助力机器人产业实力出圈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落幕,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历史性跨越。以优必选Walker S2为代表的中国整机产品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实用潜力,其突破性技术实现了机器人运行的"柔性神经"。远东南缆等企业构建的国产核心零部件产业链为行业发展提供关键支撑。大会汇聚200余家企业1500件前沿展品,其中100余款全球新品集中亮相,勾勒出机器人深度融入人类生活的图景。从2024年"概念元年"到2025年"落地打工",产业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远东南缆研发的机器人专用线缆实现千万次弯折寿命,通过材料创新赋予电缆卓越柔韧性,其专项实验室获CNAS国家认证,为产品可靠性保驾护航。随着AI技术发展,机器人群体智能将推动生产效率跃升,具备综合优势的国产供应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 周鸿祎与机器人PK球技:带球突破 被机器人抢断

    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机对决”——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现身加速进化机器人展台,亲自下场与机器人展开1V1足球大战,以球技较量科技实力,引发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根据现场拍摄的视频画面,这场人机足球赛战况异常激烈。比赛伊始,周鸿祎迅速进入状态,展现出灵活的盘带技术,在绿茵场上灵活穿梭,甚至一度险些晃过面前的机器人对手,

  • 周鸿祎和机器人擂台打拳:红衣教主一拳、一脚放倒机器人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与宇树一款拳击机器人上演了一场趣味对决。 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周鸿祎直接零帧起手,上去就抱着机器人,右腿一个反向绊,直接一脚将机器人放倒。 等待几秒后,拳击机器人一个腰马合一成功起身,并摆出了拳击动作,周鸿祎和它碰手后,机器人快速使出了一套连环招,动作铿锵有力,周鸿祎有些吃不准它的实力,选择

  • 智能“机器狗”亮相广博会 视源股份四足机器人提供展会、赛事安保新思路

    广州博览会上,本土企业视源股份自主研发的四足机器人MAXHUB+X7引发关注。该机器人具备全地形适应能力,可稳定穿越35°斜坡、台阶及沙石路面,支持自主导航、自动执行任务。搭载双摄像头、气体传感器等模块,能替代人工在复杂环境中执行巡检、灭火等任务,适用于展会安保、救援等多场景。其核心价值在于动态风险预测与人机协同响应,已在北京等地的实战中验证能力。产品未来将在广州多个城市管理场景部署,提升生产效率。

  • 智元四足机器人 D1 系列重磅发布 ,同步上线智元商城开售

    智元机器人8月18日发布三款四足机器人产品:D1Pro(文娱商演)、D1Edu(教育科研)和D1Ultra(工业级应用)。D1Pro主打轻量化(15kg)与高动态性能,可实现3.7m/s奔跑、35cm跳跃及2小时续航;D1Edu配备标准化接口支持二次开发,适配复杂地形教学研究;D1Ultra具备IP54防护和2kW/kg功率密度,支持8kg负载及恶劣环境作业,集成360°监控与智能识别功能。全系列产品已登陆电商平台,覆盖消费级到工业级应用场景,加速四足机器人产业化进程。

  • 视源股份全栈自研机器人首次亮相世界机器人大会 定位“3D岗”生产力伙伴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视源股份携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产品参展。其工业级高性能四足机器人MAXHUB X7首次亮相,具备全天候、全地形作业能力,已在工业、电力等场景落地应用。该产品采用多传感器融合导航技术,能适应复杂环境,IP66防护等级确保极端条件下稳定运行。视源股份依托"三院一站"研发体系,构建了从算法创新到制造验证的机器人全栈技术能力。目前公司商用清洁机器人已进入欧洲、东南亚及日本市场,在大型商超批量部署。未来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机器人与行业场景深度融合。

  • INDEMIND:高需求和低渗透之间,服务机器人为何规模化落地难?

    在全球经济面临劳动力短缺的背景下,加之疫情的进一步催化,服务机器人取得了蓬勃发展,预计 2022 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 217 亿美元,然而尽管如此,在高速发展之下,机器人的行业渗透率却并未明显提高,究其原因在于红利之后,机器人的规模化商业落地过程走的并不顺利...作为国内领先的机器人关键AI技术供应商,INDEMIND在机器人的导航、避障、决策、AI交

  • 起猛了 看到“兵马俑”跳舞了:人形机器人“光子”惊艳亮相

    ​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赛事正酣,8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群体舞蹈赛吸引了全球目光。来自武汉的人形机器人“光子”凭借出色表现,一举夺得该赛事冠军,成为赛场上的耀眼明星。 在这场比赛中,9台由光谷东智精心研发的“光子”人形机器人与一名专业舞者携手共舞,演绎了经典曲目《秦俑魂》。舞者身着华服,饰演威风凛凛的“将军俑”,而“光子”机器人则�

  • 六维感知,精准无界!6D位姿跟踪系统让机器人秒变“高精度专家”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引发关注,工业机器人正推动制造业向柔性化、智能化发展。然而,高端制造对精度要求日益提升,工业机器人在绝对定位精度和动态稳定性方面存在短板。思看科技推出的6D位姿跟踪系统,以100Hz高频追踪和0.049mm空间精度,实现精准检测、快速校准与动态补偿,让工业机器人秒变“高精度专家”。该系统具备三大核心功能:机器人TCP标定、复杂零部件加工�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