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CarePods最新资讯  > 正文

由前谷歌员工创立的 Forward 为自动化人工智能医疗保健舱 CarePods 筹集 1 亿美元资金

2023-11-16 10:47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11 月 16 日消息:Forward 是一家拥有七年历史的初创公司,由 Google 前员工 Adrian Aoun 创立。Forward 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在旧金山、纽约、芝加哥和费城等地推出其自动化医疗舱——CarePods

AI 医疗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Forward 于周三宣布,该公司已筹集到 1 亿美元的新资金,并计划将其 CarePods 放置在美国各地的购物中心、健身房等地点。CarePods 是 Aoun 用科技优先的方法重塑医疗保健的愿景的最新也是最重要的体现。

Forward 于 2016 年首次开始建立面向消费者的直接初级保健诊所网络。新患者接受全身扫描,而且诊所运营在健康保险系统之外,公司认为这种系统与患者的长期健康不符。

CarePod 将这一概念转化为消费者可以亲眼看到、随意走进体验的实体产品(CarePod 将对好奇者提供一些基本的演示功能,月度会员费从 99 美元起)。CarePod 内部的视频显示了一个类似长途航班头等舱的房间,配备有情绪照明、舒适座椅和巨大屏幕。这个舱结合了各种传感器和 AI 技术。它并不是要取代人类医生,因为该舱是用于诊断而非治疗

Aoun 于 2013 年将他的首个 AI 初创公司出售给了 Google,随后在这家搜索巨头工作了 3 年——先是在其 AI 部门,然后担任 Google 联合创始人 Larry Page 的特别项目主管。投资 Forward 的投资者名单包括硅谷的众多大人物,如前 Google 首席执行官 Eric Schmidt、Salesforce 首席执行官 Marc Benioff、Apple 人工智能高级副总裁 John Giannandrea 以及 DeepMind 联合创始人 Demis Hassabis 和 Mustafa Suleyman。

Forward 公司并未透露目前这轮 1 亿美元融资的领头方,但指出 Khosla Ventures、Founders Fund、软银和三星 Next 以及许多以前的个人投资者都是其中的投资者。Forward 也拒绝对最新估值发表评论。据路透社报道,公司在 2021 年筹集到 2.25 亿美元时的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

大型科技公司多年来一直试图以不同程度的成功颠覆医疗保健业务。亚马逊今年早些时候以 39 亿美元收购了精品初级保健提供商 OneMedical。苹果在 2018 年为员工设立了特别诊所,目的是使用 Apple Watch 收集个人健康数据,并最终推出更广泛的医疗服务。但据 Business Insider 和《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苹果公司的努力一直难以取得进展。

Forward 在其短暂的生存周期内也遭遇了一些挫折,在 2022 年 7 月裁员 5%,原因是「极其艰难的市场条件」。

凭借 CarePods,Forward 正在迈出科技行业迄今为止进军医疗保健领域最雄心勃勃的一步。与医学领域的许多事情一样,人体试验开始后发生的情况将至关重要。

举报

  • 相关推荐
  • 姜钧凯:人工智能已经驱动硬件体系大变革

    爱国者集团CEO姜钧凯在2025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领军论坛上指出,人工智能正推动硬件体系大变革。他回顾30年科技发展规律:每十年软硬件互相促进一次飞跃,从1993年电脑硬件、2003年数码产品到2013年智能穿戴,再到2023年后AI大模型兴起。姜钧凯透露,科学家正在研发基于金刚石芯片和碳基存储的新一代硬件系统,其中同位素电池技术尤为突破——采用碳14同位素衰变原理,可实现百年免充电,且安全无辐射。爱国者已布局强人工智能软硬件体系,包括居家养老系统、数据清洗平台及以金刚石芯片为核心的硬件研发。姜钧凯预测2056年将迎来超级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只需从事创造性活动。论坛上,爱国者还展示了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水晶疗愈等创新应用。多位科学家高度评价爱国者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宋洁凡)

  • “人工智能强化学习可持续发展计划”发布,“教育普惠+标准共建”助力全球人工智能体系构建

    6月11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腾讯联合多家机构发起"人工智能强化学习可持续发展计划",包含AI教育普惠和强化学习标准共建两大板块。该计划将面向全球高校开放《人工智能通识课》和《人工智能强化学习专业课》教学资源,助力构建高质量AI教学体系。同时,腾讯开悟人工智能全球公开赛颁奖典礼作为"学赛研产"联动的重要环节,吸引了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所高校队伍参赛。2025年赛事将首次联合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围绕AI前沿产业真实场景设置赛题。腾讯还通过"青云计划"为全球顶尖AI人才提供就业机会,推动人才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学等机构牵头制定了强化学习系统系列技术标准,填补了领域内标准空白。

  • 极光GPTBots成功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登记”

    极光旗下AI开发平台GPTBots.ai近日在广东省网信部门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登记,成为合规经营的AI服务提供商。该平台严格遵循国家《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要求,标志着其在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和数据安全等方面获得关键合规认可。此次登记体现了极光对法律法规的严格遵守和对安全责任的高度重视,为区域AI生态发展注入新活力。未来,极光将继续优化技术与服务,保障用户权益,推动生成式AI技术的健康规范发展。

  • 师出有名:华城瑞讯首创人工智能平台 共建数智企服生态

    华城瑞讯创始人高瑞先拜访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双方围绕小微企业数智化服务、企服咨询师行业标准建设等议题展开交流。协会成立于2006年,致力于服务中小企业发展。华城瑞讯自主研发的"22°智·企服"Agents系统获高度认可,其融资服务模块可将融资周期缩短60%,成本降低50%。公司计划推出企服咨询师培训计划,建立OMO服务模式,整合银行、律所等专业资源。目前"22°智·融资"Agent已促成近20个千万级融资项目落地,覆盖智能制造、数字科技等领域。未来将共建数智企服新生态,在全国重点城市增设服务空间,助力小微企业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 手机满意度跌至 10 年来的最低水平,AI人工智能只是部分原因

    手机用户的整体满意度从去年的 82% 降至 78%。乍一看似乎只是小幅下降,但这其实是 近十年来的最低分,而去年还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 广电视听人工智能联合共建实验室成立,共筑智慧媒体发展新引擎

    5月2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贵州多彩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与腾讯云等联合成立"广电视听人工智能联合共建实验室",旨在推动AI技术与广电视听产业深度融合。实验室汇聚全国十余家省级广电新媒体单位及头部科技企业,聚焦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前沿技术领域,致力于技术突破、人才培养和产业升级。该实验室将作为"智慧广电"建设的重要创新平台,通过跨领域资源整合,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推动从内容生产到终端服务的全链条智能化升级,助力广电行业构建更高效、更智能的传播生态。

  • “AI赋智 端云共生”中兴通讯亮相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

    2025年5月22-24日,中兴通讯终端业务以"AI赋能,端云共生"为主题亮相第六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重点展示了多款AI终端产品:努比亚Z70S Ultra摄影师版搭载第五代35mm定制镜头,支持多模型协同;二合一云PAD PRO具备平板/电脑双系统;中兴自由屏实现多场景智能切换。基于"AI for All"战略,中兴构建了覆盖智能驾驶、家庭娱乐等五大场景的智慧生态,通过星云大模型�

  • 聚焦“AI+智造”“AI+创品” 三诺同日亮相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文博会两大展

    5月22日,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暨第六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同期开幕。深圳企业三诺集团携多款创新产品亮相两大展会,重点展示"AI+智造"和"AI+创品"领域成果,包括AI情感陪伴宠物、智能音频眼镜等十余款产品,展现其在AI领域的创新实力。文博会上,三诺展示了融合科技与文化的"声音+"系列产品,如沉浸式蓝牙音箱等,彰显"文化+科技"硬核实力。两大展会共吸引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企业参展,三诺的创新设计和技术成果获得广泛关注,展现了其在智能制造和AI应用场景的前沿探索。

  • 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启幕:九四智能等共筑全球产业创新引擎

    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于6月6日在广州成立,旨在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整合产业链资源,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联盟将聚焦核心技术攻关、高端人才培养、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生态完善,推动AI与机器人技术在制造、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通过政策咨询、标准制定和国际合作,助力广东建设科技强省、数字经济强省和制造强省。首批成员单位包括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领军企业,将共同破解产业"卡脖子"难题,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集群。

  • 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基于可解释的人工智能技术XAI,增强区块链网络威胁检测的决策能力

    微算科技(NASDAQ:MLGO)创新性地将可解释人工智能(XAI)技术应用于区块链网络安全领域,开发出智能威胁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深度学习模型识别攻击模式,并利用可解释性模块清晰展示决策依据,显著提升了检测准确率和可信度。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异常交易识别、恶意节点检测和智能合约审计等多个场景,帮助区块链网络实现更高效、透明的安全防护。该技术不仅提高了威胁检测能力,也为后续模型优化提供了依据,未来将在更广泛领域推动构建更安全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