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人工智能最新资讯  > 正文

调查:全球97%的人支持可信赖和受监管的人工智能

2023-10-11 16:24 · 稿源:站长之家

文章概要:

1. 📈全球97%的受访者支持可信赖AI的原则,认为AI需要监管。

2.新加坡在亚太地区对现行AI监管最信任,8成接受AI。

3.中国对AI理解和兴趣最高,82%称理解AI技术。

站长之家(ChinaZ.com)10月11日 消息:据英国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KPMG)本周二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人支持可信赖的人工智能,并期望它受到监管,其中印度、中国和新加坡在信任当前监管对保证AI安全使用方面是充分的这一方面领先于亚太地区其他国家。

调查显示,全球有97%的受访者支持可信赖AI的原则,若能建立保证机制,有四分之三的人更愿意信任AI系统。另有71%的人期望AI受到监管,61%的人对信任AI系统持谨慎态度。该调查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开展,横跨17个全球市场进行在线调查,每个国家约有1000名受访者,数据收集于2022年9月至10月期间。

AI 机器人 人工智能 (3)数据分析

虽然85%的人认为AI能带来一系列好处,但只有一半的人认为这些好处大于风险。约有67%的人对AI持低到中等的接受态度。然而,新加坡有8成人对AI持开放态度,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71%。该国另有72%的人对这项技术持乐观态度。

调查显示,约90%的新加坡受访者认为AI提供范围广泛的好处,其中59%的人认为这些好处大于风险。另有60%的人愿意信任工作中使用AI,其中44%的人承认AI将取代他们工作领域的岗位。只有27%的人不同意AI会创造的就业岗位多于它消灭的岗位。

该国有53%的人信任当前的监管和保障措施已足以确保AI的安全使用,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印度和中国,排名第三。

毕马威的报告指出,跨国家之间在对政府监管和使用AI的信任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美国、英国和日本一半以上的受访者对其政府缺乏信心。

49%的美国人对政府完全不信任或不太信任,39%的人对商业机构监管和开发AI完全不信任或不太信任。英国有45%和31%的人分别对政府和商业机构完全不信任或不太信任。日本有47%和43%的人分别对政府和商业机构完全不信任或不太信任。

相比之下,中国和印度最可能相信已有适当的保障措施到位,分别为74%和80%,其次是巴西和新加坡的约一半人。日本和韩国的受访者最不相信,仅有13%和17%持肯定态度,这与西方国家的主流观点较为一致。

调查显示,61%的全球受访者认为AI对社会的长期影响仍不明确,这可能解释了为何71%的人期望AI受到监管,大多数人(印度除外)视AI监管为必要。但是,只有两成人相信当前的监管和保障措施能够促进AI的安全采用,表明公众对AI监管感到不满。

然而,假如建立道德和负责任使用的保证机制,如监控系统等,75%的人表达出更大的信任AI的意愿。

调查显示,亚洲国家对AI的认知度较高,中国、印度、韩国和新加坡在对这项技术的理解方面领先全球。中国在理解和对AI的兴趣方面排名最高,82%的人表示理解这项技术,96%的人希望对其了解更多。该国有75%的人使用包含AI的常见应用程序,58%的人知道何时使用了AI。

相比之下,55%的美国人表示对AI理解较低,不了解何时使用了AI技术,尽管73%的人有兴趣对其了解更多。该国63%的人使用包含AI的常见应用程序,但49%的人不知道这些应用程序中使用了AI。

举报

  • 相关推荐
  • 海尔冰箱唯一获批“制冷家电人工智能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海尔冰箱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新突破,主导建设的"制冷家电人工智能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成为2025年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认定名单中唯一入选的冰箱品牌。该中心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方向,开发了全空间智慧保鲜舱冰箱等140多项行业首创产品,近三年获授权发明专利803件。海尔冰箱还推出行业首款接入DeepSeek的AI全空间保鲜冰箱,具备方言识别、降噪技术等功能,显著提升用户体验。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1-7月海尔冰箱以47%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通过AI技术赋能,海尔冰箱正引领行业向精准、智能保鲜时代跨越。

  • ISC.AI 2025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与创新实践论坛圆满召开

    ISC.AI2025人工智能安全论坛在北京召开,聚焦AI安全治理与创新实践。论坛汇集顶尖专家,探讨大模型安全评估与防护、智能体安全、AI治理等前沿议题。360集团张向征指出,随着Agent技术爆发式应用,AI安全已成为产业核心焦点。专家们强调需构建AI安全防护体系,应对大模型直接访问核心系统带来的全新挑战。中国电子院彭健提出企业合规建设需关注九大要素,清华大学苏航揭示智能体安全风险远超传统AI。华为云范建军倡导端到端大模型安全防护,中国信通院杨哲超呼吁构建协同治理框架。论坛为构建安全、普惠、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未来贡献智慧。

  • 下一个爆款在哪儿?2025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获奖名单揭晓

    8月16日,2025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总决赛在深圳落幕。40支优秀团队从2817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围绕工业、教育、心理健康、游戏等领域展开对决。大赛展示了AI从云端走向边缘的趋势,依托酷睿Ultra处理器和低代码开发工具,推动AI应用本地化落地。获奖作品包括动力电池机器人协作拆卸系统和AI生成PPT服务,体现AI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英特尔与联想、惠普等合作伙伴共同为开发者提供全栈支持,加速AI技术普及和商业化进程。

  • Razer(雷蛇)在新加坡设立AI CENTER OF EXCELLENCE,加速人工智能投资布局

    雷蛇宣布在新加坡设立全球AI卓越中心,并计划在欧洲和美国建立类似机构,推动游戏与开发者工具领域的创新。新加坡中心将招聘150名AI工程师,专注于下一代AI游戏技术研发。雷蛇还推出AI工具套件,包括Game Co-AI和QA Co-AI,帮助开发者提升游戏质量和开发效率。该战略布局正值全球游戏市场快速增长期,预计2033年AI游戏市场规模将达280亿美元。新加坡数字产业发展局表示,此举将巩固该国作为区域AI创新中心的地位。

  • AI最新资讯在哪里看?AIbase:高效获取国内外AI新闻头条与行业动态

    文章探讨了AI时代信息过载的困境:有价值的前沿动态、重磅模型发布和行业解读分散各处,筛选成本高、效率低下。AIbase资讯导航站应运而生,通过四大核心功能解决痛点:1)聚合主流信源,过滤低质噪音;2)结构化分类呈现大模型动态、行业应用等六大板块;3)提炼核心要点,拒绝标题党;4)高频更新确保信息鲜度。该平台致力于成为AI领域的"信息雷达",帮助用户节省70%信息搜集时间,将精力聚焦于思考与创造。适用于技术负责人快速掌握行业动态、产品经理调研案例、投资人捕捉趋势等多元场景。

  • 从经验驱动转向智能驱动,AI为企业数智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传统企业决策依赖管理者经验与直觉,存在主观性、信息不全面、数据处理滞后等问题,常导致决策偏差。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与智能算法,推动决策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提升精准度与效率。启信慧眼等工具整合多维度数据,构建智能决策系统,助力企业规避风险、捕捉机遇,实现科学高效的数字化转型。

  • 法国一受虐博主在直播中死亡 平台监管遭质疑

    8 月 18 日,法国发生一起令人痛心且震惊的事件,一名以受虐内容吸引流量的博主在直播中不幸身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同时其所在平台也被指控监管不力。 他通过在直播中遭受他人虐待或羞辱的方式吸引流量,直播内容触目惊心,包括被锁喉、殴打、泼冷水、电击、高温桑拿、酒精灌胃等极端行为。

  • AI日报:即梦上线智能多帧功能;可灵2.1首尾帧升级;钉钉推语音识别大模型Fun-ASR

    AI日报栏目汇总近期AI领域重要进展:腾讯元宝接入DeepSeek V3.1提升智能助手能力;即梦AI推出多帧功能简化视频制作;可灵AI首尾帧功能升级效果提升235%;钉钉与通义实验室联合发布Fun-ASR语音识别大模型;腾讯CodeBuddy IDE国内版公测;Vercel发布AI Gateway简化模型调用;Anthropic整合Claude Code强化企业开发;阿里发布Mobile-Agent-v3突破GUI自动化;Qoder平台革新编程模式;清华团队GUAVA框架实现0.1秒3D化身生成;谷歌搜索新增AI Agent功能;VAST推出Tripo 3.0推动3D内容创作。

  • 星辰聚智·才启未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电信发布系列前沿能力及AI产品

    7月27日,TeleAI科技前沿论坛在上海模速空间举办,主题为"星辰聚智·才启未来"。论坛汇聚全球行业专家、青年学者及企业家,探讨AI创新趋势。中国电信发布多项AI成果:1)TeleAI研究院凭借大模型创新获2025SAIL之星奖;2)提出"智传网"三大定律(信容律、同源律、集成律)及生成式智能传输等创新技术;3)发布"星小辰"智能终端,整合高德地图、航旅纵横等服务;4)推出首款智能眼镜"天翼AI智镜",具备物体识别、实时翻译等功能;5)启动"青年智算计划",投入超600P算力支持AI创新。论坛展示AI在终端、机器人等领域的深度应用,体现中国电信"云改数转智惠"战略布局。

  • 润和软件携丰富金融行业实践成果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润和软件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上展示了JettoAI+智能助手平台等系列智慧金融解决方案,包括测试智能助手、消保助手、研报助手等创新产品。作为金融科技领域领先企业,润和软件深耕AI与金融业务融合,已服务6大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及超280家中小金融机构。报告显示中国金融科技市场预计将以13.3%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2028年科技投入或突破6500亿元。润和软件�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