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人工智能设计工具公司即时设计 分享前沿AI+UI产品构建实践经验

2023-10-09 14:26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近日,Hiiidea自如设计周在北京成功举办,Hiiidea自如设计周是由自如设计中心发起的设计师行业交流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影响专业人群超八万人。

本届自如设计周以“在 8 分 19 秒到达”为主题,邀请了行业顶 尖设计师、知名学者和企业精英,聚集行业活跃力量,通过分享知识经验、探讨行业趋势,推动设计思维的革新与突破,让知识显而易见。

在工具与效率赋能专场中,即时设计高 级产品经理谢青青分享了《AI+UI设计工具产品构建实践》主题演讲。她的分享聚焦于即时AI的研究和实践,详细探讨了未来SaaS与AI融合核心模式的产品形态。

AI对产品开发协作流程的影响:参与者向共同设计者转变

在传统工作中,产研设工作中的核心流程始终是围绕着设计稿开展的,产品原型是一个pre-设计稿,设计师基于原型进行设计,开发再基于设计稿进行开发,各个角色都专注于自己的领域,用各自的语言展开工作。

每个领域沟通语言、中间目标不同、驱动工作的信息不同,所导致一致性和效率损失。

而AI出现之后,产设研工作的核心流程产生了几个明显的趋势:

产品构建流程可以被简化,以设计稿始为核心瀑布流式构建方式转变为以 prototype持续验证 idea动态过程;

参与者向共同设计者转变, AI让知识获取和共享变得更加容易,设计门槛变得更低,人人都可以参与产品的构建;

原型构建存在巨大的潜力,想法得以进行尝试并得到快速的呈现,从创意到产品构建变得更加容易。

人工智能介入到设计工具之后,它又进一步加速了工具使用场景融合、工具一体化的趋势,产品的开发协作流程就有可能从创意直接飞跃到产品。

AI+UI设计工具的转变赋能

作为即时AI的产品负责人,谢青青也分享了即时设计在 UI设计领域的一些AI+的实践经验。

2023 年 3 月,即时设计正式推出了人工智能UI设计工具——即时AI,这也是全球首 款完全开放的人工智能UI设计工具。

AI通过大量的界面设计数据训练,学习人类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风格,进而根据需求提示词,在 30 秒内自动产出可二次编辑的App/Web全套设计稿。

传统检索和获得资源的方式是让用户在海量的社区资源中通过搜索定位,及人工查找来找到到符合需求的内容,这一过程无疑是非常低效的。

而即时AI已经能在 30 秒内生成出「初级设计师」水平的可二次编辑设计稿,这意味着现在只要用户会打字就能开始设计,无论是设计师、产品经理、或者有任何有设计需求的人都可以以 AI为桥梁,将一个想法得到快速的可视化呈现。

AI+UI的实际应用理想模式:生成式 UI + 即用型 AI 设计系统,提升人的价值

即用型 AI设计系统是指,AI习得规范后创建出常见的组件/模版,机械和可预测的构建过程不需人工大量介入学习和参与,用户通过 AI即时调用常见界面的解决方案,快速复用并推陈出新。

生成式 UI解决的是 0- 1 创意落地的难题,而设计系统提供的则是模式统一、设计规范和标准化,两者的结合,可以使得设计流程更有效,降低设计错误,提升结果物的多样性和质量,可以说是现阶段AI+UI的实际应用理想模式。

谢青青表示:

“现阶段即时AI的目标,是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能力、即时设计多年沉淀的行业数据与团队自身设计资产,对传统的产品研发设计流程,进行步骤、流程的简化并有效输出统一的标准。

通过释放人类的大脑和双手,让用户专注于解决更有趣、更有创造性的问题。最终让产品设计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更为重要的设计问题,如用户需求的发掘,产品的创新、新的模式设计探索等。”

即时设计一直在积极关注并思考如何将工具与 AI结合来构建新的产品形态和价值,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解决更多的问题。

幸运的是在 AI日益发展的今天,让以往很多难以被解决的问题有了新的答案。但随之而来的是设计和产品构建的任务,同样也在经历着比较罕见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正在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AI与设计工具能如何进行更好的融合,以改善当前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人的价值、赋予设计本身更大的创新空间,让产品设计师从“如何创造向为何创造”转移。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跨境支付的未来:人工智能、嵌入式金融和即时结算

    本文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嵌入式金融与即时结算三大技术趋势如何重构跨境支付体系。人工智能通过智能填单、动态风控和预测性维护显著提升支付效率与安全性;嵌入式金融将支付功能无缝融入电商平台与供应链,实现“无跳转支付”;即时结算技术将跨境支付时间从数日缩短至秒级,并优化现金流。三大技术深度融合形成协同效应,推动跨境支付向更智能、高效、无缝�

  • 人工智能落地“最后一公里”,戴尔工作站助力AI应用提速

    AI应用落地面临“最后一公里”部署难题:传统流程繁琐耗时,从模型开发到上线需数周。英特尔携手戴尔与零克云打造“工作站-AI PC-云端”协同生态,通过本地工作站进行小规模测试验证,降低试错成本与数据泄露风险,再通过“一键部署”快速扩展至云端规模化落地。这种“先本地验证、后云端放大”的路径显著提升开发效率,释放团队创造力,让有价值的AI想法快速照进现实。

  • 简知科技“简智AI大模型”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助力兴趣教育迈向智能化新阶段

    广州简知科技自主研发的“简智AI大模型”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标志着该模型在安全性、合规性与可靠性方面达到国家级标准。作为兴趣教育领域AI应用的重要里程碑,该模型围绕用户兴趣成长周期设计,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可为未明确兴趣方向的用户智能推荐内容,为入门用户规划学习路径,为基础扎实用户提供进阶训练与智能反馈。其技术能力在旗下“简小知”等品牌中已实现“学—练—评—测”全流程覆盖,并通过社群互动增强学习动力。公司未来将持续优化模型能力,联合行业伙伴构建完整培养体系,推动兴趣教育向个性化、高质量方向发展。

  • 参与开发iPhoneAir设计师离职 转投AI初创公司

    苹果设计师Abidur Chowdhury已离职,他曾参与iPhone Air开发并在宣传片中亮相。这款手机重165克、厚5.6毫米,配备6.5英寸屏幕与4800万像素单摄,采用独特Deco设计搭载A19Pro芯片。其离职引发业界关注,外界正观望苹果会否调整iPhone Air设计及该产品的市场表现。

  • 人工智能巨头OpenAI拟上市 估值或高达1万亿美元

    OpenAI正积极推进上市计划,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可能最早于2026年下半年向证券监管机构提交上市申请,目标在2027年正式上市。 此次IPO的估值有望达到约1万亿美元,或将跻身全球规模最大的IPO之列。 在初步讨论中,OpenAI曾考虑通过上市筹集至少600亿美元资金,实际融资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

  • 共建·共智·共享--新一代AtomGit平台暨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发布

    10月28日,AtomGit平台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升级发布会,正式推出"开源+AI"一体化平台及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工信部副部长熊继军出席并致辞,强调建设AI开源社区对汇聚创新资源、把握科技革命机遇的重要意义。平台将整合开源模型、数据集及算力资源,打造开放中立的基础设施,计划于11月21日正式上线。华为、百度等企业代表分享了开源实践,多所高校签署了共建AI生态倡议。此举标志着我国开源生态迈向智能化时代的重要一步。

  • 卖家精灵加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加速AI赋能跨境电商

    卖家精灵凭借在跨境电商智能化运营与AI大数据应用领域的领先实力,近日正式加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成为该国家级AI产业生态重要成员。此次加入标志着其AI技术实力获权威认可,未来将携手联盟推动AI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助力中国品牌全球化。依托八年积累的海量电商数据与算法体系,卖家精灵已构建覆盖选品决策、市场分析等全链路AI解决方案,服务超百万跨境卖家,显著提升运营效率与决策精准度。

  • 行业首个!海尔冰箱获ISO/IEC 42001人工智能管理体系认证

    2025年10月,海尔冰箱成为全球首个通过ISO/IEC42001人工智能管理体系认证的家电企业,标志着其AI技术研发与管理达国际领先水平。该认证覆盖语音交互、视觉识别、健康保鲜等核心功能全流程,确保用户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目前AI系统已应用于博观、麦浪等高端产品,推动智能冰箱行业规范化发展。未来海尔将持续优化AI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智能的健康饮食体验。

  • 人工智能产业决胜与 Data&AI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科杰科技于洋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主题演讲

    科杰科技董事善于洋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发表演讲,强调高质量数据集是人工智能产业决胜关键。他指出,算力、算法和数据构成AI三大要素,而数据决定模型认知边界与输出可靠性。当前需构建Data&AI一体化平台作为核心基础设施,通过集中管理、分散赋能模式,打通数据采集、治理到AI训练全链路,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该平台已在制造、金融等领域落地,助力企业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实现弯道超车。

  • 拆掉沟通的墙:绿岛风携手中山大学,打造行业“AI设计大脑”

    绿岛风与中山大学、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合作研发AI智能设计系统,旨在解决传统“客户-销售-设计-销售-客户”沟通链条长、效率低的问题。该系统将企业数十年积累的设计方案与规范注入AI,实现销售与客户直接对话,实时生成专业解决方案,将数天流程压缩至几分钟。AI重塑的不是流程,而是沟通的确定性与效率,打造永不流失的企业智慧大脑,确保服务品质持续稳定进化。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