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人工智能安全最新资讯  > 正文

ISC.AI 2025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与创新实践论坛圆满召开

2025-08-13 16:48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近日,ISC.AI2025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与创新实践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圆满召开。论坛汇聚领域内顶尖专家学者和行业领袖,共同聚焦人工智能安全的核心议题,深入探讨大模型安全评估与防护、大模型生态软件安全、智能体安全AI治理等前沿议题,激发创新思维,为构建一个安全、普惠、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未来贡献智慧。

360集团智脑总裁张向征先生为本次论坛致辞,他表示,随着大模型应用的深化,特别是Agent技术的爆发性应用,攻击面急剧扩大,人工智能安全议题已逐渐跃升为当前产业的核心焦点。安全攻防手段正经历快速迭代升级,面对大模型直接访问核心系统带来的全新挑战,构建AI安全防护体系尤其重要。

主题演讲环节中,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虎嵩林围绕《红蓝协同演进:构筑人工智能安全的能力基座》进行了分享。他表示,人工智能发展速度迅猛,其能力正在引发深刻变革。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安全涉及的主体范围变得越来越宽广,要通过防御技术的迭代式发展来深度发现风险、精准识别风险、系统防御风险。

360集团AI安全实验室主任邹权臣围绕《智能演进中的安全攻防实践:从大模型到自主智能体》发表了主题演讲。他提到,大模型在推理和工具使用上的突破,为智能体提供了必要的大脑和手脚,但二者的共生进化导致了攻击面以难以预测的方式动态演化,为传统静态防御策略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从软件生态安全层、内容安全层到智能体安全层,要实现防御策略自主调优。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蔺琛皓围绕《AI内在安全:从小模型到大模型到多模态具身智能》,从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这三大基石出发,系统剖析了 AI的内生安全问题。他表示,大模型参数量非常之大,虽做了安全护栏和对齐,仍无法覆盖所有攻击;即便对旧攻击做轻微扰动,也能突破新版防御体系,因此实现AI应用的安全可控尤为重要。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所长彭健发表了《人工智能监管治理态势与企业合规建设路径》为题的演讲。他表示,人工智能目前存在内容安全、产业安全、公共安全、法律争议、技术失控风险这五大安全风险。企业需重点关注业务手续、生成内容、模型漏洞到科技伦理、数据安全、用户权益等九大合规要素。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研究员苏航围绕《大模型智能体安全风险和防御框架》进行了主题演讲。他指出,智能体因直接与环境交互,风险远超传统AI和大模型,多数智能体几乎无风险防范能力,通过提示词注入即可操控其执行危险操作。因此模型需要具备危险意识,同时,构建闭环反馈系统十分重要。

华为云安全副总裁范彦军发表了《端到端大模型安全,护航百模千态“安全做事”》主题演讲。他指出,针对AI时代新型未知威胁的攻击,要重视环境安全、数据安全和模型内生安全,华为云推出的大模型防火墙支持“百模千态”,可以有效阻断越狱和提示注入攻击。同时他强调要与各行业的伙伴协同构筑AI安全解决方案。

中国电信研究院AI研发中心副主任杨哲超围绕《破解「智能失控」:被低估的安全风险与挑战》,以内生安全为底座,以协同治理为屏障,为应对智能时代的系统性风险提供了启发性思考。他表示,人工智能是开放系统,设计过程中缺乏清晰边界,无法枚举所有安全风险可能性,需从应用、模型、数据、环境等维度构建安全框架。同时他非常希望将大型企业的安全能力开放出来,帮助业内更多伙伴构建大模型安全防护体系。

此次ISC.AI2025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与创新实践论坛的成功举办,揭示了AI安全的不同维度,思想火花的不断碰撞,构成了一幅通往安全、普惠、负责任的AI未来路线图。探索永无止境,安全任重道远,本次论坛为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生态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腾讯云安全发布人工智能风险评估框架,助企业构建可信智能体

    9月17日,腾讯云在2025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发布人工智能风险控制框架及多款安全产品。该框架涵盖六大风险模块、七层级、130余项措施,系统性应对AI应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挑战,包括数据泄露、供应链隐患及权限滥用等核心问题。同时推出LLM-WAF防火墙、AI-SPM态势管理等产品,构建覆盖研发、部署、运维的全链路防护体系,助力企业建立可信、稳定的AI服务生态。

  • “人工智能+”时代,企业做对什么才能抢占先机?

    国务院8月26日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AI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到2035年,我国将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社会新阶段。金蝶集团作为企业数字化服务商,以“AI优先”为战略,将AI技术深度融入SaaS产品与服务,推出金蝶云·星空EMA平台及多款智能产品,覆盖财务、供应链、差旅等场景,助力企业构建“AI+业务”新能力,实现高效管理与创新发展。

  • 每日互动参与发起《人工智能安全行业自律倡议》 守护人工智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9月17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在昆明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人工智能安全行业自律倡议》。该倡议由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联合多家科研院所、互联网头部企业、网络安全厂商及人工智能企业共同发起,提出筑牢安全根基、强化技管结合、深化协同共治等七方面共识,旨在推动构建可控、可信、可靠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我国首个政务大模型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百度深度参与制定

    日前,我国首个针对政务大模型的安全国家标准《政务大模型应用安全规范》(下称《规范》)正式发布。百度作为核心参编单位,凭借其在人工智能安全及政务服务领域的深厚积累,深度参与了该标准的制定工作,为政务大模型的安全选用、部署运行、护栏建设和合规落地提供了专业支持。《规范》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牵头,联合百度等国内领先企业共同制定�

  • 2025 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创意可计算性:设计人工智能”,特赞升级五大内容+AI解决方案

    2025年9月25日至28日,上海将举办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5),主题为“设计无界,生生不息”。大会聚焦人工智能赋能设计创新,探讨设计如何驱动产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特赞科技作为内容与AI领域代表企业,将展示“计算×创意”如何拓展设计生命力,包括跨行业赋能、产教融合及人机协作三大板块,呈现AI在打破学科边界、推动产业创新中的实践。WDCC2025旨在为全球设计领域注入新动能,构建“设计×科技×可持续”的新想象空间。

  • 市值一日暴增近3000亿港元,阿里迈向超级人工智能之路

    9月24日,阿里巴巴股价创下四年新高,单日涨超9%,市值达到约3.32万亿港元,一日增加近3000亿港元。 引爆股价的,是阿里集团每年一度的云栖大会。在会上,阿里释放多条重磅消息,尤其是在阿里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的演讲结束后,阿里的股价表现就出现了明显的拉升。

  • GEO排名查询工具推荐:霸屏AI大模型答案的核心方法,做好AI大模型排名优化

    随着AI大模型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入口,AIBase推出GEO排名查询工具,帮助品牌监测在豆包、DeepSeek、文心一言等主流AI平台中的曝光情况。该工具支持多平台检测、关键词追踪、可视化数据展示,可精准分析品牌是否被推荐、出现频次及具体场景,为制定AI大模型排名优化策略提供数据支撑。在GEO时代,抢占AI回答推荐位意味着获得全新流量入口。

  • 马斯克:Grok 5模型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突破

    马斯克旗下xAI公司正研发Grok 5模型,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重大突破。该模型采用全新架构设计,预计未来几周启动训练。若成功将代表AI从专用领域向通用认知能力的质的飞跃,被视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目标。科技界密切关注xAI能否在激烈竞争的大模型赛道实现突破。

  • 考拉悠然开源悠然无界大模型BLM-1.0,以空间智能引擎驱动产业变革

    9月28日,在成都举行的“2025天府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大会”上,考拉悠然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悠然无界大模型BLM-1.0”完成迭代升级并全面开源,同时发布基于该模型的UU Holo Glass O1 AR工业眼镜。此举标志着公司以“技术开源+场景落地”双轮驱动策略,推动空间智能产业生态共建。BLM-1.0突破传统模型局限,具备跨空间、跨任务、跨本体的“三跨”统一能力,在空间理解、推理与执行三大核心能力上刷新行业纪录。配套AR眼镜深度融合空间感知与多模态交互,实现工业运维、安装巡检等场景的全程自动化与智能辅助,显著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 云栖大会智舱黑科技:全球首个全模态端侧大模型解决方案,斑马智行首发

    9月24日,2025云栖大会在杭州开幕,主题为“云智一体·碳硅共生”,汇聚全球50多国2000余位嘉宾探讨AI、云计算与产业应用趋势。阿里云发布7款通义大模型,其中Qwen3-Omni作为行业首个端到端全模态AI大模型,在36项基准测试中实现22项SOTA,性能全面突破。大会聚焦多模态技术,斑马智行宣布率先接入Qwen3-Omni,并与阿里云、高通联合推出端到端全模态端侧大模型方案Auto+Omni,具备主动智能、断网可用、隐私无忧三大特点,推动汽车智能座舱从指令交互向Always-on主动服务升级。首批搭载方案车型将于2026年量产,标志着汽车智能化迈入“自主行动”新阶段。大会将持续至26日,预计更多创新技术将亮相。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