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消费分化最新资讯  > 正文

在天猫买“设计师款”的年轻人,捧红一个百亿市场

2025-08-07 09:53 · 稿源: 电商在线公众号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电商在线,作者:王亚琪,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消费正在加速分化。

一方面,各种平替经济、白牌商品纷纷崛起,市场对质价比的追求日益强劲;另一方面,被买断货的泡泡玛特,老铺黄金门口大排长龙的景象,又印证出当下的另一种消费逻辑——

用户对于消费意义的追求,变得更多元了。在购买商品时,他们不再单纯追求功能性,而是更关注商品能否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主张乃至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所契合。

从宠物、家装、潮玩一路延伸到女装……为情绪买单,让一大批设计师品牌悄然走红。作为服饰行业的独特力量,设计师品牌既是行业创新的源动力,也契合当下消费者追求个性和情感共鸣的消费理念。在不同场景精心搭配的ootd,已成为生活情趣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猫新商负责人卡尔透露,过去一年,设计师是活跃在天猫上、发展最迅猛的新生力量之一。2024年,天猫新入驻商家同比增长80%,服饰新入驻商家数同比增长90%。这其中,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数字是,女装新入驻的设计师品牌数同比增长超过了140%,远超大盘。

7月31日,在「中国设计新力量」生态峰会上,天猫“蓝星计划”联合天猫女装邀请国内新锐设计师、服务商以及来自时尚界、教育界、直播界的行业人士,共同探讨2025年设计师行业的市场新机遇。从高校这样的设计师孵化摇篮,到链接创意和消费者的直播间主播,再到辅助设计师品牌生长的服务商……作为串联产业链多重角色的平台,天猫试图回答:

在当下的中国,小众设计师品牌如何走向大众?如何平衡审美价值和商业效率?

对此,天猫女装总经理弈希在会上也明确表示,“当前正是设计师品牌战略布局和全渠道发展的好时机,而天猫正是设计师品牌从B端到C端的商业加速通道和设计力传递通道。”

新锐设计师,涌入天猫开店

过去一年,天猫上的设计生态迅速壮大,机遇也在其间悄然涌现。

今年以来,天猫女装重点推进的业务之一,就是国际新趋设计商圈。截至目前,该板块已汇聚了超过3500万设计消费人群,精准用户数同比增长超过60%。这些对审美有自我要求的用户,也是设计师品牌的忠实爱好者,她们的平均客单价超过1500元,是大盘的十倍。

而在需求的另一端,设计师品牌在天猫上的百花齐放,则进一步激起“一池活水”。

“天猫女装设计师的市场生意规模已经突破百亿。”弈希在会上透露,其中,新品牌成交占比超过20%,新品GMV增速超过60%,店播等私域运营场景贡献的GMV同比增长超100%。过去一年,这条赛道上涌现了16个亿级品牌、60多个千万品牌,异军突起之势明显。

不难察觉,丰富的客群、充沛的供给正在催生出规模效应,一个庞大的供需市场正在线上被重新构建。而推动这一浪潮出现的诱因,起初来自于设计师行业内部的周期性改变。

“越来越多独立设计,开始向着商业设计拓展。”弈希观察,过去,独立设计师往往不做很强的规模化运营,她们通常通过买手店开展销售,很少独立开店。“但现在,在电商独立开店的设计师越来越多,因为她们逐渐意识到,这是一个能和用户直接对话的渠道。”

弈希认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设计师对审美的表达是更为内敛的,但新一代设计师们生于互联网,她们的表达方式和途径也更为多样化。“一些年轻设计师可能还在伦敦艺术学院念书的时候,就开始在网上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了。这些设计师擅长通过内容的方式做种草、人格化,她们不像过去的买手店被动等待着用户上门,而是主动输出审美。”

如果说渠道侧、设计师侧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第三个变化则发生的更为隐秘。

一组有意思的数据是,过去一年,在天猫上迅速崛起的设计师品牌,基本都集中在千元以上价格带,且相较于传统设计师品牌上限能突破5000元的价格区间,价格划分更细致。

“200元以下是产业带的主攻市场,超过1000元是设计师品牌和全球品牌的主攻方向,我们都知道当下的市场环境,中间是一个非常大的红海,但两端的增长都是非常明显的。”

设计师品牌无法卷入低价竞争,那么,千元以上,就成为必须把握的市场增长点。

这一增长点,在过去一年也被天猫所印证。在天猫,这些增长背后的有力支撑,是消费能力在1000元以上的用户年龄段,正在大幅延展。“今天我们会发现,用户在25—35岁这个阶段,同样愿意买一件两三千元的衣服,只要她能和这件衣服的设计理念产生价值共鸣。”这些对审美有着追求的用户在天猫聚集,容纳下丰富的风格、设计,驱动着潮流的诞生。

渠道、设计师、用户,三层变化带来行业的变革,给了新锐品牌弯道超车的窗口期,与此同时,也让设计师品牌的发展路径悄然发生变化,天猫成为设计师们崭露头角的重要渠道。

设计师品牌,迎接更大的全国性市场

2020年,全球设计师集合品牌Fabrique成立。它的两位创始人都是设计师品牌的重度爱好者,她们敏锐地意识到:许多擅长解决创意问题的设计师,往往在面对规模化与效率化挑战时,发展受到了限制。

这也成为Fabrique成立的契机。截至目前,Fabrique已经签约来自全球各地的300多位设计师,这个由设计驱动的品牌,主要采用完全自产自销的模式,将不少优秀设计师的作品,带到更广阔的市场。这支年轻的团队会飞往全球各地,她们为每一位设计师拍摄3—5分钟的短片,完整地呈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创作过程,还会给每一位用户写下设计师寄语。

“你们或许会想,这么一个理想化的品牌,投入这么高,真的能赚到钱吗?”Fabrique设计总监Channing在现场调侃,并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成立至今,Fabrique的GMV已经连续19个季度实现增长,累计成交规模超过10亿,去年一年,Fabrique在天猫平台的的年成交已突破6亿元。

Channing透露,Fabrique快速增长的四年,正是伴随着2021年入驻天猫的开始。

“天猫旗舰店的存在,是权威认证品牌价值的放大器。它为我们带来大量的高净值用户,构建起忠诚的粉丝客群。”Channing分享,Fabrique的天猫客群中,95%为80后、90后年轻女性,超过70%来自一二线城市。“这一数据帮助我们更精准地理解并服务于主要消费人群,同时也在积极拓展更广泛的市场覆盖。”

另一个细节则是,天猫首页的设计师版块也是Fabrique点击和转化率第二高的。这也侧面印证出,天猫优质客户对设计理念、审美风格的追寻,能带来独一无二的品牌价值。通过全球设计师资源 + 中国供应链优势 + 天猫电商能力”的整合策略,Fabrique在2022年打造出超级单品“凤凰大衣”;2023年打造出首个千万级爆款;2024年已经迈入头部,成为宝藏新品牌独角兽。

同一时期,同样在2021年入驻天猫的法国先锋设计师品牌ANNANDELMAN,天猫的三位数高增也驱动了品牌全渠道1.2亿到8.1亿的质变突破。“天猫的高增长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进一步布局线下市场,2024年我们开了30家线下门店。未来也计划通过线上天猫和线下实体店的联动,稳步实现设计师品牌的商业化。”ANN ANDELMAN联合创始人Alex表示。

曾聚焦买手店渠道的KINGWEN在今年7月选择入驻天猫,主理人黄清文则认为,“买手店业务虽然模式简单,但毛利低,品牌也更被动,如果只有买手店业务,会导致我们单品补货难,对供应链的议价能力也弱。买手业务和电商业务齐头并进,已经是设计师品牌生意的最优选择。”

男装设计师品牌OSENS的销售额从2022年的1800万快速提升,今年剑指2亿。“天猫的八大人群中,我们深度绑定了其中两类,他们贡献的销售额占到60%以上。通过对他们的洞察,我们能精准反馈到产品端,去做调试。”OSENS联合创始人顾俊杰补充。

给设计师完整的品牌展示空间、推动其他渠道的发展进而提高抗风险性、为设计师提供来自市场的实时反馈……这都是一个新品牌初期最需要做的建设。除此之外,天猫带来的价值还在于,设计师品牌能在这里完成更长期主义的私域搭建,经营更完整的内容运营体系。

“设计师往往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但如何让更多用户了解设计师的故事,喜欢设计师传达的审美价值?在这一层理念基础之上,我们再来讨论运营:怎么提升老客复购频次,让品牌能持续地沿着一个健康的成长模式在平台做延展;怎么利用圈子或者直播渠道,聚集起共同风格审美、品类审美或者趋势审美的用户,这也是更长远的价值所在。”弈希表示。

在天猫,缩短创意到商业的距离

创新和效率,对于如今的设计师品牌而言,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

专注于设计师领域的服务商掌星文化,对此有更深的感触。

其创始人雷蒙德认为,从中国整个大环境来看,三年一个小的设计师风格迭变,五年一个比较大的改变,女装确实是竞争非常激烈的品类,未来对品牌主理人的全面性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但通过天猫,设计师品牌能找寻到一条稳步实现跃迁的路径,比如通过风格数字化、人群数字化,这些被沉淀下来的体系,至少能从设计师准确定位自己当下的发展周期。

“根据我们过往的经验,一个设计师品牌可以被分为破局期、爆发期、瓶颈期三个阶段。”其中,设计师品牌的第一个门槛是3000万GMV。雷蒙德解释,这是一个能和买手店渠道利润持平的数值,到达这个数值后,设计师会更重视渠道的平衡、更无法忽略电商渠道。

而度过这个破局期后,一个具备高潜力的设计师品牌应该在爆发期,至少挤入天猫女装风格细分赛道top3;在瓶颈期,则需要让自己的核心品类尽快进入天猫女装top100。

在这个进阶过程中,天猫的很多后台指标,能帮助设计师判断目前生意是否健康发展,比如流量来源的结构、转化率、前十爆款的销售占比等。以一个处在破局期的品牌为例,其免费流量占比在60%、付费流量ROI在20,是更为合理的布局。通过这套成熟的商业运作体系,能最大限度地解放设计师,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设计归设计、商业归商业。

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在当下的中国市场中,天猫正在逐渐成为串联起时尚产业的核心纽带。它有着最完整的设计生态——上游链接高校,中游链接主播和服务商,下游链接消费者,通过这条产业链上多重角色的整合,天猫能为设计师提供的,是全方位的资源扶持。

本次设计师峰会就是一个缩影的印证,高校、达人、TP、设计师等不同生态角色共同探讨设计与商业的深度融合,为行业呈现了一幅从创意孵化到市场落地的完整图景——

高校生态是中国设计师群体的孵化摇篮,中国美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副院长凌雅丽以《时尚生态概念下的个性化教育路径探讨》为题,分享了如何通过教育体系培养兼具创意与商业思维的新生代设计师;

达人生态是设计创意的“破圈放大器”。李佳琦直播间时尚主播Seeya以《做所有女生的时尚知己,让好设计发光》为主题,展现了直播电商如何成为设计作品触达消费者的“关键触点”;

聚焦品牌运营的TP生态(服务商生态),品牌成长的“战略伙伴”。掌星文化创始人雷蒙德以《设计师品牌天猫0-1破局之道》为题,分享了服务商如何通过数据赋能、资源整合和精细化运营,帮助设计师品牌快速建立市场认知;

设计师生态则是创意与商业的“双向奔赴”。 作为峰会的重要“主角”,天猫设计师生态集结了多个国内外品牌的先锋力量,Fabrique、ANN ANDELMAN、KINGWEN、OSENS的现场分享,共同印证了天猫作为设计师品牌“引领者”的角色——既为新锐品牌提供成长舞台,也为成熟品牌注入数字化升级动能;

峰会压轴环节的《圆桌论坛:设计到商业路径探讨》,由天猫女装国际新趋设计商圈负责人珑玖主持,汇聚XIAOLI筱李品牌主理人李筱、KINGWEN品牌主理人黄清文、掌星文化创始人雷蒙德、淘宝教育商家成长负责人智木,围绕“如何让原创设计从灵感走向市场”展开深度对话。嘉宾们一致认为,天猫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正在构建一条“创意-生产-营销-消费”的闭环生态链,为设计师品牌提供从0到1再到N的全周期支持。

“实话实说,百亿规模对于天猫服饰而言,还远远没到天花板。我们愿意投入更多扶持,把整个市场中最顶流的设计生态(商业设计师/个人设计师/买手店)进一步做大。”弈希说。

对此,卡尔也在会上表示,“天猫会持续为商家打造开放、智能、友好的营商环境。”

一方面,天猫“蓝星计划”将为所有入驻天猫的“萌新商家”提供包括专属小二服务、实操培训、成长任务指引、赠送推广流量券、上线大促新商专场、免实缴店铺保证金、30天免息信用贷等在内的多项免费权益,帮助新入驻的商家低成本、快速落地淘宝天猫。

尤其是对于设计师品牌而言,天猫优质的消费群体是最为吸引他们入驻经营的关键因素,天猫蓝星计划中的商业化激励、顶级新商激励也更为匹配设计师品牌的经营需求,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品牌、潮流品牌和品牌买手店最高可获得经营激励金250万,这些激励可投入后续经营,助力设计师品牌精准触达消费者,沉淀私域、做好会员运营,为小众心智品牌提供直面消费者的通道。

另一方面,天猫女装行业还额外加码,除了推进国际新趋设计商圈业务外,今年4月起,行业会结合头部国际买手平台showroom收录、知名报纸杂志或明星主理人背书、时装周走秀等方面综合考虑,对符合画像的服饰商家给予半年至全年的佣金减免,以及提供平台重磅级营销活动的流量曝光加权、会场、榜单等资源,进一步推动设计生态的良性发展。

从线下走到线上,从国内走向国际,设计师品牌正在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越来越成熟的消费者,越发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风格偏好,形成了万千个体的差异化审美。对于新一代设计师而言,想要俘获她们的心并不容易。和十年前相比,在当下极大丰富的供给之下,如何辐射更广泛的市场,学会直接地和消费者对话,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举报

  • 相关推荐
  • 马斯克: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将采用消费者从未见过的设计

    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已进入生产阶段,但未来交付给消费者的版本很可能与当前形态大不相同,消费者从未见过的设计,埃隆马斯克在最近的公司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对此做出了暗示。 近年来,特斯拉持续展示了Optimus机器人的迭代升级,最终推出了目前正在生产的V2版本。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公司全体会议上,马斯克曾向员工表示,特斯拉将力争在今年生产首批Optimus机器

  • 次抛消费正掏空年轻人钱包 专家:警惕消费陷阱

    2025年,“次抛消费”在年轻群体中愈发盛行,正悄然掏空年轻人的钱包,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如今,“次抛消费”在年轻人生活中无处不在。坐高铁时,自带一次性坐椅套成为一些人的选择;为体验各类活动,一杯奶茶钱就能薅遍体验课;旅游时,“次抛衣”穿完就扔;甚至玩剧本杀都要组“次抛局”。在消费市场,次抛护肤领域发展迅猛,预计2025年中国次抛�

  • 从1.5万家店到IP消费狂潮,万辰集团正重塑零食消费体验

    万辰集团近期进行重要人事调整:王健坤因个人原因辞任董事长,由王丽卿女士接任;王泽宁出任集团CEO,显示管理层年轻化趋势。旗下零食品牌"好想来"今年表现亮眼,4月官宣檀健次为首位代言人引发社交媒体热议,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营销实现品牌曝光度飙升。端午和六一期间,好想来推出"蜡笔小新"主题店及限量周边,并邀请网红"大表哥"担任"一日店长"带动客流,实现流量与销量双赢。这一系列创新营销举措显著提升品牌知名度,巩固了在零食量贩市场的领先地位。未来万辰集团将继续深耕零食市场,探索创新商业模式。

  • 小赢科技深耕“科技+金融+消费”协同生态

    金融科技正深度重塑经济肌理。在中国,移动支付重构了亿万消费者的日常体验;智能风控与征信体系的创新打破了传统信贷的地域与群体壁垒。小赢科技等企业通过"科技+金融+消费"协同模式,精准匹配需求:前端以移动化服务降低门槛,中台以智能风控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后端连接消费场景,让金融支持转化为切实生活改善。其自主研发的风控体系不追求"零风险",而是精准识别需求与能力匹配度,为小微经营者、新市民等群体建立可信信用画像。金融不止于借贷,更是赋能成长的伙伴。小赢科技以技术为钥,持续开启普惠金融更广阔未来。

  • SSD Fans评测:忆联消费级SSD AM541|强性能 高可靠 长守护

    国内知名技术社区SSD Fans对忆联消费级SSD AM541进行了深度评测。这款PCIe4.0固态硬盘采用3D NAND闪存颗粒和最新主控芯片,1TB版本顺序读取速度达7143MB/s,写入6037MB/s,远超标称值。评测显示AM541在性能、压力测试和可靠性方面表现优异,采用无缓存DRAM-Less设计配合智能SLC缓存机制,在CDM、SNIA标准测试中均展现业界领先水平。游戏实测《FF14》加载仅7.445秒,《黑神话:悟空》启动快40%,充分满足消费级用户对高性能存储的需求,展现了忆联在存储领域的技术实力。

  • 张雪峰自称对消费没有任何欲望:一不买房 二不开车

    今日在与新浪财经CEO邓庆旭的对话中,张雪峰表示,自己对消费没有任何欲望。 他表示很多人给他出馊主意”,让他开培训志愿老师的班,然后在各县市层层分级去做代理,随后靠自己的名气去赚快钱。 他表示:我说一个事可能你们都不信,我名下连块砖都没有,我一不买房,二我不会开车。” 在他看来,自己不管开个什么车,都不及骑电动车快,而房子的意义在于居住�

  • 瞄准成人隐秘消费,70后浙商创出行业“第一股”,年入超10亿

    在杭州市余杭区的可靠股份总部,来访者一出电梯门,转头就能看到走廊尽头一对超人造型、内裤外穿的卡通老人雕塑——这既是品牌定制的IP形象,也代表了品牌创始人金利伟及其团队服务了24年的客户对象。 2001年,从事汽车售后的金利伟跨界进入陌生的纸尿裤行业,并成立了杭州侨资纸业(“可靠股份”前身),斥资拿下了中国最早的国产婴儿纸尿裤生产线之一。然而,�

  • 翻阅一千条外卖大战评论,消费者“多吃一顿饭”了吗?

    有业内人士调侃,这是一场“每个人都宣称自己赢了的战争”。 而外卖补贴大战,广大消费者当然喜闻乐见,巴不得平台间掐得再狠些。甚至有人早在周五就开始提醒:“兄弟们注意了,今天最好饿一天,星期六据说是前无古人的三方外卖大战。” 尽管目前,各家平台补贴的主战场仍在餐饮品类,但不管是淘宝闪购背后的阿里,还是美团,又或者是最初挑起大战的京东,野心

  • 空气能热水器哪家强?纽恩泰为什么备受消费者青睐?

    本文介绍了空气能热水器十大品牌,重点推荐纽恩泰品牌。纽恩泰源自新加坡,专注空气能应用22年,拥有多项国际认证,产品采用变频技术实现节能静音,无电辅热技术可在-15℃快速制热,支持远程操控,创新方形设计节省空间,双胆分仓技术提升热水增量,满足不同容量需求。其他品牌如海尔、美的、格力等也各有特色,海尔注重智能化体验,美的性价比高,格力技术实力强。空气能热水器凭借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等优势,正成为越来越多家庭和商用场所的选择。消费者可根据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产品。

  • WeLab Bank汇立银行荣获《欧洲货币》“香港最佳消费者数字银行”奖项

    WeLab Bank汇立银行成立五周年之际再创佳绩,荣获《欧洲货币》香港最佳消费者数字银行称号,这是继今年获《亚洲金融》香港最佳数字银行及香港最佳普及金融银行后,再次获得国际奖项肯定。作为香港首家同时获多家权威金融刊物评为"香港最佳数字银行"的企业,充分彰显其在数字创新及普惠金融领域的卓越表现。成立五年来,WeLab Bank屡创行业第一,以突破性金融创新推动普惠金融,协助客户实践财富管理MSG(管理、储蓄及增值)。凭借AI驱动信贷决策引擎及卓越风险管理技术,其贷款逾期还款率优于市场表现。行政总裁李家达表示,未来将继续以金融科技为核心,引领数字银行创新,拓展东南亚市场业务,重塑亚洲普惠金融可能性。

热文

  • 3 天
  • 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