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汽车芯片需求最新资讯  > 正文

美芯晟布局汽车电子芯领域,加大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引擎”

2023-05-31 11:12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大趋势下,汽车芯片需求大增,据海思数据显示,全球汽车芯片需求量有望从 2020 年的 439 亿颗激增至 2035 年的每年 1285 亿颗。不同于消费电子和工业品类的竞争者环伺格局,汽车电子领域由于产业特点、车规芯片性能要求及技术难度高,市场呈寡头竞争格局。产能紧张、供不应求的背景下,汽车市场整个设计产业也呈现出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国内企业纷纷开启细分赛道的激烈竞争。

美芯晟科技作为行业内拥有强劲竞争力的企业,依托在数模混合电源管理及模拟信号链的核心技术优势,已顺利向汽车电子领域拓展,汽车电子的布局将成为美芯晟未来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在现有消费级、工业级产品成熟量产的基础上,美芯晟通过选择车规工艺和车规封装线,并按照车规级验证流程进行生产现有的成熟产品,研制的多款中小功率车载无线充电发射端芯片、汽车LED照明驱动芯片、雨量/光线传感器芯片等可应用于各类汽车、无人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助力提升使用便捷性的同时,更增加了行车安全性。近期美芯晟官宣无线充电发射端芯片通过AEC-Q100 认证并获颁证书,同时该款芯片入选工信部的《国产车规芯片可靠性分级目录》。

美芯晟同时在汽车电子关键芯片应用领域持续发力,加快CAN总线接口、CAN SBC芯片等高集成度芯片的开发,打造汽车电子产品矩阵,探索电源管理芯片、SBC、HV LDO在汽车领域的深度应用。值得提及的是,美芯晟与理想汽车合作开发的CAN SBC芯片,是一颗集成了CAN收发器、系统模式和失效安全功能控制、电源管理功能的高集成单芯片,拥有供电、总线收发、诊断监控、唤醒管理等功能,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无人自动驾驶市场等应用场景,将是国内领先的车规级CAN SBC芯片,力争成为国产替代切入点,加速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生态建设。

国产汽车电子芯片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除了产业发展赋予的机遇外,更需要企业自身不懈努力,大力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及产品竞争力。

据悉,美芯晟每年均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力度,年均研发投入20%,研发人员占比超过60%,研发费用率领先于可比国内同行,同时,继续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开发,结合行业前沿技术革新、下游客户新产品和新技术,形成创新项目的开发思路和现有产品的升级方向,从线到面的扩展和充实,加快构建护城河,形成自己的独特性和差异化优势,为美芯晟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引擎”动力。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手机、芯片、汽车,顶级科技局,小米为何总能“上桌”?

    9月25日,雷军站在国家会议中心的舞台上,第六次进行年度演讲,主题名为“改变”。这场演讲,和他发布的小米17系列以及玄戒O1芯片、小米汽车的幕后故事,为外界提供了一个窗口,重新审视这家始终能在关键赛道占据一席之地的公司。 在当下的科技行业,能在单一赛道脱颖而出,已经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小米却同时闯进造手机、造芯片、造车这三大公认的“高投入、�

  • 东风汽车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 加速智能化和国际化落地

    9月28日,东风汽车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各自优势,共同打造高质量智能驾驶数据闭环平台,加速东风汽车智能化进程。合作聚焦AI大模型应用、智能座舱创新及全球化战略,旨在提升研发效率与用户体验,增强全球市场竞争力。此前双方已在数字化营销等领域取得进展,此次合作标志着行业开放协作的新标杆。

  • 小米回应“小米汽车突然自己开走”:排除车辆质量问题

    小米汽车SU7“自动开走”事件调查结果公布:经核查,事件系因用户iPhone15 Pro Max手机发出泊车辅助指令激活功能,非车辆质量问题。小米在调查中发现客服沟通时误将设备型号标识符与对应机型混淆,导致用户误解。公司已致歉并承诺优化服务流程,强调始终将用户安全与体验置于首位。

  • 跑这么快干嘛 雷军回应小米汽车性能过剩:只有这才能把车做好

    小米汽车CEO雷军在秋季发布会后回应外界对车辆性能“过剩”的质疑,强调极限测试是造车基本功,全球车企百年均如此,而中国车企近年才开始重视。他指出小米是国内首家以纽北赛道为主场的车企,专注驾控与底盘等基础能力建设,并推动行业回归机械素质关注。此外,小米带来两大新价值:一是构建“人车家全生态”打破场景壁垒,二是极致追求设计,计划三年内扩展至100种车漆颜色,突破成本与生产限制,体现对颜值的重视。

  • 雷军演讲主题《改变》官宣:聊玄戒芯片和小米汽车背后的故事

    小米集团卢伟冰透露,雷军将于9月25日晚7点举行第六次个人年度演讲,主题为《改变》。演讲将重点探讨小米自研芯片的研发历程及小米汽车背后的故事,引发业界与粉丝广泛关注。回顾去年,雷军曾以“勇气”为主题,聚焦小米造车决策的艰难历程与科技发布。此次演讲备受期待,将成为行业焦点。

  • 以“回头看”的温度,鸿蒙智行重塑智能汽车的长期价值

    当前智能汽车行业陷入“向前狂奔”的集体焦虑,新车频发、硬件参数堆叠,但用户反馈冷静——高阶辅助驾驶功能鲜少实用,存在体验割裂、功能冗余等痛点。鸿蒙智行选择大规模系统升级,将华为乾崑智驾ADS等核心能力开放至多代车型,展现“回头看”姿态:通过持续升级让不同代际用户共享技术进步,建立“常用常新”的体验延续性。其从机械辅助转向“共情”陪伴,精准打磨泊车等高频场景,并加入情感化交互功能,重新定义智能汽车为移动生活空间。这场升级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对“用户体验收益率”这一新价值尺度的深刻回应——真正的智能化在于持续为用户创造可感知、可依赖的价值。

  • 雷军:汽车市场很大 还远没到要相互比较的阶段

    在雷军2025年度演讲活动结束后,小米集团董事长、CEO雷军接受了媒体群访。 雷军在谈及车企竞争时表示,汽车这个市场很大,还远没有到要相互比较的阶段里。我们经历过手机行业那么残酷的竞争,汽车行业目前相对来说,大家还都在成长阶段。” 雷军进一步透露,基于这点,

  • 雷军:小米YU7是小米汽车最后的底牌

    今晚2025雷军年度演讲上,雷军分享了造车的经历。 雷军直言,在最初的规划中,如果小米SU7作为纯电轿车不成功,小米YU7一直都是小米汽车业务最后的底牌。 雷军说:可能很多人不了解YU7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就背负了巨大的压力,那是22年夏天,SU7正在开发的最关键时候。 除了特斯拉以外,还没有过任何一辆纯电轿车能卖得动的,所以在那个时间点,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

  • 雷军:我们芯片团队确实比较牛!3nm芯片玄戒O1一次回片成功

    雷军刚刚讲述了玄戒O1的项目的开发过程,他强调当初坚持要做最先进工艺。 但3nm芯片的成本非常高,仅投片费的大概需要2000万美元。 在历经多年研发之后,玄戒O1的样品在去年5月22号回来,大家集体到机场迎接。 雷军还调侃道,这么这么珍贵的芯片就装在一个普普通通的纸袋里,是不是有一点低调奢华?

  • 易鑫发布Agentic大模型,破解汽车金融风控与效率痛点

    9月12日,易鑫集团在“IT Value Summit数字价值年会”上入选“2025创新场景年度AI应用TOP榜”,成为汽车金融科技领域唯一上榜企业。首席科技官贾志峰指出,易鑫以AI为核心驱动力,通过自研大模型“智鑫多维”等技术,显著提升风控水平与融资通过率,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平台已连接全国4.2万家经销商及上百家金融机构,服务覆盖牧民、基层员工等多元群体,体现技术普惠价值。未来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深化国内普惠金融服务,并探索技术出海,助力全球汽车金融行业迈向更高水平智能化。此次上榜不仅是对其技术实力的认可,更反映出行业正加速拥抱智能化变革。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