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Flutter3最新资讯  > 正文

I/O 2022:谷歌为Flutter 3带来对macOS和Linux桌面应用程序的支持

2022-05-12 14:30 · 稿源: cnbeta

在 I/O 2022 开发者大会的首日,谷歌宣布了用于构建本地编译应用程序的 Flutter 开源多平台 UI 开发框架的最新版本。该公司在大约四年前推出了 Flutter 1.0 的测试版本,但最新版本号已经达到了 3.0 。起初该团队希望帮助开发者轻松构建跨平台的移动 App,不过后来陆续添加了对 Web 和桌面的支持。

0.jpg

(来自:Flutter.dev 官网)

随着 Flutter 3 的正式到来,该团队又为其带来了对 Linux 和 macOS 桌面应用程序的全面支持,辅以其它诸多新功能、且兼容 Apple Silicon 。

Flutter 与 Dart 语言产品兼用户体验(UX)总监 Tim Sneath 表示,正在推出的 Flutter 3 使其跨手机、桌面和 Web 提供多平台 UI 开发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尽管回想 Flutter 1 刚发布时,他们并不指望它会变成一款被广泛使用的移动工具包。

1.jpg

目前 Flutter 已全面支持 iOS、Android 和 Web 平台,以及 Windows、macOS 和 Linux 桌面应用程序。

以 macOS 为例,最新正式版已提供对通用二进制文件的支持 —— 意味其能够在 Intel / Apple Silicon 芯片平台上原生运行。

至于 Linux 版本,Google 携手 Ubuntu 开发商 Canonical 带来了同类最佳的高度集成开发选项。

2.jpg

对于大多数开发者来说,应该还是会将 Flutter 3.0 继续视作他们首选的移动 App 构建框架。包括微信、字节跳动、Betterment、SHEIN 和宝马在内的许多企业,都在押注于它。

事实上,正如 Google 今日宣布的那样,Flutter 应用发布数已较一年前翻番(超 50 万+)。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开发者在积极利用它来打造桌面应用程序 —— 比如 Wunderlist 创始人正在推出全新的 Superlist 生产力应用(今日开启桌面 Beta 测试)。

3.jpg

正如 Sneath 指出,许多开发者正在使用 Flutter 制作休闲游戏,部分原因是其内置了硬件加速支持 —— 比如《PUBG Mobile》就将 Flutter 用于其非游戏的用户界面。

虽然 Flutter 团队没有事先预料到这点,但为了照顾这部分开发者,Google 还是引入了基于 Flame 开源游戏引擎的 Flutter Casual Games Toolkit 工具包。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戳这里(传送门)体验下用 Flutter 构建的一款弹球主题街机模拟器游戏。

4.jpg

Flutter 3 的另一项新特性,就是与 Firebase 的更深入集成。作为 Google 用于构建移动和 Web 应用程序的后端平台,Google 希望推动 Android / iOS 体验的同步发展。

当然,这并未影响 Flutter 与其它第三方服务的集成,包括 Firebase 的竞品、来自亚马逊的 AWS Amplify 等。

5.jpg

与此同时,Flutter 3 改进了对 Crashlytics 的支持。作为 Firebase 的崩溃报告服务,它现可实时追踪致命的崩溃等事件。

最后,Flutter 团队现也基本完成了向 Google 倡导的 Material Design 3 设计语言的迁移。

举报

  • 相关推荐
  • 颠覆Diffusion局限!Utopai双模型耦合架构,攻克AI影视长叙事核心难题

    Utopai Studios推出专为影视制作设计的AI模型与工作流,区别于主流视频生成模型,其核心能力在于理解剧本、规划镜头及生成场景,通过自回归模型负责叙事规划与一致性约束,扩散模型专注高质量画面渲染。该系统能解决跨镜头元素漂移难题,提升制作效率与作品品质。目前工作流仅用于公司自有项目,强调AI作为创作者协作者的角色,并遵循行业道德与版权规范。

  • 致态TiPlus7100s固态硬盘正式发布,性能全面跃迁

    2025年11月10日,致态发布TiPlus7100s固态硬盘。作为TiPlus7100的升级版,它采用长江存储新一代晶栈®Xtacking®4.0架构闪存颗粒,顺序读取速度高达7400MB/s,写入速度达6900MB/s。随机读写性能显著提升,最高达1500K IOPS,较上一代提升66%-114%。新品针对游戏玩家与专业用户,优化游戏加载、大文件读写及视频编辑等场景体验,并提供1TB/2TB/4TB三种容量版本,已在京东旗舰店开售。

  • 品牌AI搜索监控实战手册:你的企业在ChatGPT眼中是什么样子?

    某互联网大厂品牌总监分享:投入200万SEO使"企业级CRM"关键词在Google排名第一,但用户用ChatGPT询问"推荐适合中国企业的CRM系统"时,AI回答中根本没有该品牌。更值得警惕的是,竞品不仅被提及,还被AI用"性价比高""用户体验好"等正面词汇描述。这揭示2025年品牌营销最大盲区:企业不知道AI如何"看待"自身品牌。 数据显示超40%年轻用户开始使用AI搜索作为主要信息渠道,而绝大多数企业对自己在AI平台的"形象"一无所知。文章提出GEO品牌监控概念,通过覆盖度、推荐强度、信息质量三个维度量化品牌在AI搜索中的影响力,并给出五步实施流程:建立监控基线、竞品对标分析、设置持续机制、深度洞察挖掘、数据驱动优化。通过真实案例说明,系统化GEO优化能在3个月内提升品牌提及率33个百分点,证明AI搜索时代的品牌竞争已从"被看见"升级为"被AI信任"。

  • 最强Mate旗舰!华为Mate 80本月下旬亮相

    华为Mate 80系列会在11月25日前后发布,这将是史上最强Mate旗舰。 据悉,本次发布会将会推出Mate 80、Mate 80 Pro、Mate 80 Pro 和Mate 80 RS四款旗舰,其中标准版代号Voyager,支持66W有线快充;Pro、Pro 及RS版统一采用Sagittarius代号,支持100W有线充电。

  • 软件定义汽车的质量革命:AI Agent如何终结座舱OTA的“路测噩梦”

    在“软件定义汽车”浪潮下,智能汽车竞争核心转向座舱体验、ADAS功能及OTA迭代质量。然而,传统软件测试模式成本高、耗时长,难以覆盖复杂场景,易导致漏洞。AI驱动的“无人测试”通过大模型与智能体技术实现三大突破:需求自主解析与测试规划、GUI自主探索与自愈维护、智能诊断与根因分析。这将催生“人机协同”新范式,测试工程师角色转向质量策略师。到2027年,超80%企业将集成AI测试工具,汽车行业2025年成为转型关键节点。

  • TabTab 登顶模力工场 AI 应用榜榜首, 把 AI 数据分析师装进口袋,关键结论更快抵达!

    TabTab是一款全链路AI数据分析助手,核心功能包括多源数据连接(支持文档、数据库、电商平台等)、自动化采集清洗、内置分析模型及可视化呈现。其优势在于通过多智能体系统实现自然语言交互,降低分析门槛,让非技术人员也能快速完成客户洞察、销售业绩等分析,显著提升效率。产品定位中立,致力于构建多元化AI效率提升生态。

  • 华为WATCH Ultimate 2非凡探索版明日开启预售

    华为正式宣布旗舰智能手表WATCH Ultimate 2非凡探索将于11月7日开启预售。这款“全能表王”支持150米潜水与音频功能,具备海豚声呐通信技术,可在水下30米实现手表间信息传输,60米内一键SOS求救。同时搭载北斗卫星语音消息功能,无网络环境下可通过卫星发送语音信息。硬件上配备1.5英寸OLED屏幕,峰值亮度达3500nit,支持20ATM防水与IP68/9防尘。省电模式下续航达11天,常规使用达4.5天。该手表海外售价799英镑(约7443元人民币),国内价格尚未公布。

  • Uber与Checkout.com官宣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全球企业平台提供高速可靠支付服务

    英国数字支付服务商Checkout.com与出行平台Uber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将为Uber在全球主要市场的网约车及外卖平台提供收单和网关服务。凭借其全球覆盖能力与本地化专长,Checkout.com将助力Uber每日处理数百万笔交易,并通过AI技术优化支付流程,提升交易成功率与安全性。此次合作将强化Uber的全球支付体验,支持其数字出行领域的持续创新。

  • 享受专属赛道体验服务!雷军:小米Ultra Club对所有Ultra车主开放

    小米汽车今日宣布,小米Ultra Club面向所有Ultra车主开放入会。 车主入会后可享:赛道服务、赛道专场体验、官方专属活动及专属顾问1对1服务。目前赛道服务已覆盖12个城市,车主们可结合自身需求选择加入。

  • TTi OS行业首发“四图融合”车道级导航

    2025年10月30日,TTi+OS车道级导航正式量产,成为行业首个“四图融合”产品。它基于自研多模态融合引擎,实现高精度导航信息直观呈现与便捷交互,提升出行安全与个性化体验。系统集成SR渲染、环境重构等四大功能,实时识别车道位置,通过直觉式交互引导路径,帮助复杂路况操作。依托高算力平台,可视化呈现动态风险与辅助驾驶信息,增强行车安全。产品融入解压游戏、地标建筑等娱乐化设计,兼具趣味性。目前该导航已搭载于深蓝L06车型,标志量产落地,未来将持续优化AI座舱体验,引领智能汽车科技进化。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