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Cerebral最新资讯  > 正文

报道称TikTok上出现大量鼓励多动症自我诊断和药物治疗的广告

2022-02-09 16:20 · 稿源: cnbeta

据Media Matters报道,最近几周,TikTok上出现了大量鼓励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自我诊断和药物治疗的广告,这可能违反了该平台的医疗错误信息政策。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1月的一份报告揭露了TikTok允许一家健康初创公司Cerebral赞助多动症广告,这些广告宣传“负面的身体形象,并包含误导性的健康主张”。

据NBC报道,这些广告将暴饮暴食和肥胖与多动症联系起来:“广告说肥胖在患有多动症的成年人中‘患病率高出五倍普遍’,并说接受精神健康障碍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停止暴饮暴食’。”广告中的人物被垃圾食品包围着。

尽管报告指出,TikTok后来删除了这些具体的广告,但Media Matters的审查发现Cerebral和其他提供多动症治疗的公司的广告与TikTok删除的广告类似。这些广告似乎是在利用TikTok的多动症自我诊断现象,其中一些创作者过度简化了这种疾病,导致观众试图自己判断他们是否有这种疾病,有时是错误的。这可能促使用户不适当地寻求多动症药物治疗,如果使用不当,会产生危险的副作用。TikTok上的自我诊断是有据可查的,可能是危险的。

将多动症的症状泛化可能构成医疗误导,这是TikTok禁止的。Cerebral的一则广告鼓励那些 “健忘或健谈 ”的女性用户进行多动症诊断和用药。

NBC注意到的另一家公司Done在宣传多动症治疗,明确鼓励用户通过调查进行自我诊断。在其网站上,Done声称,“6个问题就足以看出Done是否能提供帮助”,并让用户填写一分钟的评估。评估并不正式诊断用户,但告诉他们是否“似乎有可能”进行诊断。评估结束后,Done承诺“帮助你与我们的执业医师预约”,以获得正式的诊断和药物治疗。

Done的广告似乎专门针对年轻用户,因为它们经常以年轻人发现自己有多动症为主题,并使用流行的TikTok声音和格式。

在Media Matters审查的另一个Done广告中,一个18岁的年轻人声称,焦虑、抑郁、落后和 “懒惰”是多动症的症状,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得到改善,暗示如果人们有任何这些普遍的症状,应该使用他们的服务或寻求药物治疗。

一些TikTok用户开始注意到大量的广告涌入,这些广告试图说服用户,他们有多动症,应该用药治疗。一位用户在文本中写道:“制药公司在运行Tiktok广告后,说服儿童他们需要开始服用多动症药物”,背景中播放着歌曲《Major Bag Alert》(暗示这些公司将此视为一个盈利的机会)。

另一位用户截屏显示,就在他们的“ For You ”页面上出现了呼唤掠夺性广告的视频之后,他们立即收到了来自Cerebral的广告,上面写着“我认为我有多动症,但我太紧张了,不敢和医生谈”。

Media Matters称不正确地服用处方中的多动症药物存在医疗风险,包括成瘾和过量服用。TikTok不仅允许医疗公司向年轻用户误导性地宣传多动症治疗计划,而且还从中获利。

举报

  • 相关推荐
  • 常德二院全栈国产化信创打造医疗新质生产力

    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25年4月30日上线全国首个地方三级医院全栈国产化医疗信创项目,覆盖HIS、EMR等核心系统,实现医疗信息化自主可控。项目显著提升效率,患者候诊时间缩短20%,影像调阅速度大幅提升。通过电科金仓数据库等国产技术支撑,打破对国外技术依赖,形成可复制样板,为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经验。

  • 百川开源最新医疗大模型,中国力量领跑医疗AI赛道

    专注医疗后,百川智能交出第一份答卷! 8月11日,百川智能发布第二款开源医疗增强推理大模型Baichuan-M2,其以32B的参数量,在OpenAI的Healthbench评测集上,超越其刚刚发布5天的开源模型gpt-oss-120b。

  • 男子戴尿不湿送外卖赚医疗费:患克罗恩病 已花费40多万

    ​近日,一位27岁患克罗恩病的小伙引发社会关注,他一边与病魔顽强抗争,一边靠送外卖赚取医疗费,其坚韧精神令人动容。 这位小伙已被克罗恩病折磨了9年之久。由于免疫系统攻击消化系统,他无法正常饮食,日常只能依靠营养液和馒头维持生命。因为经常腹泻,他不得不穿着尿不湿送外卖。谈及收入,小伙无奈表示,受身体状况限制,外卖送得不多,每月收入仅有两三

  • 打造有影响力的BMC赛事!第三届开放原子大赛再起航!

    2025年开放原子开源生态大会于8月开幕,第三届开放原子大赛正式启动。该赛事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主办,面向开源组织、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征集技术难题,鼓励通过开源模式解决实际问题。本届设置"基于BMC的整机功耗智能管理"赛题,旨在探索AI在开源项目OurBMC的应用,为数据中心提供智能管理方案。赛事总奖金20万元,优秀团队最高可获8万元,报名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28日。

  • EBC金融集团CEO接受央视连线:美国关税难阻中国半导体崛起

    白宫今年发起新一轮贸易战以平衡国内通胀和财政赤字。虽与主要贸易伙伴达成框架协议,但具体领域仍在加码政策。特朗普计划对钢铁和半导体征收关税,半导体税率或达200-300%,先低后高以吸引建厂后大幅提税。美股半导体企业普跌,行业高度依赖全球化,如光刻机来自荷兰,高端晶圆生产依赖台积电和三星。专家称若脱离全球化基础,欧盟难实现20%本土利润率,并预测美国关税无法阻挡中国半导体快速发展。贸易阴云加剧资产表现分化,EBC金融集团引入ETF等多元资产,助投资者分散组合以平抑波动,凭借全球视野帮助交易者驾驭市场机遇。

  • 格创东智ALIOTH系列S800F自动目检仪,实现半导体硅片0.3μm级缺陷检测

    国内某半导体硅片企业专注研发生产4-12英寸硅片产品,覆盖酸腐片、抛光片、外延片等关键材料。针对传统人工检测效率低、成本高、精度不足等问题,企业采用格创东智ALIOTH S800F自动目检仪,通过CV+AI算法实现0.3μm级缺陷检测,准确率达99%。设备支持20+种缺陷自动分类(准确率95%),30秒/片检测速度,年减少不良损失超千万元。系统建立百万级硅片缺陷数据库,为工艺优化�

  • 智检未来 触手可及——CASIVIBOT工业质检机器人震撼发布

    8月19日,中科慧远发布首款工业具身质检机器人CASIVIBOT,以“具身智能”为核心,融合人类质检经验与AI技术,实现灵活操作与高效检测。该机器人采用“手-眼-脑”协同架构,支持多行业复杂场景应用,具备快速部署和持续进化能力,旨在推动工业质检智能化升级,提升检测效率与灵活性。

  • 融资数千万美元,前B站副总裁创业:走出ICU,用户已超800万

    今年初,Binson(刘斌新)收获了一个新的称号:从ICU走出来的第一位AI创业者。 Binson是互联网老兵了,过去15年,他曾先后担任过百度副总监、360助理总裁、B站副总裁。2023年4月,他创办了心影随形,决定要做一款游戏陪玩类的AI产品,并累计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四轮融资。 之所以说他是从ICU走出来的创业者,并不是指他们的业务得了重症。相反,他们的产品“逗逗游戏伙伴”

  • 一夜变天!GitHub CEO辞职:微软全面接管

    2018年的时候,微软以75亿美元收购GitHub,当时承诺其将保持独立运营。 GitHub CEO Thomas Dohmke宣布即将离职,Thomas Dohmke表示:在担任CEO近四年后,我将厉害GitHub,再次成为一名初创公司的创始人。”

  • 王宁掏出迷你版LABUBU

    “这周就要发布Mini版LABUBU,以前可能大家是挂在包上,可能从下周开始,大家甚至可以挂在手机上,它的使用场景会更多,相信它会是一个超级受欢迎的爆款。” 8月20日,在泡泡玛特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泡泡玛特董事长兼CEO王宁化身“带货博主”,从胸前西装口袋中拿出了一个Mini版LABUBU介绍道。 这款即将登场的 Mini 版 LABUBU 仅有掌心大小,延续了LABUBU标志性的搪胶毛�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